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种业导刊》2012,(2):14+16-14,16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2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明显重于2011年,预计发生面积0.7亿公顷次,同比增加10%。其中,病害发生面积0.3亿公顷次、虫害发生面积0.37亿公顷次,同比分别增加28%和2%。蚜虫、纹枯病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吸浆虫有加重发生趋势,条锈病、赤霉病在部分地区有偏重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2.
麦田冬春冻害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冬暖现象和倒春寒的频繁发生,造成麦苗发生冻害,轻者减产,重者毁收。现就其发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影响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先群  蒋敏华  毛堂芬  李丽  董颖苹  徐涵 《种子》2006,25(10):37-43
游离小孢子培养已经成为油菜遗传育种和生物工程的重要内容。由于影响游离小孢子形态发生的因素较多,尤其是生长在大田环境下的植株,小孢子发育不一致,游离小孢子形态发生产生频率低,因此形态发生诱导率低仍然是限制该技术广泛应用的一个问题。为此,深入和全面了解影响小孢子形态发生能力及再生体系的各种因素,掌握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和今后发展的方向,有助于优化油菜小孢子的再生体系、促进油菜育种。本文总结了油菜游离小孢子形态发生的研究进展,并认为应用分子技术克服小孢子离体形态发生障碍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伊犁河谷适宜玉米制种,随着种植面积增加,品种来源广泛,种植模式的改变和气候变化,田间病虫害种类也发生改变。棉铃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等害虫逐渐成为田间优势种群,玉米螟为害减轻,瘤黑粉病发生普遍,玉米锈病在部分地块发生较重。文章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达到控害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是由子囊菌引起的真菌陛病害,其发生具有突发性、流行性和毁灭性的特点,常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稻瘟病在全国各水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水稻一般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属桂北高寒山区,由于山高水冷雾重,种植水稻更易发生稻瘟病,  相似文献   

6.
《山东蔬菜》2010,(2):44-45
近年来,随着平菇栽培面积的扩大和栽培年限的增长,害虫的为害日益普遍,且呈发生早、快的趋势、严重时片菇无收。由于平菇对农药较为敏感,易产生药害,当虫害发生后用药,很难达到除虫保菇的效果。因此,识别各种害虫的为害特点,减少侵染源,是避免和减少虫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掌握入侵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云南省的发生发展情况,并提出对其防控策略,防止进一步的传播扩散。于2020年5月—2022年5月通过走访调查,分析和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云南省的入侵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入侵植物在云南尚处于零散点状发生状态,个别地区有入侵农田的情况发生,且这些发生点是以有意引入或无意传播途径为主。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云南多地发生,且有蔓延发展的趋势,应加强管控并及时防除。  相似文献   

8.
据全国农技中心会同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1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中等程度发生,预计发生面积0.69亿公顷次,同比增加5%。其中,虫害发生0.5亿公顷次,同比增加4.5%;病害发生0.19亿公顷次,同比增加8.5%。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红火蚁蚁群结构及发生动态,2016年采用计数法和称重法对昆明宜良县红火蚁的蚁群结构及发生动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蚁巢地上部分,职能蚁和生殖蚁的数量分别为98.15%、1.85%,职能蚁以工蚁和兵蚁成虫的数量最多为83.38%,生殖蚁以卵、幼虫和蛹的数量最多为52.15%。2016年红火蚁发生高峰期在6—9月,8月数量最多,以职能蚁为主;生殖蚁发生高峰期在6—8月,成虫发生高峰期在6月,卵、幼虫和蛹发生高峰期在8月,因此红火蚁防治的关键时期在5—9月。2016—2017年冬春季红火蚁蚁群中职能蚁数量最大为99.34%,生殖蚁数量为0.66%;蚁巢地下部分红火蚁的数量高于地上部分的数量,地下部分红火蚁数量占59.19%,地上红火蚁数量占40.81%。研究结果可为当地红火蚁防控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顾敏 《科学种养》2012,(1):44-44
仔猪大肠杆菌病包括仔猪出生后数日内发生的仔猪黄痢,2~3周龄发生的仔猪白痢和6~15周龄发生的仔猪水肿病。为有效控制仔猪大肠杆菌病,在养殖生产中应摸清和掌握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病规律,做到早期预防,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11.
通过1996~1999年在40个检疫性斑潜蝇监测点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美洲斑潜蝇在贵州的发生分布,并结合其发生危害情况和地理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将美洲斑潜蝇的发生危害划为3个发生区,即重发生区;中等发生区;轻发生区。  相似文献   

12.
羔羊白肌病又称肌营养不良症、僵羊病,绵羊羔及山羊羔都可发生。其特征是心肌与骨骼肌组织发生变性,颜色变淡,甚至苍白,并发生运动障碍和急性心肌坏死,常呈地方性、季节性流行,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3.
麻玉香 《种子科技》2023,(9):109-111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种植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又被称为“柑橘癌症”,发病之后会严重影响柑橘的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柑橘树死亡,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从对柑橘黄龙病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没有高效的治疗方法,应采取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控的措施,减少黄龙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文章论述了柑橘黄龙病发生特点、发病规律,阐述了该病发生和蔓延的原因,论述了柑橘黄龙病的防控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烤烟病毒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历年病毒病在宜阳县发生情况分析,结合影响该地区病毒病发生和流行因素,提出了减轻病毒病的有效途径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耕作方式及推广品种的改变,我国各地区主要玉米病害的发生也随之发生改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辽宁地区大爆发,近年来该病害的发生又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已成为丹东地区重要的叶部病害。掌握该病害的发病规律,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能缓解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从而达到确保玉米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自生稻即未经人工播种或插秧,从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稻株,也称野生稻。随着直播稻面积的不断扩大,自生稻的发生量逐年加重,自生稻类型也逐年增多,农户往往误认为种子纯度差而发生争议。为充分了解自生稻分布类型、发生特点和生物学特性,我们于2006年和2007年相继设置了自生稻发生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1年小麦病虫害偏重发生,总体程度重于2010年,预计发生面积0.67亿公顷次(10.0亿亩次),与2010年持平。其中,虫害发生0.36亿公顷次(5.4亿亩次),病害发生0.31亿公顷次(4.6亿亩次)。  相似文献   

18.
对新疆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10号”种子采用水合(HP)和盐渗(OP)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调查各处理种带病原菌的种类和发生率。结果表明:未经任何处理的棉花种子的种带致病菌和腐生菌的种类较多,发生率较高。HP和OP处理能显著降低棉花立枯丝核菌、黄萎病菌、镰刀菌等种带致病菌的发生,但对青霉菌和黑根霉菌等腐生菌的发生有诱发作用。种子表面消毒对未处理种子和水合处理种子种带病原菌的发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腐生菌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盐渗处理后的种子腐生菌的发生抑制作用不大,相反,黄萎病菌的发生率大大提高(11.5%)。2种种子处理方法比较而言,6h的水合处理对棉花种带致病菌,尤其是枯、黄萎病的发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如果再辅以种子表面消毒,还能大大降低青霉菌、黑根霉菌等腐生菌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柑橘粉虱又名橘黄粉虱、通草粉虱和橘绿粉虱等,因其成虫体和翅上均被白色蜡粉覆盖,肉眼看为白色而得名。以往在三峡库区乃至国内柑橘产区很少发生,然而近几年来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现就其普遍发生的原因、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曹涤环 《科学种养》2011,(12):63-63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时常可见到农药药害和施肥造成的肥害,药害发生后症状一般都很明显,而肥害的发生比较难以识别,有时和农药药害有一些混淆。因此,区别不同情况,识别常见肥害很有必要。下面介绍几种肥害类型和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