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日光温室中 ,以蛭石为无土栽培基质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直接移栽 ,生产微型薯 ,通过炼苗提高成活率 ,调控温湿度促壮苗 ,及时培土提高结薯率 ,水肥适宜促薯块膨大。平均单株结薯率达到 4 2粒 株 ,由于长期生长 ,单薯重增加到 6 8g ,提高了脱毒薯 1~ 2个等级 ,试管苗直接结薯不仅解决了扦插伤口二次污染的问题 ,而且产量提高了 4 9 6 9% ;效益提高了 16 9 15 %。  相似文献   

2.
张建军 《中国马铃薯》2005,19(3):156-157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防虫温室生产一季微型薯,生产期间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获得健壮的苗,收获微型薯后,再进行大田移栽,测定其二次结薯情况。结果表明,抗疫白产量为26808kg·hm-2,润者为19715kg·hm-2。其产品可作为原种一代,既解决了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综合利用问题,又缩短了育种年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五家渠区域的马铃薯脱毒苗在网室繁育微型薯生产中的各个技术环节,重点是网室准备工作、试管苗移栽管理技术、水肥运筹、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及微型薯保存等技术措施,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网室繁育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脱毒及微型薯繁育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颖蔚  孟令文  张辉 《杂粮作物》2006,26(3):197-199
介绍了马铃薯茎尖脱毒及微型薯繁育技术的发展概况,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中的茎尖分生组织诱导成脱毒苗、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快繁和试管薯的生产以及马铃薯脱毒小薯的生产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同时还对脱毒马铃薯的病毒检测技术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1 前 言目前 ,马铃薯脱毒技术已经很广泛地应用于马铃薯生产 ,并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增产、增收的效果。但常规利用试管苗扦插生产微型薯的技术存在成本高 ,生产出的微型薯百粒重低 ,在进一步繁育过程中会导致发芽势弱 ,容易烂薯的现象。同时 ,试管苗扦插生产出的微型薯中小于 1g的薯较多 ,这些非常小的微型薯就更难在生产上直接应用。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微型薯百粒重 ,我们于 2 0 0 1年春季进行了试管苗扦插与微型薯苗扦插生产微型薯技术的比较试验。2 材料与方法2 1 材料供试材料为郑薯 5号脱毒微型薯 (小于 1g)、脱毒试管苗 ,郑薯 6…  相似文献   

6.
1 前 言用脱毒马铃薯做种薯可增产 30 %以上 ,这是实践所证明的。然而 ,目前生产脱毒种薯的成本高 ,脱毒种薯的售价偏高 ,不仅制约了脱毒种薯的推广 ,而且因为种薯的使用年代长 ,导致脱毒种薯的优良性状再度退化。脱毒种薯的繁殖过程大体分为试管苗繁殖阶段 ,温室扦插剪切繁殖假植苗 ,生产微型薯阶段或移栽假植苗生产原原种阶段。在试管苗繁殖阶段 ,由于技术性较高 ,设备投资大 ,因此生产出的试管苗成本较高 ,这是造成脱毒种薯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在温室扦插剪切繁殖假植苗阶段 ,如果管理措施得当 ,就可以成倍地提高试管苗的剪切繁殖率。作…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试管薯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吉县马铃薯生产研究所自1998年创建以来,一直通过试管苗移栽成基础苗,然后在基础苗上剪尖扦插的方法生产原原种,在多年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两个缺点,一是试管苗移栽基础苗时成活率不高,二是在剪尖扦插的过程中脱毒苗易被染病。因此,在2003年我们设想用试管薯代替基础苗生产原原种,并尝试性进行生产试管薯,结果获得了试管薯50万粒,2004年扩大生产量收获试管薯300万粒,2005年1~3月份又成功收获试管薯100万粒。现将我们探究和总结出的试管薯生产技术介绍如下,以供马铃薯脱毒研究和生产者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施有机肥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及二次结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马铃薯‘早大白’为供试品种,在防虫温室内进行了有机肥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及二次结薯影响的试验,旨在探索提高微型薯产量及试管苗利用率的途径。试管苗移栽70 d后收获微型薯并尽量保护好根系,继续使其结薯,进行多次收获。结果表明:多次收获微型薯的产量远高于一次性收获的微型薯产量,因此二次结薯可大大提高试管苗的生产效率。全部追施处理二次结薯单株结薯2.3粒,而基施有机肥33 kg/667 m2条件下单株结薯3.8粒,因此基施有机肥有利于试管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改变目前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中存在的多、杂、乱、差、代数不清的局面,改革原有的脱毒薯多级生产体系,建立二级脱毒种薯生产体系,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脱毒种薯.本试验尝试直接用脱毒试管苗经很植后,移栽于网棚内,株行距为20 cm×60 cm,生产零代薯.从而省去了用脱毒苗生产微型薯的环节,并且结薯量远远高于生产微型薯,大大...  相似文献   

