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ANSYS的越野赛车车架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野赛车由于经常承受由路面不平而引起的非对称载荷,最易激发车架的扭转振动,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某Mini-Baja越野赛车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的自由模态分析,获得了车架的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特征,结果表明车架固有频率大于路面的激励频率,不会产生共振,但是车架1阶和2阶固有频率却与发动机常用车速爆发频率相耦合。该结果为越野赛车车架的结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分布驱动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再生制动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利用Simulink建立了电动轮力学模型、轮胎模型、电机模型、电池模型以及再生制动与ABS集成控制模型。以最佳制动能量回收为目标,进行单一附着路面相同目标制动强度下不同制动初始车速和相同制动初始车速下不同的附着路面不同制动强度的仿真。结果表明,再生制动与ABS集成控制策略能按照电动轮状态进行有效而准确的控制和能量回收,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新型SRV摩托车车架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一新型运动型多功能休闲摩托车车架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模态分析的方法,对车架振动模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车架前十阶重要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指出了路面不平度以及发动机往复惯性力激励对车架振动的影响.分析表明:路面不平度不会引发车架共振;发动机标定功率下的二阶惯性力频率与车架的一阶固有频率相等,将激起车架的一阶模态共振.根据分析结果对车架结构进行优化,改善了车架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S imu link软件建立货车的振动模型及在不同车速与路面不平度下对货车振动进行仿真,依据GB/T 4970-1996《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分析了变化趋势。同时,对3种不同的货车进行室外道路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路面不平度和车速的增加,货车的平顺性有所降低,货车的平顺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ANSYS的FSC赛车车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架为车手提供保护,同时还是赛车最主要的承载结构,车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应用ANSYS软件对赛车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首先在ANSYS软件中建立车架的有限元模型,然后用ANSYS软件对车架模型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强度分析和扭转刚度分析。结果表明,车架强度可满足要求,而扭转刚度不足。据此,提出提高车架扭转刚度的措施。最后对车架进行模态分析,证明其不会与路面激励或赛车其他部件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6.
针对副车架柔性变形对平顺性的影响,建立了某车的后副车架模型,利用HyperMesh对该后副车架进行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和模态分析,将生成的.mnf柔性文件代入该车模型中以替换原有副车架,得到含柔性副车架的整车刚柔耦合模型。通过ADAMS对所建刚柔耦合整车模型进行随机沥青路面及脉冲路面仿真,并与含刚性副车架的整车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具有刚性副车架的整车模型,在两种路面下,刚柔耦合整车模型的驾驶员座椅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更小,整车的平顺性更优。  相似文献   

7.
王鹏利  吴航 《南方农机》2023,(3):134-137+151
研究小组基于MSC.Patran/HyperMesh建立摩托车车架总成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分析,采用壳单元建立不同截面管状结构,在管状连接处采用延伸连接的形式,以使连接区域过渡更平滑。采用非均匀的网络密度进行划分,进一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车架加载路面不平度激励载荷、静载荷及重力加速度后,模拟整车在坑洼路面上以60 km/h的速度行驶,并对车架进行动态应力分析,列表比对并分析车架关键测点及大应力区域的应力情况。仿真结果表明,该工况下车架应力薄弱位置基本满足强度要求,为摩托车车架结构设计和性能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型农用三轮摩托车车架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行驶路面和发动机激励对车架动态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模态分析。通过改变车架的板厚、管径、壁厚等,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进行了优化分析,修正了优化结果。最终使得车架各阶固有频率值提高,车架重量减轻,从而改善了车架结构的动态特性,缓减了该型农用三轮摩托车的振动,为其他各型摩托车结构的振动优化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岳杰  张进秋  彭志召  贾进峰  宋征 《拖拉机》2013,(6):23-27,31
利用各种等级随机路面激励对二自由度履带车辆模型所产生的振动响应进行平顺性影响分析。首先采用傅里叶逆变换方法生成路面不平度并进行了功率谱对比反演验证,通过构建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并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系统结构图模型,输入不同车速、不同路面下模拟的随机激励,可对履带车辆平顺性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宁 《河北农机》2014,(5):40-41
本文对崎岖山区道路的路面不平度进行了抽象,以余弦波形作为车架的不平度作为输入激励,在利用ANSYS软件构建了某一型号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对车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车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为车架抗耦合提供了理论支撑;并利用模态分析结果,将抽象后的余弦波形不平度作为路面激励进行了车架响应计算,得出了车架动态响应,包括车架应力随频率的关系和车架位移随频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