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明确将茧层丝胶含量作为柞蚕新品种选育性状的必要性,用称量法和紫外光谱法测定多丝4号、多丝3号、柞杂9号、青6号4个柞蚕品种的蚕茧茧层丝胶含量及分布,并通过缫丝试验分析茧层丝胶含量对缫丝成绩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柞蚕品种蚕茧的丝胶含量以及不同茧层的丝胶含量有较大差异:多丝4号的茧层丝胶含量较低(11.9%),青6号的茧层丝胶含量较高(14.2%);各茧层丝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内层、外层和中层,外茧层和内茧层的丝胶含量在品种间有差异。缫丝试验结果表明柞蚕茧茧层的丝胶含量对缫丝成绩有明显的影响:中茧层和内茧层的练减率在品种间有显著差异;茧层丝胶含量高,解舒性状优,生丝回收率高。从蚕茧的缫丝性能考虑,柞蚕新品种选育应将茧层丝胶含量作为目标性状之一。  相似文献   

2.
丝胶蛋白的结构直接影响蚕茧解舒的优劣。丝胶突变系B84具有优良的蚕茧解舒性状,其茧层中含有特殊的Sericin2蛋白。本研究分析了3种主要丝胶蛋白的疏水性与二级结构,比较后发现,相比其他2种普遍存在于茧层的丝胶蛋白,Sericin2蛋白的亲水性更强、β片层结构含量更低,是B84蚕茧具有优良解舒性状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彩色茧的茧丝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天然彩色蚕茧的经济性状和茧丝的丝质性能 ,重点研究了蚕茧的上茧率、解舒率、茧层率、出丝率、长吐率及净度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 :天然彩色蚕茧的上茧率、解舒率、茧层率较高 ,解舒率平均值达到 81 .3 7% ,茧层率 2 1 %~ 2 4% ,出丝率大多在 40 %~ 42 %左右 ,净度成绩 92~ 95分。全茧量、茧层率偏低。  相似文献   

4.
陶劲 《广西蚕业》1995,32(2):56-58
种桑养蚕的目的在于收获蚕茧供给制丝工业缫丝,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而缫丝所获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蚕茧的经济性状和使用价值,即取决于茧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的出丝率、缫折、茧丝量、茧丝长、茧的解舒、茧丝纤度、  相似文献   

5.
吴大洋 《蚕学通讯》2003,23(2):31-34
蚕茧质量主要指与蚕茧的工艺性能和经济性状直接相关的一些指标或参数 ,通常以粒茧丝长、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上车茧率、上茧率、解舒丝长、解舒率、缫折及出丝率等来表示 ,其中粒茧丝长 ,上茧率、解舒率和出丝率尤为重要 ,蚕茧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丝的品质及加工成本。据调查 ,上茧率为 80 %的原料茧与同一庄口上茧率 90 %的原料茧相比 ,每缫 1t丝的加工费要增加 2 5%左右 ,而吨丝售价却比后者低 50 0 0余元。解舒率低的原料茧在缫丝时落绪多 ,长吐率高 ,缫折大 ,台时产量低 ,加工成本高。如果解舒率为 6 0 %的原料茧每吨丝的加工费…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家蚕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和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龄期经过、虫蛹率、纤度、净度与别的性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茧丝量、茧丝长、解舒丝长表现为结果性状。茧层量是影响茧丝量的最主要因素;茧层量与茧层率对茧丝长的影响基本一致;解舒率及茧丝长对解舒丝长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7.
上蔟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丝素、丝胶的结构及性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茧的解舒率、出丝率和生丝的强伸力。蚕茧的解舒率决定于丝胶的膨润容解性与丝素的湿强力两个方面。在缫丝时,应使茧丝间的胶着力小于茧丝的湿强力,才能保证茧丝连续不断地依次离解,从而提高蚕茧的解舒率和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不同上蔟环境中所结蚕茧的性状,发现合理上蔟环境中所结的蚕茧茧质优;而不合理上蔟环境中所结的蚕茧次下茧多,且茧形小,茧色差、缩皱粗、乱、深,丝胶溶失率低,解舒差。  相似文献   

9.
朱良均  林柯 《蚕桑通报》1998,29(4):9-11
通过调查不同上簇环境中所结蚕茧的性状,发现合理上簇环境中所结的蚕茧茧质优;恩赐 不合理上簇环境中所结的蚕茧次下茧多,且茧形小,茧色差,缩皱粗、乱、深,丝胶溶失率低,解舒差。  相似文献   

10.
提高蚕茧出丝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532×75新”蚕茧经荧光显色分类,发现紫红荧光色茧的茧层丝胶溶失率比紫蓝荧光色茧高,并且前者丝胶在100℃水中煮茧10分钟前丝胶溶失较快,后者在煮茧10分钟后丝胶溶失较快,适当改进煮茧工艺,紫红荧光色茧的出丝率随解舒率的提高而提高,紫蓝荧光色茧的出丝率随解舒率的提高而下降,建议紫蓝荧光色茧在煮茧工艺中的煮熟调整时间不能增加太长。  相似文献   

