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茶食品就是以茶叶或茶叶提取物为原料,配以各种可食用物质或食用香料,经过各种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食品。含茶食品集茶叶及食品的功能为一体,作为中国的传统食品,一直以来都受到大众的喜爱。由于吃茶能更加充分利用茶叶的营养成分,有效发挥茶叶的多种保健功能,作为一种健康的饮食新时尚,已在全世界流行起来。含茶食品的生产也成为茶叶现代化加工与资源增值的重要内容,得到广泛重视和发展,成长为茶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茶叶产品是发展茶产业和提升茶品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推力。重点介绍了长兴现有的主要名优茶和茶烘焙食品,并对今后开发茶叶新产品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食及其搭配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青华 《中国茶叶》2009,31(2):39-41
一、茶食的内涵与考究1.茶食内涵现在,“茶食”一词的概念宽泛,既指掺茶作食作饮,又指用于佐茶的一切供馔食品,还可以指不用于佐茶,而是用茶制作的其他糕点和糖果类。但是,在茶学界,“茶食”往往专指用茶掺以其他原料,烹制成的茶肴、茶点、茶膳等,即指含茶的食物。  相似文献   

4.
严利人 《中国茶叶》2012,(11):41-41
10月23日,重阳节,4A景区天福茶博物院免费向老人开放。当日,景区内银发涌动,盛况空前。兰亭下,曲水溪旁,一场别开生面的由漳州科技学院、天福茶博物院举办的重阳敬老千叟茶宴正在热闹进行中。上千名老人欢聚在曲水溪旁,品香茗,吃茶食品,听悠扬的音乐,观美妙的舞蹈,谈幸福的金秋,享受快乐的人生。天福董事局主席、78岁的台商李瑞河出席现场活动,向老人致以节日的祝福。  相似文献   

5.
茶食一词考     
唐宋时期饮茶之风盛行,但我翻阅唐宋茶书和搜集到的几百首唐宋诗词,均未发现有茶食一词。最近我又查阅了唐、宋、辽、西夏饮食习俗史料,同样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6.
发展以单丛茶为主的优质茶生产是山区开发性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振兴,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这已为我县茶农实践所证明。但要真正实现“名优茶”,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合理搞好品种布局,做好单丛、水仙、奇兰茶树等优良品种的合理搭配。现就茶树品种合理搭配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超微茶粉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寿珍 《中国茶叶》2007,29(6):12-14
超微茶粉在我国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它是用茶树鲜叶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可以直接食用的超细颗粒的茶叶新型产品,颗粒300目。超微茶粉可作为速冲饮料直接饮用,也可用于茶道和加工各种茶叶食品,如茶冰淇淋、茶糖果、茶月饼、茶汤圆、茶豆腐、茶面包以及其他茶制食品。目前,超微茶粉主要有超微绿茶粉和超微红茶粉两种。  相似文献   

8.
林更生 《福建茶叶》2013,35(4):51-52
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晋书》说:"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这一句话大意是说:"《晋书》中记载:"‘桓温任扬州牧时,由于秉性节俭,每逢请宴会,只有七盘茶果招待喝茶’。""茶果"古代不专指一种什么果品,一种解释为茶和果品。唐·自居易《曲生访宿》:"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也是这一意思。再一种解释则是泛指点心。《六都成语·茶果费》注:"衙门茶果,例有官项,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准确测定茶面制品消化产物中还原糖含量的方法,选取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酸、原花青素和阿魏酸4种典型酚类物质,分别以单独的酚类、酚类与葡萄糖共混、酚类与淀粉酶解物共混体系为样品,研究酚类物质对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POD)法和荧光辅助糖电泳(FACE)法定量测定还原糖的影响。结果发现,阿魏酸对DNS法无影响,EGCG、没食子酸和原花青素可与DNS反应显色,表明其会影响DNS法的准确性;4种酚类物质均显著降低了GOPOD法测定的葡萄糖结果,而FACE法不受酚类影响且能直观表征淀粉酶解物中低聚还原糖分布。因此,FACE法在测定茶面制品及其酶解消化物中还原糖含量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烘焙条件,进一步提高东方美人茶的感官品质。[方法]比较不同烘焙温度和时间、不同的组合处理对东方美人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 9个烘焙温度和时间处理中,80℃与8小时的搭配最为合理,感官品质最优。[结论]掌握烘焙提香技术对改善和提高东方美人茶品质,是东方美人茶加工中很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郭雅敏 《茶叶》2013,39(2):107-108,122
本文从茶菜、茶点心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结合目前餐饮、茶楼的经营现状与茶菜、茶点心的保健作用,融合地方特色与文化元素,倡导茶宴、茶菜、茶点心在旅游文化中的应用。引领消费新潮流,使之成为一道新的旅游文化风情线。  相似文献   

