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麻作》1980,(3):47-47
江西省四月分在宜春地区农科所召开了全省麻类新品种选育和栽培协作会议,与会同志畅谈了麻类生产、科研的大好形势,交流了经验,商讨了麻类育种目标和主攻方向,统一了试验方法和记载项目,落实研究了协作任务和项目,并就加快全省麻类科研步伐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四月分在宜春地区农科所召开了全省麻类新品种选育和栽培协作会议,与会同志畅谈了麻类生产,科研的大好形势,交流了经验,商讨了麻类育种目标和主攻方向,统一了试验方法和记载项目,落实研究了协作任务和项目,并就加快全省麻类科研步伐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3.
会议简讯     
《中国麻作》1982,(2):19-19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于1982年3月8—11日召开黄麻、红麻品种科研协作座谈会,有七个省区共17人参加。总结交流了黄麻、红麻区域试验等协作经验,研究制定了1982年协作计划和协议书。  相似文献   

4.
三月十二日至十五日,全省棉花重点科研协作项目总结交流会议在江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地、县和重点产棉社队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共30人,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和省科技情报所派员到会指导。会议传达了全国有关棉花科研专业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了80年全省棉花重点科研协作项目进展情况和搞好科研工作的经验,商定落实了81年全省棉花重点科研协作项目,达到了予期的目的。通过总结交流,与会同志认为,科研形  相似文献   

5.
三月十六至十九日全省棉花重点科研协作项目总结交流会议在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省、地、县棉花科研协作单位和重点社队的科技人员、植棉劳模三十二人,省农科院、江西农业大学和省农业厅种子站等单位派员到会指导,省农科院付院长王亨来同志在会上讲了话。会议传达了全国、全省有关专业会议精神,学习了刘俊秀同志在全省棉花生产会议上的讲话,总结交流了一九八一年全省棉花重点科研协作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经验,商定落实了一九八二年重点协作攻关项目,达到了予期的目的。通过交流讨论,大家认为,八一年我省棉花科研重点协作项目在各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陆地棉新品种选育:通过全省棉花新品  相似文献   

6.
《中国麻业》2016,(4):155
正自2000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联合湖南、四川、湖北、江西、重庆等相关农业科研单位及企业,在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驻湘科研机构技术创新发展专项等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开展了"苎麻与肉鹅种养结合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经过10余年的协作攻关,形成了以苎麻这一新型牧草资源为核心的苎麻园划区集约轮牧技术,研发了高苎麻  相似文献   

7.
麻类优异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强麻类科研仪器管理提高使用效益陈迪宗(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仪器设备是科研人员进行麻类研究的可靠助手和有力武器,是科研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因此,搞好仪器设备管理是搞好科研工作的先决条件。为科研服务,发挥仪器设备的综合效益是仪器设...  相似文献   

9.
7月8-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翟虎渠院长、湖南省人民政府杨泰波副省长到麻类所检查指导工作。在该所中层领导干部座谈会上,熊和平所长就该所迁址长沙后的工作进展、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争取情况和国家麻类创新基地建设尚待解决的问题作了简要汇报。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的指引下,全省棉花科研总结交流会议于三月十三~十五日在沙河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华主席今年春节到中国农科院接见部份科学家的重要讲话;总结交流了一九七九年全省棉花重点科研协作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经验;研究讨论了当前我省棉花科研的主攻方向和目标;商定落实了一九  相似文献   

11.
正四川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杂交水稻育种科研长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先后参加了全国杂交水稻协作科研、全国稻瘟病协作科研,国际稻瘟病圃合作科研、四川省"六五"到"十一五"水稻育种攻关,长期是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副组长单位。承担了四川省"市、州农科所水稻联合育种攻关项目",是四川省联合育种攻关项目主持单位。承担了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的研究任务,首批进入了"国家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部、省级和市级成果奖13项,育成了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多系1号及菲优、N优、内香优、内香等系列杂交水稻组合40余个,在我国南方稻区生产上发挥了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四川省杂交水稻引进推广和之后的"三次主栽品种换代"、为四川省杂交水稻育种科研和种子  相似文献   

