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肢蹄病是影响猪肉产量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会降低猪的生产性能,使当前生猪生产方式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并最终导致养殖利润的减少。 由肢蹄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也威胁着当前生猪生产的持续性。有关科学家对引发后备母猪群肢蹄病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三年的研究,研究结果于2014年7月发表在Moorepark的一个研究宣讲会上。  相似文献   

2.
猪肢蹄病又称猪肢蹄软弱综合征、猪跛行病,指猪四肢和四蹄疾病的总称。猪生长发育很快,在其体重迅速增加的同时,蹄部所承受的压力也在迅速加大。而在现代养猪模式下,猪已从自然生长转变为人工饲养,猪的运动量不足,蹄部容易变形或感染。加之为加速本地猪种的改良和提高生猪的生产性能,国内各大猪场都积极引进了国外瘦肉型猪种,虽然生猪的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引进的瘦肉型猪种与我国本地猪种相比,肢蹄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以致许多猪场因肢蹄病的高发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引起猪肢蹄病发生的因素分析如下,希望养殖户能尽量避免这些引发猪只发病的不良因素,减少猪只发病,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猪肢蹄病又称猪肢蹄软弱综合征、猪跛行病,指猪四肢和四蹄疾病的总称。猪生长发育很快,在其体重迅速增加的同时,蹄部所承受的压力也在迅速加大。而在现代养猪模式下,猪已从自然生长转变为人工饲养,猪的运动量不足,蹄部容易变形或感染。加之为加速本地猪种的改良和提高生猪的生产性能,国内各大猪场都积极引进了国外瘦肉型猪种,虽然生猪的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引进的瘦肉型猪种与我国本地猪种相比,肢蹄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以致许多  相似文献   

4.
蹄裂是指生猪蹄壳开裂或裂缝有轻微出血的一种肢蹄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跛行,不愿走动,但生长受阻,繁殖能力下降。在一些规模化猪场中公、母猪裂蹄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种猪场因裂蹄淘汰的种猪占淘汰总数的一半以上,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探讨其发病原因并提供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肢蹄病是影响猪肉产量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会降低猪的生产性能,使当前生猪生产方式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并最终导致养殖利润的减少。由肢蹄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也威胁着当前生猪生产的持续性。有关科学家对引发后备母猪群肢蹄病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三年的研究,研究结果于2014年7月发表在Moorepark的一个研究宣讲会上。肢蹄病猪只的低福利源于其痛苦状态对动物福利的讨论通常集中在动物行为习性上,  相似文献   

6.
生猪宰后同步检疫是在屠宰过程中,对其头蹄、胴体、脏器等应检部位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实施的检疫,是非常重要的一道环节。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实践经验,结合《生猪屠宰检疫程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猪屠宰后同步检疫方法,并对此进行了简要介绍,以供各位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养殖猪牛过程中口蹄疫病是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会严重影响到猪牛的正常健康生长,导致猪牛存栏时间过长,给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1症状表现1.1猪口蹄疫病生猪感染口蹄疫病后,主要症状表现为:①生猪的蹄部趾间、口鼻部位出现明显红肿,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红肿部位进一步发展出现水泡症状,影响到生猪的正常活动;②如果蹄部出现严重感染症状,病猪出现站立不稳发抖现象;③病猪食欲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国家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的带动下,规模不等的种公猪站(供精站)应运而生,为推动当地猪种改良做出较大贡献。但种公猪的高淘汰率却让部分种公猪站效益不好,运转困难,种公猪肢蹄病就是淘汰种公猪的重要原因之一。种公猪肢蹄病是指种公猪四肢和蹄因某种原因导致的局部损伤和运动障碍等疾病的总称。症状为行动困难、站立不起、关节肿胀、蹄叉腐烂、溃疡等,尤以后肢肢蹄病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生猪交易市场和生猪屠宰场是当前生猪流通中的主要环节,这些生猪库存场所的库存生猪一般都具有流通量大、来源较广、库存密度高、健康状况不一等特点,实际情况中库存圈舍的卫生条件和圈舍条件一般都较差,内外环境中的应激因素比较多,笔者长期从事生猪的检疫检验工作,发现每年冬季,本县生猪交易市场或屠宰场都会发生几起口蹄疫病,猪口蹄疫从季节性、传播速度、水疱性状,蹄部性状等很容易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将生猪屠宰检疫划分为5岗16刀。1头蹄岗1.1检查体表的完整性、颜色有无皮肤病变、关节肿大,吻突、齿龈和蹄部有无水疱、溃疡、烂斑等,主要检查有无猪瘟、口蹄疫、猪丹毒、猪II型链球菌病。1.2下颌淋巴结2刀沿放血孔纵向切开下颌区,直到下颌骨高峰区,剖开两侧下颌淋巴结,视检有无肿大、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国家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的带动下,规模不等的种公猪站(供精站)应运而生,为推动当地猪种改良做出较大贡献。但种公猪的高淘汰率却让部分种公猪站效益不好,运转困难,种公猪肢蹄病就是淘汰种公猪的重要原因之一。种公猪肢蹄病是指种公猪四肢和蹄因某种原因导致的局部损伤和运动障碍等疾病的总称。症状为行动困难、站立不起、关节肿胀、蹄叉  相似文献   