12.
绿色食品茶园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食品是指产地生态环境优良,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范,全程进行质量管控,产品质量安全、品质保证,并使用绿色标志生产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是提升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此本文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和《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等标准解析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茶树修剪、鲜叶采摘、等方面对茶园生产管理规范要求,为我国茶叶绿色食品认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福建乌龙茶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威江 《茶叶科学》1999,19(2):104-109
对福建闽南和闽北两大乌龙茶主产区10 个拟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的产地茶园土壤和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 除少数茶园土壤个别污染物残留值偏高外, 绝大多数茶园土壤污染物残留值均较低。超标污染物出现概率大小依次为Pb、Hg> Cd > Cr。10 个产地的土壤和大气环境质量, 基本处于1 级或2 级。大气环境质量中, 以总悬浮物(TSP) 潜在污染威胁较大,SO2 、NOx 、F尚未对茶园大气环境造成污染。10 个产地中, 有4 个产地即武夷山市九曲茶叶精制厂、平和阳山茶厂、天友茶厂和建瓯凤山茶场的环境质量符合AA级绿色食品要求, 5 个产地即安溪湖前茶场、建瓯芝关茶场、岐山茶场、莲花茶场和武夷茶总场的环境质量符合A 级绿色食品要求,1 个产地———坪乡茶场不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马燕  陈立佼  吕才有  赵明 《茶叶科学》2018,38(3):221-226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是研究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与普洱茶有关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研究,为认识普洱茶安全性提供参考。急性经口毒性实验显示普洱茶的半致死率(LD50)大于5β000βmg·kg-1,属于实际无毒级别;28βd或90βd经口毒性试验发现普洱生、熟茶提取物无明显不良效应的剂量分别是1β250和5β000βmg·kg-1·d-1;遗传毒性研究表明普洱茶对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生殖细胞均无致突变性;普洱茶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无效应剂量水平是700βmg·kg-1·d-1;普洱茶对小鼠肝细胞的毒性极小或无;人体急性、亚急性毒性研究均未观察到病理改变。综上,已有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研究显示普洱茶具有较高的饮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茶叶多糖食品功能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离制备出了含量分别为27.4%和57.8%的茶多糖:TPSⅠ和TPSⅡ,并对它们的溶解性、起泡性、泡沫的持久性、吸油性、吸湿性能、保湿性能和表观粘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能溶于水,不能溶于高浓度的有机溶剂,随着纯度的提高,溶解性能降低;它们还具有吸油性、起泡性和泡持性,在湿润和干燥的环境中具有吸湿和保湿性能,纯度的提高增强了茶多糖的表观粘度,TPSⅡ的粘度是TPSⅠ的4倍。  相似文献   

16.
Superfine green tea powder is a new kind of tea product that can be eaten directly.It provided most of the benefits of whole green tea leaves,with all of the bioactive ingredients.This paper highlight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ealth benefits of superfine green tea powder,and its applications in food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茶水放置过程中茶叶品质成分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俊辉  沈生荣 《茶叶》2003,29(3):151-154,158
对茶叶在冲泡放置24小时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变化情况的系统分析,通过测定茶汤中的茶多酚、氨基酸、茶红素、茶黄素、儿茶素等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探讨茶水在放置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上述相关成分,冲泡过程中不会造成茶叶品质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8.
张碧莲  梁燕  屠幼英 《茶叶》2007,33(2):85-87
本文对近10年来我国公开的茶多酚发明专利数量和分类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其与茶的发明专利、茶叶产量的变化相结合,进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茶多酚在生活需要方面的发明专利在整个发明专利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占年茶多酚专利数量65%;茶多酚应用于保健食品是目前发明专利中的一个重点,茶的发明专利数与茶叶总产量的增长趋势基本相符。说明茶多酚的研究与茶叶生产相互推动。  相似文献   

19.
金兑妍  屠幼英 《茶叶》2011,37(1):25-29
乐活之风已席卷全球,乐活式生活及消费方式受消费者的欢迎,因此按照乐活信念购买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变成购买力非常大的一个消费群体。本文阐述了乐活的基本概念、乐活族对食品,尤其是对茶叶消费期望,然后列举韩国的茶馆及咖啡店营业实例,已提出摸索出中国茶馆的营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