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系统方法论,分析了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 FEES )的结构与原理;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良性发展为目标,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利用结构模型解析法,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FEES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FEES)的可持续良性发展为目标,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身特点,利用解析结构模型筛选预警指标体系;通过样本训练和结构优化,建立了BP神经网络的预警模型。可持续发展预警分析表明:预警模型选用指标合理,预警结果拟合度较高;从中期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FEES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为健康,整体发展趋势较好。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纳入量化过程,该文首先确定出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根据社会--经济--资源--自然复合系统的原理构造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结构,然后建立了3个层次、4个系统、13个指标要素的黑龙江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国有林区36个林业局进行了计算,根据综合指数评价指数的大小分为非可持续、基本可持续和可持续3类.其中10个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9个处于非持续发展状态,17个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4.
对全球和我国森林资源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我国东北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现有林科学合理地经营和管护 ,并具体指出在禁伐区、一般公益林区和商品林区应采取的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全球和我国森林资源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我国东北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现有林科学合理地经营和管护,并具体指出在禁伐区、一般公益林区和商品林区应采取的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6.
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实施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区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Bossel可持续发展基本定向指标框架,研究了其协调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模型.最后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区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区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Bossel可持续发展基本定向指标框架,研究了其协调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模型。最后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低碳循环发展模式构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钰  姜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50-17351,17384
按森林资源的类型,从木质资源、非木质资源和林区特殊功能三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低碳循环发展模式,按照国有林区三大产业构建产业间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并从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低碳循环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朱颖  倪红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18-121,140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依据历次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从森林资源总量、林种结构、森林资源质量、森林生态功能4个方面对森林生态服务供给生态效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并提出提升森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九年以来,为确保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在全林区系统内全面推行森林资源划区管护经营。即本着国有林区所有权不变,坚持国有资源所有权与管护权相分离,划区管护、划区经营,充分利用林区资源的原则。将国有森林中除上层立木外可开发利用的林副特产资  相似文献   

12.
朱颖  吕洁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306-9307,9312
国有林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系统客观存在着协调发展的能力,其主旨是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协调发展,而产业模式的选择涉及到经济发展潜力能否充分展现和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以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产业体系的构建对于国有林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依据《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综合统计资料汇编》(2009—2018年)、《黑龙江统计年鉴》(2010—2019年)数据,在遵循综合性、数据科学性、数据可获性、数据可量化原则基础上,从经济建设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生态建设水平3个维度筛选了17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评价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总体成果显著,2009—2018年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由0.208 1提升0.772 0。经济增长率、第二产业发展水平、基础医疗建设、人口素质水平、森林覆盖率等,对促进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度较高;人均GDP、第三产业发展、人均住房使用面积、道路里程等,对促进国有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度相对较低;国有林区人民还存在经济欠发达、生活条件相对落后、就业困难等方面的问题。依据研究结果,建议:以促进国有林区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以增加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均铺装道路里程为重点,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国有林区建成区绿化为目标,巩固生态功能区定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森林资源情况以及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3个方面提出伊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平均法对伊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影响其可持续经营的制约性因素。结果表明:伊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指数为0.892,说明伊春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状况总体上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从社会、生态、经济3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发现,社会可持续性指数最高(0.981),生态可持续性指数为0.905,2个子系统均处于完全可持续发展状态;经济可持续性指数为0.808,略低于其他2个子系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目前影响伊春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问题包括: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较低;树种的组成比较单一,尤其是人工林中大部分是人工纯林;森林龄级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是幼中龄林,成过熟林面积蓄积都偏少;森林质量低;林地生产力退化;旅游收入偏低,与伊春林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对称;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现状,依据2001—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相关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值增长率、产业主导性及多样性,并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实际情况及《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提出:从资源型接续产业、非资源型替代产业、生态产业园区3个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现状,依据2001—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相关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值增长率、产业主导性及多样性,并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实际情况及《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提出:从资源型接续产业、非资源型替代产业、生态产业园区3个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17.
尽快推动森林资源资本化进程,努力提高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减少森林资源消耗,是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伊春国有林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详细分析了国有林区森林资本化的核心价值,并对运作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1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产业结构的现状森工国有林区在黑龙江省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生态环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提升,我国国有林区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受到很大的限制,下面对我国国有林区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黑龙江森工集团总经营面积1006万hm2,约占黑龙江省国土面积的1/4,其中有林地面积761万hm2,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国有林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国有林区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林区经济发展持续滞后,林区居民生活水平始终较低,民生保障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用于激发林区经济活力,解决国有林区居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且大环境下国有林区人口严重流失,经济发展持续低迷,解决林区民生保障问题依然任重道远。针对新时期国有林区民生保障问题的新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明确了目标。面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的危机,单一的林业经济已无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析林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实施林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实现林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