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无土栽培香荚兰叶片的营养状况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配方营养液的香荚兰各养分含量也不同。施用A3营养液和对照A5的香荚兰叶片N素含量在适宜范围内,而施用A1、A2和A4营养液的香荚兰叶片N素缺乏;除施用对照A5的香荚兰叶片K素缺乏外,施用其余4种营养液配方K素存在高量;施用所有配方营养液的香荚兰叶片的P素、Ca素和Mg素均为缺乏,其中Ca、Mg缺乏非常严重。各营养液配方下的香荚兰叶片养分之间比例严重失衡。从养分含量方面分析,以A3营养液配方为基础,进行营养液配方调整比较适宜;从养分平衡状况来看,  相似文献   

2.
人工荫棚、桁架式栽培香荚兰园地保留和发展小叶冷水花和石上柏植被,可以有效地改善香荚兰的生态条件,有利于根系和植株生长。同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繁重的拔除杂草工作。两种植被相比,石上柏植被的香荚兰梢腐病及结荚蔓萎蔫的发生率都明显较低,是香荚兰园较好的植被。  相似文献   

3.
世界香荚兰产品现状及未来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世界香荚兰的供求及一些主要消费国香荚兰产品的市场分析,结合我国现状,阐述了今后香荚兰产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香荚兰综合开发的决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作者以大容量的国内外香荚兰开发信息,较为系统而详尽地介绍了国内外香荚兰产业发展动态及国际市场的走势,作者还就香荚兰种植与加工中的问题和中国香荚兰综合开发的现状和未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南香荚兰产业化发展种植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介绍香荚兰生长的环境条件、开花结英习性和国外香荚兰发展成功经验,分析海南发展香荚兰的利弊因子和现有种植模式的投资概算,探讨一种投资少发展快、效益高的种植模式,以促进海南香荚兰生产的产业化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植物废弃物茶叶渣、玉米须,农业生产废弃物蘑菇渣作为无土草毯主要基质材料,探讨不同配方基质对无土草毯的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配方草毯基质的物理性质完全能满足无土草毯基质要求;化学性质中,除蘑菇渣为弱碱性(p H 7.61)外,其余配方均能满足要求。从基质的理化性状、草毯的生物学习性与质量及生产成本综合考虑,茶叶渣为最优配方,无需添加辅料即可直接作为无土草毯生产基质。  相似文献   

