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百姓》2003,(1)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力的不断增多,外出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家庭,夫妻双双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尚未成年的孩子。这些孩子,或由爷爷奶奶照管,或寄托在亲戚朋友家,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孩子。在一些乡村,这样的孩子占同龄孩子的百分之十,是个不小的数目;在一些学校,这类孩子也有近百分之十。那么,这些孩子的生存状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2.
寄宿之痛     
<正>《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部分数据:37万——执行"撤点并校"政策10余年后,我国的中小学从62万所减少到37万所,其中80%都是农村学校;45%——将近一半的小学有低年级的住校生;6~10厘米——寄宿生平均身高比同龄孩子矮了6~10厘米;63.8%——6成以上的孩子觉得自己很孤单;……  相似文献   

3.
昝飞 《农家致富》2005,(21):55-55
在生活中,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无法达到同龄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比如无法理解或会说同龄孩子所说的话.那么这个孩子就有可能被家长怀疑存在语言发展迟缓。  相似文献   

4.
<正>前几天我走在镇上,看见一位年轻的母亲牵着一个小男孩,母亲的包上系着一根藤条,我好奇地问:"女士,你包包上绑的这根细细长长的,是打孩子的藤条吗?"她指着孩子回答:"对啊!他很不乖!"望着年幼的男孩眼神传出的惊恐,我不忍心再追问下去。我问过许多同龄友人,普遍地回答是:"我们这一代哪一个不是被打大的?"我也是被母亲从小打  相似文献   

5.
阳波 《新农村》2012,(9):48-49
一有一个乡下的孩子,生长在矿区。他的父亲是位矿工,工作环境非常危险。村里不时传出矿工发生意外、不幸死亡的消息,因此这个孩子,从小就看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体会到人生的无常,背负着比同龄孩子更沉重的包袱。初中时,小小年纪的他就离乡背井,到台北半工半读,甚至一度因为没有钱缴纳学费而休学。他在一家牙医诊所找到工作,负责打扫卫生。诊所里的医生、护士发现这个孩子很奇怪,病患前脚才走,他后脚就拿着拖把拖地,一天下来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张峰 《新农村》2014,(9):42-42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为六周岁。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可一些家长总希望将自己不足龄的孩子早早送进学校。 但从教育实践来看,同龄孩子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提前人学的孩子中,确实有少数是比较优秀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因适应能力太差,无法接受小学系统化、规范化的教育。因此,孩子能否提前入学,家长应持慎重的态度。教育专家提醒:孩子是否适合提前入学,应看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农民胖哥     
1979年,一个男孩一生下来,不但哭声震天,而且体重足足有5公斤多。一时间,村里炸开了锅。乡亲都说,这孩子不一般,长大绝非等闲之辈!事实证明,乡亲的话有一定道理。这孩子未满6岁,体重己超过50公斤,饭量是同龄孩子的3倍。上医院检查了多次,  相似文献   

8.
李小红 《新农村》2007,(7):30-30
如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读书及前程非常重视,将大量的精力、财力花费在孩子身上。打听到哪个学校教学质量高,就不惜代价给孩子转学;学校成立了试验班,就千方百计将其安插其中;听说成立了音乐培训班,也不管孩子是否有音乐天赋,又争先恐后地将其送入班内学习……以致于一位教育家感慨地说:“现在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缺乏理性,恨不得把孩子培养成伟人和明星。”  相似文献   

9.
<正>高考刚过,据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统计,今年重庆有上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其中有不少来自农村学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毋庸置疑,在当下中国,通过读书上大学,依然是农村孩子改变命  相似文献   

10.
刘卫昌河北是邯郸市肥乡县卜寨村的一位残疾青年。1周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右腿致残。到了8岁开始上学时,别的孩子都蹦蹦跳跳地走进学校大门,而他却拄着双拐,一跛一瘸地赶往学校。遇上雨雪天气,父亲就背着去上学。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多动症"是指一种过量的、无法自控的活动。症状常常表现为精力分散、多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多动症的孩子除了多动之外,还会有其他问题。首先,由于受到同龄人的排斥,他会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他的过分紧张,过剩的能量不但会惹恼成年人,而且也会使同龄朋友离开自己;其次,在校期间他很可能  相似文献   

12.
陈莉萍 《新农村》2004,(9):25-25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成绩平平,在学校没有什么特长。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才能等待开发,关键是看他们的父母怎样给他创造机会。我的一位邻居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相似文献   

13.
女儿和邻居老高的女儿莹莹同龄,而且是同班同学,这两个孩子也挺投缘,每天都一起玩、一起学习,而且成绩都很不错,在楼道里常能听见她俩欢乐的笑声.孩子能有个童年的玩伴,我也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4.
李远菊 《农业考古》2004,(2):143-144
我叫李远菊,同学们都称我李姐。来自山西太原,现在已经是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在学校可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生。下面,我想谈谈这两年在学校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20,(6)
正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现在各地学校已相继复课,重回校园本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可是在开学初却接连报出几起初中孩子戴着口罩上体育课,在长跑测试时倒地猝死的悲剧。花季少年的突然离世,让人痛惜之余引发深思。网上要求取消中考体育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位医生家长更是着急地告诉大家:不要让孩子戴口罩上体育课。一位呼吸科医生也提醒家长:人体剧烈运动之后,对氧气的需求增加,这时候戴口罩会影响氧气的摄入,影响心肺功能。孩子  相似文献   

16.
性早熟对儿童有哪些危害 儿童性早熟可以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身高偏矮.由于性早熟的孩子体格提前发育,骨骺愈合也提前,虽然开始阶段身材较同龄的孩子高,但最终性早熟儿童的身高却低于常人,典型的真性性早熟的患儿身高往往达不到150厘米.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部分学生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因素影响,出现了自卑、人际交往困难、就业焦虑、自我认同不到位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善部分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在家庭方面,父母应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并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在学校方面,心理健康中心应针对性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社会方面,要提升高职教育在社会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8.
感恩,是为了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对别人的给予心存感激。那么该如何教育孩子拥有一颗懂感恩的心呢?一、父母要起表率作用家庭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永远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永远的老师。孩子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  相似文献   

19.
《新农业》2017,(8)
<正>凡事都得讲究个"规矩",农业生产也不例外。最近12316了解到一件事,一位农民因砍伐个人所有的林木被判刑,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砍伐自己的林木也犯法?只因他忽略了一件"小事",给自己带来了无妄之灾。本期法律讲堂聚焦林业"规矩",为大家敲响警钟。【案例】农民老张花钱购买了同村老李的木材林,准备放了木材给家里上学的孩子出学费。眼看学校要开学了,老张雇了几个工人到林子里去  相似文献   

20.
王庆辉  王文 《百姓》2001,(4):18-19
“百家姓”里本无“苦”姓,可在菏泽地区盲聋哑学校盲童班里,有一位十五岁的盲孩子就叫苦黄莲,每每让她谈起自己的身世。她总是抽泣着说不出话来,苦黄莲的身世的确很苦很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