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红皮云杉种源间及家系间苗期高生长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皮云杉5个种源(2年生)苗高生长分析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种源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在25.6%~31.2%之间,平均值为28.28%;5个种源间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高生长最大的鸡西种源(11.5 cm)与克什克腾种源(11.3 cm)分别高出生长量最小的塔河种源(9.05 cm)27.07%和24.86%。各种源内家系之间存在丰富变异,其中克什克腾种源家系间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在22.1%~35.3%之间,平均值为27.53%,高生长最大的C15号家系高出最小的C12号家系62.4%,种源内家系间苗高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
杂种落叶松家系苗期高生长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林口县青山林场落叶松杂种苗与各优良种源苗(2年生)进行变异分析的结果表明,各种源间存在丰富变异,变异系数在26.8%~46.9%之间,平均为32.8%;各种源间苗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青山种源杂种苗高生长最快,为49.21cm,小北湖优良种源苗高生长最慢,为22.6cm,青山种源高生长比小北湖种源高生长快117.7%;23个落叶松各家系间苗高差异极显著,生长最快的黑龙江青山Q6号家系(58.04cm)比生长最慢的小北湖家系(22.6cm)快156.8%.各家系内苗高存在丰富变异,变异系数在17.5%~46.9%之间,平均为26.3%.种源内家系间苗高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林口县青山林场胡桃楸1年生苗高生长变异进行了分析。胡桃楸种源间和种源内部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在26.0%~32.7%之间,平均值为28.7%。3个种源间苗高差异极显著,其中,铁力种源高生长较快;穆棱种源高生长最差;最优种源与最差种源高生长相差25%。127个家系问苗高差异极显著,苗高前10名家系中有铁力种源9个家系、穆棱种源1个家系,前后10名家系高生长相差138%,种源内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在11.7%~48.2%之间。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种源家系苗木高生长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林口县青山林场樟子松2年生苗木的高生长变异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种源问种源内都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在21.1%~22.9%之间,平均值为22.3%。3个种源间苗高生长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古莲种源高生长较快,十八站种源高生长最差。各种源家系闻家系内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在12.8%~30.1%之间,平均值为19.38%;不同种源生长较快的前3个家系平均值为27.9cm,生长较慢的后3个家系平均值为19.8cm,前者高生长比后者快41%。  相似文献   

5.
36个落叶松家系苗生长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36个家系落叶松苗期(2年生)进行变异分析各家系间存在变异,变异系数在3.0%~29.0%,平均为13.6%。各家系间苗高生长量差异极显著,191号家系苗高生长量最快,为51.5cm,64号家系苗高生长量最慢,为35.2cm,生长最快的191号苗高比生长最慢的苗高快64.3%;通过家系间的选择方法,能够实现落叶松生长的遗传优良选育。  相似文献   

