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及早清除残萼。大棚中空气流动性较差,谢花后残萼会紧紧包裹在幼果顶部,不能自行脱落,夜间棚内相对湿度接近100%,残萼吸潮后极易发生霉变进而侵染果实。当幼果发育至花生粒大小时,要集中人力迅速将残萼清除,同时对果蒂前后3cm处的枯黄叶片、芽鳞残片、枯死的针刺状枝一并清除。若遇枝条有明显的突起,要用利刀削平,以免果实膨大后被硌伤。2)及早喷布杀菌杀虫剂。摘除残萼后及时喷布1次内吸性杀菌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300倍液+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10%吡虫啉1000倍液,间隔10~15d(天)再喷1次,遇雨可在雨后立即喷药。可换用“大生M-45”300…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11~12年生元帅系苹果(Maluspumila)五龙红为材料,研究了果形剂处理对苹果幼果早期生长特性及内源细胞分裂素水平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形剂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座果率;促进了幼果的早期生长;尤其显著地促进了果实萼端发育,使五棱突起明显。幼果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形指数逐渐下降,但处理果的果形指数始终比对照果的高。对果实萼端与胴部内源细胞分裂素的测定结果表明,盛花后前3周内,对照果与处理果的ZRs及iPA含量均很低,至第4周,处理果萼端的ZRs含量急剧增加达含量高峰,为对照果的20倍之多;萼端iPA含量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胴部的ZRs和iPA含量变化不如萼端明显,后期以处理果中含量较高。对果实萼端组织显微结构的观察发现,果形剂处理后细胞数量和细胞体积均比对照果的大,但细胞数量比细胞体积增加的多。可见,果实萼端的增大主要是通过细胞数量的增本研究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稿件修回日期:1998-06-30加实现的。这与萼端具有高含量的细胞分裂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日韩砂梨的部分绿皮梨品种如黄金、水晶等属于半脱萼梨,幼果花萼脱落的,果实成熟后水锈很轻;幼果花萼不脱落的,果实成熟后水锈发生很严重。据我们在2006年10月2日调查发现,水晶梨幼果花萼不脱落的部分果实,自花萼向果胴部有接近1/2的果面是水锈。因此,在正常管理的条件下,黄金、水晶梨的果实的花萼是否脱落,直接影响果品的质量。为此,我们自2004年开始,在青岛市人民政府科教兴农基金的资助下,针对黄金、水晶梨的果实脱萼问题进行立项研究,基本找出了克服的方法。现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适地建园据调查,生长在土质较黏的地块上的黄金…  相似文献   

4.
1病害1.1石榴干腐病1.1.1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侵染枝干,幼果感病一般在萼筒周围发生豆粒大小的浅褐色病斑,逐渐扩展,直到整个果实腐烂,7-9月果实贴叶下面易发生病斑,成果发病后失水变为褐色僵果。贮藏期可造成果实腐烂,果面上产生密集小黑点;枝干被害,树皮颜色变深褐色干枯,其上小黑点密集,病健交界处往往裂开,  相似文献   

5.
1石榴干腐病 主要危害果实,也侵染枝干。幼果感病一般在萼筒周围产生豆粒大的浅褐色病斑,逐渐扩展,直到整个果实腐烂,7~9月份果实贴叶下面易产生病斑,成果发病后失水变为褐色僵果。贮藏期可造成果实腐烂,果面上产生密集小黑点。枝干被害后树皮颜色变为深褐色,干枯,其上密集小黑点,病健交界处裂开,病皮翘起甚至剥离,病枝衰弱,其上叶片变黄,上部很快枯死。  相似文献   

6.
1)发病症状.主要危害果实.果实受害初期症状不明显,较难识别,受害严重时果实会提早脱落,有些幼果会出现萼筒流褐水现象.培期主要表现为心室霉变和果心腐烂.病果近成熟时表面发黄,着色较早,颜色较暗.受害较重的果实较轻,敲击有异声,发病严重的果实畸形,偶见粉红色霉状物,易出现采前落果.贮藏期内的果实,果心霉烂发展更快,果面可见褐色、湿腐斑块,斑块可连成片,致全果腐烂,果肉味道极苦.  相似文献   

7.
不同果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富士为试材,进行不同果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沂源丰华和青岛海王内袋双面压光双层纸袋,可以显著降低病虫果率,提高果面光洁度和着色度,但摘袋后至采收期间果实日烧率稍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实硬度有所降低。套沂源单层纸袋的病虫果率、日烧果率和果锈指数均高于双层纸袋;果面光洁度和着色度低于双层袋,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套菏泽塑膜袋的病虫果率和果锈指数均高于套双层和单层纸袋,但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日烧果率很低。生产中宜推广应用沂源丰华和青岛海王双层纸袋,其缺点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摘袋前灌水及改进其他管理措施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梨果的外观和内在品质,我们于1997年和1998年对梨幼果进行了剪掐果顶试验。试验园设在沂南县隽家庄村河滩地梨园,树龄4年生,株行距2.5m×3m。品种为宝山酥梨。谢花后1周,先喷一遍800倍的40%多菌灵液进行果面杀菌,谢花后2周,选晴朗天气,进行剪掐果顶。从果顶花萼处用小剪刀或手剪(掐)去幼果的1/5~1/6,以不露幼嫩心室、种子为度。留数株不掐萼的树作对照。果实成熟采收时,随机抽取剪掐果顶的果实和未剪掐果顶的果实(对照)各5个,用GY-1型果实硬度计(牡丹江…  相似文献   