12.
名词解释     
《中国猪业》2010,(9):46-46
屠宰率:是指生猪屠宰后,胴体(屠宰退毛后去掉头、尾、蹄、内脏、血液的白条猪)占活重(宰前空腹24小时)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正动物检疫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动物检疫员肩负着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肉食品安全的重任。在我国生猪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生猪宰后实行全流程同步检疫,即对屠宰生猪进行头蹄与体表、内脏、胴体、旋毛虫检查和复检。通过宰后同步检疫可有效控制病猪流入市场,保障猪肉产品的安全、可靠。笔者根据流水线生猪屠宰流程,对同步检疫的程序  相似文献   

14.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类动物急性接触类传染性疾病,猪是该种病毒的主要感染对象之一。主要临床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痘和疱疹,水痘破裂之后产生溃疡,如果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会导致溃疡更加严重,在养殖场传播速度极快。近几年,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口蹄疫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现象,给饲养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科学做好生猪口蹄疫免疫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笔者主要结合安徽省泗县生猪养殖实际,就生猪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进行尝试探索,希望能给广大生猪养殖者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2005年9月2日,海南省文昌市某边防部队捕获一艘偷渡生猪的船只,共载有生猪623头,该批猪部分精神沉郁、全身衰弱,呼吸困难,时有咳嗽,有的鼻镜有糜烂病灶,蹄部出现水泡或呈溃疡面,个别严重的后躯极度衰弱,出现浆液性至黏液性鼻漏和眼分泌物.  相似文献   

16.
殷林  何菊善 《畜牧兽医杂志》2009,28(4):84-84,87
1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功在国家,利在人民 1.1有利于提高检疫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众所周知,目前市场肉品多以小包装或分割肉形式出售,即便是在农村小肉摊上也很难有成套的头蹄下水及肉尸一同出售的,这给肉品检疫的实际操作带来了及大的难度,因为现今检疫工作的主要手段仍然是通过人门的视觉、嗅觉及感觉对肉尸、头蹄、  相似文献   

17.
申琴 《兽医导刊》2019,(4):42-42
猪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病畜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本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也是生猪屠宰检疫中的必检疫病。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猪口蹄疫的病原、流行特点、宰前检疫、宰后检疫以及处理措施进行了总结,旨在确保生猪及其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8.
旋毛虫病在生猪体主要寄生在横纹肌内和横隔膜肌为主,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也是危害养猪业的严重寄生虫病,被列为国家二类防制动物疫病。目前,现行的生猪屠宰同步检疫主要包括:头蹄及体表检疫、内脏检疫、胴体检疫、旋毛虫检验和复检,可见旋毛虫检验是生猪屠宰同步检疫必检项目之一,在兽医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了动物检疫范围包含寄生虫病,检疫人员应熟练掌握旋毛虫的病原学、流行病学、检验方法以及对其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正蹄裂是指生猪蹄壳开裂或裂缝,并有轻微出血的一种肢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蹄裂、疼痛跛行、卧地少动。每到秋冬和早春季节,一些规模猪场的母猪蹄裂现象较严重,轻者影响进食,重则将被淘汰。近日,笔者遇到一个规模养猪场因营养缺乏导致种猪蹄裂的病例,现将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河北省无极县某规模养猪场,存栏长大二元母猪148头,杜洛克公猪12头。于2014年1月初发现有少数母猪躺卧时间  相似文献   

20.
猪口蹄疫是世界兽医卫生组织列为的一类烈性传染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乳房部皮肤出现水疱,继而发生溃疡,传播速度极快。针对今年以来,养猪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生猪口蹄疫免疫失败,疫病时有发生,养殖户多有微词的情况,我们开展了此项试验,旨在探索适合济源市不同生产模式生猪口蹄疫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