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核地杖菌(Scleromitrulashiraiana)等病原真菌引起的桑椹菌核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木霉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获得对核地杖菌有拮抗作用的木霉菌进行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了从桑椹菌核病发病桑树根际土壤中获得的3株真菌为候选拮抗菌株,基于3个菌株的形态及分子生物学分类结果,分别将Ta-N11鉴定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Th-N13和Th-N36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3株拮抗菌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表现出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拮抗菌Ta-N11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52.2%.田间防效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3株拮抗菌株发酵液喷施对桑椹菌核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拮抗菌株Ta-N11在2个示范点的病果率较清水对照组降低了约30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棘孢木霉Ta-N11菌株对桑椹核地杖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具有一定的实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张茹  李金花  柴兆祥  王蒂 《草业学报》2009,18(2):138-145
从甘肃省西部地区农牧交错区的马铃薯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108株木霉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0株对马铃薯干腐病主要病菌接骨木镰刀菌拮抗效果较好的木霉菌株,抗性系数均在0.826以上,其中天祝3株、永登4株、山丹3株。根据形态学特征、培养性状和ITS序列分析,将这10株生防木霉菌鉴定为哈茨木霉、长枝木霉、深绿木霉和粘绿木霉4个种。研究结果还表明,马铃薯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生防木霉菌种为哈茨木霉和长枝木霉,长枝木霉与深绿木霉对病原菌接骨木镰刀菌的拮抗作用最强。长枝木霉菌对接骨木镰刀菌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在国内系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草坪镰刀枯萎病菌拮抗木霉菌的筛选及拮抗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木霉属5个菌株与大连高尔夫球场上草坪镰刀枯萎病菌的对峙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哈茨木霉1、哈茨木霉2、钩状木霉及桔绿木霉的抑菌效果很好,可以作为草坪镰刀枯萎病菌的生物防治拮抗菌加以利用,在这5株木霉中以哈茨木霉2的拮抗作用最强.观察结果表明,木霉对镰刀枯萎病菌的拮抗机制主要表现为生长竞争、重寄生及产生抗菌物质使病菌菌丝消解,而木霉菌生长迅速,可附着或缠绕于病菌菌丝上,可产生吸器侵入菌丝.另外,木霉菌还能分泌使病原菌菌丝原生质浓缩、断裂、消解的物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桑椹的食用品质和安全性,采用泰诺木霉菌2×10~8CFU/g可湿性粉剂和哈茨木霉菌3×10~8CFU/g可湿性粉剂进行桑椹菌核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筛选高效的生防制剂及最佳使用量。在桑树初花期、盛花期和谢花期分别用2种木霉菌制剂的不同稀释液喷施桑树,对桑椹菌核病均具有防治效果,但2种木霉菌制剂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泰诺木霉菌2×10~8CFU/g可湿性粉剂300~800倍稀释液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为69.76%~84.02%,可作为桑椹菌核病的生防药剂。  相似文献   