7.
香荚兰嫁接试验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生长季节,采用合接,劈接,切接、靠接等嫁接方法,对墨西哥香荚兰和滇南香荚兰进行嫁接,并用椰子汁,蔗糖溶液和2,4-D,IBA,BA等处理砧穗,还进行了共砧嫁接与反接试验,结果,各种试验方法均未获嫁接成活植株。初步分析认为,香荚兰植物嫁接时愈伤组织木栓化,是导致双方嫁接合部不亲和,嫁接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选择适宜的香荚兰浸膏萃取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固相微萃取样品处理量、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三个条件分析各萃取条件对香荚兰浸膏风味组分、面积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香荚兰浸膏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样品添加量2.0 g、萃取温度80 ℃、萃取时间25 min。最佳条件下香荚兰浸膏鉴定出匹配度90以上的化合物45种,此条件下总化合物面积(×10 11)及香兰素面积(×10 10)最高分别为1.04±0.09、6.99±0.46,匹配度90以上化合物占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的90.24%;香荚兰中主要化合物醛类百分含量占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的72.03%。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1995-1996年对西双版纳,人工荫棚栽培香荚兰的害虫调查结果,对18种害虫和4种有害软体动物的分布,为害作了初步描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塔希提香荚兰生产状况的考查,与云南南部香荚兰生产状况作比较,从自然条件发展模式,栽培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分析了滇南香荚兰生产的优,劣势,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椰糠的新型无土栽培基质研究(Ⅱ.) --配方试种筛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新型椰糠复合基质研究基础上,通过夏、秋两季作物种植,分别对基质进行配方优化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在复合基质配方中,最佳栽培基质配方是椰糠、沙、珍珠岩、污泥的体积比6.75:2:1:0.25,其次是体积比为6.5:2:1:0.5.新型椰糠复合基质盆栽小白菜的鲜重、干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含N量以及光合氮效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泥炭复合基质配方的,且加营养液供肥方式效果比在基质中一次性加入固体复合肥的供肥方式的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属性特征基质对早稻秧苗耐低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早稻育秧过程中易遭受低温冷害,引起水稻减产。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类型的基质对早稻秧苗耐低温的影响。【方法】以水稻田自然表层土为对照,采用两种代表性基质(无土基质和发酵基质)培育早稻秧苗,在水稻出芽6 d后进行不同低温处理,3 d后测定水稻的基本理化性质指标和基因表达,明确不同基质对早稻秧苗耐低温胁迫的调节作用。【结果】1)无土基质和发酵基质容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电导率、通气孔隙、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发酵基质育成的秧苗其根长、百株地上部干质量和百株根部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无土基质和发酵基质育成的秧苗根系和地上部的氮、磷、钾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2)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稻秧苗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均受到抑制。低温对发酵基质上生长的秧苗抑制作用较弱,无土基质次之,对照受抑制较强。3)在低温条件下(白天8℃/晚上4℃),无土基质和发酵基质中育成的秧苗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说明在寒冷条件下的细胞氧化损伤较少。其中,无土基质和发酵基质育成的秧苗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发酵基质育成的秧苗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无土基质育成的秧苗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高于对照。同时,无土基质和发酵基质育成的秧苗OsCold1OsCOINOsP5CSOsSODB四个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水稻耐低温能力。【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无土基质和发酵基质通过调控水稻秧苗的生理生化反应和相关基因表达,提高秧苗耐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3.
穆大伟  郑婕  王琴  艾腾腾 《热带作物学报》2019,40(12):2519-2527
透气型砂栽培(Sandponics)是生态环保、低成本、低技术的无土栽培技术,符合当前中国国情和世界无土栽培发展趋势。阐明透气型砂栽培系统的组成结构,提出透气型砂栽培基质的粒径、含盐量、含泥量和酸碱度等理化指标,探讨砂栽培营养液元素种类和要求,分析透气型砂栽培生产可持续性理论基础,建立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标准,为透气型砂栽培的进一步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分析透气型砂栽培蔬菜产品的含糖量、亚硝酸盐含量、重金属含量等营养品质。总结透气型砂栽培的特点和所具备的生态意义、社会意义,分析透气型砂栽培在都市农业和南海岛屿蔬菜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Soilless production of potato minitubers using a hydroponic techniqu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mmary Potato minituber production is a classic way to multiply or acclimatize in vitro material before its use in the open field. This production is generally performed in a substrate of vegetable origin (based on peat) but it involves the risk of an infection by different pathogens present in the substrate, such asStreptomyces scabies (common scab),Spongospora subterranea (powdery scab), orErwinia spp. (bacterial soft rot). Another drawback associated with this system of production is its relatively high cost due to the initial cost of the in vitro material and the low multiplication rates. To solve these two problems, the Research Unit of Libramont (CRAGx, Libramont, Belgium) is developing a soilless production technique using clay balls as substrate, a recycled and disinfected nutritive solution as source of nutrients, and microtubers as in vitro starting material. With this technique (depending on variety), we have shown that a multiplication rate of 8 to 13 can be obtained, giving 470 to 760 minitubers per m2 instead of a multiplication rate of 4 to 8 as observed in the controls (230 to 470 minitubers per m2). Multiplication rate may be improved even more with an adjustment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utrient solution. The quality of microtubers produced is excellent: no infe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the physiological behaviour of these tubers is not different from the ones produced in the open field.  相似文献   

15.
无土栽培生产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营养液配方为主处理,中微量元素浇施次数为副处理。结果表明:以脱毒的克新2号为试材,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在剪头苗快速生长期间,用 A_3B_3处理表现产量高、粒数多、商品率高,而且成本低,A_3B_3可以用于无土栽培生产微型种薯。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设施农业的涵义,介绍了设施农业的基本栽培类型,以海南大棚西瓜生产和甜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为例,详细介绍了这2种主要设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罗汉果枝蔓生长、每hm2产果数及果实总糖、甜苷V、维生素C等品质的影响,对罗汉果进行了露地棚架、露地篱架、大棚棚架和大棚篱架栽培试验及果实的相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棚篱架栽培每hm2产果数、大果率、病虫果和裂果率与大棚棚架栽培基本相当,与露地篱架和露地棚架栽培相比,每hm2产果数分别提高26.1%和10.1%,大果率分别提高36.4%和29.6%,病虫果和裂果率分别下降了77.9%和75.7%.营养成分测定显示,大棚篱架栽培果实综合营养价值较高,而大棚棚架栽培果实的甜苷V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但总糖含量比大棚篱架、露地篱架和露地棚架栽培下降明显.大棚篱架栽培提高罗汉果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静置水培法,使用4种不同的营养液配方,并以清水培养和椰糠基质栽培为对照,对巴西香蕉苗进行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香蕉苗增加的生物量方面,BXM配方(巴西木植物营养液)处理与椰糠栽培的差异不显著,但与日本园试配方、Hoagland植物营养液配方、1/2 MS培养基营养元素配方和清水培养的差异显著;在株高和叶面积方面,均以椰糠栽培的最大,BXM配方处理的居次,接下来依次是Hoagland植物营养液配方、日本园试配方、1/2 MS培养基配方和清水培养。综上所述,在这4种营养液配方中,BXM配方是巴西香蕉苗生长的最适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19.
试验的完全营养液按照Utriainen和Holopainen方法进行配制,略加修改.在完全营养液的基础上,通过改变NH4N03的用量调配出5种营养水平的氮素处理营养液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后初步得出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氮素培养液的浓度,使黄檗幼苗根部和茎部的小檗碱、药根碱以及掌叶防己碱的含量都得到显著提高.说明氮素浓度对黄檗幼苗的三种生物碱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