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空心莲子草水浸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远兵  刘爱荣  吴倩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0):1526-1531
用浓度为0(对照),0.05,0.1,0.2,0.4 g/mL的空心莲子草宿根和根状茎的浸提液和浓度为0(对照),0.01,O.05,0.1,0.2g/mL该草的宿根和根状茎粉碎液处理水稻种子和幼苗.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随着水浸液浓度增加,水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鲜重、叶绿素含量和根系脱氢酶活性等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而丙二醛含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表明空心莲子草地下部水浸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就同一浓度浸提液和粉碎液而言,粉碎液处理对它们的抑制作用大于浸提液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长速率法探讨不同浓度木薯器官及其混合物水浸提液于不同处理天数对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根、叶水浸提液表现为化感抑制效果,浓度越大,效果越明显。(2)茎水浸提液在浓度为10~100 mg/mL时无明显化感效果;浓度达1 000 mg/mL时,处理后3~7 d时表现为显著的化感促进效果。(3)根、茎、叶比例为4:2:1的混合物水浸提液在10~100 mg/mL浓度时无明显化感效果,当浓度达1 000 mg/mL时,在处理后4~6 d表现为化感抑制效果。(4)茎、叶比例为2:1的混合物水浸提液在10 mg/mL浓度时化感效果不明显;当浓度达到100 mg/mL时,处理后2 d表现为显著的化感抑制效果,处理后3~6 d化感效果不明显;浓度达到1 000 mg/mL时,处理后2~3 d无明显的化感效果,处理后4~6 d则呈现显著的化感促进效果。建议间作木薯的胶园收获木薯后,应及早将茎干移出胶园,以减少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外来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的化感作用潜力,以我国本土生长的莲子草为对照采用“三明治”生测法,测定了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及其不同器官对靶标莴苣和无芒稗根长和芽长的抑制率。 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叶片处理对莴苣和无芒稗根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1%和51%,对莴苣和无芒稗芽长的抑制率分别为49%和48%,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但与莲子草相比,差异不显著。空心莲子草根系对莴苣的根长平均抑制率为54%,显著高于茎和叶片。随着样品用量增加,空心莲子草对莴苣根长的抑制率显著提高,其50 mg叶片处理对莴苣根长的抑制率为83%,显著高于10 mg处理的54%和30 mg处理的61%。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木薯根、茎、叶及其腐解物水浸液对橡胶树白根病病菌的化感效果。结果表明:(1)根水浸液在处理后2~5 d均呈现出显著的化感促进效果,不同浓度之间的化感效果差异不明显;叶水浸液在处理后2 d和5 d均有显著的化感促进效果,处理后3 d和4 d,仅10和100 mg/mL的叶水浸液呈现显著的化感促进效果;茎水浸液在处理后2~3 d的化感促进效果均不明显,但100 mg/mL的茎水浸液在处理后4 d和1000 mg/mL茎水浸液在处理后5 d呈现显著的化感促进效果。(2)根腐解物水浸液化感抑制效果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增至200 mg/mL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叶腐解物水浸液化感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浓度增至200 mg/mL时化感效果不明显;茎腐解物水浸液均有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桉树叶水浸提液对香根草根系生长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香根草能否作为桉树人工林可选的林下经济植物,通过土培试验,研究桉树叶水浸提液对香根草根系生长及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桉树叶水浸提液对香根草根系伸长和干重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香根草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受桉树化感效应非常敏感,均随浓度的升高而呈现出先明显增加后显著下降的趋势;各浓度处理的香根草植株内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浓度≤40%时,差异不显著;高浓度≥60%,差异极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香根草对桉树化感物质有较强的抗逆性,浓度≤40%桉树叶水浸提液促进了香根草的生长,仅在浓度≥60%时才表现为抑制作用。香根草有作为发展桉树人工林林下经济栽培植物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假臭草水浸提液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Lour.)Olsson),萝卜(Raphanus sativus L.),水稻(Oryzasativa L.),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No.2)作为测试植物,研究新鲜假臭草(Praxelisclematidea(Griseb.)King and Robinson)水浸提液对种子发芽,新鲜假臭草和风干假臭草水浸提液对幼苗早期生长的化感效应以及不同生长环境下的假臭草浸提液对萝卜幼苗早期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新鲜假臭草浸提液对4种测试植物的种子发芽都有抑制作用。假臭草叶和完整植株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明显大于其它器官水浸提液化感作用,叶可能是假臭草释放化感物质的主要器官。风干和新鲜假臭草水浸提液在低浓度时抑制所有测试植物幼苗根系生长。在逆境(如干旱和养分胁迫)中,假臭草会释放更多的化感物质,从而导致其化感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辣子草对蔬菜的化感作用。【方法】以白菜为对象,研究不同浓度、不同部位的辣子草水浸液对其种子发芽率及幼苗根长和苗长的影响。[结果]随着浓度的增加,辣子草的水浸液对白菜不同部位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而在同一浓度下,不同部位辣子草的水浸液对白菜的影响为叶〉茎〉根。【结论】辣子草对白菜具有化感作用,且该化感物质可能主要存在于辣子草的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处理萝卜和生菜种子与幼苗,测定其对不同受体材料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植株保护酶系统的影响,探讨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对部分模式蔬菜植物的化感作用,推测其可能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对萝卜和生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化感抑制。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处理后,萝卜和生菜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均被抑制,抑制程度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强,对胚根的抑制强度大于胚轴。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对幼苗各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POD和CAT的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环境因子对水生生物型空心莲子草生活力的影响以及空心莲子草与水稻的竞争关系,采用生物测定方法,分析了低温、干燥、盐碱、水层等因子对空心莲子草茎的活棵率、繁殖茎数和植株生物量的影响,还研究了不同种群密度的空心莲子草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空心莲子草茎在4℃低温随后常温处理的活棵率达84%,而在-20℃随后常温处理后完全失去生活力;在含水量为30.2%时,空心莲子草茎的活棵率、繁殖茎数和植株鲜质量比鲜样(含水量93.5%)处理的分别下降了45%、33%和74%;0.1%盐碱水溶液处理就可使空心莲子草茎基本失去生活力;水生生物型空心莲子草茎在土壤湿润和不同水层条件下都能够成活和生长。在水稻100株/m2条件下,接种空心莲子草茎23~360株/m2使水稻减产43%~53%。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胡麻不同器官残茬的自毒作用,明确残茬根、茎及叶中的主要自毒物质,分别制备水提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梯度水提液,用于胡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实验,通过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及根重等指标确定自毒效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胡麻残茬根、茎及叶中的主要自毒物质。