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采油站、供热站、处理站采用高压蒸汽减压供暖存在的热能利用率低、运行管理工作量大、暖气温度高易烫伤等诸多问题,研究采用稠油热采含油污水余热利用技术进行站区保温。介绍了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软水蒸汽相变掺热技术、高温污水换热保温技术和热泵机组保温技术,确定了其技术条件,包括水质条件(采出液余热保温水质要求、其他余热保温技术的水质要求)和采暖热负荷与热源水温要求(采出液余热保温的温度要求、软水相变掺热的温度要求、污水换热技术温度要求、热泵机组保温技术的温度要求),并进行了经济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表明,采暧工艺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且采暖保温与热泵采暖保温都是使用清水作为供暖循环介质,具有安全、适用广泛、使用年限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采后期,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采出水已成为一种含油污水体系,污水处理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对污水站核桃壳滤罐的压力式过滤器过滤工艺和技术的改进,即由原来的一级核桃壳滤罐的压力式过滤器改为低压反冲洗核桃壳过滤器。改造后既节约了能源,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工艺技术也满足了生产要求,外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爆破技术的发展,在城市建设、矿山开采、公路铁路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矿山开采过程中运用工程爆破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本文首先对工程爆破技术进行简单概述;其次,重点分析了三种爆破技术,即地下采场爆破技术、井巷掘进爆破技术和控制爆破技术;最后,参考相关文献分析了工程爆破技术在矿山开采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几点安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采后生物学与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以适当的方式将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实际及采后生物学的发展趋势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果蔬采后贮运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中,注重专业英语和课件建设;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操作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对课程考试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5.
种子直播建立高标准银杏采叶园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专用型银杏采叶园,已成为当今银杏栽培的最主要模式。种子直播建立银杏采叶园,使生产成本大大地降低,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笔者从①种子的选择;②种子贮藏与播种方法;③覆盖技术;④根外补肥技术入手,旨在解决种子建园中的出芽率问题、病害问题、采叶量问题。为我省的银杏采叶园建设提供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广利联合站污水的结垢问题进行分析,对油田水结垢、阻垢的机理进行系统研究,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轻结垢对油田生产的不利影响;通过现场试验采取电化学防垢器和复配阻垢剂的联用,有效降低了污水的结垢趋势,使得污水水质更加稳定,实现了阻垢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保证管线清垢和更换的周期延长到原来的8倍。  相似文献   

7.
水生植物修复城市富营养化污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阐述了目前城市水资源现状,分析了城市污水富营养化的成因,及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污水技术的应用现状、修复机理和效果,提出了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应用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油田污水回注管道腐蚀速率灰色理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胜利油田某采油厂七个污水站污水回注管道的腐蚀情况,利用灰色理论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污水站回注管道腐蚀速率和腐蚀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影响胜利采油厂污水站管道腐蚀的主要因素为总矿化度、硫酸盐还原菌和溶解氧含量.通过GM(1.1)系统建立了腐蚀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灰色动态模型,预测了腐蚀速率的变化,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9.
贵州喀斯特地区人工湿地应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近年来在有条件的地方得到了推广应用。为改善贵州省居民饮用水水质,贵州省政府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及贵州省喀斯特地质的特点,介绍了人工湿地在贵州省农村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并分析了人工湿地在贵州省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产地建立保鲜站是使葡萄采后及时进入保鲜链,保持其品质的关键.在产地冷处理设施中,预冷间和恒温整理间是保鲜链的基础环节,葡萄采收、包装和预冷处理是葡萄保鲜链中的前置环节.目前多数产地尚无设施完善的保鲜站和冷处理设施,本文提出了建立产地保鲜站的方法及葡萄采收、包装、冷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蔬产品消费需求和产销模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配套的采后服务系统在果蔬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果蔬采后理论和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目前果蔬采后处理环节仍存在明显的断链,产地商品化处理技术服务体系成了提升果蔬采后水平的关键瓶颈问题。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果蔬采后技术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产地商品化的技术需求,以期为我国果蔬产地商品化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由于资金技术等问题,农村污水处理率远远低于城镇,且水环境状况十分恶劣,污水使用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对农村污水的处理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有效措施,但处理过程及效果上仍存在很大问题。作为一项新兴的农村污水处理方式,人工湿地可以促进污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防止环境再污染,有效处理污水问题。本文对近年来采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的研究进行总结,旨在概括该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上运行推广的技术可行性,有助于以后继续此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乡村振兴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战略需求,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实地调研,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探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与对策。结果表明,2017年全省生活污水排放量达10亿t左右,氨氮排放量5.94万t。全省农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不足5%,日处理能力普遍在100 t以下。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繁多。建成运行较为正常的主要是日处理规模50~200 t的一体化设备。尽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性问题:1)缺乏顶层设计;2)过分依赖财政投入,缺乏多元化投入和市场化运营机制;3)责任主体不明确;4)标准缺位,技术选择偏离实际需求。因此,提出:1)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长效的财政投入和管理机制;2)引入市场机制,实施市场化运作,重视运行维护和管理;3)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设定责任边界和绩效考核体系;4)重视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选择处理工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农村水环境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的现状,从寻找最适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出发点考虑,具有低能耗、净化效果好、与周围环境协调等特点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广泛使用技术。介绍了国内外现今主要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的原理、特点、不足及其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的主要原则,即不能拘泥于形式,可根据不同处理要求对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组合来完成污水处理技术的低能耗,优质化,资源化。  相似文献   

