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阳 《绿色科技》2019,(4):203-204
指出了河南省地处中原,人口众多,研究河南省女性就业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分析了河南省女性的发展现状,找出了问题所在,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女性的就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职场女性和用人单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是我国杜仲传统栽培模式主产区之一,也是最早开展新型杜仲橡胶资源培育模式(果园化栽培模式等)示范与推广的地区。为了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河南省的杜仲橡胶资源,文中依据大量的文献记载和调查数据,分析了河南省的杜仲栽培历史与资源培育情况,阐述了科技支撑在河南省杜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综述了河南省的杜仲研究成果,介绍了河南省杜仲产业的发展情况,并针对河南省现代杜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业经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非公有制林业经营的现状调查,分析了近年来河南省非公有制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河南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河南省林业产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传统到现代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1958年,河南省第一家锯材厂投产。1959年纤维板厂、栲胶厂、软木厂、松香厂、活性炭厂、木材水解厂相继投产,河南省林业产业迈出历史性的一步。1976年河南省生产工艺较先进的纤维板生产线投产,河南省林业产业具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业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河南省自然保护区类型多样,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为进一步促进河南省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在阐述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全省生态旅游的现状和问题,并对河南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燃料油能源植物资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河南省燃料油能源植物主要资源的调查,分析研究了河南省燃料油能源植物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燃料油能源植物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防护林中,退化防护林占1/3,严重影响生态效益的发挥。通过对河南省退化防护林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到了河南省防护林退化的原因,提出了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8.
经河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洛阳林业学校更名为河南省林业学校。 洛阳林业学校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中等林业学校之一,1951年建校时称“河南省洛阳农林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洛阳行署。1953年更名为“河南省洛阳林业学校”。1954年至1957年归林业部直接领导,1958年又下放由洛阳行署领导,并升格为“河南省洛阳林业专科学校”。1962年因国民经济困难而停办,  相似文献   

9.
绿色短波     
全省爱鸟护鸟有奖征文活动揭晓 由河南省林业厅、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大河报社共同举办的河南省第22届“爱鸟周”有奖征文活动,共收到全省各地寄来的稿件1375篇,其中中小学集体组织投稿617篇。经评选委员会认真遴选,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50名,三等奖200名,并给  相似文献   

10.
油茶是世界4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也是我国特色食用油料树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河南省信阳市、南阳市发展油茶势头正劲。在对河南省油茶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土壤气候条件、品种资源、加工利用、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发展油茶的优势,并在生长量、花期、产量方面分析了河南省主栽油茶品种的生长表现,并对河南省发展油茶的品种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世界唯一自然脱涩的甜柿品种"罗田甜柿"在湖北省罗田县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已发展到0.24万hm2,年产甜柿鲜果0.6万t,鲜果收入可达1.44亿元。柿饼、柿花、柿叶茶和柿单宁等加工产品也相继得到开发。但由于长期以来甜柿种植管理粗放、深加工不够,产业链难延伸,制约了甜柿产业的发展。要使罗田县甜柿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做好科学的规划,强化示范引领,突破加工开发、拓宽销售市场,充分挖掘罗田甜柿潜在效益。  相似文献   

12.
柿树(Diospyros kaki L.f.)树干,由于受太阳光直射和温差过大的影响,常发生日灼,局部皮层深裂、脱落,乃至本质部裸露,造成树体衰弱、减产甚至死亡。经初步调查发现,柿树日灼主要发生在黑枣(D.lotus.L.)砧木上,且与砧木高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角斑病是日本甜柿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树势,造成早期落叶落果。在浦江,该病原以菌丝体在病叶,病果柿蒂上越科;翌年4月开始侵染,借雨水传播从气孔侵入。采用及时清理病叶,病柿蒂,搞好林内卫生,适时化防等措施,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柿子作为我国八大水果之一,被称为“中国的无花果”。柿果、柿花、柿叶等都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及药用成分。对柿树、柿果等柿资源的加工及深加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柿子产业的建议。系统阐释了韩城市发展柿子加工厂、建设柿子规范化种植基地等产生的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离体柿叶和柿叶茶产品进行维生素C的贮藏保存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用聚乙烯塑料包装,置于低温或常温条件下贮藏,可以显著减少离体柿叶维生素C的损失;对柿叶茶采用塑料包装贮藏,能有效地防止维生素C的破坏,显著地提高产品中维生素C的保存率。这些结果,为离体柿叶的贮藏保鲜和提高柿叶茶产品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柿饼制作过程中,本研究目的在于监测不同条件下柿皮和柿果中有效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柿果加工成柿饼后,含糖量从1.31 mg·g^-1增加到2.65 mg·g^-1,增加102.14%。而对于鲜柿中的单宁、总黄酮、总酚、Vc等成分,在柿饼中的含量则大幅下降,分别降低了94.06%、83.30%、37.26%、99.92%。同时,通过对柿子皮提取物进行分离分析,发现柿皮中Vc含量达到165.71 mg·(100g)^-1,是果肉的2倍多;总糖、总酮和多酚的总含量约占柿皮提取物的65%,使得柿皮提取物具备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对东皋长柿品种类型调查,筛选出东皋无核长柿、平珑山无核长柿、西炉长柿3个优良类型,并选山一批优良单株,建立了良种采穗圃,到1994年止全省推广面积达1000hm2。  相似文献   

18.
柿树在甘肃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结合甘肃的柿树生产现状,对目前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今后发展柿树的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历经4年,对湖南省柿树资源、栽培技术和加工利用进行系统调查研究。观察了各种或品种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情况,分析了果实营养成分、过氧化物同工酶、染色体及核型。将全省柿树资源归纳为8大类型27个种或品种,冰糖柿是最原始近缘祖先,湘西南是柿树发源地。为柿树资源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河南柿品种资源与生产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南省是全国柿三大产区之一 ,现有栽培面积 3 67万hm2 ,年产柿果 1 4亿kg。近年来开展了资源调查、丰产栽培、柿果加工、日本甜柿引种等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品种混杂 ,产量不稳 ;各地生产缺乏集约化经营 ,零星栽植较多 ,营销体系不健全 ,柿子生产尚未形成产业化开发 ;缺乏柿贮藏和深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