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谷杉 《海鲜世界》2006,(3):34-35
1亲贝的购入及促熟 1.1亲贝的购入 大连地区3月下旬-4月中旬购入壳高8~12 cm的二龄贝.购入数量按250~500g/m3计算.运输过程中要用保温箱压实、封严.  相似文献   

2.
一、亲贝的来源和选择标准1.亲贝的来源育苗用亲贝都来源于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海域。一般在每年的1月初选择浮筏吊养的成熟虾夷扇贝作亲贝。2.亲贝的选择标准尽量选择浮筏吊养的1.5龄~2龄的成贝,个体壳高在10cm~12cm,外形  相似文献   

3.
刘述锡  崔金元  林勇 《水产学报》2013,37(11):1513-1520
为了研究虾夷扇贝浮筏养殖自然稀疏效应和科学养殖密度,2009年8月—2010年7月,对不同密度梯度的3个贝龄虾夷扇贝进行浮筏养殖现场实验。在自然稀疏条件下,逐月调查浮筏养殖不同贝龄的虾夷扇贝壳长生长、湿重增长和累计死亡率,并估算了适宜的扇贝浮筏养殖密度。结果表明,在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3 个贝龄扇贝周年壳长生长都没有显著差异;1龄贝壳长增长最快,年均增长29.53 mm;2龄贝壳长年均增长23.50 mm;3龄贝壳长增长较慢,年均增长15.47 mm;3个贝 龄扇贝周年湿重增长都没有显著差异,3龄贝和2龄贝湿重增长较快,3龄贝的年均增长约54.07 g,2龄贝的年均增长约37.80 g,1龄贝的年均增长约14.69 g;2 龄贝、3龄贝各养殖密度梯度之间累计死亡率都没有显著差异,3龄贝死亡率介于76.30%~83.33%,2龄贝死亡率介于88.89%~91.78%,养殖密度为150个/层的1龄贝与80个/层和50个/层的1龄贝累计死亡率差异显著。依据自然稀疏模型,浮筏养殖适宜密度3龄贝为4~5个/层;2龄贝为8~16个/层,1龄贝为29~124个/层。  相似文献   

4.
海参苗种培育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霞 《河北渔业》2006,(1):51-51,57
1 亲参的暂养 每年6月上旬,当水温16~18℃左右时,从自然海区采捕亲参,按每头200~250g,0.5~1头/m2暂养,暂养期间不投饵,每天换水1~2次.一般情况下,亲参可提前3~4d从海区中采捕.采捕时注意避免挤压、阳光直射.避免高温刺激且带手套.若人工升温促熟可提前2~3个月采捕.可用塑料袋装水运输,内装1/2~1/3水,10~20头/袋充氧运输.雄参性腺白色,雌参性腺桔红色.一般情况下,受到刺激后雌参体有较大收缩,通常呈球形.500g亲参产卵在600万~700万粒,250g亲参产卵量大约300万粒.注意若长时间暂养,可投饵,为便于摄食,水泥池最好盖上黑布,随时拣出排脏个体与破损溃烂个体.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4~ 5月对乌苏里江下游海青江段黑斑狗鱼采捕 2 48尾标本挂网渔获物进行渔业生物学研究。挂网捕捞群体体长由 3 5~ 85cm组成 ,平均为 5 3cm ;体重由 2 3 0~ 5 2 5 0 g组成 ,平均为 1 95 7g ;年龄由 1~ 5龄组成 ,平均为 2 .2龄 ;绝对生殖力由 92 82~ 1 1 5 5 0粒组成 ,平均为 1 0 41 6粒 ,相对生殖力由 1 5 .3 5~ 2 9.5 9粒 /g组成 ,平均为 2 2 .99粒 /g ;成熟系数 ( 4~ 5月 )雌群由 0 .3 7%~ 2 2 .5 2 %组成 ,平均为 1 8.5 8% ;雄群由 0 .69%~ 2 .1 7%组成 ,平均为 1 .49% ;肥满度系数 4~ 5月雌群由 0 .41 3 0 %~ 2 .0 0…  相似文献   

6.
白龙江上游黑体高原鳅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6年5~10月和2007年7~8月采于白龙江上游的200尾黑体高原鳅进行生物学研究.体长40.3~117.26mm,体重1.20~20.19g.脊椎骨数4 35~41 1.年龄可分为5个龄组,1龄→5龄数量表现为逐渐减少趋势.体重与体长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W♂ ♀=0.0136L2.993,(R2=0.92).Fulton肥满度雌体平均为1.37,雄体平均为1.33;Clark肥满度雌体平均为0.96,雄体平均为1.03.幼体主要摄食摇蚊幼虫;成体主要摄食钩虾,蜘蛛和昆虫幼虫.雄鱼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和体重分别为80.89mm和8.32g,性成熟系数为1.26%;雌鱼最小成熟个体体长为64.03mm,体重为2.71g,绝对怀卵量为942粒.绝对繁殖力波动在942~9200粒/尾之间,平均为3652粒/尾.  相似文献   

