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邻近桧柏的苹果资源圃内9个海棠品种的锈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表明,海棠距离桧柏近感染锈病重、距离桧柏远感染锈病轻;综合分析9个海棠品种与桧柏距离不同叶片病斑数不同的调查结果认为,白兰地海棠、草原海棠、BMO、草原玫瑰抗锈病力强,乙女海棠较抗锈病,圆叶海棠、垂枝富尔顿、红哨兵海棠及W112不抗锈病。  相似文献   

2.
1 柿角斑病 危害柿叶、果蒂。叶片受害初期正面出现不规则黄绿色病斑,颜色逐渐加深,呈浅褐色。后期受叶脉限制,病斑常形成多角形,中间黑褐色,边缘黑色,其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粒。病斑往往连接在一起,形成大型枯斑。叶背的病斑较叶面稍浅。果蒂上的病斑多近圆形,深褐色,一般病果蒂的尖端向下扩展生长。病斑上生黑色点粒。  相似文献   

3.
怎样防治苹果锈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防治苹果锈病苹果锈病又名赤星病,寄主有苹果、海棠、花红等。可为害叶片、果实和嫩枝。叶片被害,先产生黄绿色小斑,后扩大呈中央杏黄色外围黄色的圆斑,发病1—2周后病斑表面长出先为黄色后变为黑色的小粒点,并能分泌汁液,后期病斑背面稍隆起,并长出土黄色的...  相似文献   

4.
苹果早期落叶病主要包括苹果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轮纹斑病等多种病害。是我国各苹果产区主要发生的病害,为害严重年份,造成苹果树早期落叶,削弱树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对花芽形成和果品产量、质量都有明显影响。该病为害苹果外,还可为害沙果、海棠、山定子等。1、症状1.1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初为褐色小点,后可发展为以下三种类型。轮纹型:  相似文献   

5.
1柿角斑病 危害柿叶、果蒂.叶片受害初期正面出现不规则黄绿色病斑,颜色逐渐加深,呈浅褐色.后期受叶脉限制,病斑常形成多角形,中间黑褐色,边缘黑色,其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粒.病斑往往连接在一起,形成大型枯斑.叶背的病斑较叶面稍浅.果蒂上的病斑多近圆形,深褐色,一般病果蒂的尖端向下扩展生长,病斑上生黑色点粒.  相似文献   

6.
一、苹果锈病主要危害果树叶片 ,从五月份开始寄生在桧柏上,锈病各孢子借风的媒介向苹果树上扩散,叶片正面发生红绿色和黄绿色斑点,渐次扩大,形成园形橙黄色的病斑,病斑中央有大小褐色和桔红色的园斑,边缘红色直径约5—10mm,发病严重的叶片病班多达60—80个,发病1—2周后,  相似文献   

7.
张燕 《上海蔬菜》2014,(5):76-76
<正>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是一种常见病菌性疾病,分布较广、发病率高,在全国各桃产区都有发生,如果防治不及时,常造成大量落叶,减少营养积累,影响花芽形成,不仅削弱树势,造成当年减产,而且会影响第2年结果,降低产量,经济损失惨重。现将桃树细菌性穿孔病发病症状与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1.1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绿色小点,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呈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大小不一,一般2~3mm。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并有黄绿色晕环,  相似文献   

8.
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症状 苹果早期落叶病 ,包括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轮斑病和斑点病。1 1 褐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 ,果实有时也易受害。叶片出现病斑呈褐色 ,边缘褪色不整齐 ,有 3种病状类型 :1)同心轮纹型 :病斑圆形 ,中间暗褐色 ,四周黄色 ,有绿色晕 ,病斑上有黑色小点 ,呈同心环纹状排列。 2 )针芒型 :病斑呈针芒状向外扩展 ,无一定边缘 ,周缘为绿色 ,病斑小而数量多 ,病叶很快变黄乃至脱落。 3)混合型 :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 ,其上有黑色小点 ,无明显轮纹状 ,后期病斑中心为灰白点。1 2 灰斑病 病斑初期为黄褐色小点 ,逐渐扩大为褐色斑 ,后期为灰…  相似文献   

9.
<正>桃穿孔病是桃、李、杏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各核果类果树产区都有发生,尤其沿海滨湖地区在多雨、多雾年份发生严重,常引起核果类果树叶片大量穿孔、早落,削弱树势,影响产量。根据病原种类的不同,桃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3种。1细菌性穿孔病1.1病原物(细菌)核果黄单胞杆菌。1.2发病症状1)叶。先出现油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周围有一圈黄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背面溢出黏性菌  相似文献   

10.
美国布朗系列李是有较强竞争力的优质水果 ,但近年来遭细菌性穿孔病为害逐渐加重 ,造成大量落叶和枝梢枯死 ,甚至整株死亡。 1 998~1 999年 ,笔者对布朗李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取得初步结果。1 症状表现  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叶片发病 ,初为水渍状小点 ,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 ,紫褐色至黑褐色 ,大约 2mm左右 ,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并有黄绿色晕环 ,脱落后形成穿孔 ;枝条受害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 ,边缘褐紫色 ,并发生裂纹和流胶 ,新梢顶端发黑 ,枝梢枯死 ;幼果感病后 ,初期发生水渍状褐斑…  相似文献   

