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白马岭是海南省乌石农场境内第二高峰,属五指山腹地,主峰海拔高达1256.3米,因其形似白马而得名。这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享有"天然氧吧"的盛誉。凭此优良的生态环境,这里生长的茶树是优质茶叶的加工原料。在上世纪60年代初,"白马岭"茶叶便出口国外。  相似文献   

2.
<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南农垦岭头茶厂曾经是海南的产茶大户、创汇大户和获奖大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岭头茶厂此后陷入了收不抵支的困境。从2009年开始,乌石农场新一届领导班子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白马岭"品牌,使岭头茶厂生产的白马红茶系列产品享誉全国,成为海南乃至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垦》2020,(4):74-75
我叫符小琴,出生在海南儋州。我割过胶,种过地,经历过艰苦的生活,让我有了坚韧不拔的性格。24岁那年,我嫁到琼中岭头,进入乌石农场岭头茶叶加工厂学习制茶技术,从此与茶叶结下不解之缘。20年来,我和高香茶班成员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制茶上,共同开创了"白马岭"茶叶的新篇章。作为"白马骏红"茶的主要研发人、制作人,我和茶叶的结缘要从2000年说起。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白马岭茶叶产业规模快速壮大,海南农垦乌石农场招收新茶工工作也将很快启动。为让新招的茶工一到岗位就能住上宽畅舒适的房子,该场决定新盖茶工住房60套。新建的新茶工楼房迄今有4栋封顶。近年来,乌石农场年年开垦新茶园,使茶园面积快速增加到3100亩。2012年种植的第一批300亩茶园于去年开采,己解决32位职工子女就业,其中13位是外出打  相似文献   

5.
张春秀 《农业考古》2012,(1):154-156
枷同"耞",是我国农家常用的农具之一,一种手工脱粒工具。始见于先秦。汉代有"佥"、"摄殳"、"度"、"棓"、"柫"、"柍"、"桲"等称呼。晋代前后称"连枷"(或"连架")、"连耞"。明代何孟春《余冬序录》卷50:"打稻具,古谓之拂,今吴人谓之连枷,楚人谓之掉花"。  相似文献   

6.
幽默     
《农家致富》2012,(10):62
杀价父亲:"儿子,你去买瓶酒回来,不管老板开价多少,杀他一半价。"儿子:"收到。"儿子:"酒多少钱一瓶?"老板:"80!"儿子想了想:"不行,40。"老板:"60吧。"儿子:"不行,30。"老板:"那就40吧。"儿子:"不行20!"老板:"30总可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表饮品"茶"义的词语中,单音词主要以"茶"为主,双音词主要以"茶叶"为主。其中词语"茶"的书写形式有两个,即"荼"与"茶",两者为古今字的关系,陆羽《茶经》以前均写作"荼",陆羽《茶经》以后逐渐被"茶"字代替。"荼"被"茶"代替,与"荼"在古代所承担的语义功能相对过多有关,也与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密不可分。"茶叶"组合最初是一个词组,表"茶树叶子"之义,直至明代文献中"茶叶"才完全凝固成一个表"茶"义的双音词,"茶叶"一词的使用真正成熟时期是在清代。清至现代汉语中,单音词"茶"与双音词"茶叶"共同担负起表"茶"义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用工荒"和"农民荒"愈演愈烈。"用工荒"意味着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不足,"农民荒"意味着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供不应求。"用工荒"和"农民荒"同时出现是否是因为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到来?带着这样的疑问,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证实"刘易斯转折点"并没到来,并深入分析了"用工荒"和"农民荒"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9.
孔子向内构建认知结构,以"德"、"才"、"行"为核心支撑因素,设立了"君子"的个体德育目标。"君子"内化于"仁",外化于"礼"。由"君子"上推,"君子"向外协调社会关系,以"仁"与"礼"治人,完成建立社会秩序的历史使命,从而设立了"有道"的社会德育目标。如此层层递进,自下而上地构建了一个个体德育目标和社会德育目标密切联结的德育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稿约     
《古今农业》2015,(1):36
<正>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二、来稿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缜密,材料翔实,行文简洁流畅。篇幅最好不  相似文献   