7.
鳜雌雄生长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雌、雄鳜主要可量性状及其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雌、雄鳜的体长/体高差异极显著,体重/体长差异显著,体长/头长、尾柄长/尾柄高、头长/吻长、头长/眼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体重170 g以内时,雌、雄鳜生长无显著差异;但从170 g到800 g雌鱼的生长速度明显地快于雄鱼;800 g以上雌鱼生长减慢,雄鱼生长开始快于雌鱼;1 kg以内的鳜雌大雄小,1 kg以上时一般雄大雌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检测鲈鱼中已烯雌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已烯雌酚标准品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999,线性范围为0.00~2.00μg/mL,最低检测限为0.06 μg,/mL,已烯雌酚添加量为0.04~0.80 mg/kg时,加标回收率为78.00%~82.30%,变异系数为0.25% ~1.37%,说明该方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结果可靠,可满足快速准确检测鲈鱼中已烯雌酚残留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1魁蚶 魁蚶俗称赤贝、血贝,其壳呈斜卵圆形,壳高8cm、长9 cm、宽8 cm、重50~60 g.魁蚶肉呈桔红或杏黄色,营养丰富,多加工为冻蝴蝶状贝肉,是山东省近年新开发的贝类资源.下面介绍冻蝴蝶贝的加工.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2005年在徐闻县大井育苗场进行了珠母贝人工育苗试验.在水温27.3℃,盐度30.8,pH 8.1的条件下,选取雄贝3只,雌贝12只进行人工授精,受精率为89.6%,受精6.25h胚胎发育至担轮幼虫,19h发育至直线绞合幼虫.在水温27.1℃~30.2℃,盐度30.4~31.3,pH 8.1的条件下,幼虫经56d的培育,共培育出4cm±0.3cm的珠母贝苗163.8只,取得了珠母贝人工育苗试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浓度马拉硫磷(malathion)(0.03、0.3、3.0、30.0、300.0、3000.0μg/L)和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0.004、0.04、0.4、4.0、40.0、400.0μg/L)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3d种群增长率、携卵雌体数/非携卵雌体数、混交雌体百分率、混交雌体受精率及7d休眠卵产量影响。结果表明,马拉硫磷、甲氰菊酯对种群增长率、混交雌体百分率、混交雌体受精率及7d休眠卵产量有显著影响;马拉硫磷对携卵雌体数/非携卵雌体数无显著影响,但甲氰菊酯有显著影响。马拉硫磷对轮虫休眠卵产量最低效应浓度(LOEC)为0.3μg/L,对混交雌体百分率LOEC为30.0μg/L,对种群增长率和混交雌体受精率LOEC为300.0μg/L;甲氰菊酯对轮虫休眠卵产量最低效应浓度0.04μg/L,对混交雌体百分率和携卵雌体数/非携卵雌体数LOEC为4.0μg/L,对种群增长率和混交雌体受精率LOEC为40.0μg/L。试验显示,马拉硫磷和甲氰菊酯对轮虫生殖存在差异,轮虫休眠卵产量可以用来监测和评价2种杀虫剂潜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 8 种雌激素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产品中辛酚、壬酚、双酚A、己烯雌酚、雌酮、17肛雌二醇、17a-乙炔雌二醇和雌三醇8种雌激素的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HLB小柱净化,经七氟丁酸酐衍生后用电子轰击电离源在SIM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种激素化合物在DB.1.MS柱上能得到良好的分离,色谱峰出峰尖锐,没有杂峰干扰.本方法检出限为0.3~1.O μg/kg.在空白样品中添加水平为1.0~5.0 μg/kg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81%~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7%~11.7%.  相似文献   

