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孟良  朱玲 《养猪》2011,(4):101-102
仔猪水肿病又称大肠杆菌毒血症、浮肿病,是由产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小猪急性、致死性疾病,其特征为胃壁和其它部位发生水肿。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都有发生。生长快、体况良好的仔猪最为常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春秋季。2011年2月,四川某猪场送检1头腹泻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2.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疾病。临床上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部水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5%~30%,死亡率达90%以上。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生长快、体况健壮、膘情较好的仔猪最为常见,瘦小仔猪发病少。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是以突然发病,眼睑水肿,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为主要特征的急性散发性疾病,是危害仔猪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断奶前后的仔猪,从几日龄到四月龄都有发生。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仔猪多发。带菌母猪  相似文献   

4.
<正>仔猪水肿病也称肠毒血症,本病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内毒素、溶血素和水肿毒素引起的,临床以出现水肿及神经症状为特征。断奶至2月龄的仔猪,特别是营养好,肥胖的仔猪最易感染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且死亡率高,已成为猪的常见  相似文献   

5.
仔猪水肿病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以突然死亡,胃型水肿,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常发生于断奶后1~2周健壮仔猪,本病发病率虽低,病死率却较高。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40~70日龄断奶健壮仔猪,10日龄以下,4月龄以上猪少见。病的传染源为带菌母猪和感染的仔猪,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饲料、饮水及环境被带有病菌的粪便污染后,通过消化道感染。本病发生与气候突变,饲养管理饲料中蛋白质和纤维素含量有关。一般是地方流行,不广泛流行,通常一窝仔猪中仅有1~2头发病,春秋季多发…  相似文献   

6.
1999年春季以来,我站动物疫病门诊部处置了90多例断奶前后仔猪出现的以头部水肿、共济失调、突然死亡等特点的病死猪。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仔猪水肿病。现总结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小的只有8,9日龄...  相似文献   

7.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急性疾病。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多以仔猪黄痢的形式出现于临床。以发病急,头部及全身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等为特征。多发生于1~2月龄及断奶不久的仔猪,10日龄以下的猪也常有发生。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本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精饲料等有关。笔者曾遇到2例10日龄以内新生仔猪的水肿病,而且相继发生在同一个月之内。一个病例为3日龄,另一个病例为5日龄,均属同一个县,不同村屯。现将病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猪水肿病是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断奶仔猪,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最为常见,瘦小的仔猪很少发生.本病的发生一般认为与某些应激因素有关,断奶前后生活条件骤然变化、过量地饲喂高蛋白饲料、饲料单一、昼夜温差大等情况下容易诱发.本病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胃壁、肠系膜呈胶冻状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笔者在三都县诊治该病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杜俊芳 《北方牧业》2006,(14):16-16
<正>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南于病猪主要表现眼睑水肿,结膜潮红,故又称"红眼病"。又因剖检可看到胃黏膜下和结肠膜的水肿明显,因而此病被称为水肿病。1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断奶后数日龄,4月龄仔猪也有发生。常常是比较健壮的仔猪发病率高,发病后死产率也很高。2病因2.1 带菌的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食入后经消化道直接污染。2.2 仔猪断奶后,如果饲料过于单纯,蛋白质含量过高,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容易导致营养失调、体内菌群紊乱、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2.3 应激因素(转群、运输、气候变化等)也会造成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由于病猪主要表现眼睑水肿,结膜潮红,故义称"红眼病". 又因剖检可看到胃粘膜和结肠膜的水肿明显,因而此病被称为水肿病.本病是是断奶仔猪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为5%~15%,个别地方达30%.死亡率高达90%以上,常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1 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补料和断奶前后的仔猪.同窝仔猪中多为营养状况好、体格健壮,生长发育快的猪发病.其发生主要与饲料方法的改变、气候变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仔猪断奶后腹泻,又称大肠杆菌性肠炎、断奶仔猪性肠炎。本病是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受阻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 目前许多母猪养殖场或专业大户为了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益(年产仔猪窝数及仔猪头数)和降低成本,将过去传统仔猪60日龄断奶提前到28~35日龄断奶。断奶仔猪腹泻问题已成为影响养猪业利润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2.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相似文献   

13.
猪水肿病是猪大肠杆菌病肠毒血症引起的一种急性病,以发病突然、头面部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本病多发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死亡率高,常为吃食好、生长快、体型大的健壮仔猪发病。一、病因本病主要发生于即将断奶或断奶后1~2周龄的仔猪,发病迅速,突  相似文献   

