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低甲醛释放量脲醛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讨论了可用于制备低甲醛释放刨花板与胶合板的脲醛(UF)树脂制备参数,该UF树脂制备经过4个pH值(1.5,9.0,4.5,8.0)阶段,最后阶段加入尿素的量对UF树脂游离甲醛的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弱酸阶段随着甲醛与尿素摩尔比和pH值的下降,通过亚甲基键连接的尿素和高分子质量树脂含量增加,而通过亚甲基醚键连接的尿素的含量下降;在碱性条件下甲醛与尿素摩尔比相同的树脂,较高的pH值可以降低游离甲醛的含量和释放量,当添加2%-5%的胶粘剂时,可提高低摩尔比的UF树脂对木材的胶合性能当甲醛与尿素摩尔比达到1:1时,刨花板与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可达E1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13)C NMR研究了脲醛树脂合成新工艺中不同反应阶段时的脲醛树脂的化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脲醛树脂的化学结构主要受甲醛/尿素的摩尔比,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对脲醛树脂中主要的官能团:游离甲醛、亚甲基、亚甲基醚、Uron等相互关系也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生产低甲醛释放量,高力学性能刨花板用脲醛树脂中主要官能团的最佳含量。  相似文献   

3.
制备合成了不同尿素用量的系列尿素改性酚醛(PUF)树脂胶黏剂,探讨了一种PUF树脂胶黏剂较优的配方和合成工艺,并通过~(13)C NMR、TG对PUF树脂的反应过程和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中尿素分三批加入,以CaO和NaOH为复合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的5组尿素用量不同的PUF树脂,以这5组PUF树脂作胶黏剂压制的杨木三合板胶合强度全部符合Ⅰ类胶合板要求,甲醛释放量≤0.5 mg/L;~(13)C NMR分析结果显示,树脂合成过程中的羟甲基、亚甲基、亚甲基醚键的含量随着尿素添加量和反应时间的不同而变化,PUF树脂合成过程的主要反应为甲醛的亲电加成,TG分析表明热稳定性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一、FDN308防潮刨花板的生产工艺 FDN308防潮刨花板用胶是采用了控制甲醛和尿素的克分子比和添加改性剂来实现的。在实验室试制FDN308过程中通过加改性剂和完善生产工艺(分批加甲醛、尿素,改变反应的pH值,温度和时间,控制缩聚程度)等方法解决了防潮性能,初粘度,胶合强度和贮存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该树脂在合成时采用了弱碱—弱酸—弱碱—碱性的工艺路线,在前期加成阶段采用了pH 8.0~8.5,反应温度控制在80~95℃;第一次加尿素后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在2:1以上;在酸性缩聚阶段,pH值控制在4~6,当粘度达到要求时投入二次甲醛和尿素。第二次  相似文献   

