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福忠 《中国蜂业》2001,52(6):14-14
东北养蜂人常讲 :“养蜂容易越冬难 ,十个越冬九个伤热”。夏季蜂群管理不当发生分蜂热时 ,老王带领一部分蜜蜂飞走 ,原箱还留下新的处女王和部分蜜蜂 ;而如果越冬管理不当 ,全群甚至上百群蜂会全部死亡。因此越冬管理好坏直接影响次年蜂群的发展与养蜂经济效益。现将我地越冬管理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供蜂友们参考。一、群强蜜足黑龙江省从每年 1 0月至次年 3月共 6个月越冬期。每群蜂要求有 7框足蜂 ;可紧缩在 6张全封盖蜜脾上 ,每张蜜脾重量约为 3Kg。箱内达到“一少二多一大” ,即脾少、蜜多、蜂多、蜂路大 ,脾距达 2cm。入室前打开箱…  相似文献   

2.
欧洲经济共同体12国共有蜜蜂696.4万群,46万名养蜂者,其中拥有150群蜂以上的只有18,000人。这12个国家各自的蜂群数、养蜂人数和每群蜂平均产蜜量见附表。原表刊于《Vida Apicola》1989年9-10月号。  相似文献   

3.
段继远 《中国蜂业》2003,54(1):24-24
蜂种优劣对蜂群繁殖快慢、群势强弱、生产效益高低有直接的影响。我县从 1983年成立养蜂协会至今 ,为了充分发挥灵石的蜜源优势 ,大力发展养蜂 ,狠抓了蜂种改良 ,先后从吉林省蜜蜂育种场等育王场引进良种蜂王 4 5 0余只 ,在全县进行了蜂种改良。改良后的蜂群群势明显增强 ,产蜜量比原来提高约 2 0 % ,大大促进了灵石养蜂业的发展 ,蜂群数量由 1983年的 10 0 0余群发展到现在的 380 0群 ,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因地制宜引进优良蜂种引进优良蜂种应本着因地制宜和先试验后引进的原则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蜜粉源条件 ,按照不同的生产目的和饲…  相似文献   

4.
<正>晋城市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境内蜜粉源丰富,蜜蜂养殖一直是当地的传统养殖项目。在蜜蜂养殖过程中盗蜂一直时有发生,蜜蜂盗蜜是蜜蜂因本能而引起的一种"违法"行为,盗蜂现象在养蜂生产中经常会碰到的,盗蜂的后果很严重,轻者蜂群发展缓慢,重者蜂群死亡,影响全年养蜂收益。此外,盗蜂还是蜜蜂病害的传播者,因为盗蜂所盗取的大多都是病群弱群中的饲料,很容易引发全场病害。一般说来,当甲群工蜂窜入乙群偷取贮蜜时,甲群中有偷取行为的工蜂称为"盗蜂",甲群称为"作盗群",乙群称为"被盗群"。除此之外,被盗群由于无蜜饲料引发被迫去盗其他蜂群的饲  相似文献   

5.
早春给蜂群“遮阴”很重要早春在陈列蜂群紧脾繁殖以后,蜜粉源开花前,给蜂群适当的“遮阴”很重要。在养蜂书上虽看到过晴天低温要给蜂群“遮阴”,避免蜜蜂外飞冻死。可是从未重视过此项工作。今春陈列蜂群时,由于场地狭窄,有两箱蜂排在蜂具室的西面,整个上午见不到阳光,因此蜜蜂在上午几乎不出巢飞翔。当时我认为此处放蜂对繁殖最不利;可是3月29日我检查蜂群时发现这四群蜂死亡率最低,蜂仍然多于脾,子面也最大,比其它六个同  相似文献   

6.
活框活格养蜂法的特点是根据蜜蜂群势、蜜源季节条件而确定蜂群巢脾数量由少增多。随着蜜源季节结束、蜜蜂群势下降,所采集花蜜成熟,蜜脾被抽出生产、加工蜂蜜,蜂群巢脾数量再由多变少。始终保持蜂脾相称,为下一个蜜源或秋繁培育越冬适龄蜂创造良好条件。7月中旬,我地荆条流蜜期基本结束。笔者将蜂群继箱所有巢蜜脾提出,每群巢脾均调整为4~6张,即巢箱4张子脾,继箱2张蜜脾。2012年我地荆条流蜜特好,7月下旬荆条仍流蜜良好,供应蜜蜂当天食用有余,但花粉供应不足,于7月15日将全场蜂王全部关起来,休整治螨。进入8月份,采用活框活格养蜂法生产蜂蜜,整个荆条花期巢箱留4张供蜂王产子的脾,根据群势、蜂王年龄,部分蜂群在蜜源期间加1~2张巢脾增至5-6张子脾,继箱是巢蜜脾6-8张,整个荆条花期没有摇取一次蜜,只是在7月中旬一次性生产成熟蜂巢蜜,全场平均群产25kg。“立秋”之后,蜂群治螨放王时,蜂群群势均在4-6框蜂。采用生产成熟蜜而不取蜜的方法,蜜蜂长期处于自然积累蜂蜜的状态,群内饲料充足,幼虫成长发育良好。加之7月中旬后适时补喂花粉,其结果荆条花期结束时群势下降缓慢,仍能保持5-7框蜂。  相似文献   

