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提高民勤旱沙区黑果枸杞栽植成活率,并提高枸杞品质和产量,本文以民勤黑果枸杞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驯化栽培,通过对苗木根系的不同处理探讨对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4个种源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种子大小、质量及含水量的测定,对发芽率、发芽势、萌发启动速度、发芽指数等萌发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4个种源黑果枸杞种子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小依次为青海>新疆>民勤>额济纳旗,质量和含水量依次为青海>民勤>新疆>额济纳旗;(2)4个种源黑果枸杞种子的发芽起始温度为15℃,恒温下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5℃,变温下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30℃,各种源种子在变温条件下均高于恒温条件下的各项发芽指标,即20℃/30℃为黑果枸杞的最佳发芽温度,其发芽势最高为额济纳旗75.8%;发芽率最高为民勤89.0%,且前三者发芽率没有明显差异;(3)额济纳旗种源黑果枸杞种子在发芽起始至最适温度之间的发芽能力均优于其它3个种源。除20℃/30℃的发芽率之外,4个种源种子的发芽势、萌发启动速度和发芽指数的顺序为额济纳旗>民勤>青海>新疆。  相似文献   

3.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ay)抗旱、耐寒、耐盐碱、根蘖性强,集食用、药用、经济、生态价值于一体,开发应用潜力巨大。本研究搜集了4个省9个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种子,以播种后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源黑果枸杞在山东黄三角盐碱地区的生长情况和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性状表现最为稳定的是叶片厚度,变异系数仅为0.01,最不稳定的为主枝上分枝数和丛枝数;青海柴达木种源(1)植株整体性状表现最为稳定,变异最小,变异大的两个种源是宁夏银川种源(4)和新疆库尔勒种源(5);西藏林芝地区种源(7)植株成活率最低,生长势最弱,且长势个体间差异较大,青海柴达木(1)种源植株成活率最高,达84.44%,但总体长势相对较弱;青海柴达木(1)和青海西宁(8)两个种源植株干性强,直立性好,在栽培中较容易培养树形。本研究为山东地区生产上引种栽培黑果枸杞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黑果枸杞优良品种选育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8份不同种源的黑果枸杞果实为试验材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氨基酸种类及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种源黑果枸杞果实的氨基酸品质。【结果】8份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的鲜果中均至少含17种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99.00~428.45 mg/kg,平均含量为367.05 mg/kg;药用氨基酸含量为568.76~1 346.61 mg/kg,平均值为898.19 mg/kg;甜味氨基酸含量为411.19~1143.19 mg/kg,平均值为689.18 mg/kg;苦味氨基酸含量为227.44~863.33 mg/kg,平均值为534.76 mg/kg;鲜味氨基酸含量为165.29~292.68 mg/kg,平均值为219.99 mg/kg;支链氨基酸含量为98.65~154.02 mg/kg,平均值为125.13 mg/kg;芳香族氨基酸含量为149.7~246.47 mg/kg,平均值为186.57 mg/kg。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黑果枸杞果实氨基酸含量间有较强...  相似文献   

5.
以引自甘肃临夏的宁杞1号和民勤青土湖的黑果枸杞以及野生枸杞为研究对象,应用枝系构型理论与方法对三者的枝系构成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3种枸杞的分枝长和分枝角从1级到3级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而逐步分枝率(SBR)呈增大趋势;2)生境对野生枸杞与宁杞1号、黑果枸杞的枝径比(RBD2∶1)和逐步分枝率(SBR1∶2)影响显著,但对三者的枝径比(RBD3∶2)和总体分枝率(OBR)的影响不显著;3)野生枸杞对恶劣的环境有更好的适应策略,而在同一生长环境中,黑果枸杞较宁杞1号更占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光照对黑果枸杞果实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情况,从而为光诱导果实内有效活性成分的深层机理的进一步揭示和珍惜资源特异种质的合理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以柴达木盆地自然光照下人工种植的黑果枸杞为对照,在黑果枸杞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遮光处理,采集各个发育阶段遮光处理后的果实,对其果实内的花青素、枸杞多糖和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的黑果枸杞果实相比,遮光条件下生长的黑果枸杞果实在其表型上有一定差异,果实内花青素和枸杞多糖的含量均显著降低;特别是在果实完全变为紫色并开始膨大时期,黑果枸杞果实内的花青素含量由5.02 mg·g-1降至0.50 mg·g-1,枸杞多糖含量由25.42 mg·g-1降至2.39 mg·g-1,但多酚含量差异并不显著。文中分析认为,光照可能是影响黑果枸杞果实内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一个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7.
