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经营模式的建立原则、设计方法、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同时总结了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主要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经营模式的建立原则,设计方法,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同时总结了四川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主要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广西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战略 ,并提出了广西退耕还林还草的指导思想、原则、布局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关于现有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  胡玉平 《中国林业》2001,(22):22-23
退耕还林还草实行“三补两免两落实”政策,解决了当前退耕后农民在一个时期内的生计问题,同时缓解了农民在农业税、生活需要上的经济负担,一定程度地解决了造林种草种苗的费用。总的来讲,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较优惠,农民普遍欢迎,有利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但通过两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笔者认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相关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完善:一、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应以实际水平面积为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要求以实际的水平面积为准,但目前农户的承包面积并非是实际水平面积,而是传统的承包面积,是以指手为界或…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草)工程监理是一个新生事物,通过实践,退耕还林(草)工程监理已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退耕还林(草)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监理内容广泛,人员变动频繁。为了交流体会,文章按照退耕还林(草)工程监理目标,结合实践,本着问题具体,方法择优的原则,就如何做好退耕还林(草)工程监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6.
1.1994年4月,盟委、行署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后山地区贫困县进行了深入调查,提出了“进一退二还三”战略的初步设想,规划从1995年到本世纪末,全盟退耕还林还草1500万亩。同年,起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1994年10月,按照国家林业部、自治区林业厅的要求,乌盟林业企业数据库建立。3.1995年1月,盟委、行署联合发出《关于实施“进一退二还三”战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设畜牧业大盟规划的通知》,以念草木经,兴畜牧业为主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超前国家六年在全盟开展。当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204.2万亩的建设任务。4.1995年8月,乌盟行…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还草实行“三补两免两落实”的政策,解决了当前退耕后农民在一个时期内的生计问题,同时缓解了农民在农业税、生活需要上的经济负担,一定程度地解决了造林种草种苗费用。但通过两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我们认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相关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进一步完善。 一、退耕坯林还草面积应以实际水平面积为准  相似文献   

8.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现状及实施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其试点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对策,为进一步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再造山川秀美”的伟大号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从2000年开始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地区认真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总体看,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中央关于“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政策措施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决策和措施是完全正确的。为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本文从一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探讨当前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中应注意处理…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政策性最强、农牧民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文章以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为例,阐述了该镇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及落实退耕还林政策的经验及做法,以期为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推进生态工程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两年来的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两年来干部、群众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态度、前景等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有 98 5 %的干部、82 2 %的农民赞成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绝大多数的干部、近半数的农民认为退耕 8年后的目标还是能够实现的。问卷调查也表明 ,虽然绝大多数干部群众支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但对退耕 8年后的经济效益等也心存疑虑。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必须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复合”的方针 ,努力做到四个“确保” ,才能真正实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退耕还林还草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试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必要性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举措。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结合当前国家对退耕还林还草的优惠政策 ,提出了进一步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北县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 ,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本文以河北省张北县作为案例 ,对退耕还林还草可能对当地造成的粮食生产影响进行了分析。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该县各乡镇进行了粮食安全评价 ,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张北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调控机制 ,以确保退耕还林 (草 )工程持续、稳定、健康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
正自1999年全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至今已有20年,总投入超过5000亿元,相当于两个半三峡工程的投资规模;全国两轮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林地面积5.02亿亩,占人工林面积11.8亿亩的42.5%;增加人工草地面积502.61万亩,占人工草地面积2.25亿亩的2.2%。2014年,为加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家作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决定。到目前为止,国家共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5989.49万亩,其中还林5486.88万亩,还草502.61万亩,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目前,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中央已投入687.6亿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周鸿升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6年来,工程实施规模由《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时的4240万亩扩大到目前的近8000万亩,工程实  相似文献   

15.
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针对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分析了黑龙江省15°以上坡耕地现状,明确可退耕地情况,总结了国家最新退耕还林还草相关配套政策。并提出黑龙江省退耕还林还草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期为顺利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镇巴县是全国首批174个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试点示范县之一,1999-2003年五年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9.28万亩(其中还草  相似文献   

17.
2000年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成效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在中西部地区的 17个省 (区、市 )正式启动。本文全面总结了 2 0 0 0年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建设成绩和主要措施 ,并提出了今后退耕还林还草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经在国内实施了10多年,土壤侵蚀得以遏制,防风固沙效果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已经初步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对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评估基本上趋于单方面定性的评估,具体定量的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益的方法及指标还未成型。以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为代表区域,针对刺槐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状况等土壤质量状况指标进行了评估,并由此合理反映地上植被恢复状况,从而为合理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的土地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正>要闻中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贡献全球绿色净增长面积4%以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创造了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树立全球生态治理典范,其资金投入、实施范围、群众参与度均创历史新高,退耕还林还草贡献了全球绿色净增长面积的4%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周年。9月5日,记者在陕西延安召开的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会议上了解到,1999年以来,我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总面积5.08亿亩,占我国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40%,成林面积近4亿亩,超过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的三分之一。中央累计投入5112亿元,相当于三峡工程动态总投资的两倍多。据介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年来,全国累计实施退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