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吉单56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2015—2016年吉林省玉米绿色通道晚熟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531.7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0%;2016年吉林省玉米绿色通道晚熟组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746.7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2%。该品种在各类试验中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适宜在吉林省玉米晚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吉农大935"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农大935”是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9-2010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 728.9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6%.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0 809.9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7%.该品种具有耐密性好、丰产性好、客重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强等特点.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农大935”.该品种适宜吉林省玉米中熟-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抗旱玉米新品种“吉农玉898”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农玉898”是吉林农业大学于2007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9-2010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219.1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4%.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0294.2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4%.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适宜、抗旱性强等特点,于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农玉898”.该品种适宜吉林省晚熟、中晚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通单37玉米新品种是吉林省通化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所于1998年配制组合,1999~2001年参加本院产量比较试验,2002年参加吉林省预备试验,平均产量9933.3kg/hm2,比对照吉单180增产6.7%,2003~2004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产量10922.1kg/hm2,比对照吉单180增产10.1%。2005年参加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369.0kg/hm2,比对照吉单180增产17.4%。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边际效应小,对水肥条件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5.
"吉农玉885"是吉林农业大学于2003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06—200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0 330.5 kg/hm2,比对照品种"平全13"增产7.1%。2007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 616.7 kg/hm2,比对照"平全13"增产3.8%。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熟期适宜、抗旱性强等特点。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吉农玉885"。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晚熟、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吉农28”是以“吉农9”为母本、外引系“ARIRA”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9-201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36.7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18.8 %;201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72.4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21.4%.粗蛋白含量37.80%,粗脂肪含量22.56%.该品种于2011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高油、抗逆、抗倒,适宜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等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58”是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08-2010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3年平均产量8 783.8 kg/hm2,比对照“通35”增产5.7%;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8 466.6 kg/hm2,比对照“通35”增产4.2%.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稻米品质达到二等食用粳稻优质米品种要求,于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吉林省的吉林、长春、松原、四平、通化等中晚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糯玉米新品种“中玉糯8号”是以自选系“ZY3351”为母本、自选系“ZY335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1 089.8 kg/hm2,比对照“春糯5”增产11.3%;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0 286.6 kg/hm2,比对照“春糯5”增产2.1%.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优点,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吉林省中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水稻新品种“东稻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东稻1号"是1993年以水稻转菰基因后代"C23"为母本,以日本优质水稻品种"一目惚"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晚熟品种.2004年吉林省预备试验平均产量8784.0kg/hm2,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1.5%;2005-2006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394.8kg/hm2,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8.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298.0kg/hm2,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2.5%.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中感穗茎瘟(MS),抗稻瘟病性明显优于对照"关东107".该品种于2007年年初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吉林省四平、吉林、辽源、通化、松原等晚熟平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吉农39"是吉林农业大学2002年以"九交9638-7"为母本、"吉农9128-2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12—2013年参加吉林省中晚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342.8 kg/hm2,比对照品种"吉育72"平均增产10.6%。2013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82.2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12.1%。子粒蛋白质含量39.43%,脂肪含量19.72%。该品种于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突出特点是高产、抗逆性强,适宜吉林省的四平、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等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