13.
克氏原螯虾人工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大棚土池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克氏原螯虾的亲虾培育和人工育苗试验,育苗池总面积为2744 m2.2007年9月份共收捕亲虾1 368 kg(其中雄虾342 kg、雌虾1 026 kg),规格25~40 g.设置了两种亲虾投放密度(分别为10尾/m2和20尾/m2),雌、雄性比均为3:1.试验结果:从9月份亲虾培育管理起到翌年3月份出苗,亲虾死亡率为58.6%;共计出苗50余万尾,平均单位产苗量为203尾/m2.高密度亲虾组的虾苗数量并未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全雌梭子蟹养殖池塘的条件、准备、苗种投放、池塘管理、病害防治等,重点是梭子蟹苗种的挑选、运输、暂养.结果显示,在周边地区虾蟹混养效益普遍不景气的情况,蟹、虾、贝等混养模式获得利润6152元/667m2元,其中在不增加池塘成本的情况下,雌蟹的销售产值占池塘的产值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一、黄鳝的人工繁殖   1.亲鳝来源和选择 亲鳝来源途径主要应采取人工专门培育的种苗,选择深黄大斑鳝等优良品种。要求体质健康、无病无伤、体形肥大、色泽鲜亮、体色呈深黄色。一般雌鳝要求体长 30厘米以上,个体重 100克左右。   2.雌、雄亲鳝的鉴别 在繁殖季节,雌鳝腹部膨胀透明,性成熟的个体,腹部呈淡橘红色,并有一条紫红色横条纹。雄鳝头部较大,隆起明显;体背可见许多豹皮状色素斑点;腹部无明显膨胀,腹面有血状斑纹分布。   3.亲鳝培育 亲鳝在催产前需精心培育,使性腺达到成熟。培育亲鳝的放养密度,雄鳝 2~ 3条 /…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盐酸沙拉沙星(Sarafloxacin hydrochloride)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蟹和雌蟹体内药动学,检测了盐酸沙拉沙星对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建立了药动/药效(PK/PD)关系。盐酸沙拉沙星以30 mg.kg-1单剂量口灌给药中华绒螯蟹,雌蟹和雄蟹血浆沙拉沙星浓度-时间关系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开放动力学模型。雌蟹和雄蟹血药达峰时间(Tmax)为4 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5.619±1.192 mg.L-1和7.775±1.426 mg.L-1。沙拉沙星在雌蟹和雄蟹体内分布广泛,其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3.801 L.kg-1和2.871 L.kg-1;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51.982 h和55.956 h,总体清除率(CLs)为0.138 L.(kg.h)-1和0.087 L.(kg.h)-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09.1 mg.(L.h)-1和325.5 mg.(L.h)-1。中华绒螯蟹扣蟹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HX1b1、维氏气单胞菌CMX313和CMX4对盐酸沙拉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5μg.mL-1、0.25μg.mL-1和0.25μg.mL-1。以30 mg.kg-1单剂量给药,嗜水气单胞菌HX1B1的Cmax/MIC值分别为15.55(雄蟹)和11.24(雌蟹)、AUC0-24/MIC值分别为197(雄蟹)和145.4(雌蟹),维氏气单胞菌CMX313和CMX4的Cmax/MIC值分别为31.1(雄蟹)和22.48(雌蟹)、AUC0-24/MIC值分别为394(雄蟹)和290.8(雌蟹)。由此可见,盐酸沙拉沙星在雌雄蟹体内的药动学数据有一定差异,但不是很大。以30 mg.kg-1剂量拌料给药,即可以有效防治上述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本对阿克苏河叶尔羌高原鳅的形态特征、群体结构、繁殖、食性等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叶尔羌高原鳅体长分布在3.0~15.0cm之间,体重分布在1~33g之间。W=0.039748L^263049.Fulton肥满度雌体平均为1.54,雄体平均为1.46;Clark肥满度雌体平均为1.25,雄体平均1.16。雌体成熟个体最小体长为6.6cm,体重为5.5g,平均绝对怀卵量11543粒/尾。食性以底栖动物、水生昆虫以及鱼类幼体为主。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在兴凯湖档壁镇对兴凯鱼白进行渔业生物学调查 ,共采集兴凯鱼白2 0 3尾。捕捞群体体长由 1 5 3~ 2 6 3cm组成 ,平均为 2 0 6cm ;体重由 5 0~ 2 70g组成 ,平均为 1 2 5g ;年龄组成为 2 +~ 7+龄 ;体长体重相关关系为W =0 0 0 5L3 31 2 ,r=0 983,n =45 ;性比为1∶1 5 (♀∶♂ ) ;相对生殖力 8 3~ 1 2 7 5粒 /g ,平均为 62 7粒 /g;绝对生殖力 75 0~ 30 0 0 0粒 ,平均为 1 0 765粒 ;成熟系数雌群 0 5 6%~ 7 88% ,平均为 4 48% ;雄群 0 60 %~1 88% ,平均为 1 % ;肥满度系数雌群为 1 2~ 1 6% ,平均为 1 4% ;雄群 0 8~ 1 3% ,平均为 1 0 % ;种群数量 2 0 0 1年约 1 60t。兴凯湖兴凯鱼白的资源呈明显下降状态 ,亟待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9.
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又名乌龟、金龟、金线龟、墨龟、泥龟、水龟、山龟、臭青龟、长寿龟、八卦龟等,为龟鳖目(Testudines),地龟科(Geoemydidae),乌龟属(Chinemys)。2010年6—10月对家中饲养的宠物中华草龟进行了室内繁殖试验。具体如下。1材料来源与饲养1.1亲龟来源及产前饲养亲龟:为家中饲养的宠物——中华草龟,3只大雌龟均重1400g左右,3只小雌龟均重280g左  相似文献   

20.
大亚湾海水养殖箱、笼上附着的污损生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86~1987年对粤东大亚湾的网箱养殖场和马氏珠母贝养殖场网箱和珠贝壳上的污损生物进行研究。共记录 124种生物。优势种是粘附山海绵、总合草苔虫、独角裂孔苔虫、华美盘管虫、放射牡蛎、网纹藤壶、皱瘤海鞘和冠瘤海鞘等。全年都有生物污损。最严重的季节是3月至6月。网箱污损生物的月湿重为8.3—545.0g/m~2;季湿重 150.0—6250.5g/m~2。最大的月覆盖面积为73.4%;季覆盖面积94.9%。网笼受生物污损上半年比下半年严重,最高记录为 4506.2g/m~2。上半年珠贝壳上的污损生物多达50种,最大湿重为 16.5g/1个珠母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