11.
家蚕品种资源茧层丝胶溶失率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昌麒  姚勤 《蚕业科学》1998,24(2):81-85
250个品种的茧层在沸水中30min的丝胶溶失率平均为20.2%,最高为27.2/,最低为13.1%,以一化种较低,二化及多化种较高。茧层丝胶溶失率与茧层含胶率成正相关,与发育经过、茧层率有正相关倾向,与解舒率、健康性有负相关倾向。雌雄茧间、不同荧光色茧间的茧层丝胶溶失率均无明显的差异。其中220个品种的茧层丝胶溶解率平均78.7%,最高977%,最低50.3%。  相似文献   

12.
家蚕品种资源茧层丝胶率的调查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林昌麒  陈克平 《蚕业科学》1996,22(2):118-120
家蚕品种资源茧层丝胶率的调查及其相关分析林昌麒,陈克平,吴冬秀,汪萍,姚勤(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丝胶是茧丝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对解舒率和出丝率关系极大,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对其进行过研究[1~6]。笔者等对家蚕229个保育品种的茧层丝胶率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正> 养蚕的目的是获得优质、高产的蚕茧。衡量蚕茧茧丝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鲜茧的出丝率。要提高蚕茧的出丝率。就要提高蚕的食下率、消化率,进而提高茧层率、上茧率、解舒率等经济指标。因而推广饲养多丝  相似文献   

14.
<正> 家蚕雌雄个体间经济性状存在着明显差异。雄蚕食桑少,叶丝转化率、茧层率和出丝率高,专养雄蚕能够有效提高蚕茧生产效益。雄蚕的茧丝纤度细,专养雄蚕能够克服雌雄混养时蚕茧大小不一,茧丝纤度开差大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生丝品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优良蚕品种在不同上蔟环境中结成的蚕茧缩皱,发现市温多湿环境中上蔟的蚕茧缩皱粗、乱、深,茧层丝溶推率较低,解舒率。适温环境中上蔟的蚕茧缩皱细、齐、浅,丝脱溶推率市,解舒优。缩皱粗细与解舒率、解舒丝长吁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在日光下蚕茧均为白色,有时也有带深浅不同的糙米色或淡绿色。但是,用波长为3650A的紫外分析仪照射蚕茧,却能分辨出紫色、紫白色和黄色。蚕茧是由茧丝胶着而成的,茧丝又是由丝素和丝胶组成的,而丝胶又包含有易溶丝胶和难溶  相似文献   

17.
家蚕新品种粤蚕6号(丰9·春5×湘A·研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蚕6号”是采用杂交方法选育、组配的家蚕夏秋用四元杂交种。新品种易繁易养,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生命力与“两广二号”相当;茧层量比“两广二号”提高13.23%,万蚕收茧量15.545 kg,万蚕茧层量3.447 kg;茧丝长1 019 m,解舒率75.68%,解舒丝长771.3 m,茧丝纤度2.603 dtex,洁净93.38分。  相似文献   

18.
家蚕部分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蚕数量性状的通径分析,主要对产茧量和丝质构成因素间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影响产茧量的因素主要有虫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其中虫蛹率是主要的,直接作用较大;全茧量次之,茧层量再次之。从因素间通径系数看,全茧量对虫蛹率的效应值极小,茧层量对虫蛹率有负向效应,对茧层串作用较大。茧层率对虫蛹率、全茧量有负向效应。因此,要提高产茧量,首先是提高群体生命率,其次是提高全茧量、茧层量。影响解舒丝长的因素主要有茧丝长、解舒率、茧层率。其中解舒率是主要的,直接作用大,选择效果显著,茧丝长次之,茧层率有负向效应。因此,茧层率不但影响产茧量,而且影响解舒丝长,是生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主要因素,打破茧层率的平衡因素,对其它性状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烘茧工艺条件对茧丝性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不同烘茧工艺条件,相同的煮茧、缫丝、检测方法,对不同品种、不同期别的蚕茧进行了解舒、解舒张 力、茧层丝胶溶失率检测;对生丝进行清洁、净度、强伸力测定。初步探明了不同品种、不同期别的蚕茧应有不同的烘茧工艺 条件,以及不同烘茧工艺条件与茧的解舒、解舒张力、丝胶溶失率之间的关系。这对鲜茧干燥理论的研究;不同品种、不同期 别烘茧工艺条件的确定;生丝制造、生丝品质和产量的提高,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家蚕茧解舒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丝胶的胶着性与胶凝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丝胶分子相互藉氢键的结合而发生凝集,形成束状的网络结构,分子结构由无规卷曲转化为β构象,失去流动性而发生胶凝作用,随着胶凝作用的进行胶着力增强并固化。高温多湿环境中蚕儿吐丝时由于水分发散难,长时间处于多湿环境中,丝胶分子由无现卷曲转化为β构象,丝胶发生胶凝作用,干燥固化而被覆于茧丝表面。丝胶的强度、胶着力相对增加,茧丝剥离抵抗强,蚕茧解舒就变劣。因此,相对优良的营茧环境是控制丝胶分子不发生构象转化、胶凝作用,生产优质蚕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