结果显示,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总体上表现为"低促高抑"作用,且存在浓度效应。随着水提液浓度增加,胡麻残茬叶水提液最先到达临界浓度,其次为茎水提液,最后为根水提液。综合效应显示,胡麻不同残茬器官水提液化感自毒作用强弱关系为:残茬叶>残茬茎>残茬根。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中分别鉴定出8种、21种和14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酸类和酯类,含量最多的自毒物质为棕榈酸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胡麻残茬根、茎及叶水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化感自毒效应,可能是导致胡麻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小麦合理轮作倒茬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高粱不同组织的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高粱秆、穗、叶的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均有极强的化感作用,浸提液在低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高浓度抑制小麦生长,且对根的化感作用大于对地上部的化感作用.高浓度高粱浸提液降低了小麦的根系活力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小麦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小麦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均显著下降.综合来看,高粱不同组织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化感作用表现为秆>穗>叶.  相似文献   

12.
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  王婷  余李 《大豆科学》2019,38(4):548-553
为探明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通过对大豆种子进行不同质量浓度(0,20,40,80,100 g·L^-1)大蒜鳞茎浸提液的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下胚轴长、植株鲜重、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并计算化感觉效应指数以及综合化感效应,探明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大豆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大蒜鳞茎浸提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双重化感效应。浸提液质量浓度为20~40 g·L^-1时,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SOD和CAT活性显著上升,MDA含量变化不大;浸提液质量浓度为80~100 g·L^-1时,对大豆种子和幼苗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SOD和POD活性开始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此外,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对大蒜化感物质的敏感程度不同,以对根长的化感作用较为敏感,可作为衡量大蒜对大豆化感作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玉米间作马铃薯体系中两种作物不同生育时期活体植株地上部水浸提液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两种作物地上部水浸提液对玉米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马铃薯地上部水浸提液对玉米干物重的化感效应强于玉米地上部水浸提液。马铃薯地上部水浸提液对生育期内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茎、叶干物重有先弱后强的促进作用,对根干物重有先强后弱的促进作用。玉米地上部水浸提液对灌浆期前的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茎、叶和根干物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灌浆期后的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无显著影响,玉米茎和根干物重有抑制作用。马铃薯地上部水浸提液处理的玉米穗干重显著高于玉米水浸提液和水处理,在灌浆期分别高出其90.21%和144.60%,到成熟期分别高出110.98%和151.90%,表明在玉米间作马铃薯体系中,马铃薯地上部对玉米经济产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油-稻种植制度中甘蓝型油菜秸秆对水稻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0、25%、50%和75 %)的3种油菜(沣油737、湘杂油553和中双11)秸秆水浸液处理下,五优308和C两优343两个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水浸液总体增加了幼苗的苗高和鲜重,低浓度(25%)下会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的根长,高浓度(50%和75%)下则起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加,湘杂油553的秸秆水浸液提高了五优308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降低了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但对C两优343幼苗表现相反的化感作用,显著降低了其可溶性蛋白含量,而提高了其T-SOD和POD活力,25%浓度下显著降低了其丙二醛(MDA)含量。75%浓度的中双11水浸液显著提高了五优308幼苗的MDA含量,并降低了POD活力。25%浓度的沣油737显著降低了C两优343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而提高了T-SOD和POD活力。综合结果表明,油菜秸秆水浸液浓度越高,对水稻的化感作用越强,且不同油菜品种水浸液对不同水稻品种的化感作用存在差异,本研究中沣油737和五优308是比较适合油-稻轮作的组合。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山药零余子和玉米种子为受体材料,采用生物测试方法,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茎长和干重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参数,研究山药植株腐解液、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土浸提液对受体材料的化感效应,旨在探明山药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探索山药化感物质对不同受体材料的化感作用,为揭示山药连作障碍的机理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山药植株腐解液和根系分泌物对山药和玉米均有强烈的化感抑制作用,根际土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较微弱,化感作用强度为根系分泌物˃植株腐解液˃根际土浸提液,山药根系分泌物和植株腐解液含有丰富的化感物质,可能是山药自毒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山药化感物质研究的可靠基础材料;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山药化感物质对受体材料的抑制作用与其质量浓度呈正比,3种浸提液对受试材料的化感作用存在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低于100 mg/mL时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大于等于100 mg/mL就会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化感抑制作用强度越大;山药的化感物质对玉米幼苗生长抑制强度大于种子萌发期,山药则相反;结合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2种受试作物对山药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为自毒作用强于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黄顶菊对小麦的化感效应,研究了黄顶菊茎叶、根水浸提液对小麦根系活力、叶片细胞膜透性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提取液质量分数的提高,小麦根系活力、SOD、POD及CAT活性逐渐降低,而叶片细胞膜透性、MDA的含量逐渐上升。从化感效应指数RI和化感综合效应指数SE比较来看,黄顶菊茎叶对小麦的化感抑制效应大于根浸提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