以原花青素含量减低程度为基准,研究黑果枸杞干燥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对4个种源黑果枸杞鲜果进行不同干燥法处理,得出结论:果实原花青素含量均下降。其中阴干处理后,果实原花青素含量降低最少,干燥至恒重用时12~15d;恒温鼓风干燥处理,随干燥温度升高果实原花青素含量呈下降趋势,40℃干燥至恒重用时12 h,60℃用时8 h,80℃用时6 h,100℃用时4h;鲜果晒干至恒重用时5~6 d。阴干处理耗时长,但原花青素含量下降程度低,不需要专用设备,实用性强;烘干和晒干处理使果实中原花青素含量下降,影响黑果枸杞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半干旱黄土区水平梯田内人工引种栽植野生黑果枸杞与原产地野生黑果枸杞生长状况的比较,确定黑果枸杞生长变化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平梯田内引种栽植7年的黑果枸杞植株下0—100 cm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植株间,野生黑果枸杞植株下和植株间0—100 cm土壤水分含量相差较小;(2)水平梯田内引种栽植7年的黑果枸杞其株高、冠幅、冠幅体积和分枝数均显著高于野生黑果枸杞,人工栽植黑果枸杞其株高和冠幅分别是野生的4.4倍和4.5倍,同时人工栽植黑果枸杞其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均显著高于野生黑果枸杞;(3)野生黑果枸杞地上和地下生长量均与0—100 cm土壤水分呈负相关,且0—100 cm土壤水分含量显著影响了野生黑果枸杞的株高和冠幅;人工栽植黑果枸杞生长量与0—100 cm土壤水分含量也呈负相关,但相关性较小。半干旱黄土区水平梯田栽植黑果枸杞可快速、稳定生长,并可提升植株下表层土壤水分含量,研究结果为黑果枸杞在半干旱黄土区退化人工林草地修复改造及推广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黑果枸杞是一种抗旱、抗寒、抗盐碱、防风固沙的多年生灌木,也是一种常用的藏药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部荒漠地区。由于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种质资源受到破坏,目前人工选育的栽培品种极少。本试验以内蒙古、青海、甘肃、新疆等地5个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种子为供试对象,通过对其种子形态、大小、重量和萌发特性的研究,旨在为其应用开发和有效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本试验所收集的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种子长、宽分别在1.5~2.2 mm和1.2~1.6 mm之间;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种子差异显著(P0.05),种子百粒重大小为:青海磴口额济纳新疆甘肃,在25℃培养条件下不同种源黑果枸杞种子萌发进程整体趋势一致,但萌发速率大小顺序为:青海、新疆甘肃、额济纳磴口;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大小顺序均为:新疆青海磴口额济纳甘肃。整体而言,青海种源黑果枸杞种子各方面指标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0.
杨蕾 《绿色科技》2019,(17):107-108
为测定野生和种植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维生素B1、多糖的含量,给种植黑果枸杞的研发提供依据。采用盐酸-正丁醇法测定了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的含量,荧光法测定了维生素B1的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了黑果枸杞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种植黑果枸杞的原花青素、维生素B1、多糖的含量高于野生黑果枸杞。且种植黑枸杞原花青素含量高于野生黑枸杞的1倍。5个种植区黑枸杞3个指标含量有差异。种植黑果枸杞与野生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多糖、维生素B1含量比较是升高趋势,种植黑枸杞成分含量存在地区差异,提示种植黑果枸杞时需要选择适合的种植区。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黑果枸杞播种籽实不同处理(种子未处理-S、种子水浸泡-SW、种子水浸泡兼高锰酸钾处理-SWK、果实未处理-F、果实水浸泡-FW、果实水浸泡兼高锰酸钾处理-FWK)对发芽及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对种子发芽率及生长约1月龄的容器苗地上(苗高、茎高、叶片数)和地下(根长、侧根数)生长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黑果枸杞果实播种发芽较种子播种发芽晚10天左右,且果实播种发芽时间较为集中;在幼苗期生长发育较快且地下生长量大于地上生长量,并且地上和地下所有生长指标间都显著相关(p<0.01),但地上和地下生长量在籽实不同处理的株间变异较大。试验考虑的3个因素即籽实类型、水浸处理和高锰酸钾处理对黑果枸杞幼苗地上和地下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其中,籽实类型的影响大而广,对地上和地下生长量都有明显的影响,籽实中的种子播种苗生长量普遍大于果实播种苗,而且茎高、根长和侧根数多个指标在籽实类型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而水浸处理和高锰酸钾处理的影响小而窄,主要对地下生长量尤其对种子播种苗的地下生长量有明显影响。相比之下,水浸处理效果好,高锰酸钾处理对地下生长量的影响是负面的,而水浸处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民勤宜林沙滩(荒)地进行黑果枸杞宜林沙滩(荒)地机械沟穴覆膜集雨造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民勤宜林沙滩(荒)地机械沟穴覆膜集雨栽植模式具有集雨保墒和增温效果,成活率高,生长量大,可显著提高耕层土壤含水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其技术简便、易于操作、工效高,很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引种"宁杞1号"枸杞,在甘肃张掖甘州区九龙江林场进行栽培试验,通过栽植、田间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的采收等环节。结果显示,"宁杞1号"能适应甘州区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树高生长量和直径生长量明显、果色鲜红、果粒大等,表明引种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黑果枸杞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柴达木地区黑果枸杞资源目前处于野生闲置状态,人工育苗、造林及加工利用基本处于空白,对其生态特性的研究深度和人工繁殖关键技术掌握得较少。为了更准确了解黑果枸杞特点和生态规律,开展黑果枸杞人工驯化技术研究,采取容器育苗及造林试验,全面了解黑果枸杞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及部分特性,并掌握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为人工繁育提供技术。  相似文献   

15.