5.
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结构形成比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13C NMR 定量分析跟踪研究了两种不同合成路线中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PUF)结构形成过程,比较了3种PUF树脂的结构构成.研究发现树脂制备过程中的酸性环境导致脲醛树脂初聚物含量增加以及尿素与苯酚之间的共缩聚增加;合成反应初期的介质环境对羟甲基酚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合成过程中酸性环境所处阶段不同,最终树脂结构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6.
引入高分子量、高支化度以及端基为尿素的高支化聚脲(HBPU)用于低摩尔比脲醛树脂(UF)改性,利用HBPU与游离甲醛的反应以及与UF组分的共缩聚反应实现树脂耐水性能的提升和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降低,有效平衡胶合性能和甲醛释放量之间的矛盾。在无溶剂、无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尿素(U)与三(2-氨基乙基)胺(TAEA)的脱氨缩合反应,一步合成了具有尿素端基的HBPU,并对HBPU的分子量分布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HBPU水溶液,采用UF合成反应后期加入和共混2种方法对UF进行改性,通过胶合板性能测试以及甲醛释放量测定,考察了HBPU添加量和添加方式的影响。凝胶渗透色谱和碳-13核磁共振分析表明,通过本研究的合成方法可以获得具有高分子量、高支化度、尿素为端基且水溶性良好的HBPU,并且随着U与TAEA摩尔比的提高,更多尿素封端产物形成。电喷雾电离质谱对改性树脂的分析结果表明,HBPU不仅与UF中的一部分游离甲醛发生羟甲基化反应,同时与UF组分反应生成了部分共缩聚产物。胶合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混以及反应后期加入HBPU两种方式得到的改性树脂耐水性能均显著提升。同时,使用添加5%HBPU改性树脂制备的胶合板甲醛释放量较未改性树脂制备胶合板降低41%。HBPU改性同步实现胶合性能的提升和甲醛释放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HBPU在提高树脂支化程度的同时,还起到捕捉游离甲醛的作用。解决UF胶合性能和人造板甲醛释放量之间矛盾的关键在于提升树脂的支化程度,同时降低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而引入高分子量、高支化度、具有类似尿素反应活性的聚合物是同步实现胶合性能提升和甲醛释放量降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木材工业用胶粘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3苯酚-甲醛(PF)树脂 PF树脂有着良好的耐候性,但存在着成本较高、热压温度高、时间长和对单板含水率要求高等缺点[12]。在PF树脂中引入价廉的尿素是降低PF树脂价格的主要途径。一般来讲,向PF树脂中引入10%左右的尿素不会影响树脂的胶合性能和耐老化性,相反可以降低树脂的游离酚和游离甲醛。另外将PF树脂与UF树脂共混可以克服PF的树脂易透胶的缺点。苯酚-尿素-甲醛(PUF)树脂的反应机理和结构的研究近年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弱碱性条件下,(pH9.0)反应所得PUF树脂中不存在苯酚-亚甲基.尿…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温度、浓度和尿素及其羟甲基衍生物对氯化胺-甲醛体系pH值的影响。试验中发现:1)体系的pH值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随甲醛浓度的增加而下降;2)加入尿素和羟甲基脲化合物使体系的pH值下降。而且,尿素能使pH值下降约1个pH单位。  相似文献   

9.
按酚醛(PF)树脂的制备工艺,采用CaO和NaOH为复合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95%~200%的系列尿素改性酚醛(PUF)树脂,贮存期达30 d以上。该系列PUF树脂压制的杨木三合板,胶合强度符合Ⅱ类胶合板要求,甲醛释放量<0.5 mg/L,符合E0级。其中选用尿素/苯酚(U/P)质量比为1.5∶1,甲醛与尿素-苯酚(F/(U+P))物质的量的比值为0.97的配方制胶,结合13C NMR分析手段,监控投料甲醛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亚甲基、羟甲基和亚甲基醚键的含量变化,以及最终PUF树脂的亚甲基(32.4%)、羟甲基(57%)和亚甲基醚键(10%)的结构比例。  相似文献   

10.
按酚醛(PF)树脂的制备工艺,采用CaO和NaOH为复合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95 %-200%的系列尿素改性酚醛(PUF)树脂,贮存期达30 d以上.该系列PUF树脂压制的杨木三合板,胶合强度符合Ⅱ类胶合板要求,甲醛释放量<0.5 mg/L,符合E0级.其中选用尿素/苯酚(U/P)质量比为1.5∶1,甲醛与尿素-苯酚(F/(U+P))物质的量的比值为0.97的配方制胶,结合13CNMR分析手段,监控投料甲醛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亚甲基、羟甲基和亚甲基醚键的含量变化,以及最终PUF树脂的亚甲基(32.4%)、羟甲基(57%)和亚甲基醚键(10%)的结构比例.  相似文献   

