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不同区县‘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红阳’猕猴桃果实品质特征进行综合评价,为后期重庆市‘红阳’猕猴桃的种植布局及其果实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重庆市12个区县的‘红阳’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测定分析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干物质含量、固酸比、糖酸比9个重要品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市丰台区8个主栽枣品种果实中可溶性糖、总酸、主要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以及差异性分析,并对不同采收期枣果实营养成分的变化作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尜尜枣、长辛店白枣、冬枣的综合品质最优;随着采收期的延后,沧州金丝枣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均明显降低,而总酸、VB1、VB2和矿质元素Fe、Mg、Mn、K、Ca的含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晋中市太谷县东贾村日光温室内外壶瓶枣果实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测量了该品种果实的横径、纵径、单果重等主要经济性状,同时测定了果肉硬度和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总酸和微量元素铁、锌含量。从果实形状和果实品质等方面分析讨论了壶瓶枣日光温室与露地栽植壶瓶枣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综合评价实生优株枣果品质,以筛选出优异枣种质,为后期适于推广的鲜食枣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16株枣实生优株的植物学特征、物候期及果实品质性状进行观测,并对其果实内在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6株枣实生优株的果实脆熟期集中在9月,其果实发育期历时90~119 d,除MX5B1与MX9B4均为早熟优株外,其余优株均为中熟优株;果实感官品质评价结果表明,MX5N3、MX9B4、MX10B5、DNJD5B5、DNJD5B6、DNJD6B4这6株优株果实的口感均较佳;单果质量最大的优株是MX5N3,其单果质量为24.41 g;16株枣实生优株果实中的维生素C含量为1 619.61~4 427.47 mg/kg,其中,BX5N6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16株枣实生优株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为20.36%~31.86%,其中,BD2B2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余优株的;16株枣实生优株果实中的可滴定酸含量为0.26%~0.58%,其中,BX4B8和MX9B10的可滴定酸含量均较高,均显著高于其余优株的;16株枣实生优株间果实中黄酮含量的差异较大,BX4B8、MX9B10...  相似文献   

5.
对山西省黎城县红枣品质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枣的纵横径比差异不显著,说明果实在白熟期后基本上达到了品种固有的形状和大小;白熟期单果重和有机酸含量低,与脆熟期和完熟期差异显著;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之间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含水量差异显著,在脆熟期枣果水分含量最高(74.6%),适合鲜食;白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20.3%),故口感较淡;完熟期的可食率最高,达到96.9%,且枣果在完熟期果核最小。  相似文献   

6.
杨建华 《山西林业科技》2020,49(1):43-44,52
‘冬皇枣’是从‘冬枣’中选育出的优良奇特鲜食特大果形枣树新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果实横径大于纵径,形状特殊类似蟠桃,结果早,丰产、稳产,果实特大、外形奇特美观。管理好的丰产园,脆熟前期鲜枣总糖23%,可滴定酸0.5%,维生素C含量352 mg/100 g,可食率97.6%,平均单果重35.8 g,风味酸甜,鲜食品质极佳,贮藏期长。成熟期比冬枣早10d^15d,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适宜甘肃兰州及同类型气候区发展的品质优良、抗寒性好的葡萄新品种。【方法】以10个引进的鲜食葡萄品种‘春光’‘贵妃玫瑰’‘巨玫瑰’‘蜜光’‘晚黑宝’‘无核翠宝’‘浪漫红颜’‘阳光玫瑰’‘晶红宝’和‘SP9715’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盛果期葡萄的单粒质量、单穗质量、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测定低温胁迫后各品种1年生休眠枝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将10个品种枝条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运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得出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的果实品质和枝条抗寒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温度的降低,10个鲜食葡萄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上升,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不尽相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10个品种中:‘阳光玫瑰’的半致死温度最低,为-22.38℃;其次为‘浪漫红颜’和‘春光’,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1.96、-20.75℃;‘晚黑宝’的半致死温度最高,为-18.94℃。【结论】在甘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成熟度鲜枣的冰点温度及其与主要理化性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鲜食枣品种‘冬枣’和‘月光’为试验材料,利用testo175-T2电子温度记录仪测定其冰点温度,并且测定鲜枣单果质量、体积、密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及Origin软件对可能影响鲜枣果实冰点温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品种及不同成熟度鲜枣的冰点温度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鲜枣成熟度的增加,果实的冰点温度逐渐降低,且果实越小,降低到冰点温度所需时间越短;‘冬枣’和‘月光’白熟期的冰点温度分别为-3.5℃和-3.3℃,而全红期的冰点温度分别为-6.5℃和-7.6℃;后续将冰点温度与所测定的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鲜枣果实冰点温度的影响最大,而单果质量和果实体积对冰点温度的影响最小;据此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冰点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后根据二者的负相关关系建立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冰点温度的线性回归方程:y=-0.283 2 x+1.654 9。【结论】随着鲜枣成熟度的增加,其冰点温度逐渐降低,且果实冰点温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可溶性固形...  相似文献   