黑果枸杞温室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黑果枸杞健壮母树2年生~3年生枝为试材,通过温室扦插育苗试验,探索插穗采集时间和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GGR)对黑果枸杞温室扦插育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试验表明,黑果枸杞扦插育苗时春天采集插条成活率高;春天采集的插穗用浓度为150 mg/kg的GGR处理,可使成活率提高到74.0%,扦插黑果枸杞苗最高苗高为40 cm,最大地径0.36 cm.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种源(甘肃民勤、宁夏中卫、内蒙古乌海、陕西愉林及内蒙古土左旗等)沙枣的播种育苗试验,从沙枣的种子特性、出苗率、苗术的生长量与生物量等方面,对不同种源沙枣苗期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苗木的生长适应性和抗旱性角度,甘肃民勤和宁夏中卫种源及乌海种源可选择为继续进行造林试验的种源。陕西榆林种源在高生长、当年生物量、地下根系深度和粗度等指标都较差,应淘汰。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黑果枸杞的转录组数据开发适合枸杞的EST-SSR引物,用于分析评价枸杞品种和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黑果枸杞种质资源评价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NCBI公共数据库已经发表的黑果枸杞果实转录组数据,分析得到枸杞的EST-SSR分子标记,合成了符合设计标准的182对EST-SSR引物,经过扩增和多态性筛选后,将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30份枸杞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182对引物中,有176对引物可以扩增出条带,共筛选出20对多态性好、有特异性的引物,其多数引物扩增条带数为2~8条。使用20对引物在30份枸杞材料中共扩增得到121条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05条,有效等位基因数(N_e)的均值为1.473 1个,Nei’s多样性指数(H)的均值为0.291 7,Shannon信息指数(I)的均值为0.451 7,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均值为0.667,30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59 2~0.991 8,表明品种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份枸杞材料被分为6个组,黑果枸杞与红果枸杞明显归于不同类型,不同种源地的黑果枸杞可以明显区分,相同省区或相近地区的材料多聚在一组,由此推测,这与其种质遗传成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有关。整体聚类分析结果与供试材料来源信息基本对应。【结论】红果枸杞栽培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甘肃的黑果枸杞与青海、新疆的黑果枸杞材料之间其遗传多样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利用黑果枸杞转录组数据开发出的SSR分子标记,不仅适用于枸杞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还可适用于黑果枸杞遗传多样性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篱架栽培结合起垄定植(0.8 m×1 m×3 m)模式技术研究试验,通过观测、称质量、计算黑果枸杞枝条生长量、单果质量、单株产量、667 m~2产量、纵横径、商品率进行对比,总结出生长快,结果早,丰产早的黑果枸杞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黑果枸杞种子萌芽率低、前处理时间长及造林管理技术落后的问题,本文采用1%的KNO_3溶液对黑果枸杞种子进行前处理,并对其高效育苗技术及造林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的KNO_3溶液可促进黑果枸杞种子萌芽,提高出苗率;黑果枸杞育苗时温室环境调控下采用基质可确保成苗率;黑果枸杞造林树体管理中,可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结合起来,即在修剪时可将结果量大的枝条剪下来以采集黑果枸杞果实,但是所剪结果枝条不能低于其总枝条数的50%,以促进黑果枸杞枝条更新,这样既可确保其生态效益,又可适当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以人工引种驯化的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为试材,进行了植物源生物农药"世创植丰宁"5%香芹酚对民勤黑果枸杞蚜虫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世创植丰宁"5%香芹酚以0.33%浓度的溶液防治效果最好,但与"世创植丰宁"5%香芹酚0.167%浓度的溶液效果不显著,略高于"世创植丰宁"5%香芹酚0.167%浓度的溶液,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说,选择"世创植丰宁"5%香芹酚0.167%浓度的溶液,不但可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且可以为果农节省生产成本。同时,"世创植丰宁"5%香芹酚对黑果枸杞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调节作用,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优先选用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