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选育适合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种植的高产大豆新品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在2003年以辽95024为母本、吉育6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吉育504,于2011年3月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为中晚熟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抗逆、抗倒等优点,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吉林33号大豆新品种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33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于1983年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以所内选育为主,结合南育,经多年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公交8424—31。其特点中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旱。1995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3.
赵荣林  王新风  王梓钰  汪辉  马巍  富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129-8130,8133
为了选育适合吉林省以及生态条件相似的东北地区种植的高油大豆新品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在2002年以公交9899为母本,以吉育5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大豆新品种吉育302,在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为中早熟高油新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抗逆、抗倒等优点,适于吉林省中早熟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吉林省水稻优质糯米生产,更新品种,提高糯稻抗性,在多年研究转菰后代材料基础上进行大穗、优质、多抗、高产新品种的选育,针对吉林省中晚熟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选育出中晚熟大粒、多抗、高产糯稻品种通糯203。2004年推荐吉林省水稻品种区试试验,于2005年完成区试和生试并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科学》2017,(4):20-22
吉育50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油、抗病等优点,丰产性、稳产性较好,抗倒伏、适应性广,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域种植。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4002。  相似文献   

6.
通系140是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在广泛收集国内外优质、抗病、抗冷、高产资源的基础上。采用米质优良、抗病性强、高产的优良品种做亲本,选配杂交组合。通过生物进化原理选育出的集高产、抗病、优质于一体的水稻新品种。1998~1999年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00~2002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200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详细阐述了水稻新品种“通梅892”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试验结果,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应用前景.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是农艺性状优良的水稻新品种,于2012年3月23日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品种春承501号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2009年初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米质优、高产、稳产、耐盐碱、抗轻霜、适应性广等特点,是我国北方稻区较为理想的后续品种。适于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市、辽源市、通化市、松原市等有效积温达2850℃以上中晚至晚熟平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谷子新品种公谷76号是以830026—7为母本,以长谷2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按系谱法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种植。介绍了公谷76号的选育经过,阐述了其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总结了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以期为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吉东658是以选育耐密、高产、抗倒伏、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为目标,以自交系M663为母本、自交系JDF15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22年通过吉林省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220046。该品种耐密、高产、优质、容重高、淀粉含量高,适合吉林省玉米中熟区种植。本文总结了吉东65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用以指导吉林省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