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猪渗出性皮炎又称脂溢性皮炎,该病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该病主要感染初生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近年来在我地区常有发生,往往误诊为疥螨病或维生素A缺乏症,造成久治不愈,导致病猪生长迟缓或继发其它细菌感染而死亡。1发病症状一般多发于3~15日龄仔猪,突然发病,先是仔猪背部、  相似文献   

2.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近年频发的重要疾病,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对断奶仔猪、育肥猪、经产母猪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尤其是断奶仔猪一旦感染该病即会出现系统衰竭综合症而发生死亡,据调查研究表明,养殖场一旦暴发猪圆环病毒病传染病,随着病猪体抗病能力下降。甚至会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导致发病率上升,死淘率增大,对养猪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1临床症状1.1仔猪一般发病为3~12周龄的仔猪,可见病猪,眼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白痢病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因此又称仔猪大肠杆菌病.本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仔猪发生下痢.感染率极高,若防治不及时,常导致仔猪大批死亡.曾用链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灌服或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等,结果患黄痢的仔猪死亡率为73%,白痢病猪死亡率为17%.1998年以来,我采用民间验方鸡蛋清后海穴位注射法在茅栗镇治疗仔猪黄白痢病,除有个别仔猪死亡外,绝大部分病猪在1~2天内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多发于寒冷的冬春季节。不同日龄的猪只均可发病,尤其是哺乳仔猪、断乳仔猪感染发病率高。哺乳仔猪发病最严重,病死率可达50%以上。该病的传染来源主要是病猪的排泄物和康复后带毒猪。因腹泻严重引起脱水,是导致病猪死亡的主要原因。1病例情况某猪场存栏生猪220头,猪只相继发生以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为主的传染性消化系统疾病,仔猪症状更为明显,部分仔猪死亡,给猪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经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猪的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病猪和带毒猪及带毒鼠类传播,病毒随病猪的分泌物、鼻汁、唾液、尿和乳汁等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垫草及栅栏等周围环境或通过精液而传给健康猪.仔猪一旦感染该病,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明显,体温升高和急性死亡,死亡率高达100%.2014年10月在容县一家猪场发生一起仔猪伪狂犬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也称为乳猪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仔猪出生以后血糖水平急剧降低,而血液非蛋白氮含量急剧升高。病猪临床上主要表现出衰弱无力、运动失调、痉挛、机体衰竭等。该病通常在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发生,而夏秋季节较少发生,且主要是出生1~4天内的仔猪易发,往往是一窝或者几窝中的一些仔猪出现发病。该病往往急性发生,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病猪会快速死亡,具有非常高的病死率,应采取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危害仔猪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 ,特别是仔猪黄痢和白痢常引起仔猪发育不良 ,饲养成本增高 ,严重时导致大量死亡[1,2 ] 。目前在一些大型和个体养猪场中 ,由于饲养管理不良 ,卫生条件差 ,消毒不严 ,常暴发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由于缺乏化验条件 ,加之生产上盲目滥用药物 ,导致大肠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产生 ,致使该病的控制越来越难 ,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生产实践中 ,我们接触到许多疑为该病的病猪 ,为了进一步确诊 ,并给该病防治上提供可靠依据 ,从而指导生产 ,减少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因此进行了以下试验 ,报告如…  相似文献   