9.
覆盖对设施栽培灵武长枣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设施栽培灵武长枣的果实品质,促进其营养生长,以8年生设施栽培灵武长枣为材料,采用碎石、白色地膜、黑色地膜行内覆盖枣树树盘,测定不同覆盖处理下的植株枣吊、叶面积等营养生长指标和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VC含量等果实品质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的枣吊长净增长量比对照增加了78.02%。白色地膜覆盖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净增长量比对照提高了34.19%,叶面积净增长量比对照增加了23.68%。3种覆盖处理的果实单果质量均高于对照,其中碎石和黑色地膜覆盖单果质量增长较大,其单果质量与对照相比均增加了15.78%。覆盖碎石和黑地膜覆盖还可提高果实可溶性糖的含量。综上所述,覆盖处理有利于促进设施灵武长枣营养生长与果实营养品质,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黑色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9个主栽石榴品种为试材,分析其果皮、隔膜、种子、果汁中的Vc含量及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石榴果皮和隔膜中Vc含量较高,果汁中含量较低,种子中最少;青皮岗榴果皮中Vc含量最高,种子中最低;三白石榴果皮和隔膜中Vc含量最低;青皮软籽种子和果汁中Vc含量最高;泰山红单果重和皮厚度最高,三白最低,青皮马牙甜百粒重最大;青皮岗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青皮马牙甜最低。大青皮甜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均最高,是供试品种中果实品质最佳的优良品种;大青皮酸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最高,适合加工。  相似文献   

11.
以5个红色品种("黑比诺""梅鹿辄""品丽珠""蛇龙珠""赤霞珠")与2个白色品种("霞多丽""贵人香")共计7个酿酒葡萄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7个品种果实纵横径、单粒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以及果皮酚类物质(总酚、单宁和总花色苷)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酿酒葡萄品种之间果实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贵人香""霞多丽""蛇龙珠"果粒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糖酸比高,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低;"黑比诺""品丽珠"果粒相对较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较低,可滴定酸含量高,糖酸比较低,果皮单宁和总花色苷含量高;"梅鹿辄"果皮总酚和单宁含量最高。这些结果为武威地区酿酒葡萄栽培中品种选择、品种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以及为提高该产区酿酒葡萄原料和葡萄酒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15个观赏海棠品种的8个果实品质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含量、固酸比、糖酸比、单果重、果肉硬度、果皮硬度)进行测定,以期分析不同品种间海棠果实品质差异,为筛选海棠果实品质评价主因子和开发海棠果实应用价值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5个海棠品种果实品质间,除果皮和果肉硬度外,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8个品质指标大部分指标间存在(极)显著正(负)相关,部分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显著;(3)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品质指标综合为3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3.54%,第1主成分主要代表有机酸含量、固酸比、糖酸比和单果重,第2主成分主要代表可溶性糖含量、果肉和果皮硬度,第3主成分以可溶性固形物为主。本研究中的15个品种中,适合于食用的有‘永恒’、‘时光秀’、‘当娜’等,适合于果汁加工的有‘薄荷糖’、‘魔术’和‘印第安之夏’;宿果期、储存期较长的为‘超甜时光’。  相似文献   

13.
灵武长枣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灵武长枣种植基地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种植基地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采集灵武长枣种植基地土壤与果实样品各45份,测定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指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结果表明:灵武长枣种植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N、P、K等养分含量呈正相关,与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含量也呈正相关。不同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间的相关系数不同,其中灵武长枣果实单果质量与土壤全氮、速效钾呈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有机质、有效铁、有效钙呈正相关;可定滴酸含量与碱解氮呈正相关,与全磷、有效锰、有效钙、有效镁呈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受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钙、有效铜、有效镁及全盐的共同作用;VC含量与有机质、全氮、有效锰、有效钙呈正相关,与全磷呈负相关。灵武长枣果实品质受多个土壤养分因子影响,其中有机质含量是主要影响因子,建议在生产中通过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来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给西梅品种的品质评价和西梅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河西地区沙荒地栽培中表现良好的3个西梅品种"女神""红西梅"与"蓝蜜"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和比较了3个西梅品种的果实外观和果实内在品质。结果表明:"蓝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都比较高,果实口感极好,但果个较小;"红西梅"果形中等,含水量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中等,口感好;"女神"果个大,但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低,口感较差。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可溶性糖与果实硬度、可溶性糖与可滴定酸之间呈负相关,其他指标之间正相关。由此可见,"蓝蜜"果实品质优于"红西梅"和"女神"。  相似文献   

