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常规制备麦粒原种:大麦(本站采用舟山二棱大麦)洗净→浸麦(15小时左右)→煮沸半小时(熟而不生、熟而不烂)→沥干→加石膏→专装瓶→高压灭菌(1.5公斤/厘米~2一小时)→冷却25℃→接种。上法制备麦粒原种手续复杂,工效低,大麦经水煮后往往含水量高,蘑菇瓶下部的1/3麦粒发菌慢、易黄、积水腐烂。经过对浸泡时间与温度、吸水率关系的试验表明,可  相似文献   

2.
琼脂斜面母种,易失水、老化,保存时间较短,且在转接时有的琼脂块不萌发,有的长势较弱。为此,我们于1993年初试用麦粒培养基制试管母种,经三年多的实践证明,用麦粒生产试管母种具有诸多优点:原料价廉,操作简单,对菌种有复壮作用,菌丝萌发快且粗壮,抗老化,室温保藏一年左右也不会影响菌种质量。具体操作:称取干小麦1kg,加水煮至无白心(全张而不破皮),沥水后凉晒干至麦粒抓在手里不湿手为宜,装管至1/2,加棉塞,每公斤小麦可装150支试管,每10支扎成一捆用薄膜包住棉塞,高压灭菌1.5小时或常压灭菌6小时,自然冷却后即可用于接种。  相似文献   

3.
一、栽培方法尼龙袋和木盆都可用来栽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catus)。一只尼龙袋(38cm×25cm)可装500克干稻草,50克全麦粒,25克绿豆粉,用250ml的菌种瓶接种。若用木盆(92cm×46cm×20cm),则可装2公斤稻草,200克麦粒,100克绿豆粉作培养料,用3只250ml菌种瓶接种。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我县金针菇生产发展很快,但存在产量低、效率差等问题。为探索金针菇栽培新技术,笔者1993年在本县卧龙罐头厂食用菌场投料40000kg,装袋66000袋进行双向出菇尝试,取得了规模化栽培金针菇的好收成。现总结如下。 (一)供试菌种 金针菇杂19,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母种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0.2%,水1000ml,pH6.5,装管1.1kg/cm~2灭菌30分钟,放斜面备用。原种为麦粒菌种,50kg麦粒加水浸泡12小时,煮至无硬心,捞出晾干加1%白糖,用500g罐头瓶,装麦粒至瓶肩,于1.5kg/cm~2压力灭菌2小时,降温后接种。小麦应选无虫蛀,无破损籽粒饱满为好。  相似文献   

5.
优质菌种萌发快,吃料快,抗逆性强,产量高,我们利用玉米芯生产颗粒菌种,并应用于平菇、香菇、金针菇等菌种生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 1供试配方 平菇:玉米芯(花生大的颗粒,下同)78%,麦麸20%,食盐、石膏各1%。香菇:玉米芯50%,阔叶锯末27%,麦麸20%,食盐、白糖、石膏各1%。金针菇:玉米芯50%,阔叶锯末25%,麦麸15%,玉米粉5%,大豆粉2%,食盐、白糖、石膏各l%。 2装料灭菌 把粉碎好的玉米芯用3%的石灰水泡12小时(水面超过料面3cm以上)。捞出凉至表皮略见干燥,这时pH8~7,高温灭菌后下降到pH7~6。处理好的玉米芯加入各种辅料、拌匀装袋(14×30cm,18×40cm)灭菌。灭菌时不可垒大堆,否则上压下挤,蒸汽流通不畅,灭菌效果不佳。采用两次间歇性灭菌,即第一次温度达到100℃4小时后,停火4小时,再灭菌4小时。  相似文献   