5.
通过木霉属5个菌株与草坪禾草褐斑病菌、草坪禾草镰刀枯萎病菌的对峙培养试验,发现哈茨木霉1、哈茨木霉2、深绿木霉、钩状木霉及桔绿木霉的抑菌效果很好,可以作为草坪镰刀枯萎病菌的生物防治拮抗菌加以利用。在这5株木霉中以哈茨木霉对草坪镰刀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6.
尹月兰  牛启尘  甘露 《草地学报》2022,30(10):2802-2810
木霉菌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防制剂,可用于多种植物病害的防治,也可作为重金属的吸附剂。本研究从北京多种草地类型中分离到83株木霉菌株。本研究对8种木霉菌进行了拮抗币斑病菌的平皿试验,其中哈茨木霉152-22、脐孢木霉192-49和绿木霉192-45菌株利用其对空间和营养的竞争能力以及分泌的非挥发性和挥发性物质,显著抑制了币斑病菌的生长。此外,采用梯度试验(0~350 mg·L-1)研究了这些菌株对高浓度镉胁迫的耐受性。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虽然三种木霉菌的生长均受到一定程度地抑制,但绿木霉192-45菌株表现出较强的镉耐受能力。这说明绿木霉菌对镉胁迫和币斑病菌均具有较强抗性。综上所述,绿木霉192-45可以在镉富集和币斑病频发的复合胁迫草地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丰富生防木霉菌(Trichodermaspp.)种资源,在园林植物八宝景天(Sedum spectabile)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木霉。根据该菌株菌落的形态特征、形态学显微观察、菌株rDNA-ITS序列分析以及邻接法同源性比对等结果判定木霉菌株种类。采用平板对峙法将该菌株与3种土传病害病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进行对峙培养。并用该木霉诱导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var.Pyramidalis)组培苗,观察离体叶片抵抗细链格孢菌侵染的能力。结果表明,此木霉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命名为Tl-70。该菌株对3种土传病害病原真菌均有较明显的拮抗作用。对核盘菌的抑菌率最高为77.71%,显著高于对细链格孢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抑制率(P0.05);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为58.56%,显著高于对细链格孢菌的抑制率(P0.05);对细链格孢菌的抑菌率最低,为53.32%。并且,该木霉能提高山新杨组培苗叶片拮抗细链格孢菌侵染的能力。说明此菌株是具有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8.
在盆栽条件下,分析了5株木霉菌[3株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1株长梗木霉(T.longibrachiatum)和1株里氏木霉(T.reesei)]对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生长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发现5株木霉菌株对鸭茅植株均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各处理与不接种木霉菌的对照组相比,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分蘖数及叶宽等均有所增加,各指标平均分别增加2.88 g、0.40 g、2.22、0.31 mm;株高及叶长较对照稍有降低,平均分别降低6.31、7.19 cm。从营养成分来看,5株木霉处理均能提高鸭茅植株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及钙、磷的含量,各指标平均分别增加了8.16%、5.73%、34.48%、33.47%、38.64%、5.95%;有效降低了鸭茅植株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平均分别降低了7.11%、8.04%。5株木霉菌株能明显提高鸭茅的营养品质,其中哈茨木霉1菌株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9.
草坪蘑菇圈是一种在高尔夫草坪上普遍发生的严重病害,经常造成草坪草的严重衰退甚至死亡。木霉(Trichoderma)菌对蘑菇圈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贵阳乐湾国际高尔夫球场草坪出现的蘑菇子实体中分离出当地有代表性的真菌菌株1506,经形态学鉴定为环柄菇属菌株(Lepiota spp.)。并从曾发生过蘑菇圈病害,但第2年未发生蘑菇圈的草坪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出典型拮抗木霉菌8株,其中加纳木霉GCPL175(Trichoderma ghanense)和木霉菌株GGFL12(Trichoderma.sp.)的抑菌能力最强,其发酵液的无菌滤液对1506抑菌率分别达到61.23%,73.13%,显著高出其他菌株95.75%,1178.50%(P0.05),但供试木霉菌株的几丁质酶活性与其对环柄菇属菌株1506的抑菌率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土壤中加入拮抗微生物对土壤传播的植物病害进行生物防治是一个有潜力的非化学方法。木霉菌(Trichoderma)就是一类高效的拮抗体。例如生长在黑麦草上的哈茨木霉菌(T.harzianum)可寄生在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和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上(Wells等,1972)。本文作者从有病原菌侵害的土壤中分离出来一种能够防治白绢病菌和立枯病菌的哈茨木霉菌的一个拮抗品系,经鉴定为Trichoderma harzianum Rifa iaggr.,并在实验室,温  相似文献   

11.
桑椹菌核病是果桑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为了确保果桑生产的安全、高产、优质,在田间条件下以树龄15年的果桑品种大10供试,将生防真菌木霉菌和甲基硫菌灵交替使用防治桑椹菌核病,调查防治效果及桑椹中的农药残留.木霉菌和甲基硫菌灵交替使用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可达到99.49%,比单独使用木霉菌的防效提高24.56%;桑椹始熟期抽样检...  相似文献   