8.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该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因此,养殖户俗称"冬季拉稀病".危害程度与病猪的日龄、母猪抗体状况和流行强度有关,一般以2周龄内的哺乳仔猪致死率很高,5周龄以上的病猪则很少死亡.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哺乳仔猪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以哺乳期仔猪排出黄色、黄白色或纯白色稀粪以及部分仔猪脱水死亡为特征,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该病为条件性疾病,在各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仔猪抗病力下降则容易发病。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改善仔猪的生活环境并及时治疗病猪,可有效地防控该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习惯上称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是猪场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该病以严重腹泻、脱水或败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猪往往生长停滞或死亡,对仔猪危害较大,已成为养猪业一个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疾病.因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变异较大,给本病的有效防控带来困难.本试验从冀东地区的滦县、迁安、昌黎、抚宁等地12个发病猪场分离鉴定出31株仔猪源大肠杆菌,并对其进行了血清型鉴定,旨在探明本地区导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猪拉稀是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春秋两季,对仔猪危害尤为严重。病猪轻者影响其生长发育,造成拉膘,重者会成为僵猪,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及早治疗病猪对提高仔猪成活率和育肥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出生最初几天血糖含量大幅度减少而导致中枢神经机能活动障碍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且多发于1~3日龄仔猪,通常一窝或几窝部分或全部仔猪发病,如治疗不及时,病猪会迅速死亡,且死亡率极高。笔者对本县3个母猪扩繁场在2010年就该病的发病情况做了统计。共635头母猪,发病18窝共134头仔猪发病,经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痢也叫做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某些产毒型大肠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的肠道传染病,通常是小于1周龄的初生仔猪易发,尤其是1~3日龄更易发生,而大于1周龄的仔猪基本不会发生。病猪临床上主要特征是排出黄色稀便和急性死亡。该病是仔猪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如果没有合理防治,常造成整窝死亡,且可能持续发生,严重危害仔猪生产,并导致猪场的经济效益明显降低,因此要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14.
仔猪传染性腹泻是由于感染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任何品种、性别的猪都能够感染发病,且只要有1头猪感染发病,经过1~2天就会扩散至整个猪群。该病的流行季节通常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早春。由于病猪个体的体况不同,病死率往往会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仔猪容易死亡,成年猪基本上不会死亡。近几年,河北省冬春季节仔猪传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尤其是规模化养猪场更容易出现发病,应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5.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该病可发生在各种日龄的猪群中,仔猪、架子猪多发.本病多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猪与健康猪接触或由病猪排泄物感染的饲料、饮水与物体均可引起大批猪发病,有时发病急、死亡快,剖检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肿大呈暗红色或紫兰色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胃肠道疾病。该病死亡率较高,对养猪业危害大。其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近几年来,在通渭县仔猪及成年猪中都有流行,一般以2周龄内的哺乳仔猪致死率很高,5周龄以上的病猪则很少死亡.该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猪坏死性皮炎是通过皮肤或者黏膜损伤感染坏死性杆菌而引起发病,通常是仔猪或者育成猪易发,而母猪较少发生。病猪主要特征是体表皮肤或者皮下发生坏死或者出现溃疡,且通常是体侧、颈部以及臀部发生病变,少数在四肢蹄踵或者尾根出现病变。该病往往呈散发或者地方流行性,且呈慢性经过,但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初期病猪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严重时有全身症状,且一般由于恶病质而导致死亡。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白病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因此又称仔猪大肠杆菌病。本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仔猪发生下痢。感染率极高 ,若防治不及时 ,常导致仔猪大批死亡。曾用链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灌服或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等 ,结果患黄痢的仔猪死亡率为 73% ,白痢病猪死亡率为 17%。 1998年以来 ,我采用民间验方《鸡蛋清后海穴位注射法》在茅栗镇治疗仔猪黄白痢病 ,除有个别仔猪死亡外 ,绝大部分病猪在 1~ 2天内治愈。现报道如下 :主要症状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病猪拉稀 ,粪便呈乳白色、淡黄或黄绿色的稀浆糊样或水样 ,有特殊的…  相似文献   

19.
猪传染性胃肠炎为常见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病毒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带毒猪及病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经乳汁、粪便、呼出气体、呕吐物、鼻分泌物等排出病毒,并对饮水、用具、饲料及空气等造成污染,由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播造成感染.10日龄仔猪死亡率较高;成年猪仅增重受到影响,死亡较少;5周龄病猪病死率较低.该病可对养殖户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对其可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需引起重视,做好早期有效诊断,加强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0.
猪副伤寒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由于它主要侵害2~4月龄的仔猪,因而也称仔猪副伤寒,是仔猪的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1流行特点病猪及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健康猪采食了被病猪及带菌猪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导致经消化道感染;另一种是存在于健康猪体内的病菌,在猪体质变弱,抵抗力降低时,乘机繁殖,毒力增强而导致内源性感染,该病主要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成年猪及哺乳猪很少发生。该病通常呈散发性,若有恶劣因素的严重刺激,也可呈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阴雨连绵季节更为多见。2症状2.1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