6.
以往栽培黑木耳一般都使用木屑和木粒菌种,而纯木屑不宜得到、木粒种工本过高,为此我们进行了用小麦粒生产黑木耳菌种的可行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一、原种制作取干净的小麦粒直接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约半小时(煮至胀饱为宜),取出沥干表面水份后拌入麦粒干重2%的石膏粉,装入小口径瓶中(每瓶约装干小麦150——200克),塞好棉塞放入常压灭菌锅100℃处理10小时,冷却后取出摇匀即可接种。同时以常规木屑麸皮培养基作比较。每支180×18mm的斜面试管母种可接2——6瓶原种。接种后置25——32℃下培养,麦粒种20多天、木屑种30多天即可全部满瓶。二、原种扩接栽培种在无菌条件下把长满菌丝的麦粒原种掏散以后,每瓶栽培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草菇生产中菇房和灭菌设备不足的困难,我们于1984年进行了露地棉籽壳生料栽草菇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工艺流程简介如下。 (一)斜面母种制作: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VB_1 10毫克,MgSO_4 1.5克,KH_2PO_4 3克,琼脂20克,用NaOH液调pH至7~8。称去皮切成小块的马铃薯200克,加水1000ml。煮沸20分钟取滤汁,加琼脂煮溶后加入蔗糖、VB_1等,最后用开水补足至1000ml。分装试管,在1公斤/cm~2压力下灭菌30  相似文献   

8.
为便于菇农就地取材扩制母种,我们进行了用小米做凤尾菇母种扩大培养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简报如下。 (一)培养基配制:小米适量,加水量为小米的1.2~1.3倍。小米用量以试管大小而定,20×200mm的试管可装小米5克,加水6毫升(不可过量),用棉塞封口后置高压锅内120℃灭菌半小时或常压灭菌2小时,冷却后于无菌条件下在培养基上打一个深达管底的小洞即可接种。  相似文献   

9.
稻谷制凤尾菇、平菇、香菇菌种,方法简单,菌丝生长粗壮、浓密、洁白,而且不易老化,不亚于麦粒制种。现将制作方法简述如下:培养基配方为稻谷97%、石膏粉3%。先将稻谷洗净,流水浸泡,以稻谷破胸露白为准,绝不可长根发芽。气温低时可仿效稻种催芽的方法,气温高时浸2~3天后捞起过夜即可自然破胸露白。然后将破胸露白的稻谷用水冲洗,沥干滴水,拌入3%的石膏粉即可装瓶(袋)。装量为瓶(袋)的2/3,约250克干稻谷,加棉塞后高压灭菌2小时或常压灭菌8~10小时。  相似文献   

10.
几种食用菌麦粒种超低温保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发表了不少利用培养在琼脂斜面上的菌丝块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报道,这种方法虽然是成功的,但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比如保护剂的浓度、处理时间以及毒性等。我们试用草菇、香菇、蘑菇、凤尾菇、金针菇、黑木耳、毛木耳七个菌种的麦粒种,不用保护剂进行液氮保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材料与方法(一)制麦粒菌种选新鲜、饱满的麦粒,在流水中浸一夜,洗净。锅中蒸20分钟左右,麦粒熟透。但不开裂即可。在麦粒中加入1~1.5%碳酸钙,调节pH值到7.2,搅拌均匀。装入试管,在1.4kg/cm~2下灭菌2小时,冷却后接种,在24~26℃下培养。(二)冷冻处理将菌龄为14天的麦粒种,装在经高压灭菌的特制聚丙烯液氮管中,系上绳子,迅速投入液氮罐中保存1~4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种见效快,效益好,原料易得的金针菇快速高产栽培方法。 1 配料装袋 配方为高粱98%,白糖、石膏各1%。将高梁入沸水中煮10分钟,使其熟而不破,中间有白心,捞出用清水冲洗晾干表面水分,加入白糖、石膏混匀,装入30×18cm聚丙烯袋中,每袋装湿料约600g,料要装紧些,使之紧贴袋壁,尤其上部尽可能装紧,用线紧贴料面扎口,常压灭菌8小时或高压灭菌1小时。 2 接种培养 当料温降到20℃时,置接种箱中,解开袋口接入原种,用量占料3%,袋口加棉塞后用绳扎紧。全部接完后取出,上下左右晃动菌袋,使种块与料混合均匀,置培养架,袋与袋紧贴,在温度18~25℃、空气湿度60%左右、暗光或无光下发菌,约15天菌丝发满袋。 3 出菇管理 菌丝发好后去除棉塞,撑大袋口,直立于菇架,去除凸出料面的老种块及畸形小菇,但不必搔菌。向袋口喷雾水保持料面湿度在90%左右,在袋上盖一层纸,以利保湿和提高CO_2浓度。温度控制在8~10℃,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通风换气,暗光培养约10天,  相似文献   