11.
蔷薇科苹果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其中具有观赏专用价值的种群称为观赏海棠。常见的有垂丝海棠、西府海棠等我国的传统海棠以及从加拿大、美国等北美地区引进的现代海棠(北美海棠)系列品种,他们或花相近,或果实近似,很容易弄混。垂丝海棠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因花梗细长,花朵下垂而得名。  相似文献   

12.
柚类黑斑病是一种早期 (幼果期 )侵染、后期 (近成熟期 )表现症状的病害。潜育期较长 ,主要为害果实 ,也可为害叶片和枝梢。根据被害果实的症状又可分为黑星型和黑斑型。黑星型 :受害果初生红褐色小斑 ,后扩大至圆形 ,周围隆起 ,红褐色至黑褐色 ,中央凹陷 ,灰褐色 ,其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 ,仅侵害表皮。黑斑型 :受害果初生淡黄色或橙黄色小点 ,逐渐扩大变为暗褐色至黑色不规则病斑 ,略凹陷 ,中央散生许多小黑点 ,严重时 ,病斑可连接成片 ,甚至扩大到整个果面。黑斑病严重影响柚果的外观质量 ,且在贮运期间病果易腐烂。1 存在问题 近年来都…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金丝小枣烂果病在沧州地区发生较严重,给广大枣农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1枣烂果病的症状与病原体枣的烂果病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浆烂型、黑疔型和褐皮型。浆烂型枣果病斑初为红色水浸状小点,后迅速扩大,形成明显的红色病斑。有的表面有明显的轮纹,多数病斑表皮下散生黑色小点,病组织土黄色至浅褐色软腐、脓状、有酒糟味,后期病果皱缩成深红色至黑色腐果,表面密生黑色瘤状小点。此种类型烂果病主要危害脆熟期的枣果。黑疔型病斑初期圆形,略凹陷,颜色与枣果表皮的红色相近,多数病斑直径小于0.5cm,果肉组织软腐,后期失水后病斑表皮及病…  相似文献   

14.
<正>1症状叶片染病后形成紫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角质化,直径2mm左右,周围有水渍状黄绿色晕环。然后,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产生一圈裂纹,病斑脱落形成穿孔。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形成一  相似文献   

15.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造成早落,也可危害嫩枝及果实。叶片发病后,首先出现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直径3-6mm的病斑,病斑红褐色,边缘为紫褐色,病斑的中心往往有1个深色小点或呈同心轮纹状。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见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  相似文献   

16.
‘花束’是从‘绚丽’(Radiant)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观赏海棠新品种。树姿直立,树势中等;成枝力强,1年生枝紫褐色;幼叶黄绿色,有红褐色晕,成熟叶绿色;花蕾暗红色,花深粉色,单花在萼片处聚拢,整个花序呈束状;果实扁圆形,果实底色浅红色,果面盖色红色,全面着色,成熟后落果轻,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症状 西瓜的叶、蔓、果均可发病. 1.1叶部病斑初为圆形淡黄色水渍状小斑,后变褐色,有同心轮纹和小点,病斑易穿孔,病斑直径约0.5 cm,外圆常有黄色晕图,病斑颜色较均匀.  相似文献   

18.
夏橙于4—5月成熟,是世界上重要的淡季水果和橙汁加工原料。夏橙绿斑病是一种新报道的病害[1],由绿藻门,虚幻球藻属,虚幻球藻Apatococcuslobatus寄生所致。此病在三峡库区的夏橙叶片和果实上均有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和果实上出现黄绿色小点,以后逐渐向四周扩展,形成不规则斑块并  相似文献   

19.
<正>金丝小枣是泊头市枣树的主栽品种之一,烂果病在近几年有蔓延趋势,严重影响了小枣的产量和质量。枣烂果病一般分为3种类型:烂果型、黑疔型和褐皮型。枣浆烂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囊孢菌,黑疔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细链格孢菌,褐皮型烂果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毁灭茎点霉菌和细链格孢菌。1症状1.1浆烂型8月下旬枣白熟期开始发病,9月中旬进入发病高峰期。病斑初为红色水浸状小点,迅速扩大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病斑。有的表面有明显轮纹,少数病斑表皮下散生黑色小点(子实体)。病组织  相似文献   

20.
辣椒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分布普遍,危害也比较严重。主要危害茎叶及成熟的果实。温室温度较高时,除危害辣椒外,还能危害茄子和番茄。症状识别①叶片受害病斑初为褪绿水渍状斑点,逐渐变为褐色,病斑近圆形,而中间为淡灰色,其上轮生黑色小感染炭疽病的甜椒果面病斑圆形,上生许多黑色小点。辣椒炭疽病叶面病斑褐色中间灰色,上生黑色小点。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②果梗受害,产生褐色凹陷斑,不规则形,干燥时易干裂。③果实受害病斑呈褐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稍隆起的同心环纹斑,其生出许多黑色小点,周缘有湿润性的变色圈。果实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