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的乡村旅游发展走在了同业前列,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运SWOT分析方法,对桂林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提出了桂林周边乡村旅游应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和措施,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试论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本质属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乡村旅游近年来备受青睐,但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对其理论研究也刚刚开始。本文从资源、市场、产品和效益4个方面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特点;比较了乡村旅游与一般景区旅游在诸多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乡村文化,并从乡村景观、乡村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消费和需求3个方面加以说明,以期对丰富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和指导乡村旅游的开发实践有所帮助和促进。  相似文献   

3.
张宇  俞锐康 《技术与市场》2022,(11):192-193
乡村旅游是新型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桐庐县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的问题也逐步凸显。通过实地调研,对桐庐县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以及在改变乡村贫困落后面貌中的巨大作用引起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将发展乡村旅游确定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简析,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旅游服务业是涪陵发展的“短板”,作为朝阳产业的乡村旅游发展也才刚刚起步。为了扬长克短,涪陵区委党校成立课题组,立足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探索了适宜于该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山地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力度在市场刺激下逐年加强,各级政府结合城市自身的山水资源,打造出区位良好、功能多样、景观多元等优势的山地旅游度假区,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还能带动当地旅游市场产业链、刺激相关服务业发展。本文从“山地旅游度假区”角度出发,以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山水语”综合示范区为例进行景观规划设计,通过特色景点的营造,打造出尊重自然、富有特色的山地旅游度假区。  相似文献   

7.
周玉 《技术与市场》2022,(8):181-183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完成提供极大的助力。从困扰乡村旅游的现实痛点出发,提出了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对目标客户进行清楚定位、突出核心吸引物、促使交通“双循环”更加顺畅以及完善配套设施等助力我国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已经被看作是促进农户脱贫的一个重要途径.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农户生计资本储量和生计资本组合方式的改变,也进一步影响着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因此,研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借鉴英国国际发展部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下,以...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特有资源与旅游业有机融合的一种旅游业态,以其休闲、生态的特质,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之一,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成效初显的环境下,乡村旅游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成份。以广西巴马盘阳河长寿养生休闲旅游开发规划为例,探讨景观设计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RHB战略的新乡村旅游进行发展元分析,探讨每个要素的特性及作用,指出RHB战略是适合广大农村地区的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RHB战略对新乡村旅游的作用是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注重人的元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核心要素地位;产生多元的经济产业链,符合当前我国对农村"精准扶贫"的政策。提出规范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引入民间资本,开展多渠道融资,做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加强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促进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中国传统纹样可以结合当代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为乡村旅游规划中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并从道路、水体、农业景观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传统纹样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值得旅游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乡村性体现了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点,然而由于对乡村性的认知模糊,导致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旅游逐渐丧失了乡村性。乡村性的缺乏造成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通过解析乡村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问题,并提出了创新民宿这一体现乡村性的旅游新业态,以期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宁波 《绿色科技》2014,(5):260-261
指出了三亚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乡村旅游一方面满足了都市人享受迷人的田园风光、回归自然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可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情况出现了恶化的趋势,如何正确处理资源环境禀赋与旅游地承载能力的关系是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旅游经济是黄山市最大的特色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通过依托自然山水、优质生态、厚重人文等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富民强市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分析了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取得成效的一些经验做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于笑云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2):51-53,22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乡村发展的主题之一,乡村旅游对其它产业和整个乡村经济的有效拉动,使其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这种倍受欢迎的旅游方式却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对经济、自然环境及社区文化的影响等。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来源于对乡村社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整体性认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本文对符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吴丹 《绿色科技》2014,(7):321-322
指出了当前国内文献中较少对青年人这一特定族群的乡村旅游行为进行研究,青年人在参与乡村旅游中具有独特的行为特征。以重庆主城周边乡村旅游为例,运用问卷的方法调查青年人在乡村旅游中的各种行为特征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青年人在参与乡村旅游时间较为固定,参与乡村旅游的目的更多是以休闲、放松为主,而对于真正乡村土特产以及农副产品的兴趣不大。根据以上特征为乡村旅游景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技术与市场》2007,(1):29-30
旅游业一直被称为“无烟工业”、“朝阳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人们回归自然奔赴乡村的时候,绿色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旅游就是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活动的总称。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十分迅猛,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许多城市已经把发展绿色旅游业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乡村旅游是一种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断发展的新兴的旅游模式。在调研泰州市溱潼镇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探究了溱潼镇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文化优势、交通优势及5A景区优势。从科学规划景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品牌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的路径,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溱潼镇的乡村旅游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阳朔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阳朔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开发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了阳朔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阳朔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