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几年我市人工养貉中,母貉叼仔吞仔现象屡有发生。据1988年初步统计,全市因母貉叼仔吞仔死亡约占所产仔貉的35%。例如:某家饲养母貉1只,产仔7只,  相似文献   

2.
<正> 在养貉场、户里,每年都发现为数不少的母貉叼食仔貉,一般发生在产后2~12天,以2~7天多见,仔貉死亡较多;13~24天虽有发生,但死亡较少。笔者近6年来调查统计837只母貉,因惊恐而叼仔的有268只,占32%;母貉产仔总数为5807只,叼食致死貉1373只,占23.6%。  相似文献   

3.
滦县安各庄镇有一养貉专业户,2004年2月6日爆发附红体病和细小病毒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该养殖户饲养貉228只,其中仔貉158只,成年貉70只。仔貉首先发病后波及全群。仔貉死亡38只,成年貉死亡26只,发病貉均表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被毛粗乱,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粪呈黄色、灰黄色,有粘液、血液、气味腥臭。仔貉病程短,症状明显。发病开始曾用青、链霉素,庆大霉素,安乃近混合肌注,效果不明显。经我们采血化验,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4.
<正> 进入4月份以来,正值母貉产仔哺乳期,也是新生仔貉发病的高峰期。一个月来我站陆续接到新生仔貉大批死亡病例,从3日龄到15日龄不等,但以3~10日龄最多。现仅把一例附红细胞体病与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河北省昌黎县靖安镇畜主庞某有临产母貉25只,到4月21日已有12窝陆续产仔,共产仔108只。仔貉产下前3天表现非常活跃健康,吃奶正常。3日后仔貉叫声异常,出现拒食现象,拉白色、黄色稀粪,少数有角弓反张现象,仔貉多数在2日后死亡。现有病貉(母15只,仔28只)每窝仔貉死亡率在70%~100%不等。母貉多数表现少食、腹泻、呕吐、倦怠,但无死亡。检查已经产仔母貉乳房,无异常,挤压乳头泌乳正常。畜主给母貉口服环丙沙星粉、先锋粉、阿莫西林粉等均无效。2 病理变化仔貉外观体况良好,剖检可见皮下肌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提高仔貉的成活率,不断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对某养貉场的历年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弄清了仔貉的死亡原因.一、仔貉死亡原因分析从调查结果看,仔貉5日龄内死亡率占月龄死亡率的70%~80%;占育成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笼养野生动物貉实属新兴行业,如饲养成功,是劳动致富的一条新门路。近年来我县养貉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已有貉四千余只。母貉每年三月下旬陆续产仔,四月中旬达到产仔高峰。今年哺乳期中仔貉大量死亡我们调查了一百个养貉户,他们今年原有仔貉1860只,死亡了1080只,死亡率达59%以上。现将引起仔貉死亡的原因及改进措施作一初步分析,供参考。一、母貉惊吓:在产仔、哺乳期间必须防止母貉受惊吓,如鞭炮声、汽车喇叭声、狗吠、鼓锣声等音响一旦出现,母貉会乱叼仔貉,  相似文献   

7.
冯玉广同志报道:据黑龙江省桦川县对养貉情况调查,出生后10日龄内的仔貉极易死亡。死亡数量大,经济损失惨重。该县1986年调查了164窝仔貉,死亡52窝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城乡养貉发展迅速,每年春季是貉配种与产仔的黄金季节,但人工养貉因患怪癖症或突然被惊吓而受刺激,造成产后叼食仔貉,或因母貉产后患乳腺炎或缺奶拒绝为仔貉哺乳,导致整窝仔貉死亡,给养貉场与养貉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母貉产后叼食仔貉或拒哺,使貉多产仔保成活,经对养貉户进行调查,并结合试验与实践,现提出几项提高仔貉成活率的措施:1.叼入法:把代养的仔貉放在产期相近的另一产仔母貉的小室门日,仔貉因受寒冷刺激而发出叫声,母貉听到仔貉叫声,就会出来,把仔貉叼进小室,放在自己的仔貉堆里为其哺乳.  相似文献   

9.
家庭养貉每年春4—6月产仔一次,每胎产仔貉6—12只,多者20只左右。但几年来仔貉成活率极低。仅1985—1987三年调查,仔貉成活率54%左右。部分养貉户仔貉死亡达90—100%,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并影响了养貉业的发展和养貉积极  相似文献   