7.
养强群取成熟蜜不会减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景民 《中国蜂业》2003,54(4):14-14
由于优质不能得到优价 ,加上低浓度蜜一样有人收购 ,这就让养蜂者逐渐形成一个错误的“共识” :勤取蜜可高产、高效 ;还可减轻蜜蜂的酿蜜负担。在这种错误“共识”的指导下 ,几十年来我国蜂农已养成勤取蜜的坏习惯 ,现在这种劣习所带来的恶果已显现。为了验证勤取蜜的效益到底高否 ,笔者从2 0 0 0年至 2 0 0 2年在荆条花期进行了对比试验。2 0 0 0年因花期的中后期蜜源突然中断 ,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但可以看出一个趋势 ,即取成熟蜜的蜂群后期群势保持好 ,不缺饲料 ;而勤取蜜的蜂群群势下降严重 ,平均由 15框下降到 10框 ,而且蜜源过后很快饲…  相似文献   

8.
德国蜂群损失情况调查 德国有8.5万名养蜂者,蜜蜂存养量90万群蜂.自2004年以来,德国蜜蜂研究所对蜂群消失情况进行监测,研究人员对120位养蜂者饲养的1200群蜂进行跟踪调查,包括每年至少3次的回访.蜂群健康等各方面记录,包括蜂群发展、蜂病感染(蜂螨、孢子虫、病毒)、蜂粮样品中杀虫剂残留等.目前调查结果显示:从7200群蜜蜂的越冬情况看,近4年,冬季(10月至来年3月)蜂群损失在8%~16%.  相似文献   

9.
韩明坤 《蜜蜂杂志》2001,(10):14-14
我从几年的实践中得出 ,蜂群越冬用新巢脾好。本人是《蜜蜂杂志》的读者 ,愿将点滴实践供蜂友们尝试。1997— 1999年 3年的越冬我均用 3群蜂做实验 ,每群都是 5张脾 ,用没产过子的。结合饲喂 ,使每脾糖或蜜在 10 0 0g以上。结果越冬蜂保护得好 ,来年春繁速度快 ,油菜花中期用继箱取蜜。2 0 0 0年的秋冬期阴雨连绵 ,给养蜂带来极不利的因素。我地垮蜂很严重。一部分小户全场垮完。在 2 0 0 1年 2月 2日做春繁包装时 ,我的 30群蜂用 15群做对比 ,进一步证明用新脾越冬 ,蜂群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蜜蜂颜色鲜艳 ,2 .箱底很少有死蜂 ,3.箱底…  相似文献   

10.
任付珍 《蜜蜂杂志》2002,(11):10-10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 ,2 0 0 1年的冬季不冷 ,给经验不足的养蜂者带来很大的损失。地处中原地带的南阳盆地也不例外。垮群、垮场的蜂友甚多 ,令人心痛。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a .越冬没有冻蜂控飞。众多的养蜂者给蜜蜂喂完越冬饲料 ,进行包装后便让蜂群越冬。暖冬能使蜜  相似文献   

11.
<正>当春季春暖花开蜜涌粉足,蜂群群势开始增殖壮大的时候,蜂群会出现分蜂的现象。自然分蜂是蜂群在自然情况下群体增殖的途径,是蜜蜂最主要和最突出的群体活动。但对人工饲养下养蜂管理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会减少蜜蜂数量,影响养蜂生产效益。为此应要首先了解蜜蜂发生自然分蜂的原因,熟知分蜂的一系列征兆,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前,我们饲养的蜂群很温驯,春季取蜜时很少戴面网,查蜂时只要不违规操作,蜜蜂很少螫人。2000年,我地大量引进浆蜂,春季油菜开始流蜜时,部分蜂群开始凶暴,大流蜜时蜜蜂更暴。而前些年,只要流蜜期一到,蜜蜂便有条不紊地开始采集,性情很温和,现在大不一样,大流蜜时蜂场周围10米左右都不能站人。  相似文献   