12.
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我国自60年代以来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主要成就及世界主产麻国在麻类诱变育种所作的工作,并分别介绍了各主要育成品种的诱变剂量、亲本来源与特征、特性,综合分析了我国麻类诱变育种在物理诱变与化学诱变所育成品种的剂量与选择方法,作者认为我国麻类诱变育种以^60Co-r射线为主,而秋水仙碱在诱变获得多倍体方面效果明显。通过诱变育种作为麻类种质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改变作物抗性与耐性;改良纤维品质;提高纤维产量上将十分有效。我国麻类作物诱变育种的研究方向应探索与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诱变育种的方向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麻业》1980,(1):5-5
湖北省棉麻学会于12月初在武汉召开麻类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的代表40人,省农科院付院长阮季平同志到会讲了话,会议传达了全国麻类科研会议精神,回顾了建国以来该省麻类生产和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畅谈了当前麻类生产的大好形势。  相似文献   

14.
会议简讯     
《中国麻业》1982,(2):19-19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于1982年3月8—11日召开黄麻、红麻品种科研协作座谈会,有七个省区共17人参加。总结交流了黄麻、红麻区域试验等协作经验,研究制定了1982年协作计划和协议书。(庄迪泉) △广西作物学会于1981年12月5—9日在合浦县召开全区麻类作物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54人,收到学术论文、报告14篇,并传达了全国麻类作物学  相似文献   

15.
会议消息     
《中国麻业》1979,(4):24-24
全国麻类科研规划会1979年10月12至18在长沙召开,与会的151人。有18个省区农业科研单位、院校和农业部、纺织工业部、农业出版社的代表。会议交流了经验,制订了8年规划,落实了80年协作计划。  相似文献   

16.
麻类所麻类育种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全面回顾了麻类研究所麻类育种工作五十年的历程,较为详尽地阐明了麻类育种工作开展的过程.五十年的麻类育种工作经历了资源的收集整理和评价、鉴定与利用,常规育种技术运用和现代高新技术的引入.基本形成了我国麻类育种技术和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先后收集和整理麻类资源近万余份.选育出新品种30余个,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红麻品种"7804"、苎麻品种"圆叶青"和"中苎1号"及黄麻品种"湘黄麻1号"等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利用,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近100亿元.选育了亚麻品种中亚麻1号,结束了我国南方没有自育亚麻品种的历史.现代的麻类育种向多元化育种目标发展,为麻类的不同用途选育出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17.
麻类作物是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为高端纺织、食品医药、生物材料等领域提供重要工业原料,持续加强麻类产业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时期麻类产业发展承担的新职能,文章梳理了近年来我国麻类产业技术研发重要进展,分析了麻类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并结合新兴技术研发态势,提出了我国麻类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研究建议:新时期我国麻类产业科技创新应进一步夯实种质资源研究,推进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应用;加快抗逆丰产技术创新,在盐旱渍涝污染等边际土地中拓展种植空间;研发全产业链绿色低碳技术,促进麻类生产高产高质高效;创新加强麻类新材料创制,带动麻类产业创新发展,赋能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8.
麻类所改革与发展及其社会公益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总结麻类所40余年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证实了麻类科研的公益性、社会性等特点;分析了麻业发展因基本投入过低而面临的严峻困境,提出了重新审视麻类所定位问题、加大对农业科研投入以及“抓大不放小,扶强不欺弱”的新观点。对落实200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全面地回顾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科研成就:苎麻、亚麻、黄/红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麻类及同类纤维种质资源研究;麻类种植技术研究;麻类加工技术与加工机具的研究与推广;麻类生物脱胶与产品加工研究,特别是纤维质生产乙醇及环保型麻地膜的研究。本文还分析了未来该所麻业发展的走向;从麻类作物拓展到纤维植物;加工手段从农业微生物拓展到酶制剂;产品从传统的纺织原料拓展到生物能源与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于一九七四年一月五日至九日在南充市召开了全省花生科研协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花生重点产区的地、县农业局、粮食局,县农场,部分生产大队及科研单位共三十余人。 会议在十大精神指引下,以批林整风为纲,学习了《元旦献词》及有关文件。传达了全国花生育种协作会议精神,交流了花生生产、科研经验,讨论了一九七三年至八○年全省花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落实了全省花生试验研究协作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