15.
引进葡萄柚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果园进行科学、合理培肥提供参考依据,以葡萄柚的9个品种为试材,主要对葡萄柚试验园土壤矿质元素有效性、果实内矿质元素含量、果实内矿质元素间相关关系及果实内矿质元素含量对果实糖、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园葡萄柚各品种种植区的土壤养分含量较均匀,无明显差异;葡萄柚果实N、K、Ca、Mg、Mn元素的含量较低,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状态;Fe元素的含量适宜;P元素的含量偏高;对葡萄柚9个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火焰、亨路比和哈路比品种品质表现较好,而帕利斯品种品质表现较差;葡萄柚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与果实内含物的相关性表现在:总糖与N、P、K、Ca、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酸含量与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Vc含量与P、K、Ca、Z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实内Ca、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沙果果实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复合评价方法,以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含量和果实硬度5个因子为评价目标,对13种沙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沂水的‘一窝蜂’单宁含量最低,糖酸比最高,果肉硬度适中,口感风味最好,果形指数1.05,高桩,缺点是果个小;夏津秋沙单果质量最大;天平南王沙果果实硬度最高,这些品种优异性状突出,是极具价值的育种资源。不同品种沙果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含量和果实硬度差异极显著,可滴定酸、还原糖、可溶性总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天平南王’沙果、‘泰安’沙果、‘东北’沙果以及‘太谷红果’果实合理满意度高,综合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7.
曙光2号是在河北鹿泉发现的地方枣品种类型.该品种综合性状优异,10月上旬进入成熟期,平均单果质量16.8g,果实圆柱形.果面平整,有光泽,果皮深红褐色,较厚.果肉多汁,味甜.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0.5%,可滴定酸0.39%,Vc含量为252mg/100g,可食率97.1%.早果,极丰产,果实品质优良,高抗缩果、较抗裂果,适宜干制.该品种市场前景好,具有推广价值,适合于河北太行山枣区栽培.  相似文献   

18.
八月脆是一个特早熟枣树新品种。该品种7月下旬~8月上旬成熟,比当地园铃枣和长红枣早熟40~50天。果实椭园形,平均果重20~24g,果重78g。果里面全红,果皮较中厚,果肉白绿色,质地绿脆,汁液中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9.7%、总糖17.45%、总酸0.29%、Vc405.3mg/100g。可食率为95.1%,鲜食品质上等。2000~2001年鲜枣市场售价一般10~20元/kg,最高为40元/kg,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适于食用和推广的海棠果实与品种,从而为海棠果实的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扬州市江都区国家种质资源圃中主栽的16个海棠品种果实为试材,测定其糖酸组分及含量,并对16个海棠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了评价和聚类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6个海棠品种果实中总糖的平均含量为1.613~4.827 mg?g-1,总酸的平均含量为4.686~17.073 mg?g-1,甜酸比的平均值为12.487~105.054;可溶性固形物的平均百分比为12.73%~17.40%,维生素C的平均含量为130.012~282.617 mg?g-1;其中,‘丽格’‘东哥’和‘萘微利’的感官评价总分最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6个海棠品种果实可分为4类,前3类可用于鲜食及加工,第4类可用作景观、生态等用途树种。海棠成熟果实中糖分的积累类型均属于己糖积累型,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有机酸积累以苹果酸为主。筛选出的‘东哥’‘丽格’和‘萘微利’这3个品种果实的综合品质及口感均良好,其均为可鲜食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贵州适种杧果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杧果品种果实品质性状,为贵州杧果栽培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贵州适种的红玉杧、金煌杧、贵妃杧、玉文杧、桂热杧82号、台农1号、桂热杧10号等7个杧果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分别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酸碱滴定法、固形物折射法等方法,测定了其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粗纤维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水分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糖酸比、固酸比等12个品质指标,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测定结果表明:贵州杧果种质果实品质变异丰富,其变异系数为3.77%~83.34%;其中,维生素C的变异程度最大,其变异系数为83.34%;其次分别为总酸含量、固酸比、单果质量、糖酸比、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变异系数依次是52.99%、45.68%、43.69%、42.29%、22.11%、18.63%、16.70%、15.85%、15.2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杧果果实各品质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部分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单果质量与果形指数、可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糖酸比与固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以7个品种杧果果实的12个品质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将12个品质性状指标归纳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2.206%,能够代表原有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结论】从主成分分析的得分情况来看,金煌杧、红玉杧、台农1号、桂热杧82号、桂热杧10号、玉文杧、贵妃杧的得分分别为0.71、0.56、0.17、0.06、-0.16、-0.58、-0.76,表明金煌杧在贵州的综合品质性状表现最好,其次分别是红玉杧和台农1号,而贵妃杧、玉文杧、桂热杧10号的品质性状在贵州的表现均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其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均相对较低,而其总酸含量均相对较高。在贵州杧果产业发展中,金煌杧可以作为优势品种在贵州大面积推广,其次是中晚熟品种红玉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