9.
在浙江省丽水市试验总结"宁海白"白沙枇杷大棚设施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大棚内只有少量枇杷花、极小幼果受冻,而露地枇杷花和幼果都发生较严重的冻害,大棚枇杷着果率比露地栽培明显要高。大棚内地膜覆盖、套袋后,裂果率、锈果率明显降低,果实内外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中杂105番茄     
《中国蔬菜》2007,(8):41-41
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中等,中早熟。幼果无绿色果肩,成熟果粉红色。果实圆形,果面光滑,大小均匀一致,单果重180—220g。果实硬度高,耐贮运。商品果率高,品质优,口味酸甜适中。抗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叶霉病和枯萎病。丰产性好,特别适合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方式适时播种。春季保护地栽培苗龄不宜超过50天,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在杏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成熟初期各喷2次果润(含腐植酸、大量元素≥270g/L)液体肥700倍液,能有效控制杏果实裂果病等生理病害,显著提高果面光洁度、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早成熟,降低酸度,风味佳,并兼有促进花芽形成、饱满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苹果果面障害的果锈,是果皮一部分木栓化,成为褐色。锈重时显著地使商品价值降低。果锈发生的程度,因品种而异。据观察,在树冠外侧的果实,比在树心的果锈多。幼果期(开花后约一个月内)受水湿或农药的影响时,发生也多。笔者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无袋栽培时果锈发生较重的金帅(落花后五天套袋的和不套袋的比较)和发生轻的红星(不套袋),着重观察幼果期表皮的微细构造的变化和果锈发生状态。 金帅落花后15天的无袋果,全果面看到微细的凹陷,果面粗糙。有袋果看不到这种,凹陷,果面平滑,角质层生成蜡质。此时红星果面状态与金帅不套袋的很不同,不…  相似文献   

13.
<正> 苹果小夹蝶在我县部分果园发生,为害比较严重,主要为害苹果幼果,啃食果肉及种子。近几年我们在部分果园对此害虫生活史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研究。一、为害情况:苹果小灰夹蝶以蛹在杂草、山枣和苹果树根下近土层处越冬,以幼虫为害幼果为主,为害期在苹果落花后至果实增大前。初孵化幼虫爬到果面啃食幼果,一般每头幼虫咬食7—8个幼果,多者可达32个。被害果轻微者果面留有伤疤,造成果面缺陷、凹凸不平,甚至变为畸形,被害较重者直达果心,啃食种子,使果实严重偏缺,严重者为害后的果实干枯脱落,造成严重减产。从整个树体以树冠中下部幼果受害严重,凡树冠郁闭枝叶密挤通风不良的植株,极易引起为害。以国光品种受害较重,如幼果豆粒大时幼虫就开始啃食为害,其次是金冠和倭锦,而果皮硬度大或粗糙的品种受害则较少。  相似文献   

14.
适宜的栽培方式可以提高果实品质,以水平棚架式栽培与密植式栽培的玉露香梨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玉露香梨果实脱萼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棚架在梨产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结果表明:水平棚架式栽培玉露香梨与密植式栽培相比,果实脱萼率提高了19.49个百分点;脱萼果的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9.37%和11.90%;宿萼果和脱萼果的果心比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5.94%、12.32%;可滴定酸含量和果面平整度也明显降低,其中宿萼果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宿萼果和脱萼果的果实黏附性、咀嚼性有所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可见,水平棚架栽培方式可以提高玉露香梨果实脱萼率、果实品质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如皋大棚草莓种植规模较大、种植户也较多,但草莓果商品外观往往表现欠佳,不仅直接影响了销售价格和种植效益的提高,而且也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销售不畅。通过调查分析,探明了大棚草莓果实整齐度、果形、果面光洁度等主要外观商品性偏差的表现及其成因,并研究总结出了改善大棚草莓商品外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短枝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花青素含量采收时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叶绿素含量,未套袋果均高于套袋果,花青素含量未套袋果最低。  相似文献   

17.
套袋短枝红富士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的变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对短枝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实内含物及果皮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套袋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果皮中叶绿素含量幼果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花青素含量采收时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叶绿素含量,未套袋果均高于套袋果,花青素含量未套袋果最低。  相似文献   

18.
影响套袋梨果面光洁度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繁佳 《落叶果树》2005,37(3):58-58
近年来,我市栽培的黄金、大果水晶、新世纪、金二十世纪、绿宝石等梨品种,果实普遍套袋。但果实出现果锈、皲皮、裂口、黑斑、黑点等现象,影响了果面光洁度,降低了商品率,制约了出口,造成很大损失。为究其原因,笔者进行了调查,明确了影响果面光洁度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优质果率由原来的78%提高到89%。  相似文献   

19.
红富士苹果套袋栽培,可大大提高果品的外观质量和某些内在品质,但有些果农不掌握要领,盲目套袋,出现果实发育缓慢甚至停长脱落,果面发生日烧,萼凹出现黑斑点,果面出现黑疤不洁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经济效益不佳。  相似文献   

20.
黄超 《现代园艺》2004,(4):27-28
番茄筋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是番茄保护地栽培中的重要病害。近年来 ,一些地方的菜农在进行大棚番茄生产时 ,由于管理粗放 ,重茬种植 ,以致筋腐病发生严重 ,导致番茄产量、品质下降 ,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 发病症状番茄筋腐病一般不危害茎、叶。其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 ,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 .1 幼果期褐变型 多在番茄幼果期发生 ,在幼果膨大生长期 ,果面上出现局部褐变 ,果实表面变得凹凸不平。严重的果实变硬甚至褐变部位形成坏死斑。剖开果实 ,可见维管束组织呈条状坏死 ,果肉呈现锈褐色。1 .2 果实转熟期白变型 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