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西双版纳海巴戟炭疽病进行调查和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海巴戟炭疽病周年发生,8月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40.76%和8.9。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瓜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Berk. &; Mont)]。有关温度、pH、光照和碳源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影响的研究显示,20~35 ℃,海巴戟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率高,20 ℃是形成附着胞的最适温度;最适合海巴戟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形成附着胞的pH为4~8;在日光灯连续光照、12 h光暗交替和自然光照射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率在90%以上,光照对此病原菌附着胞形成的影响差异不大;1%葡萄糖、麦芽糖、蔗糖、D果糖和α 乳糖溶液中孢子萌发率都不高。  相似文献   

2.
文昌生  张静 《植物医生》2004,17(5):24-25
草坪草(禾本科)病虫害是影响草坪草正常生长与美观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病虫害防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天然芸薹素内酯对小麦植株具有扩增旗叶面积、促进叶片光合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等功效.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灌浆期施用0.0075%芸薹素内酯AS(硕丰481),小麦生长安全,调节小麦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5%以上.该产品生产制备技术先进,产品质量获得有关政府部门好评,在小麦上获得正式登记,其主要作用为调节生长和增产,是小麦“一喷三防”药剂配方的主要品种之一,在小麦“一喷三防”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李卫 《广西植保》2007,20(3):33-34
蒙山县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温度和光照非常适宜生姜生长.但近几年来,生姜种植规模一直没有扩大,青枯病(姜瘟)是制约生姜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在生姜生产中普遍发生,发病严重时,田间病株率在50%以上,部分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5.
不同沙埋深度对刺叶墙藓植株碎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撒茎法对构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苔藓结皮的优势种刺叶墙藓(Tortula desertorum Broth.)进行室内沙培实验,探讨不同沙埋深度对刺叶墙藓无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 在不添加任何营养元素或激素的原沙基质培养条件下,刺叶墙藓的植株碎片仍然能够生长并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2)在所设置的不同沙埋厚度条件下,刺叶墙藓的植株碎片在2 mm沙埋厚度时生长较好,生长趋势表现为:前12 d内生长较快,之后生长缓慢.第22 d以后,未见新生植株,苔藓植株数趋于稳定.大于2 mm的沙埋厚度则抑制其生长.同时指出,沙埋也是影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苔藓植物生长和分布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炭疽病是草莓种植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而UV-C对真菌的生长繁殖有极大的影响。为了探究UV-C辐照对引起草莓炭疽病的3种主要病原菌生长和致病力影响的差异,以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和暹罗炭疽菌C.siamense为供试菌,分析UV-C辐照对其分生孢子存活、菌丝生长和产孢能力及对草莓叶片致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05~420 J/m~2辐照剂量(辐照30~120 s)范围内,3种炭疽菌孢子的相对存活率对UV-C辐照剂量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C.gloeosporioides的耐受性最强,C.fructicola最为敏感,辐照剂量420 J/m~2(辐照120 s)下,3种炭疽菌孢子的相对存活率在4%或以下,接近分生孢子的致死剂量。840~1 260 J/m~2辐照剂量(辐照4~6 min)下,C.fructicola与C.gloeosporioides菌丝生长对UV-C辐照的耐受性相当;1 680~2 520 J/m~2辐照剂量(辐照8~12 min)下,3种炭疽菌对不同时间的UV-C辐照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升马唐Digitaria adscendens(H.B.K.)Henrard是我国旱地的主要杂草之一,由于分布广、数量多、分蘖和繁殖力强,在炎热多雨的季节生长极为迅速。防除稍不及时便会形成草荒,引起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为了有效地防除这种杂草,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观察研究和防除试验。  相似文献   

8.
东北玉米茎腐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4—1985年从东北各地采集玉米茎腐病株标样119个,经分离鉴定为禾本科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串珠镰孢(F.moniliforme)、腐皮镰孢(F.solani)、木贼镰孢(F.equiseti)、尖镰孢(F.oxysporum)、镰状镰孢(F.fusarioides)6种,前两者分离频率最高。温室和田间以牙签和注射方法接种,前三者致病力最强,是东北地区玉米茎腐病的主要致病镰孢菌种。两种接种方法以牙签法效果最佳。6种镰孢菌在8—30℃均能生长,以25℃最佳,15℃以下和30℃以上生长明显减慢。在同一温度各菌株生长速度存在差异,以禾本科镰孢生长速度最快,腐皮镰孢生长最慢。前三种镰孢菌在pH4.3—9.8里均能生长,最适pH是6.7—7.5,pH值大于9.4或小于4.3时生长减慢。对碳、氮营养源要求相似,碳源以果糖、菊糖、木糖和葡萄糖最适生长。氮源以酒石酸铵和天门冬酸钠最佳。  相似文献   

9.
花生在我国农产品中有重要地位,其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但是,近年来花生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污染已经成为我国花生消费安全、国际贸易安全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风险因子.根据花生感染黄曲霉及感染后形成毒素污染的原因,本论文总结出花生生长阶段、收获阶段、储存阶段对黄曲霉毒素的预防措施.生产实践中可通过预防花生荚果的损伤、防止花生生育后期的干旱、破坏黄曲霉侵染后的适宜生长环境,从而达到预防花生黄曲霉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丁酰肼(deminozide)又名比久(B9)是琥珀酰肼类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作生长延缓剂、坐果剂、生根剂、保鲜剂等.美国有利来路公司1962年首先开发,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国内外广泛使用,主要用于苹果使果实红艳及改善贮藏性能及果树生长调控等,也用于抑制花生地上部分的徒长,在多雨季节或接近收获期喷施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