10.
病毒病是制约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微型薯是生产脱毒种薯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于2010~2013年对收集自云南省的试管苗274个、微型薯356个,共计630个样品。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采用DAS-ELISA检测了8种病毒:马铃薯S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A病毒、马铃薯M病毒、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发现试管苗和微型薯中马铃薯S病毒检出率最高(21.27%),其次是PLRV(5.71%);还检测到了新出现的侵染马铃薯的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研究结果为马铃薯种薯生产过程中病毒病的检测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产成本高、生产微型薯繁殖系数低、造成微型薯价格居高不下的难题,本研究选用两个马铃薯品种(抗疫白和润者),在防虫温室收获完微型薯后,把植株再移栽到网棚,株行距20 cm×60 cm,继续使其结薯,进行二次收获。结果其产量远高于第一次收获生产微型薯的产量,因此大大提高了种薯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冀西北高寒区微型薯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在冀西北高寒区冷凉气候条件下脱毒微型薯的高效生产技术。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单次无损害重复收获与选择采摘结合培“土”技术 ,使单位面积结薯数量提高 2 1 6 %~ 16 9 2 %。同时筛选出提高脱毒扦插苗成活率的生根液最佳组合NAA2 0mg/L +IBA2 0mg/L +GA36mg/L +6 BA2mg/L及成本较低的栽培基质 1/ 2河沙 +1/ 2珍珠岩。并在 10~ 11月霜冻期进行了地沟式拱棚生产微型薯的可行性试验 ,增加了微型薯生产周期数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武川原种基地,对各级种薯生产技术及其良繁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已明确:在开放条件下生产脱毒小薯(原原种),产量可达8073~9465kg/hm2,种薯产量和质量不低于温、网室生产的脱毒小薯;不同薯重的脱毒小薯旱坡地直播效果,以10g和8~10g薯重的效果好,产量和商品率均高;1级种薯在不同旱地类型种植的增产效果,以旱滩地的产量最高,其次为旱坡地,分别比对照(未脱毒)增产71.28%、171.28%;8月上旬为有翅桃蚜迁飞盛期,从7月上旬迁飞初期开始喷药防蚜,防治效果显著;在乌盟后山半农半牧地区以原原种、原种、1、2级种薯建立的3级脱毒良种繁育体系符合该地区的生产实际,能达到留种和保种的快速、优质、高产、低成本的效果。经过6年示范推广,现已在武川等3个旗县普及,累计各级种薯种植面积达到2.32万hm2,平均单产3万kg/hm2左右,生产出各级种薯及商品薯6985万kg,累计创造社会财富7150万元。  相似文献   

14.
脱毒小薯无土栽培生产培养基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温室条件下无土栽培脱毒小薯生产基质进行了试验研究,供试品种中薯2号、中薯3号、Favorita、Agria4个品种。结果栽培蘑菇后的棉籽皮做基质生产脱毒小薯,其扦插苗成活率、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都高于用蛭石和珍珠岩基质。棉籽皮和砂子不同配比基质,以2份棉籽皮1份砂子的配比生产效果最好,从而为我国棉产区温室条件下生产脱毒小薯,找到了一种廉价的基质,为降低脱毒小薯生产成本,提高产量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Minitubers have becom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seed potato production systems. Minituber production methods and yields affect costs. We used data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eed potato program to estimate minituber production costs by variety in 2009, 2010, and 2011. Labor is identified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operating cost, while salaries represent the greatest fixed cost. The 3 year average total cost per minituber across all varieties was estimated at $0.47. Of the varieties grown in all 3 years of analysis Langlade had the highest average yield and lowest cost. Yukon Gold and Pike had the lowest yields and highest costs.  相似文献   

16.
不同营养方式对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面营养在马铃薯种薯生产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种薯生产上只喷叶面营养液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为了充分了解叶面营养对种薯生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3种不同营养方式对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营养方式在前期对马铃薯生长影响较小,但块茎形成后,采用叶面营养与根系营养相结合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种薯产量,只喷叶面营养也能形成马铃薯,但是数量很少。这说明叶片对营养的吸收效率较根系高,但是有一定量的限度,这种作用在块茎形成后表现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Performance of 20 potato genotypes was studied for seven agronomic characters in crops raised from minitubers and normal seed tuber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computed between minituber crop and normal seed crop in order to study the selection efficiency at minituber crop level. The performance of normal seed cro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minituber crop for various characters including tuber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minituber and normal seed crop were significant for various characters except number of stems and number of tubers. High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0.86) was for tuber yield followed by average tuber weight (r=0.67) and number of nodes (r=0.63).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election for tuber yield can be practised at the minituber crop level in potato breeding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18.
提高雾化栽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用 3种处理方法 ,下放植株 ,激素 (CCC) ,剪尖对雾化栽培室内的脱毒苗进行随机区组处理。结果表明 :激素和剪尖对叶面积系数 (LAI)、株高、茎粗等营养器官生长特征影响一致 ,可用剪尖替代激素促进形态建成 ;下放植株可极显著促进根系发育 ,促使腋芽向匍匐茎转化 ,可极显著提高微型小薯的产量 ;同时 ,相关分析表明 ,LAI与单株薯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874 8 ) ;根系体积与单株薯数显著相关 (r=0 82 0 1 ) ,与单株匍匐茎数极显著相关 (r =0 8770 )。  相似文献   

19.
选择毕节地区主推品种威芋3号微型薯开展不同粒级对一级原种繁殖的影响试验,设每粒≤5、6~10、11~20、21~30、31~40 g 5个处理粒级。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品种和种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晚疫病危害程度与原原种粒级存在一定关系,当原原种粒级每粒≤5 g时,不利于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当原原种粒级在每粒6 g以上时,晚疫病发生情况接近;粒级为每粒21 g以上的原原种繁殖一级原种产量较高,生产上调进原原种时建议选择大粒种薯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