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柴米河基质和国瑞基质育苗与常规进行对比试验,探讨解决集中育苗营养土的问题。结果表明:柴米河基质育苗,秧苗健壮,返青快,增产、增收效果较明显,国瑞基质没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植株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基质育秧和营养土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以台湾香稻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常规盘基质育秧、可降解盘基质育秧、不可降解盘基质育秧、常规盘营养土育秧、可降解盘营养土育秧、不可降解盘营养土育秧6种不同育秧方式,进行秧苗素质、植株形态和产量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可降解盘基质育秧相对于其他育秧方式,秧苗生长速度快,茎基部肥大,叶片较长较宽,秧苗素质好;大田期表现为植株生长健壮,分蘖力强,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机插水稻不同育秧基质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机插水稻不同育秧基质应用效果,以营养土育秧为对照,比较研究了江苏沃野、常州立华、连云港恒奥达、兴化新土源和南通瑞华等5个品牌基质育秧效果。结果表明,几种育秧基质所育秧苗叶色明显浅于对照,秧苗素质也比对照差,但盘根效果要好于对照。移栽大田后,基质育秧活棵、发苗要慢于营养土育秧,最终实产除常州立华和兴化新土源与对照相差不大外,其余3种育秧基质处理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以水稻育秧基质为材料,对底铺同基质不同厚度(1.0cm、1.5cm、2.0cm)及不同盖籽土(专用基质、稻田营养土)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机插质量的影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机插稻应用专用基质育秧,底铺同基质育秧的厚度以1.5cm为宜;专用育秧基质和稻田营养土均可用作盖籽土。  相似文献   

5.
水稻基质育秧技术是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取土难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采用商品育秧基质与营养土不同配比田间试验,考察不同配比培育的水稻秧苗各项素质及最终产量,以期筛选出适宜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的节本配比。试验表明:采取2/3基质、1/3菜园土的处理为最佳配比。该配比在提高秧苗盘根效果、利于机插作业的基础上,机插秧大田可节约育秧成本14~16元/667 m~2。  相似文献   

6.
示范试验悄悄板水稻育秧全营养集成基质和韩国水稻育秧基质板在水稻育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育秧基质对水稻出苗有一定影响,比常规对照晚1~3 d,对秧苗素质影响不明显,对水稻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有一定影响,能够较大地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悄悄板水稻育秧全营养集成基质实收产量比对照增加17.8 kg/667 m~2,韩国产基质板实收产量比对照多53.4 kg/667 m~2,分别增产2.8%和8.5%。  相似文献   

7.
东北寒地粳稻旱育秧取土难、破坏植被及耕层,水稻无土基质育秧是代替床土育秧的一种新型的育秧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难题。为明确利用烨霖基质所育东北寒地粳稻秧苗素质以及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以中龙粳1号为试验材料,在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实施烨霖无土基质育秧、营养土育秧(CK)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基质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早返青生长,每盘秧苗质量轻,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用工成本,改善了水稻群体茎蘖质量。与常规营养土育苗相比,该基质育秧机插水稻主要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不同秧龄秧苗素质和最终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秧基质对机插秧壮苗培育及产量形成具关键性作用。以营养土、工厂化基质和腐熟秸秆为组成材料,研究不同育秧基质材料的最优配比及其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落谷后2周内,1/2腐熟秸秆+1/2营养土所组成的基质处理的秧苗较其他处理在秧苗茎基宽、根冠比上有明显优势;在秧龄25 d左右时,壮苗指数最高,此时移栽较其他处理活棵快,缓苗期短,最终1/2腐熟秸秆+1/2营养土基质处理下的水稻产量最高,且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千粒质量提高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连作晚稻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作晚稻机插要取得成功育秧是难点。为明确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连作晚稻盘育秧苗素质、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的影响,以武育粳7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进行了不同育秧基质育秧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国瑞"无土基质所育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机插后植伤轻,能使武育粳7号提早返青分蘖,改善群体茎蘖质量;相比营养土育秧和田泥育秧,用"国瑞"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水稻有效穗数增加8.97%、19.65%,每穗总粒数增加6.29%、11.68%,最终理论产量提高14.53%、27.25%,实际产量提高13.60%、26.17%。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水稻机插育秧叠盘出苗的保湿效应及对秧苗生长特性及均匀度的影响,以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利用基质和稻田土进行播种育秧试验,分别设置育秧土饱和含水量的55%~60%(T1,基质含水量为38%,稻田土含水量为24%),75%~80%(T2,基质含水量为54%,稻田土含水量为32%)和饱和含水量(T3,基质含水量为70%,稻田土含水量为40%)3个育秧土播种水分梯度,播种后进行60 h叠盘出苗处理,并以不叠盘出苗育秧处理为对照,考查叠盘出苗期间育秧土含水量、种子出苗、秧苗特性及均匀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通过叠盘出苗能够保持出苗期间育秧土水分的稳定,不叠盘出苗育秧基质水分每小时散失1.08%,稻田土水分每小时散失1.29%;(2)叠盘出苗的种子出苗率显著高于不叠盘出苗处理,出苗期间育秧土水分含量与出苗率呈现显著正相关;(3)与不叠盘出苗育秧相比,叠盘出苗基质育秧和稻田土育秧分别使种子成苗率提高了29.9%和39.1%,并增加了株高和叶龄,同时分别使秧苗均匀度增加了23.6%和23.9%。试验说明,水稻机插育秧种子出苗期间进行叠盘能够维持育秧土水分稳定,进而提高种子成苗率、秧苗质量及秧...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营养土育苗,中禾育秧基质下水稻秧苗综合素质更强,尤其是秧苗的根长、百株干重、充实度、发根力根数,与常规营养土间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育苗优势明显,可替代常规营养土育苗。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种不同育秧基质替代营养土在安徽安庆培育水稻机插秧苗,调查分析了各处理的出苗率、成秧率、地上部秧苗素质、根系、干鲜质量。结果表明,用水稻育秧基质育苗能够明显提高机插秧苗素质和成秧率,尤以安徽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安庆亿科育苗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育秧基质优势更明显。建议大面积推广水稻基质育秧,为夺取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辽宁西部早春温室大棚条件下,以北方粳型超级稻辽粳399为参试品种,探讨了不同育秧基质与秧盘组合处理对机插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采用客土作育秧基质相比,其他3种育秧基质均具有提升秧苗素质的作用;与对照(客土+盒式秧盘)相比,其他7个组合处理下的秧苗素质更好,且运输更加方便,移栽根系损伤轻、缓苗时间短,并以M2K2组合处理(有机育苗基质+钵形毯状秧盘)表现最优,产量也最高,比对照增产11.91%。  相似文献   

