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马尾松毛虫危害严重、预测预报困难等问题,本文应用性信息素监测技术,对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6个镇(林场)近0.53万hm~2马尾松林进行了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准确预测马尾松毛虫发生发展动态,年均预测预报精度达92.32%。  相似文献   

2.
灰色系统理论在森林害虫测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黄脊竹蝗及马尾松毛虫历年统计资源分析,建立了这两种害虫的发生量、发生期及发生程度的测报模型。并用该模型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进行了中、长期预测预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预测克立格方法的马尾松毛虫空间发生量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83年9月至1989年9月马尾松毛虫的虫情调查资料,用预测克立格方法研究全县各调查点的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的空间预报模型。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预报全县马尾松毛虫空间发生量具有很好的预报效果,对未参与建模的1989年3代的虫口密度、有虫面积的预报准确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4.
利用Excel软件在微机中建立马尾松毛虫虫情调查数据库和林分因子数据库,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及应用,可为预测预报马尾松毛虫发生,发展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引种和选育抗虫的松树良种,是防治松毛虫的措施之一,为了解火炬松、湿地松两种国外松的抗虫性能,我们于1975年第一、二代松毛虫发生时,在马鞍山市林场进行了试验观察。一内容及方法试验内容: 选用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三种松树的针叶,分别单独饲养马尾松毛虫,以马尾松为对照组,观察在无其它食料的情况下,松毛虫对各种松树的适应性,从而比较此两种松树的抗虫性能。分别选用马尾松针叶与火炬松针叶,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松树的主要害虫,取食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等松树的针叶,严重发生时将松树针叶吃完,导致松树死亡。在皖东地区发生较为普遍,皖东森林主要为松树,而且多为纯林,有利于该害虫的发生。严重发生年份平均每株达千条,单株多达三千条以上。自1981年国家林业部在皖东地区开展了“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试点”,  相似文献   

7.
搞好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工作,是进行马尾松毛虫综合防治的先决条件和科学基础。只有正确掌握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规律,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其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 众所公认,黑光灯是目前进行害虫测报的理想工具。它至少能诱集7个目57个科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毛虫危害马尾松、黑松,同时也危害湿地松、火炬松等,主要危害10~15年生的马尾松中幼林,大发生年份也侵害到成熟林。为控制有虫不成灾,唯有综合防治才能保持森林群落的生态平衡,而预测预报是综合防治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环节。预测预报的方法很多,本文仅就马尾松毛虫性诱剂的提取与应用技术提出讨论,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962年11月上旬华东区松毛虫研究协作组在南京举行学术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汇报有关各省1962年松毛虫研究工作情况,总结研究成果;发掘存在问题,开展学术讨论;商讨与安排1963年有关松毛虫的研究与协作等事项。会上详细介绍了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的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的效果,也提到了赤松毛虫、西伯利亚松毛虫、云南松毛虫的生活习性和在部分省的发生情况;辽宁草河口林场,还介绍了益鸟招引试验效果。预测预报是这次会议上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大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马尾松毛虫是祁东县松林的主要针叶害虫,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最高年份全县发生面积高达20万亩,成灾面积达13万亩。研究了对祁东县马尾松毛虫虫源地防治措施,探索了马尾松毛虫虫源地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全县马尾松毛虫的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两种主要森林害虫发生面积预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马尔可夫链和灰色系统GM (1,1)预测模型对宁化县 2种主要森林害虫—马尾松毛虫和黄脊竹蝗的年度发生面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 :马尔可夫链对马尾松毛虫和黄脊竹蝗发生面积预测效果较好 ,灰色系统GM (1,1)预测模型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效果较好 ,而对黄脊竹蝗发生面积预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正> 由中南林学院林学系与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系合作研制的“马尾松毛虫防治决策专家系统”已经通过了技术鉴定。中南林学院在整理、分析、总结自己多年来对马尾松毛虫的研究资料,广泛收集大量国内外文献及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成了约含400条规则的知识库。利用国防科技大学新研制成功的TOES专家系统工具,制成了“马尾松毛虫防治决策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83—2010年马尾松毛虫发生数据特点的分析,应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将混沌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相结合,提出了1种基于混沌神经网络理论的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当输入层神经元个数(即嵌入维数)为7、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5时,预测未参与建模的2009年越冬代、2010年第1代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50%。  相似文献   

14.
1984—1987年在浙江瑞安市对马尾松毛虫第一代平均生命表进行野外调查记载和统计,采用射影矩阵模型预测昆虫种群动态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取得了较理想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脑在农林害虫发生面积预测预报和种群动态分析中,可提高准确性和时效性。本文以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五华县气象因子对当地马尾松毛虫(以下简称松毛虫)发生的影响,运用国际通用、比较简单易懂的 BASIC 语言编程,通过 IBM 型微电脑建立回归方程,作为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预报的数学模式。一、选择预报因子松毛虫大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的作用,环境条件中对其影响较大的是食料、天敌和气象条件三项。五华县大面积纯松林,为松毛虫提供了充裕的食料,天敌的多少是随寄主与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气象条件是松毛虫群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总结有关马尾松毛虫的科研成果和实际经验,建立了反映了马尾松毛虫,松林、自然条件与环境状况,人类社会行之间本质关系的结构模型,通过对影响马尾松毛虫种群动态因子的分析,提炼及数量化表示,建立了马尾松志虫时间域及空间域种群动态模型,两者结合可以对松毛虫群种动态进行系统模拟,预测松毛虫的发生量、发生面积及分布状况,以安徽省潜山县黄铺试验区调查数据验证此模型,与松毛虫实际发生规律吻合。  相似文献   

17.
正"为减少马尾松毛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必须掌握松毛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通过对其进行监测、预报、检疫和除治,控制其发展与蔓延。"马尾松是零陵区主要的营造林树种,在零陵分布极为广泛,随处可见。马尾松毛虫是马尾松的毁灭性和灾害性害虫,马尾松树木一旦发生松毛虫,没有及时防治,就会连片毁灭。因此,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对零陵林业经济和森林生态体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马尾松毛虫特征马尾松毛虫又叫松毛虫、毛辣虫,分布于我国秦岭至淮河以南各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省张家界永定区2003—2018年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发生情况的历史数据为材料,探讨了不同等级划分体系对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混合发生面积的历史符合率的影响,并对2019年张家界永定区的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发生等级及发生面积进行预测,从而指导防治工作科学、及时、有效地开展。结果表明,当原始数据集中于某一级别时,用3等级分级可以增加历史符合率。本文数据分为3个等级,历史符合率为76.9%。利用概率矩阵对2019年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混合发生面积进行预测,结果为1级,即发生面积为0~1 033.3 hm~2。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毛虫,是松属树木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分布广,危害重,是加速林业发展的障碍.马尾松毛虫的预测预报,是开展综合治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取食不同受害程度的马尾松对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不同受害程度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饲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研究其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取食不同受害程度松针后,幼虫的取食量、排粪量、蛹重、对食物的消耗和利用指数、化蛹率、生殖力、发育历期和死亡率均有所不同,其中幼虫的取食量、排粪量、蛹重、对食物的消耗和利用指数、化蛹率和生殖力以取食未受害松树(针叶损失0)的最高,重度受害(针叶损失75%)次之,轻度受害(针叶损失25%)再次,中度危害(针叶损失50%)最低,而发育历期和死亡率则相反,由此可见马尾松毛虫取食不同受害程度的松针对其种群数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