10.
养貉生产周期为一年。一般在当年留作种用的仔貉在次年春季就可参加配种繁殖,不作种用的仔貉在当年冬季便可育成取皮。每年“五一”节前后3~5天,是水貉产仔高峰,因此,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中旬是提高仔貉成活率的关键时期。如果对初生仔貉的护理、代养和补饲等环节粗心大意,必要的技术措施跟不上,就会因仔貉大批死亡而造成“丰产不丰收”的局面。提高仔貉的成活率,是提高养貉经济  相似文献   

11.
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经济价值高,易于人工繁殖,已成为现代毛皮业中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在养殖过程中,仔貉的成活率是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如果对初生仔貉的护理、代养和补饲等环节粗心大意,必要的技术措施跟不上,就会因仔貉大批死亡而造成“高产低收”的局面,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科学饲养管理,加强仔貉的护理,提高仔貉的成活率,是提高养貉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前,野貉家养的很多生产环节还未被人们完全掌握,初生仔貉保活率还不过关.据不完全统计,产后1周之内仔貉死亡数约占总死亡数的半数以上.有鉴于此,本文对断奶前仔貉死亡原因及防制技术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问:初生仔貉早期死亡多的原因是什么? 答:(1)死胎、烂胎的出现是由于母貉妊娠期吃了发霉变质的饲料或饲料单一、营养不足造成的,当然也有疾病原因。 (2)饿死是由于母乳不足造成的,母乳不足根源是妊娠期饲料单一或不新鲜。还有就是个别母貉产前没有拔掉乳房周围的毛被,仔貉找不到乳头吃上不奶造成的。 (4)仔貉发生红爪病死亡是母貉妊娠期饲料中维生素C缺少造成的。 (5)压死、咬死主要原因是母貉受到惊吓不敢走出产箱或搬弄仔貉造成的,当然也有因饮水不足,奶水不足造成的。 (6)母貉产仔速度快,来不及断脐带,接二连三地产出仔…  相似文献   

14.
母貉难产疾病是貉产科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使母貉与仔貉死亡.在催产、助产均无效果的情况下,可实施剖宫取胎术.现将在临床中的手术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份,诸城市某养殖户饲养的貉发生了一种以眼有脓性分泌物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犬瘟热继发沙门菌感染。1临床症状该场共饲养貉300多只,其中种貉50多只,仔貉250只。种貉无明显症状,主要是仔貉发病,大群发病20 d,一共100多只陆续发病,发病笼舍集中,就诊时已死亡70多只。就诊前2周前接种过犬瘟热疫苗,接种后发病加剧,仅接种后仔貉死亡多达  相似文献   

16.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昌黎县龙家店乡刘某饲养的600多只貉突然发病,发病日龄为60~80天(刚断奶仔貉),同时出现死亡,每天死亡12只左右,3天死亡35只。发病后用过土霉素、磺胺嘧啶等抗菌素治疗均未见效。  相似文献   

17.
<正> 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由于经济价值高,易于人工繁殖,所以养貉已成为现代毛皮业中的新兴和有前途的养殖业。近年来我国城乡养貉生产迅速发展,每年春季是貉子配种与产仔的黄金季节,但人工养貉患怪癖症或突然被惊吓等因素刺激,造成产后叼食仔貂,也有因母貂产后患乳房炎或缺奶拒绝仔貉哺乳,导致整窝的仔貉死亡,给养貂场与养貉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影响着养貉业的发展。为了避免貉产后叼食仔貉,使貉多产仔保成活,多年来,对我市城乡一大  相似文献   

18.
<正>1发病及剖检情况1.1发生于仔貉:一般仔貉感染易发于出生后1~4天,死亡率超过50%。临床见仔貉脚趾部潮湿,脚掌发红,指尖发红,尖叫,2~3天死亡。许多人往往误  相似文献   

19.
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由于经济价值高,易于人工繁殖,所以养貉已成为现代毛皮业中新兴的、有前途的养殖业。每年初春是貉配种与产仔的黄金季节,但人工养貉患怪癣症或突然被惊吓等因素刺激,造成产后叼食仔貉,也有因母貉产后患乳房炎或缺奶拒绝哺乳,导致整窝的仔貉死亡,给养貉场与养貉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影响养貉业的发展。为了避免貉产后叼食仔貉,使貉多产仔保成活,现将我们探索出的一些养貉子高产新招术,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1988年5月~7月,黑龙江某大型养貉场发生了一起引起大批仔貉死亡的传染病,经电镜检查,初步确定为仔貉犬瘟热病毒和类冠状病毒混合感染。关于这两种病毒混合感染貉的报道,国内尚未见到。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