6.
油松种源/家系苗期生长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4省11种源区的341个油松家系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油松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苗高生长呈极显著的差异,山西浑源种源苗高生长量最大为9.24 cm,内蒙种源苗高生长量小。千粒重与大多数家系苗高相关紧密。油松苗高性状的家系和单株遗传力均大于0.8,呈强度遗传。在不同种源内进行家系选择,预期遗传增益均大于17%以上,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兴凯湖松半同胞家系的生长动态规律,以迁地保存林为对象,通过连续4年的观测,比较分析了树高和年生长量2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并根据方差分析的结果,估算出家系遗传力、遗传增益和遗传变异系数等遗传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入选家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苗木培育期,兴凯湖松半同胞家系的生长节律与樟子松基本趋于一致,且群体内立地类型间苗高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幅度为30.35%~35.15%。子代测定林的树高和年生长量在鸡西群体内立地类型间差异极显著,变异主要源自基因型间的差异,家系遗传力(0.390 0、0.308 6)中等,选择增益(5.19%、5.69%)较大;在早期选择评价时,以生长量为目的性状,经遗传增益估算和选择评价,确定JX06、JX14和JX01为高寒地区引种栽培的适宜品种,且品种内家系间的数量性状变异较小,生长稳定,具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紫薇10个家系1a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高生长节律,旨在为紫薇的选择育种研究提供参考。对各家系苗高生长进程分析表明,紫薇不同家系苗高年生长规律基本一致,呈现“慢-快-慢-快-慢”的生长节律,2个生长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初、8月下旬至9月初,其苗高生长量约占全年生长量的40%.50%;对10个家系的苗高、地径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苗高、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苗高、地径生长最大的2号、6号家系分别高出生长量最小的4号、7号家系150%和49%。各家系内单株之间也存在丰富的变异,苗高平均变异系数为30.9%,地径平均变异系数为22.35%。家系间、家系内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预示着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9.
兴凯赤松3个中国种源及家系苗期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天然分布区以外进行引种试验,连续3 a的试验结果表明:兴凯赤松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苗木高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且苗高生长节律与樟子松相近。各种源兴凯赤松播种后出苗均较快,9月末苗高基本停止生长,越冬前能及时封顶,可以安全越冬。苗圃育苗1 a和2 a生苗木高生长差别较小,但Msn(密山)种源3 a生苗高生长较快。在干旱的立地条件下进行人工林培育,Jdg(鸡东)种源表现出较大的生长潜力,其中部分家系高生长甚至超过CK(樟子松青山种源),地径生长量与CK基本相近。表明其生长潜力和抗旱、耐瘠薄能力远远高于Msn种源,是值得重视的种源。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紫薇10个家系1 a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高生长节律,旨在为紫薇的选择育种研究提供参考。对各家系苗高生长进程分析表明,紫薇不同家系苗高年生长规律基本一致,呈现"慢-快-慢-快-慢"的生长节律,2个生长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初、8月下旬至9月初,其苗高生长量约占全年生长量的40%~50%;对10个家系的苗高、地径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苗高、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苗高、地径生长最大的2号、6号家系分别高出生长量最小的4号、7号家系150%和49%。各家系内单株之间也存在丰富的变异,苗高平均变异系数为30.9%,地径平均变异系数为22.35%。家系间、家系内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预示着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11.
氮对杉木不同家系苗木生长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19个杉木不同家系的苗木进行氮素营养要求试验,1年生苗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家系对氮素营养的要求差异较大;有些家系生长好,对氮素要求也高,2g氮处理可使家系三明54苗高、地径生长增益分别达39.8%、41.7%,三明56苗高、地径生长增益分别达45.5%、39.7%;有些家系生长不良,对氮素营养的要求高,2g氮处理可使家系三明42苗高、地径生长增益分别达316.2%、103.6%,A1苗高、地径生长增益分别达132.5%、138.0%;有些家系生长不良,对氮素营养的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12.
朱力国  徐福成 《林业科技》2019,(1):15-17,38
以黑河种源山丁子为对照,对阿穆尔种源山丁子7个单株果实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8个单株果实均为扁球形,桔色或红色,果粒整齐或较整齐,果味酸、涩。8个单株果实种子变异较为丰富,阿穆尔种源7个单株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最大单果重、最大种子千粒重分别超过对照283.33%、151.11%;阿穆尔种源7个单株间平均单果重、种子千粒重差异显著,最大平均单果重超过最小平均单果重95.65%,最大种子千粒重超过最小种子千粒重75.12%。8个单株的1年生苗苗高、地径存在较大的变异,阿穆尔种源苗高变异系数为34.95%~57.07%,地径变异系数为17.39%~33.18%,对照苗高变异系数44.73%、地径变异系数33.49%;8个单株的1年生苗苗高、地径差异极显著,苗高生长最快的超过生长最慢的235.8%,地径生长最快的超过生长最慢的111.11%。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幼年期测定及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湿地松初级种子园14个自由授粉家系苗期和童期的材料,分析了高、径、材积及高径比等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与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在苗期和童期各生长性状在家系间都有极显著差异,且呈中度至强度遗传;各家系高、径生长年度间呈正向紧密相关,各生长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也显著;家系×地点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运用指数选择法,就生长和形质两方面综合评选出三个速生且形质较优的湿地松家系.  相似文献   

14.
兴凯赤松与樟子松苗期生长性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优异种质选择基础上,引进3个兴凯赤松、5个樟子松天然群体的种子,经有性繁殖获得植株,以此开展种质资源异地保存林营建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兴凯赤松苗期高生长节律与樟子松相近,且适应性较强,定植成活率较高;樟子松群体内生长性状变异较大,变异幅度30.11%~46.72%(苗高)、23.33%~35.98%(地径);群体内及群体间兴凯赤松生长性状变异较小,变异幅度在30.27%~31.47%(苗高)、24.81%~25.05%(地径)之间,并且,兴凯赤松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较樟子松分别提高30.23%、29.40%。  相似文献   

15.
樟树种源/家系苗期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樟树遗传变异的来源和规律,进行了樟树苗期种源/家系两水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樟树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和家系两个层次。樟树苗高、枝下高、冻害性状在种源层次的变异远大于家系层次的变异,地径则相反。方差分析表明,樟树苗期种源间在苗高、地径、枝下高、冻害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家系之间在苗高、地径、冻害性状上有极显著差异,在枝下高性状上无显著差异,种源内大多数家系间各性状的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苗高、枝下高、冻害各性状值,高于富阳种源(Ck)的家系分别有125、95、88、108个,低于富阳种源(Ck)的分别有56、86、93、73个。苗高与种源纬度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1月均温、绝对低温显著相关;冻害与纬度极显著负相关,与年均温、1月均温、绝对低温显著相关;枝下高与纬度显著相关,与年均温、1月均温、绝对低温显著负相关;苗高与冻害极显著相关,与地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樟树种源/家系苗期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樟树遗传变异的来源和规律,进行了樟 树苗期种源/家系两水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樟树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和家系两个层次。樟树苗高,枝下高,冻害性状在种源层次的变异远大于家系层次的变异,地径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