13.
在养蜂过程中 ,蜂群产生分蜂热会经常遇到 ,但有强弱之分 ,这与蜜蜂种性有关。优良的品种能维持大群 ,有着积极采集性能 ,就不易产生分蜂 ,反之 ,就容易“逃蜂”。为此 ,浅述几项分蜂管理措施。一、优选蜂种控制分蜂随着蜂种改良 ,品种质量的提高 ,分蜂性会大大降低 ,分蜂控制了 ,会减少许多麻烦 ,使蜜浆产量稳步提高。但还有不少养蜂者还饲养品种较差的蜂种 ,既不泌浆 ,又不采蜜 ,还喜欢分蜂 ,经济效益不高。如 2 0 0 2年 4月 ,油菜大流蜜期 ,我去某蜂场办事 ,他饲养 5 0群蜜蜂 ,当天 ,就有 9群分蜂 ,事后问起此事 ,他说一连几天都这样 ,忙…  相似文献   

14.
有些蜂友在学习和运用“数控养蜂法” (以下简称“数控”)时并没有真正理解和领会“数控”精神 ,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用“数控”来管理蜂群 ,不但没有获得经济效益还把蜂养垮 ,于是就抱怨说“数控”不适合他的蜂群。“数控”调节巢温讲到蜂群保温“宁冷勿热” ,有的蜂友便记住了这一点 ,1 0月上旬野菊花流蜜时就把蜂群放在高高的南墙下面 ,蜜蜂落地后不能归巢 ,“爬蜂”遍地 ,就误认为患了“爬蜂病” ,急忙喂药。其实这是因为地表温度低 ,蜜蜂落地后被迅速冻麻木而不能起飞返巢。蜂群室外越冬蜂箱内不保温 ,二三脾蜂的弱群也加继箱关王越冬…  相似文献   

15.
笔者多年从事科学养蜂,体会到在蜂群流蜜期饲养管理,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勤采蜜。为保持蜜蜂经常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注意不要积蜜。这样既能消除分蜂热,又能增加产量。 2.组强群 在流蜜初期,要有足够青、壮年蜂的强群。如估计群势不足,应提前20天补充蛹脾。强大的蜂群必须在大流蜜期开始时组成。  相似文献   

16.
人工分蜂又称人工分群,是在蜜蜂饲养过程中,利用其自然分蜂的特性,根据外界气候、蜜源和蜂群状况,有计划地将l群蜜蜂分成2群或多群的蜂群繁殖方法。人工分蜂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养蜂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养蜂效益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蜜蜂杂志》2014年第8期3页《防止凶暴蜂群蜇人的新方法》一文,介绍黑色纱布盖在蜂箱上口,蜜蜂就不能直接攻击人是可行的新方法。作者在文末最后也提到,此方法有其局限性,如摇蜜或其他较大巢脾的调动时不适合应用。桃源县沙坪镇沙坪村有位养蜂师傅张正中,养蜂近10年,遇到1群凶暴蜜蜂,不仅刚摇蜜、换箱、检查时蜇人,过往行人它都蜇,主人自家养的小鸡也无缘无故被它蜇死2只,一怒之下,有天晚上他把巢  相似文献   

18.
国外信息     
正外媒新西兰养蜂情况统计据统计,截至2018年2月28日,新西兰共有养蜂者8,826名,养蜂场55,457个,蜂群数量887,510群。不同饲养规模的养蜂者、养蜂场、蜂群数量如上表所示,可见,饲养0~5群蜂的养蜂者数量最多,为5,616名;饲养1000群蜂以上的养蜂场数量最多,为27,597个。普渡大学的年度人工授精课嗡嗡作响当今养蜂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人工授精。每年8月初,来自美国各地和国外的蜜蜂  相似文献   

19.
叶振庭 《蜜蜂杂志》1999,(11):26-27
1972年9月,笔者为加强养蜂的科学管理,选场在我校农场管庄村。时值荞麦花期,气候适宜,空气清新,蜜源丰富。此时,我校蜂群群产蜜量普遍增加(每群蜂产蜜量约50kg),其中一群实验群在20天内产蜜145kg,并造脾12张,此群的产蜜量实属罕见。现将其情况介绍于下:一、蜜蜂品种意大利蜜蜂经过“南育北交法”的选种,蜂王是当年5月产,棕黄色,体格中型,产卵力强,能维持14框以上卵子。蜜蜂体格健壮,寿命长,不起分蜂热,能长期维持大群,采集力强(只1个蜂王的卵)。二、蜂群的管理在荞麦花期20余天前,有玉米和…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三中全会制定的农村政策鼓舞下,湖北省云梦县道桥公社胜西一队社员张洪林,刻苦钻研养蜂技术,熟练掌握养蜂本领,克服了各种困难,蜜蜂越养越多。由1981年的25群蜂,到1982年发展到84群,1982年交售商品蜜6千多斤,王浆58斤,繁殖蜜蜂50多群,以及蜂蜡、幼虫等纯收入达9,200余元。成为云梦县蜂群最多、产量最高、收入最大的养蜂重点户。同时全家7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