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外生菌根对白皮松( Pinus bungeana)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200、400、600 mL 3个菌肥剂量,干施、湿施2种施用方式,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田间8年生白皮松苗的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适合白皮松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施用菌肥显著提高了白皮松的光合生理特性,表现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并降低了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菌肥剂量与光合作用间无明显规律;施肥方式中,湿施处理比干施处理更能提高白皮松叶片的光合特性。各处理组在促进白皮松光合作用上,200 mL施肥量、湿施的处理方式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灌浆后期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及其对施氮量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郑麦366高产生理基础,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郑麦366灌浆中后期旗叶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0~240 kg.hm-2增施氮肥能够提高旗叶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调节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改善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下旗叶光合速率等光合性能,提高籽粒产量;施氮量大于240 kg.hm-2,不同程度地降低旗叶光合性能和籽粒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施氮量约240kg.hm-2。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艾纳香光响应特征及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等光合参数,从而为艾纳香优质苗木的培育及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艾纳香一年生苗木叶片光响应进行了测定,并应用4种光响应经验模型对艾纳香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函数模型不能求取艾纳香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的解析解,而结合其他方法拟合的相应值与实测值有显著差异,同时也不能处理发生光抑制的光响应数据;2)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各项光合参数均比较准确,同时也能很好地处理艾纳香发生光抑制的光响应数据;3)经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艾纳香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初始量子效率分别为19.00μmol/(m2.s)、1 866.15μmol/(m2.s)、33.56μmol/(m2.s)、-2.07μmol/(m2.s)和0.066。结论:艾纳香光能利用能力和光合生产力较高,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4.
铅胁迫对草木樨叶中叶绿素含量和几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草木樨光合作用、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木樨在1000 mg/L铅下叶中铅含量达最高值时叶绿素含量为最低值;200 mg/L,400 mg/L和600 mg/L铅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未作铅处理的,其他浓度铅下的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光合速率显著低于未作铅处理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不同浓度铅基本上不改变草木樨的光补偿点。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冬枣嫁接苗光合特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冬枣的光合特性与规律,以河北黄骅和沧县栽植的不同产地冬枣嫁接苗为材料,采用Lico-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其光合作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冬枣嫁接苗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相似,其中冀东产地冬枣在不同光有效辐射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其他产地冬枣;不同产地冬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年变化呈单峰曲线;山东庆云和河北黄骅产地冬枣的光补偿点较低,山东乐陵和河北沧县产地冬枣光饱和点较高,表现出不同的光适应能力;生产园和年份对冬枣净光合速率差异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丹参叶片光合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丹参叶片光合光响应特性的影响,为丹参大田高产栽培的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田移栽丹参为研究对象,设CK(对照)、MX(混合肥)、N10(施用尿素215.5 kg/hm2)、N20(施用尿素431.0 kg/hm2)4个处理,通过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丹参叶片的光响应曲线。【结果】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丹参的净光合速率(Pn)和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N20处理显著增加了丹参的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s);丹参的光饱和点(LSP)与光补偿点(LCP)在N10处理下降低,N20处理下升高,而混合肥处理下前者升高后者降低。【结论】氮肥可提高丹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混合肥处理下丹参的光合潜力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光合特性,为生产上改善香梨果实产量与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光合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4.0 m×6.0 m的光合速率最高。光响应中,4.0 m×6.0 m在光照强度达到1800μmol/(m2·s)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19.32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最大;6.0 m×7.0 m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及较高的光饱和点。4.0 m×6.0 m的羧化效率及表观暗呼吸速率最高,6.0 m×7.0 m有较低的CO2补偿点,3.0 m×5.0 m CO2饱和点高。[结论]6个不同栽植密度香梨园中,4.0 m×6.0 m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对低 CO2浓度利用率较高,即此密度下库尔勒香梨光合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玄参光合日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玄参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特性,为玄参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不同时段、不同光合有效辐射下的净光合速率,以及环境因子对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结果]玄参的光响应曲线为一单峰曲线,玄参光饱和点为1 624μmol/(m2.s);光补偿点为21.16μmol/(m2.s)。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典型的"午休"现象。经相关性分析,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温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玄参为阳生植物,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是影响玄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光合特性,为生产上改善香梨果实产量与品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6个不同栽植密度库尔勒香梨园的光合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4.0 m×6.0 m的光合速率最高。光响应中,4.0 m×6.0 m在光照强度达到1800μmol/(m2·s)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19.326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最大;6.0 m×7.0 m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及较高的光饱和点。4.0 m×6.0 m的羧化效率及表观暗呼吸速率最高,6.0 m×7.0 m有较低的CO2补偿点,3.0 m×5.0 m CO2饱和点高。[结论]6个不同栽植密度香梨园中,4.0 m×6.0 m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对低CO2浓度利用率较高,即此密度下库尔勒香梨光合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不同离子注入对杉木光合生理的影响,利用光合速率仪测定其2年生幼苗的光合特征日变化、季节变化趋势和光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经钛离子和氮离子注入处理后,日均净光合速率提高了22.90%、17.01%,光合午休现象减弱;日均光能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了2.31倍和1.23倍;而日均水分利用效率没有显著的变化;年均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了18.31%和13.57%,年均水分利用效率和年均光能利用效率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从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来看,钛离子和氮离子处理的光补偿点分别下降了68.75%和62.5%,光饱和点分别提高了43.68%和19.16%,说明离子注入处理提高了耐阴性和对强光的适应性,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光照辐射,最大净光合速率也提高了27.03%和4.57%;综合对比杉木幼苗光合特性,离子注入对杉木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钛离子的效果优于氮离子。