14.
以岗优188和南粳9108为材料,研究了泥质法露天育秧、营养土露天育秧和营养土工厂育秧3种育秧方式对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秧方式对供试品种的大田生育期并无明显影响;泥质法露天育秧所育秧苗茎基宽最高,但秧苗叶面积最小,营养土工厂育秧所育秧苗的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明显高于泥质法露天育秧;泥质法露天育秧所育秧苗根数最多,但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以营养土露天育秧最高;产量方面,2个供试品种均以泥质法露天育秧最高,其次是营养土露天育秧,营养土工厂育秧最低,泥质法露天育秧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其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选择六种类型水稻育秧基质进行盘育毯苗机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基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差异较大,不同育秧基质组分和养分供应强度与秧苗素质表现密切相关;不同基质育秧盘根效果与机插缺穴漏插关系密切,直接影响栽插的基本苗数、群体高峰苗及最终成穗数;产量因子在整个生育过程中有较强的补偿效应,最终产量差异缩小。综合评价:沃野、培蕾、兴农三类基质表现突出,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叠盘暗化催芽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粳9108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育秧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暗化催芽基质育秧处理的秧苗株高、茎基粗、叶龄、SPAD值、百株鲜质量显著高于未暗化催芽基质育秧处理和营养土育秧处理,且各指标变异系数最小。对秧苗评价指标进一步分析,结果也表明,经暗化催芽基质育秧处理的秧苗出苗率、壮苗指数、根系盘结力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育秧进程可以加快2~3 d。可见,暗化催芽处理作为基质育秧的一项必要技术,对提高育秧质量有着关键影响,在生产中应加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食用菌菌渣作水稻育秧基质,开展了水稻菌渣基质育秧、专用育秧基质育秧以及菜园土育秧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材料作育秧基质各有优缺点。用食用菌菌渣作育秧基质能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和机插质量,且育秧成本适中,并提出了食用菌菌渣作水稻机插育秧基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大洼区进行水稻基质育苗本田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基质育苗处理的产量比对照营养土育苗处理增产24kg/667 m~2,纯增效74元/667 m~2。育苗基质的研发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2019,(6):46-51
为探究南方晚粳稻最佳的育秧方式和秧龄,本试验是以秧龄为主区、育秧方式为副区,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秧龄设25 d(D1)和30 d(D2)2种,育秧方式设抛秧盘353孔塑盘育秧(M1)、抛秧盘434孔塑盘育秧(M2)、湿润育秧(M3)及机插秧盘育秧(M4)共4种。2014—2015年探讨了不同秧龄及育秧方式对晚粳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秧龄延长,2 a各育秧方式下秧苗叶龄、苗高、根长、根数及分蘖数均呈增加趋势,而总茎蘖数在移栽后各时期均总体表现较低,最终晚粳稻产量也显著降低,其中M4处理产量降幅最大。秧苗素质以M3处理表现最好、抛秧盘育秧居中(M1及M2处理),M4处理最差。各时期茎蘖数及产量均表现为M1M3M2M4,其中,M3和M2处理产量均显著低于M1处理但显著高于M4处理,而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适当缩短秧龄(25 d)、采用抛秧盘353孔塑盘育秧晚粳稻产量表现最好,其次为湿润育秧和抛秧盘434孔塑盘育秧,机插秧盘育秧由于其秧龄弹性较小,产量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20.
以常规中籼稻黄华占为材料,采用温室大棚旱育秧方式,研究不同育秧剂对陕南稻麦油两熟区机插秧秧苗素质与栽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大棚旱育秧方式下,秧苗适栽期为播种后31~38 d,大田栽插穴苗数为5苗/穴;秧苗综合品质比较,表现为育秧基质>旱育保姆>育秧伴侣>对照CK;大田栽插比较,育秧基质效果最佳,呈现返青快,单株分蘖高的特点;经济性状比较,表现出育秧基质>旱育保姆>育秧伴侣的总体效果。合理筛选育秧剂和栽插条件,能提高秧苗素质,改善群体发育动态,实现增穗增粒,提高产量,有效促进机械化稻作技术在本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