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退耕还林工程题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张家口、承德坝上六县一年多时间的成功试点,我省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初正式启动,规划范围涉及全省11市124个县(市、区),规划面积1300多万亩。同年,工程在9市73个县(市、区)实施。截止2002年底,全省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种草及匹配荒山荒地造林520多万亩,使近300多万亩坡耕地和沙化耕地退耕还林,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状况得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新城区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12000亩,匹配荒山荒地造林37000亩。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实施,工程区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经济收  相似文献   

3.
2003年是安阳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第二年,截至2003年8月,共完成退耕地造林2万亩,荒山造林2.8万亩。8个工程乡共有9863户、39340人从工程建设中受益。他们原来在坡耕地上种植的农作物,粮食产量均在100公斤以下,实施退  相似文献   

4.
清水河县退耕还林工程于2000年试点示范,2002年全面启动实施。截止2005年底,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86.6万亩,其中,完成退耕地造林23.68万亩,完成荒山荒地还林62.92万亩。经各级业务部门多次检查验收,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面积核实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六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5.
2002年,轮台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9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10年,全县完成退耕地造林1933公顷(2.9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6533公顷(9.8万亩),封沙育林1467公顷(2.2万亩)。项目覆盖全县9个乡镇、64个行政村、2734农户。2010年,自治州、自治区、国家三级检查组先后对轮台县  相似文献   

6.
2001年,赤峰市的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实施,2002年全面铺开。工程实施以来,全市12个旗县区,217个乡镇苏木,53个国有场圃,约43.69万户受益,水土流失耕地、耕作不便的耕地和沙化退化严重的耕地得以退耕还林。截止2005年底,全市已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571万亩,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使全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同时,通过多树种混交造林,使全市的树种结构得到调整,林木的分布逐渐趋于合理,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7.
奈曼旗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三年来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23.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7.5万亩;三年累计退耕总户数33,360户,直接受益农牧民13.34万人。该旗在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的同时,注重发展后续产业,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8.
《四川林业科技》2009,30(4):I0002-I0002
自2000年以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相继在船山区实施,截止2008年底,全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9.6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7万亩,配套荒山造林5.92万亩;完成天保人工造林1.93万亩,  相似文献   

9.
王莉 《山西林业》2006,(3):30-31
垣曲县是一个山区县,总耕地面积2.69万hm2,其中坡耕地就多达1.53万hm2。自2002年以来,该县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0.67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0.24万hm2,荒山还林0.43万hm2。在4年的退耕还林实践中,该县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一整套符合县情的行之有效的退耕还林造林模式,并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得到充分应用,有利地推动了全县的退耕还林工作,使历年来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了设计的要求。1刺槐造林模式造林密度:每公顷1995株,株距2m,行距2.50m。适用范围:全县所有的退耕地及荒山造林。苗木规格:1年生、无病虫害的一级苗木,地径0.80cm以…  相似文献   

10.
旬阳县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项目计划58.2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造林34.67万亩,荒山造林23.11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为保证退耕还林工程扎实有效地开展,旬阳县大力实施农林复合经营的模式,增加林农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定西县凤翔镇北廿铺村2002年被县政府列为全县生态建设整体推进示范村,该村按照凤翔镇实施“治二退六进万”的生态建设总体工作思路(治理2个小流域,退出耕地6000亩,发展林草1.2万亩),结合本村实际,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增加收入”的原则,规划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3500亩,其中退耕还林1000亩,配套荒山工程造林2500亩。截至目前,退耕还林已全面完成,共栽植山杏、沙棘、侧柏等苗木16.5万株。荒山工程造林完成整地2500亩,栽植侧柏等苗木3.2万株。计划雨…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市从2002年开始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2005年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117.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7.6万亩,荒山荒地造林58.0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区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乌拉特中旗退耕还林工程从2000年试点旗县开始,三年间累计安排退耕还林任务46.2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33.2万亩。累计得到上级退耕还林钱粮等补助折款为4390万元,通过三年的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已经为当地农民脱贫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为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祥  张辛  杨阳 《中国林业》2009,(17):24-25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自199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强势推进,10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2.5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9.26万亩,荒山造林13.28万亩,完成封山育林0.5万亩,累计兑现资金8528.9万元。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等一批林业重点工程,使全区绿化覆盖率由37.3%提高到40.2%。农民群众依托退耕还林工程,每年人均增加收入400多元。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已经成为全区助农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池州市自2002年启动实施该项工程建设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52.68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19.79万亩,荒山荒地配套造林23.79万亩,封山育林9.1万亩。2009年后,又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专项规划项目,包括基本口粮田、  相似文献   

16.
自1999年以来,岐山县共完成退耕地造林43200亩,干杂果经济林15428亩。范围涉及全县14个乡镇、98个村,国家累计投资3700余万元,退耕农民人均收益900余元。通过10年的工程建设,退耕还林工程新增林 地4万余亩,新增幼林地300余亩,西岐大地的山山峁峁、沟沟坎坎已披上了绿装。  相似文献   

17.
阿荣旗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6.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2.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4万亩。工程涉及全旗15个乡镇,150个行政村,11436个农户,直接受益农民近4万人。到2005年底,国家累计投资达8935万元(其中粮食补助资金6650万元,生活补助费950万元,种苗造林费1335万元),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阿荣旗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注重发展后续产业,努力寻求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佳结合点,致力于解决农民在退耕还林工程后持续增加收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山区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没以来,共完成退耕还林12.17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6.67万亩,荒山造林3.4万亩,退耕还林封山育林2.1万亩.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池州市自2002年启动实施该项工程建设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52.68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19.79万亩,荒山荒地配套造林23.79万亩,封山育林9.1万亩。2009年后,又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专项规划项目,包括基本口粮田、水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池州市自2002年启动实施该项工程建设以来,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52.68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19.79万亩,荒山荒地配套造林23.79万亩,封山育林9.1万亩。2009年后,又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专项规划项目,包括基本口粮田、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