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生长后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品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市部分葡萄产区烂果危害严重.果实损失20%~40%。白腐病和炭疽病则是直接导致葡萄烂果的最主要因素.笔者结合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烂果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宝鸡市部分葡萄产区烂果危害严重,果实损失20%~40%。白腐病和炭疽病则是直接导致葡萄烂果的最主要因素,笔者结合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特点、防治等谈点看法,供生产者参考:1葡萄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3.
罗佳 《现代园艺》2011,(2):36-38
<正>病虫害是直接影响葡萄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而葡萄生长后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葡萄烂果现象日趋严重,经调查,平均烂果率达20%以上,特殊年份高达50%,个别地块几乎绝收,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给果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笔者调查的烂果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晓菊  王冬  梁鹏 《北方园艺》2010,(11):176-177
葡萄生长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品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葡萄主产区烂果危害严重,果实损失10%~30%,严重时造成50%以上的损失,甚至绝产.引起葡萄烂果的原因很多,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酸腐病和黑腐病是引起烂果的主要原因,现结合葡萄生长期烂果的发生原因、症状、防治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葡萄生长期烂果是影响葡萄产量、品质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葡萄主产区烂果危害严重,果实损失10%~30%,严重时50%以上,甚至绝产。引起葡萄烂果的原因很多,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酸腐病和黑腐病是引起烂果的主要原因,现总结如下,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总结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原因和常见病害,从品种选择、减少初侵染、栽培技术管理、药剂防治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葡萄后期烂果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病菌侵染是导致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重要原因。引起葡萄烂果的主要病害是白腐病和炭疽病,特殊年份也有黑腐病。1两种主要果实病害1.1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和枝梢,有时也危害叶片。1)症状表现。果穗感病后,一般先从近地果穗的尖端开始表现症状,穗轴和小果梗最易感病,病部初期产生水浸状、淡褐色、不规则的腐烂病斑,后逐渐失水干缩并向果粒蔓延,果蒂部分变为淡褐色,后逐渐扩大呈软腐状,最后整个果粒变褐腐烂,果粒形状不变,穗轴果梗常干枯缢缩;发病后1周  相似文献   

8.
<正>葡萄生长期烂果对产量、品质影响很大,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酸腐病和黑腐病等果实病害是造成烂果的主要原因。现将葡萄生长期烂果的原因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烂果原因1.1病菌感染病害是造成葡萄烂果的主要原因。引起葡萄烂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炭疽病、白  相似文献   

9.
巨峰葡萄在太原地区栽培面积为0.2万hm^2,占到全市葡萄产量的45%左右.2007年由于生长后期雨水过多,巨峰果穗烂果率达84.1%,果核裂果率达62%,减产50%以上.损失约1600万kg,有的园子,果实全部烂在地里,果农损失惨重。现将我们的调查结果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葡萄白腐病又称水烂、穗烂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在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北方产区一般年份果实损失率在10%~20%,病害流行严重的年份果实损失率可达60%以上。1危害特征主要危害葡萄的果实、新梢和叶片。发病先从离地碱较近的果梗开始,初期呈水渍状灰褐色病斑,逐步变为红褐色,边缘为不明显、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很快蔓延到果粒。果粒发软、腐烂,表面密生灰白色渐变黑色小点粒,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东明县前些年栽植的红提、秦龙大穗和马奶等葡萄品种,抗病性均较弱.近几年由于当地雨水偏多,各种病害尤其是灰霉病、霜霉病、黑痘病等发生危害十分严重,每年喷十几遍药,仍然控制不住葡萄烂果的发生.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富士葡萄品种非常抗病.果农反映,每年在喷药时间、种类和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其他葡萄品种烂果很多,而富士葡萄仍生长良好,果穗和果粒大,几乎无烂果,品质优良.为此,我们进行了红提、马奶和秦龙大穗等改接抗病品种富士的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显著减轻了病害的发生和烂果现象.  相似文献   

12.
1998年春夏两季,降雨频繁,葡萄病害发生严重,尤其葡萄霜霉病发生更重,不但危害叶片,而且危害果粒。据调查1998年因霜霉病引起的烂果率一般在20%~30%,甚者达70%。为了有效防治葡萄病害,我们在葡萄基地推广应用了法国产78%科博可湿性粉,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很多果农电话咨询,为什么他们的葡萄套了袋还烂果。笔者的回答是:套袋技术不过关。以下是笔者归纳的葡萄套袋仍然烂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葡萄白腐病也叫穗烂病,是我国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雨水多的年份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对后期产量影响较大。2005年福建省上杭县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1病害发生特点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葡萄白腐壳霉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主要危害果  相似文献   

15.
葡萄白腐病的综合防治葡萄白腐病又叫水烂、烂穗病,危害果粒、穗轴、枝蔓、叶片等。果粒发病,先从果梗开始,初期为水渍状浅褐色不规则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基部变浅褐色,果肉软腐,以后全果粒变黄褐色腐烂。烂果的果梗和穗轴缢缩、软腐,造成大量落果。华北地区...  相似文献   

16.
苹果烂果病综合防治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烂果病包括轮纹病、褐腐病、炭疽病和疫腐病。近几年来,在我市发生面积较大,危害比较严重的是轮纹性烂果病,据1994年10月份调查,一般果园烂果率达30%~50%,严重的果园烂果率达70%~80%,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控制烂果病的危害,确保果农丰产丰收,自1994年以来,我们结合果树管理技术综合服务工作对烂果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2001年烟台市葡萄病害属偏重发生,其中葡萄白腐病、霜霉病为大流行。其特点是流行期偏早、果穗形成至转色期以白腐病为主,幼穗轴腐病、房枯病并发;收获前炭疽病相继发生,导致大量烂穗、烂果。叶面病害以霜霉病为主,褐斑病并发,引起叶片焦枯早落。据蓬莱、龙口、招远等地调查,酿酒葡萄烂果损失一般30%~40%;鲜食葡萄50%~60%,重者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枣烂果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枣烂果病日趋严重 ,一般枣园烂果率达15 %~ 2 0 % ,严重者达 4 0 %~ 6 0 %。 1998— 2 0 0 1年调查了烂果病的发生原因 ,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1 红枣烂果病的发生原因1 1 高温多雨 枣树幼果速长期的 7~ 8月份 ,是我国北方高温多雨的季节 ,轮纹病、枣软腐病菌孢子易繁殖、散发 ,这是该病爆发的主要原因。1 2 栽培措施不当 过重开甲 ,造成树势过度衰弱 ;生长后期施入大量氮肥 ,造成枝吊二次生长 ,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加剧 ;风刮伤、虫伤等 ,均有利于病菌孢子的大量侵入 ,从而加剧烂果病的发生。1 3 病菌源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葡萄烂果现象日趋严重,烂果率达20%以上,特殊年份高达50%,个别地块几乎绝收,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给果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近几年的管理经验总结如下,供果农参考。1烂果原因1.1病菌侵染一般引起葡萄烂果的主要病害有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特殊年份也有叶枯病和黑腐病。1.2营养不良,树势衰弱偏重氮肥,缺少钾、钙、微量  相似文献   

20.
烂果病是苹果果实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能否将此病防治好,是丰产丰收的关键。自2002年引进德国拜耳科学公司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小叶病和烂果病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