12.
一、箱的制备:利用废木箱或用荆条、柳条等编织而成。箱的规格一般为内宽30厘米,长50厘米,高10厘米。每箱约装培养料3.5公斤。二、培养料配制:配方:1.木屑90%,麸皮(或米糠)10%。2.木屑85%,麸皮(或米糠)15%。3.棉籽皮79%,麸皮20%,石膏1%。配制时加水拌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0~65%。一般用手捏时,指缝有水滴又滴不下来为宜。三、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料每3.5公斤装入一个麻袋或布袋,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1.5~2小时,也可用蒸锅常压灭菌4~6小时。摆袋时,袋与袋之间要有间隙,让蒸气充分流通。  相似文献   

13.
付丽 《食用菌》2002,24(1):25-26
我市地处平原 ,用玉米芯种植鸡腿菇具有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生物转化率高等优点。现将用玉米芯栽培鸡腿菇高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菌种的制作培养 菌株应选用适应性广、生活力强、对基质分解力强及抗杂菌力强的优质高产菌株。经我们试验 ,“瑞迪 7号”为玉米芯发酵熟料栽培鸡腿菇的优良菌株。1.1 一级菌种 可以用麦粒替代琼脂制作一级种。具体操作如下 :称取干小麦 (新鲜、无虫、无霉变 ) 1kg,加水煮至无白心 (胀而不破皮 ) ,沥水后稍加凉晒至麦粒抓在手里不湿手为宜 ,装管到1/ 3加棉塞。每公斤小麦可装 15 0支试管 ,每 10支扎成一捆…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实验中发现,用黄豆制作的原种培养基,培养的香菇菌丝粗壮、洁白,生长茂盛,生长速度也比麦粒培养基快。香菇原种培养基制作方法如下:取黄豆(大豆)用自来水浸泡至滚圆、无皱纹,然后加热水煮20分钟左右,装入菌种瓶中,每瓶重约300克左右(视瓶子大小而定),注意不要装的过紧,塞上棉塞,用高压锅杀菌,压力为1公斤/厘米~2,时间约30分钟。杀菌完毕,  相似文献   