12.
李江遐  蒋立科 《草业科学》2006,23(1):103-105
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不同肥料处理(喷施尿素、木霉发酵液与尿素混合喷施、菌株发酵液与尿素混合喷施)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氮、磷、钾、叶绿素含量及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发酵液与尿素混合喷施可明显提高坪用黑麦草的氮和叶绿素含量,增强根系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单施尿素效果好于单施菌株发酵液。试验表明,采用离子束对哈茨木霉进行注入并筛选出的H13突变株,其发酵液对黑麦草草坪的维护有积极的效果,为草坪的合理营养与养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利用组织分离法和对峙培养法,从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叶片中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内生菌株TD-MM。基于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TD-MM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初步探究其抑菌机理和防治效果,并测定菌株TD-MM营养生长和产孢的条件。结果表明:鸭茅内生木霉菌株TD-MM对6株植物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该菌株推测为通过生长空间竞争和重寄生作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其对姜花、蚕豆和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植株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适宜该菌株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为虎红琼脂培养基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5,在12 h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且有利于产孢;孢子致死温度为60℃,10 min。本研究结果可为植物根腐病害生物菌剂的研制和开发提供菌株资源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桑椹的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桑椹菌核病是桑果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真菌病害,为筛选安全高效的桑椹菌核病防治药剂,提高桑椹品质,采用生物制剂10.4%~ 11.8%脂肪酸乳油、6.5%茶黄素悬浮剂、木霉发酵液、6.5%茶黄素悬浮剂+木霉发酵液混合制剂及化学抗真菌药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与80%代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诱导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抗褐斑病的机理,本研究以多年生黑麦草为材料,通过棘孢木霉和玉蜀黍丝核菌(Rhizoctonia zeae)平板对抗、盆栽多年生黑麦草木霉灌根诱导后接种玉蜀黍丝核菌,检测棘孢木霉菌株152-42对玉蜀黍丝核菌引起的褐斑病的防治效果,分析其防病机理。结果表明:共培养7 d时棘孢木霉152-42对玉蜀黍丝核菌的抑制率达到100%;棘孢木霉152-42显著降低了盆栽多年生黑麦草褐斑病的发病率;相较于未经木霉诱导的染病叶片,木霉诱导处理的染病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抗病相关基因PR-1和PR-5的表达量显著提高。因此,棘孢木霉152-42不仅能显著抑制玉蜀黍丝核菌生长,而且可以诱导多年生黑麦草通过提高抗病相关酶活性,调控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提高抗病性,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草坪病害生防真菌。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耐盐性较强的木霉菌株,本试验采用平板分离法从采集的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了耐盐性较好的木霉菌株,并设置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以评价其耐盐性。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共获得4株木霉菌株,其中获得1株耐盐性较好的木霉T-B菌株。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分离获得的木霉T-B菌株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同时,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发现当NaCl溶液浓度为100 mmol·L~(-1)时,在培养时间段(3~7 d)内长枝木霉菌株的生长速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产孢量显著高于对照(P 0.05),较对照增加了9.17%,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该研究结果为利用木霉菌治理土壤盐碱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收集具有促进林木生长作用的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功能菌株,本研究采用盆栽方法,以1年龄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var.pyramidalis)组培移栽苗为试材,分析了根施5×10~3 cfu·cm~(-3)土的3个棘孢木霉菌株Ta492、Ta536和Ta4分生孢子对山新杨幼苗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发现,经3个棘孢木霉菌株诱导后,杨树苗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组(CK);杨树苗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在多数时间点均显著高于CK(P0.05),为光合速率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试验组杨树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的日变化均高于CK,但变化趋势均与CK相同;并且,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也在不同程度上高于CK。说明这3个棘孢木霉菌株均能有效提高山新杨的光合能力,促进其生长。并且,Ta536菌株对山新杨幼苗的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木霉(Trichoderma spp.)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植物病害生防真菌。目前,国内外木霉生防菌剂研究开发主要针对农作物,相关产品在草坪上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来源于草坪的木霉且针对草坪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从草坪中分离的棘孢木霉菌株152-42(Trichoderma asperellum)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温度适应性和耐盐碱能力;以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草坪币斑病菌(Clarireedia monteithiana)为拮抗对象,检测该棘孢木霉对草坪褐斑病和币斑病的防治效果,分析其拮抗机理。结果表明:棘孢木霉152-42具有耐高温和高盐碱的特性,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病原菌生长,而且能够显著降低草坪褐斑病和币斑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草坪病害生防真菌。  相似文献   

19.
谢佳丽  李宝  刘佳  张树武  徐秉良 《草业科学》2022,38(10):1930-1937
为获得耐盐性较强的木霉菌株,本试验采用平板分离法从采集的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了耐盐性较好的木霉菌株,并设置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以评价其耐盐性.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共获得4株木霉菌株,其中获得1株耐盐性较好的木霉T-B菌株.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分离获得的木霉T-B菌株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同时,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条件,发现当NaCl溶液浓度为100?mmol·L?1时,在培养时间段(3~7?d)内长枝木霉菌株的生长速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产孢量显著高于对照(P?相似文献   

20.
木霉菌对草坪草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及其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霉菌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拮抗微生物,多种木霉菌对植物病原菌具有重要的生防价值。为挖掘出防治草坪草病害的生防菌剂,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了4株木霉菌株对14种草坪草病原菌的拮抗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玻璃纸法及粗提液抑菌试验研究了其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木霉菌对所有供试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SQ-1Q-18抑菌效果最佳,对玉蜀黍丝核菌和地衣状伏革菌的拮抗等级为I级,抑制率高达100%,对灰葡萄孢菌、地毯草炭疽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拮抗等级为Ⅱ级,抑制率大于80%,且对供试病原菌的平均抑制率高达72.8%。进一步研究菌株SQ-1Q-18的抑菌机理发现,该菌株在培养基上产生抑菌圈侵占病原菌的生长空间,覆盖和深入病原菌内部并与其相互缠绕使得病原菌菌丝变细、缢缩甚至断裂,或直接穿入病原菌菌丝内部吸取营养致使菌丝细胞溶解,也可产生拮抗物质,其中玻璃纸法中对草坪草币斑病菌、球黑孢霉及地衣状伏革菌的相对抑制率分别高达91.77%、89.80%和79.59%;粗提取液对草坪草币斑病菌和佩立金平脐蠕孢的抑制率分别为43.60%和42.91%。经鉴定,SQ-1Q-18为哈茨木霉。研究结果为高效防治草坪草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剂的研制、开发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