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必要性和意义,介绍了研制石河子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技术和方法,并提出了建立数据库过程中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指明了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在高校教学科研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目前国内外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有效的对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资源开发,建立集信息检索查询与学科服务与一体的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增值服务模式,以提高学位论文信息的服务质量,从而最大化的满足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方法,以农业数据库(CAB-CD)中署名为四川农大的论文作者群的论文作为数据源,对该校1984~1994年被该库收录的论文的历年变化趋势、单位分布、学科专业分布、作者分布以及文献类型和CABI文摘的收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我校论文在该库的收录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据 2 0 0 0年中国科技论文引文统计分析数据库统计 ,我校 2 0 0 0年科技论文被引用频次位居全国高校第2 5位 ,在全国农业高校中位居第一 ,排在我校前面的陕西高校有第四军医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见下表。附表  2 0 0 0年我国高等学校科技论文被引用频次前 5 0名名次高等学校论文数名次高等学校论文数1北京大学 44 92 2 6中国地质大学 10 3 42浙江大学 3 2 2 5 2 7第一军医大学 10 2 43清华大学 3 0 73 2 8东南大学 93 34华中科技大学 2 8662 9中国农业大学 92 05复旦大学 2 4943 0中山大学 8456四川大学 1960 3 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8167第二…  相似文献   

5.
云南农业大学学科研究评价——基于SCI的引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科学引义索引数据库有关学科分类,采用统计和指标优化计算方法,对我校发表的SCI论文进行了论文数量、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量等引文指标的统计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校学科研究的生产力、影响力和发展潜力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云南农业大学在昆虫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科研生产力、影响力较强,农学、应用微生物学、动物学、环境科学、遗传学、药理学、奶业动物学研究实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CAB收录南京农业大学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1990~2003年CAB数据库为数据源,对农业高校被录用文献数量、南京农业大学科技论文的学科分布、作者的文献数量分布及期刊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状况。最后提出了增加我校文献被CAB收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我馆特藏室的作用看高校图书馆建立特藏室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校建立特藏室的意义。我校1986年建立特藏室,收藏我校师生和校友从建校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论著、译文、译著、科研成果以及各种奖章、奖状等珍贵文献。客观地保存前人的光辉业绩,使后人了解我校各个历史时期的学术发展。同时,充分发挥这些珍贵文献资源的情报效益和教育作用,配合学校的“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学术传统教育、学风教育和巩固专业思想教育,彰扬前辈、鼓舞后学、继承和发扬我校的优秀学术传统,起到重点学科继续保持后继有人的效果,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夏雪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7(10):140-141,155
近年来,我校科研成果的数量逐年上升,成果质量也在逐步提高,这对促进我校上层次,上水平,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根据我校1999~2003年发表的科技论文资料,分析了科技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动态及科技论文与职称结构的关系,对如何进一步提高科技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馆建设海洋水产特色数据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目前国内海洋、水产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通过分析我校建设海洋水产特色数据库的优势及我馆已开展的相应工作,提出我校建设特色数据库应普遍遵循的原则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提高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现阶段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不高的现状,分析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原因。提出提高论文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思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714-7716
面向对象数据库把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使得数据库的分析、设计最大程度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一致,是数据库技术中巨大的进步。概述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特征、优势及其重要技术,并对这一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节水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对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的来源、节水灌溉技术的类型、节水环节分析的基础上,将节水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库分为基础数据、常规节水技术、高新节水技术、非常规水源灌溉技术4个一级子库;基础数据在SuperMap环境下以矢量格式分层组织;常规节水技术、高新节水技术、非常规水源灌溉技术等节水技术数据以关系型数据结构在SQLServer环境下生成,数据编码以灌溉用水的节水环节为主线,以作物类型的节水试验为副线;各节水灌溉技术数据库下分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节水效果3个子库,数据子库以试验水平为数据项,以试验处理为记录进行数据组织。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开发过程,介绍了数据库的发展,比较了关系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说明了面向对象数据库产生的必然性、特征和核心技术。结合具体实例对面向对象技术在数据库系统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利用Versant公司的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FastObjects,展示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相似文献   

14.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自建"大别山道路"特色数据库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农业数据库的研究现状和我馆自建特色库的基础和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馆自建"大别山道路"特色库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并对自建"大别山道路"特色库提出了拟建方案,以期对自建"大别山道路"特色库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由于计算机系统硬件或软件故障,使数据库遭到破坏,数据库中全部或部分数据丢失。因此,当发生上述故障后。希望能重构完整的数据库。本文介绍了数据库恢复的基本过程,同时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例,提出了几种实用的数据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森林资源数据库应用中海量数据和集中式管理等因素所导致的系统效率问题,在分析ArcSDE的空间数据存储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应用系统开发,从数据库设计、OracleDBMS配置、ArcADE配置和数据维护等4个方面总结了基于Oracle DBMS的空间数据库系统优化策略,以福建省省级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库系统为例.就主要优化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合理调整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ArcSDE参数(OracleSGA区大小和ArcSDE索引格网大小,MAXBUFSIZE大小),优化数据库结构设计,采用中间表技术等都可以有效提高查询效率:优化森林资源数据库设计必须考虑合理的逻辑设计和分散的物理设计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空间数据库在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集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奋  汤富平  刘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24-6025,6028
回顾了GIS与水文模型的集成方式,分析了对比分布式水文模型数据库与基础数据库的特点,按照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步骤,从功能和结构两方面对分布式水文模型数据库进行设计,并建立分布式水文模型数据库,将空间数据库集成到分布式水文模型中。该数据库在模型的运行中起到了枢纽的作用,可以改善分布式水文模型运行环境,提高了运行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ODBC配置数据库应用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ODBC数据源的联接原理,分析了计算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进行联接的方法。用C Builder代码,通过ODBC数据源注册了Ms Access数据库。说明ODBC数据源注册数据库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读者可以利用这一原理,编制更加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继承的专家系统知识库的设计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一般产生式知识表示方式构造专家系统知识库存在的知识库膨胀、扩展困难、推理效率较低等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昆虫学专业特点和面向对象的思维方法,对专家系统知识库构造方法进行了尝试,提出了将专家系统知识库分离为结构数据、实例数据两个部分进行维护的思路。基于继承的专家系统知识库建造模式有效利用了生物进化的特征和面向对象的结构化继承特征,减小了数据体积,优化了数据分离维护、整体结合使用机制,提高了推理机工作效率,使专家知识库便于扩展及功能碾压。  相似文献   

20.
数据库系统是农业专家系统的重要数据资源。文章介绍了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析取的实现、数据库维护系统的实现及缓冲库的应用,阐述本人在农业专家系统中创建的几种数据库及改进成网络版数据库系统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