15.
一、原料:棉子壳,木屑,麸皮,石膏等。二、生产工艺:(一)配方:1.棉壳89%,麸皮10%,’石膏12%。2.棉子壳50%,木屑39%,麸皮10%,石膏2%。3.木屑79%,麸皮20%,石膏2%。水一般为120%左右。水份多少对发菌会有一定影响。 (二)灭菌:采用高压灭菌,1.5磅压力下保持1.5小时,常温灭菌在100℃温度下保持3小时,并要闷一夜。 (三)接种:在接种之前,接种箱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气化消毒,消毒半小时后再进行无菌接种。在接种时菌种量要大些,并要选择优嫩的良菌种,如发现老化和吐黄水的菌种则不能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麦粒种之所以推广很快,是囚为麦粒营养丰富,麦粒种菌丝洁白、粗壮、生长快、耐保存、成活率高等优点。然而不同配制的麦粒培养基,所得到的菌种效果差异很大。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从1994年开始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培养基配方 ①对照组:麦粒90%,干牛粪8%,石膏粉、轻质碳酸钙各1%。②试验组:麦粒80%,麸皮8%,干牛粪10%,石膏粉、轻质碳酸钙各1%。 (二)菌种制作程序 ①对照组:将麦粒用1%的石灰水浸泡8~12小时,捞起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滤干放入100℃开水锅内蒸煮30分钟,焖1~2小时,而后加入石膏粉、轻质碳酸钙,拌匀后pH为7~8,装好瓶,用备好的牛粪粉封口,在压力1~1.5kg/cm~2、温度121℃条件下灭菌2~3小时,冷却至室温接种,置20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用菌》1991,10(3):38-39
青州平菇除具有其他平菇所需的条件外,还具一些特有的生理性状,在栽培中应予注意,现将栽培特点分述如下。制种:母种堵养基,可在PDA培养基的基础上,增加玉米粉30克,食母生0.5克,蛋白胨3克,或相应的营养物质含量,交替使用。原种及生产种配方:①复合肥1%(NPK15—15—12或相近),玉米粉8%,棉籽壳91%;②麦粒、玉米粒、谷粒、高梁粒种。根据原料干湿及吸水性,调料水比1:1.4—1.6。皆用石灰水调pH值13—13。装瓶灭菌,培养温度18—28℃。培养料:棉籽壳为原料,棉籽粉含量达3—5%,不必加另外的营养物质。在2%以下,可添加复合肥1%,玉米粉3—5%;玉米芯、稻草作原料,可添加少量麦麸、米糠、玉米粉、复合肥1—2%等。除棉籽壳外,其原则为以多种原料搭配为宜,侧耳菌丝生长期的碳氮比一般为20:1,气  相似文献   

18.
鸡腿蘑(Coprinus comatus)又名毛头鬼伞。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经常食用对糖尿病有明显的辅助疗效。本文主要报道笔者近年来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麦草、玉米秸粉袋栽式栽培鸡腿蘑技术。 (一)菌种制作 ①母种可直接从野生鸡腿蘑上分离培养,或向供菌种单位购买,无菌操作转接于PDA培养基上,置25℃下避光培养,10天左右即可长满管。②原料配方为麦粒98%,石膏2%。将小麦粒在清水中浸24小时,再煮沸约30分钟,以手指捏破麦粒无干粉白心,但麦粒不破裂为佳。捞出后拌入石膏粉,装瓶封口,高压灭菌(1.5kg/cm~2)2小时,取出冷却,在接菌箱中接菌,置25℃发菌室内避光培养,约15天菌丝可长满瓶。③栽培种配方为棉子壳98%,石灰2%。制作方法同原种,约培养20天菌丝可长满瓶。  相似文献   

19.
为长期保藏菌种,对产孢的菌株可采用以下简易的砂土管保藏法:(1)选洁净河砂,过孔径0.5毫米筛子后,用清水反复淘洗并不断搅动,直到水清澈为止。(2)将淘洗过的砂粒充分干燥(烘或炒干)后装入指形管中,每管约装1克,加压或常压灭菌。(3)在接种箱内按无菌操作用接种铲在斜面上刮取孢子或菌丝(绝对不可夹带培养基),再将接种铲插入砂土管内反复搅动,使孢子均匀地散布于砂粒上,1支斜面上的孢子可做1支砂土管。(4)接种后紧塞棉塞,齐管口剪  相似文献   

20.
筛底沙是淀粉厂生产淀粉玉米粒上罐时筛下的杂质,主要为碎玉米芯和碎玉米粒。 1试验配方 A.玉米芯100kg,麸皮10kg,豆饼面5kg,石灰4kg,磷酸二氢钾500g,尿素400g,克霉灵100g。B.筛底沙100kg,麸皮5kg,石灰4kg,磷酸二氢钾500g,尿素400g,克霉灵100g。C.棉子壳100kg,麸皮5kg,石灰1kg,石膏2kg,尿素400g,克霉灵100g。含水量均为60%~65%,pH8。按常规拌料、发酵、装袋,发菌温度控制在18~25℃。配方A装85袋,B装80袋,C装70袋(袋为28×5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