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两种粒径保水剂,结合不同施氮水平,研究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66.7m2施纯氮10 kg和20 kg条件下,高氮处理显著增加小麦产量;氮肥与保水剂配施处理较不施用保水剂的等氮量处理小麦均增产显著;大粒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小粒径保水剂与等氮量配施处理。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中期以及灌浆末期大粒径保水剂处理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均大于等氮量的小粒径保水剂处理。施氮量相同情况下,大粒径保水剂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高于小粒径保水剂处理,并且在灌浆末期仍能保持高于其他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施氮量与保水剂粒径均一致情况下,每666.7m2麦田施用保水剂0.5 kg和1.0 kg旗叶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在整个小麦灌浆期内的变化规律同光合速率变化规律一致,呈逐渐下降趋势;大粒径保水剂结合氮肥施用处理其光合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小粒径保水剂配施等氮量处理。本试验结果表明,N20+LA0.5为最优处理,即每666.7m2施纯氮20 kg结合使用粒径1.6~4.0 mm的保水剂0.5 kg能够改善小麦生育后期的群体状况,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和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测定鲁北冬枣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鲁北冬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气孔限制值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午间光合速率降低主要是受气孔限制因素影响;鲁北冬枣的光补偿点为16.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500.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8,属喜阳植物;其CO2补偿点为29.54μmol/mol,饱和点为1 352.5μmol/mol时,羧化效率为0.054。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东北落新妇(Astilbe chinensis)和朝鲜落新妇(A.koreana)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将来落新妇栽培养护管理及其环境生态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测定了其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分析了光合日变化规律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东北落新妇和朝鲜落新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东北落新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均低于朝鲜落新妇;2种落新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存在差异,东北落新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朝鲜落新妇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7个云南松种群4年生苗木光合响应特征曲线及光合日进程,揭示种群间光合特性的差异以及影响云南松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光响应曲线和CO_2响应曲线,并且得出一些响应特征参数。云南松各种群的净光合速率(Pn)均随光合有效辐射(PAR)和CO_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CO_2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比光饱和时的Pmax增加44.50%~130.41%。云南松各种群的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没有明显的光抑制现象和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趋势与Pn相似,胞间CO_2浓度(Ci)的日变化则与其相反。在旱季,PAR、水汽压亏缺(VPD)、空气湿度(RH)和温度(ta)是影响云南松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两个刺槐无性系苗木在光照培养箱内进行盆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水分胁迫水平下增施氮磷对两个刺槐无性系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对光合光响应曲线、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叶绿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干旱程度加深,干旱前期氮磷交互作用对刺槐叶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影响显著,干旱后期差异不显著。比较两个刺槐无性系苗木的光合特性得出,L1(鲁刺一号)比W1(皖刺一号)更为耐旱。   相似文献   

16.
叶面喷施铜肥对芍药光合及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芍药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铜肥对芍药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铜肥的芍药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显著。不同处理的芍药光补偿点为6~12μmol/(m2.s),光饱和点为500~1 000μmol/(m2.s),CO2补偿点为60~90μmol/L,CO2饱和点为1 000~1 600μmol/mol,喷施400 mg/L铜肥处理的光饱和点、CO2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较高;不同处理的芍药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喷施200 mg/L、400 mg/L铜肥的处理净光合速率最高;喷施800 mg/L铜肥的处理表观量子效率、Fv/Fm值低于其他处理。叶面喷施铜肥对芍药光合作用具有显著影响,综合比较,在本试验条件下,铜浓度以400 mg/L为宜,浓度过高则对光合作用产生抑制。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对异株荨麻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饱和含水量为100%、70%、60%及40%条件下,异株荨麻的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异株荨麻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在同等光合有效辐射时基本上表现为T2>T3>T1>T4;异株荨麻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和光饱和点均在适度水分胁迫下达到最大,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最低,这说明适度水分胁迫有助于提高异株荨麻对光能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鲁北冬枣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一荧光测量系统测定鲁北冬枣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鲁北冬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气孔限制值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午间光合速率降低主要是受气孔限制因素影响;鲁北冬枣的光补偿点为16.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500.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8,属喜阳植物;其CO2补偿点为29.54μmol/mol,饱和点为1352.5μmol/mol时.羧化效率为0.054。  相似文献   

19.
不同架式晚红葡萄浆果膨大期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分析了立体棚架、篱架、平棚架3种架式晚红葡萄浆果膨大期架面上、中、下不同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光合作用对光强的响应。结果表明:3种架式不同部位晚红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似,有光合午休现象,均表现出双峰曲线,首峰出现在10:00左右,次峰小于首峰,出现在15:00左右;在光合生理指标中,立体棚架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均高于篱架和平棚架,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通过光响应曲线可知,3种架式不同部位叶片的光补偿点为8.19~32.32μmol/(m2.s),光饱和点在1 800μmol/(m2.s)左右。立体棚架葡萄具有高光效和高产的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C IRAS—2光合仪对1年生复序橐吾(Ligularia jaluensisKom.)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光响应曲线采用叶子飘新模型进行拟合;对影响其光合作用的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复序橐吾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夏季呈双峰型,有光合"午休"现象,午休现象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复序橐吾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外界CO2摩尔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胞间CO2摩尔分数呈显著负相关。复序橐吾光饱和点为747.49μmol.m-2.s-1、光补偿点为19.06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4.95μmol.m-2.s-1及表观量子效率为0.067 mol/mol,表现出阴生植物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