14.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相似文献   

15.
魏氏梭菌(亦称产气荚膜梭菌)C 型菌株引起的仔猪肠毒血症.又称仔猪红痢。据我区历年发病情况调查,本病不仅发生于生后7日龄内的乳猪,同时也发生于2~4月龄的断奶仔猪.现将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结果报道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以原始病历及主管兽医人员的记载为依据,对近三年来猪魏氏梭菌病发病情况与发病年龄的调查结果为:1.本病有两个发病高峰期。第一高峰期为1~7日龄,三年内死亡286头;第二高峰期为断奶至4月龄,死亡542头;5月龄以上者,仅死亡6头;10~50日龄未见发病。2.1~7日龄仔猪发病率极高,一窝仔  相似文献   

16.
在提倡集约化养猪的今天 ,针对一些散养猪户因仔猪断奶后发生水肿病 ,造成经济损失却无计可施 ,从而打击了他们养猪积极性。谈谈我这几年治疗 2 16例仔猪水肿病 ,治愈2 0 1例 ,死亡 15例 ,治愈率 90 %以上的方法 ,供大家参考。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特征是头部水肿 ,神经症状及剖检时的胃壁水肿 ,有的肠系膜、肠间间膜也有明显水肿。1 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 35~ 75日龄的仔猪 ,4月龄以内的仔猪也偶有发生 ,尤其以生长快、体质健壮的小猪最常见。带菌母猪和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随粪便…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选用了12窝0~56日龄仔猪,以断奶日龄为主要因素,随机分成17、21、28、35日龄断奶四个处理组,每个处理三个重复,每个重复为一窝仔猪.试验期间,实行三阶段饲养,7日龄开始补饲,7~28日龄采食日粮Ⅰ,29~42日龄采食日粮Ⅱ,42~56日龄采食日粮Ⅲ.17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 h、 4 d、 4 d+1 w、 4 d+2 w,22、28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 h、 1 w、 2 w、 3 w, 35日龄断奶组于断奶后12 h、 1 w、 2 w采血和剖杀,每次剖杀1头;同时35日龄断奶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7、21、28日龄断奶组采血和剖杀时间点的相同日龄,每次每个重复也各剖杀1头,共计剖杀54头.剖杀取得的样品用于测定仔猪消化道形态及肠道组织化学指标.结果表明断奶后,仔猪小肠各段、胃、胰、肝组织结构模糊,小肠绒毛脱落,粘膜水肿,固有膜中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炎症反应),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脂肪变化或空泡变化,且断奶越早,这些变化越严重.17、21日龄断奶组仔猪小肠粘膜AKP活性低于28、35日龄断奶组同周龄仔猪,其中空肠、回肠粘膜AKP活性高于十二指肠AKP活性;随着周龄的增加,仔猪小肠粘膜ANAE活性增强,至5周龄时达到高峰,断奶后次日及一周时,仔猪小肠粘膜ANAE活性减弱;断奶越早,仔猪十二指肠腺及肠腺糖原阳性反应较弱.  相似文献   

18.
仔猪到一定日龄后人为干预停止母猪哺乳,称为断奶.仔猪到多少日龄断奶,直接影响到整个猪群的饲养管理、工艺流程及其猪场建设规划和母猪群的繁殖效率.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产产仔数和育成头数的关键性措施.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我国的规模化猪场得到广泛重视.仔猪断奶的传统习惯,我国多在60日龄时,国外是在56日龄,现在采取早期断奶,断奶日期大多提早到仔猪出生后35日龄,也有在仔猪出生后28日龄,国外最新技术提倡12~14日龄断奶,早期断奶是一项先进而科学的养猪技术,国外早已推广应用.我国于1985年前后开始推广,现已逐步普及.  相似文献   

19.
仔猪水肿病又叫浮肿病、肠毒血症、胃水肿,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3~4月龄也偶有发生,体况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最易发(营养性水肿)。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剖检可见胃壁和肠系膜水肿。其发病与饲料和饲养方法的改变、气候变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心肌、背最长肌和半腱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受试仔猪2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仔猪,各处理仔猪分别在14日龄、21日龄、28日龄和35日龄断奶,所有仔猪在42日龄宰杀取样.测定仔猪相应组织的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断奶日龄的推迟,仔猪心肌、背最长肌和半腱肌中MDA含量逐渐降低,35日龄断奶组仔猪心肌MDA含量显著低于14日龄组(P<0.05),28日龄和35日龄断奶组背最长肌和半腱肌MDA含量显著低于14日龄组(P<0.05);与28日龄和35日龄断奶组相比,14日龄断奶组心肌T-SOD、GSH-Px活性(P<0.05)以及半腱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各断奶日龄组仔猪背最长肌抗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仔猪断奶日龄越早,其肌肉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越强,抗氧化功能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