11.
以F/U的终摩尔比、F/U的初摩尔比、缩聚阶段pH值、缩聚阶段温度为变量,UF中游离甲醛含量和羟甲基含量为考核指标来设计正交试验,优化脲醛树脂合成工艺参数。最佳工艺参数F/U的终摩尔比1.05:1、F/U的初摩尔比2.2:1、缩聚阶段pH值5.1~5.3、缩聚阶段温度88℃~90℃。其产品游离甲醛含量小于0.15%,羟甲基含量大于10.5%。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能够测得NLFS - 1型捕捉剂与甲醛反应 ,并且这种捕捉剂能够捕捉脲醛树脂胶中的大部分游离甲醛 ,其捕捉量与树脂的摩尔比或游离甲醛量有关。对于低摩尔比 ,不脱水脲醛树脂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 ,仅用 5 %捕捉剂就能获得较高的捕捉能力。这些板的游离甲醛释放量均能达到欧洲E1级或国标GB -T11718- 1999A级标准。刨花板后期热处理 ,对板的内结合强度提高明显 ,但板的甲醛释放量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摩尔比合成工艺的脲醛树脂胶产生糊化现象,原因在于加成反应阶段,因介质pH值低,生成了亚甲基脲不溶物,羟甲基化不能充分,它表明此次树脂胜的合成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4.
在碱性条件下用尿素和甲醛合成脲醛预缩液(UFC),然后用UFC与尿素制备脲醛树脂(UFC/U),并添加葡萄糖对UFC/U改性得到G/UFC/U树脂,采用DSC和FT-IR等对树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脲醛树脂(UF)相比,UFC/U树脂胶合强度提高5.83%,游离甲醛含量降低3.70%,G/UFC/U树脂贮存期大于30 d,综合性能较好,G1-25/UFC/U树脂游离甲醛含量降低44.44%,胶合板湿胶合强度为1.11 MPa,优于国家II类胶合板标准;DSC结果表明:UFC/U、G1-25/UFC/U比UF树脂的固化特征温度高;FT-IR分析表明:G1-25/UFC/U和UF树脂相比,羟基及亚甲基醚键的峰强度增强,改性树脂的羟甲基优先和葡萄糖分子C(6)的羟基发生反应生成亚甲基醚键。  相似文献   

15.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particleboard, boards were produced using a sealed press. With the sealed press, boards were processed under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steam. This increased the saturation temperature, causing a dramatic rise in temperature inside the board, faster curing of the binder, and a shorter pressing time. The boards were bonded with urea formaldehyde resin, melamine urea formaldehyde resin, or poly(methylene diphenyl diisocyanate) (PMDI). The sealed press improved the internal bond strength and thickness swelling of boards regardless of the binder used during the reduced pressing time. The increased bonding strength improved the board properties, allowing PMDI with a lower resin content to be used for bonding the boards.  相似文献   

16.
刨花板用低毒改性脲醛树脂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维  李伟明 《林业科技》1995,20(4):41-43
本文描述了刨花板用低毒改性脲醛胶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用低毒生脲醛胶生产刨花板是可行的,不但可使各项质量指标达到国际一级标准,而且有量比原胶低10kg/m^3因此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酚醛、尿素、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采用缩聚的方法制备了热固性PMUF树脂胶黏剂。考察了原料配比和初始黏度对PMUF树脂贮存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贮存时间对PMUF树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尿素和甲醛的用量,增加苯酚和NaOH的用量,降低初始黏度可以提高PMUF树脂胶黏剂的贮存稳定性。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PMUF树脂胶黏剂的游离甲醛含量增加,游离苯酚含量减少,黏度变化速率上升,用其压制的胶合板甲醛释放量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8.
胶合板用改性脲醛树脂预压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三聚氰胺及PVA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探讨改性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和性能与预压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较大三聚氰胺加量不利于板坯预压强度的提高;PVA能明显改善树脂的初粘性,但初粘性不决定预压强度;反应终点温度对预压强度影响较大,粘度对预压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高固体含量树脂的预压强度低;较快固化的树脂预压强度较好;低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对预压强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