11.
谈到"失败"和"成功",每个企业管理者和产品的具体参与者都存有"避之不及"与"翘首期盼"的双重心态。被冠以"成功"还好,可以上下振奋、内外俱荣。一旦被冠以"失败",便推搡躲闪。其实定义所谓的"成败"很容易,销量、口碑、利润率、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业界认同、第三方评价等,都可以加冕"成功"的称号,或被冠以"失败"  相似文献   

12.
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框架下,提出了"农村承包经营户"是否等于"农户"的问题,进而以《民法通则》、《民法总则》、《农村土地承包法》诸条文为分析对象,具体检讨了学界区分"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农户"的三个理由。得出了"农村承包经营户"并非自然人,"农村承包经营户"等同于"承包经营的农户"的结论。揭示出"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农户"的关系,其实是一个"白马非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白天"笑"晚上"哭"的树巴西生长着一种名叫"奠尔纳尔蒂"的灌木。这种灌木在白天不停地发出一种委婉动听的乐曲声,晚上,它又会连续不断地"哀怨啜泣"。一些植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这种灌木能够白天"笑"晚上"哭",与阳光的照射有密切联系。实际上这些树木也怕黑,并会在无光的暗夜里"伤心流泪"。  相似文献   

14.
"教"与"育"是两个有联系但内在意蕴大不相同的概念。"教"主要是一个知识灌输的过程,而"育"则包含道德养成、思维开启等更为深刻的内涵。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在长达百年的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教"、"育"、"教育"三者之间的意蕴界限及其各自的真正内涵并不完全清楚,以至于"教育"弱化为"教",以"教"代"育"、重"教"不重"育"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削弱了教育的质量。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词源学分析为手段,结合西方近现代教育理论,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初步梳理了"教"、"育"、"教育"三者之间的意义关系,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本真内涵。  相似文献   

15.
话说端午     
《中国农资》2012,(24):27
<正>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  相似文献   

16.
动物称谓是每种语言中必不可少的,古汉语中关于雌性动物称谓的词语较多,如"雌"、"母"、"牝"、"草"、"骒"、"(牛字)"、"女"、"羭"、"牂"、"羠"、"沙"、"牯"、"阴"、"娄"等。这些词语体现了汉语共时分布与历时更替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研究这些词语的用法及发展变化情况,并以此探讨汉语雌性动物称谓词的更替情况。下面具体来看。  相似文献   

17.
市场动态     
"宅生活"催生"宅经济"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宅"在家中点击鼠标购物,这些"宅男"、"宅女"催生了新商业模式,带来了新商机与新"商业思维",虚拟社区网站开始成为年轻人不用外出的"聚会场所"。  相似文献   

18.
名牌是支柱,不仅能支撑"自己"还能支持"别人"。上海信谊制药厂是国内著名的药厂。该厂早期产品如"维他赐保命"、"消治龙"、"妙力生"、"食母生"等,都行销国内外,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19.
正一、新世纪十年种业"航母"梦《种子法》刚刚施行,农业官员便多次在全国种子会议上,放言要打造种业"航空母舰",轮番推出种子复兴计划、种子工程建设、种子体系建设、良种补贴"项目"等等。十年过去了,中国种业未能真正建立起种子企业的良性体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尽管不断评选出所谓种业"五十强"、"骨干企业",实际上既没做"大"也没做"强"。管理部门的官员一茬接一茬地换,打造种业"航空母舰"依然照样喊,但官员的调门也与时俱进,随着形势而改变。一种是要把捆绑的小"舢板"打败跨国种业"入侵",一种是开展一场"麻雀"对抗外资"老鹰"战。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种业  相似文献   

20.
汉代"亡人"的存在背离"编户齐民"理想社会组织秩序。作为行政管理者难以控制而实际上长期存在的社会人群,"亡人"的活动往往促成了生产技术和文化礼俗的自然传播。"亡人"的数量和流向,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若形成规模,也可能导致"流民"运动。分析汉代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进步的原因,不应当忽视"亡人"和"流民"的积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