15.
在林果业中,冷链物流是连接林果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场的有效纽带。兵团的大宗林果产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冷链物流配套水平低,成为制约林果产业形成大流通、进入大市场、拓展供求空间的重要因素。针对兵团大宗林果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对策:一是完善冷链系统;二是加强果品采后贮运技术研究;三是做好采后贮运技术的科技推广;四是形成合力,推广果品采后的冷链物流技术;五是实现贮藏果品的专业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技术简介针对传统生活污水净化系统N、P去除率低,停留时间长的特点,该项技术有效整合了厌氧生物净化技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生物絮凝技术,生物截留技术等多项技术;并通过水力学分析和模拟,有效地改进了装置的水流状态以及废水与微生物的混合条件,提高了处理效率;同时,该装置通过在装置结构形状上创新,解决同类装置运输和安装难的问题。跟传统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相比,该项技术有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油田联合站天然气的梯级利用,提高油田污水余热回收利用,针对胜利油田集输系统某联合站污水余热利用率低与能量不可逆损失大两方面的问题,提出采用天然气发电、烟气和污水余热利用相结合的用能模式,建立了基于天然气发电余热利用的联合站分布式能源系统。建立燃气内燃机能流模型,改变内燃机发电功率与原油出口温度进行热力模拟,采用系统效率法分析其对供热量及热泵性能指数的影响,确定合适的运行参数;基于烟气补燃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能流模型,采用夹点分析法对整个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能流分析,确定系统用能薄弱点并对其进行优化,最终通过分析对优化效果进行评价,验证夹点技术进行能流分析优化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优化改造后的联合站分布式能源系统夹点温差的合理范围为10~12 K,节能潜力为29.2%。研究成果可为联合站节能降耗、实现能源利用效能最大化提供理论指导。(图11,表3,参19)  相似文献   

18.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污水净化技术,不但能够对污水进行有效的深度处理,而且成本较低、管理也相对简单,在污水净化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从湿地植物、湿地微生物和人工湿地设计参数等3个方面对影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的效果进行了综述。不同种类湿地植物的根系泌氧能力、根系分泌物种类和所产生的化感物质的种类、数量及功能均不同,因此对污水净化能力亦不同;湿地微生物能有效降解污水中有机大分子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但其多样性和丰度受基质结构、不同植物组合和碳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湿地构型、进水浓度、水力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等基础设计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湿地系统的净化能力。此外,还展望了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以期提高人工湿地净化畜牧业污水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危机是当前世界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利用污水进行污水回灌不仅是一种低能耗、低费用的污水处理方式,而且也是促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举措之一。基于此,首先简单介绍了污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其次介绍了污水灌溉技术在贫水地区农业灌溉、绿地灌溉以及地下水回灌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技术简介针对传统生活污水净化系统N、P去除率低,停留时间长的特点,该项技术有效整合了厌氧生物净化技术、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生物絮凝技术,生物截留技术等多项技术;并通过水力学分析和模拟,有效地改进了装置的水流状态以及废水与微生物的混合条件,提高了处理效率;同时,该装置通过在装置结构形状上创新,解决同类装置运输和安装难的问题。跟传统的生活污水净化装置相比,该项技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