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罗非鱼的繁殖一般是雌雄配对好,在池塘让其自然交配产卵孵化。其孵化方式是雌鱼口含卯孵化,直至幼体出膜,卵黄消失,最后游动能力稍强时离开雌鱼,此时的罗非鱼幼体0.8cm左右,聚群靠近塘边水面游动。  相似文献   

2.
石鲽的人工繁殖和育苗Ⅰ:促熟,人工授精及孵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国内首次进行的石鲽鱼人工繁殖试验,于繁殖期捕获的成熟亲鱼可在池中自然产卵,并且其人工授精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高于激素促熟亲鱼所产之卵。注射HCG和LRH—A对亲鱼的性腺发育有明显的促熟作用,而促熟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亲鱼的发育程度。石鲽鱼的精子离体10分钟后完全丧失了使卵子正常受精和孵化的能力,而卵子离体70分钟后仍可以有29.8%和38.2%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3.
我国青鱼人工繁殖成功以来,一般靠人工助产受精的方式孵化鱼苗,青鱼催情后,雌雄自行交配产卵受精,仍为国内难题,人工助产受精,消耗劳力,损伤亲鱼,受精率不正常,针对这一问题,我所通过九年的反复实践,认真总结,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规律:青鱼催情,不能达到自然产卵受精,我们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青亲鱼性成熟季节迟生殖力弱,在一般饲养条件下,要在其他三大家鱼催产后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人工制作的陶瓷管道诱导大弹涂鱼产卵的实验结果。未经激素催熟的亲鱼放人产卵池内7—12d未见产卵。经一次激素注射催熟的亲鱼放人产卵池内第3天开始在管道内交配产卵和受精,未能产卵雌鱼的卵母细胞开始退化吸收。不同产卵池中管道的产卵率差别很大。卵子粘附在管道不同部位的数量和受精率均不相同。强迫配对的亲鱼虽有产卵,但卵子不受精。  相似文献   

5.
家鱼亲鱼产后精心培育两点措施一、要采取防病措施产后亲鱼体质虚弱,鱼体在拉网过程中常会有些受伤,较易感染疾病.因此,亲鱼产后要及时拉上检查产卵情况和受伤情况.检查亲鱼,发现如果没有顺产或半产.要把亲鱼体内的精液和卵子挤出,进行人工授精,提高催产率.同时...  相似文献   

6.
家鱼人工繁殖是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使鱼的性腺达到发育成熟、产卵、受精、孵化鱼苗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划分为亲鱼的培育、催产和孵化三个阶段。一、亲鱼的培育在秋末、初冬或早春水温较低时,适宜运输活鱼。在天然水域捕捞成鱼时,选择体质健壮、无伤、病,  相似文献   

7.
利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技术,对30组蓝鳃太阳鱼(♂)和绿鳃太阳鱼(♀)亲鱼成功地进行人工杂交繁殖试验。在第2次注射催产剂36h后亲鱼开始产卵,4d后产卵结束,共产卵9组,产卵率30%,产卵4.95万粒,受精卵约4万粒,受精率约82.2%。经38~50 h孵化,出苗3.4万尾,孵化率85%。获3 cm苗种2.5万尾,成活率73.5%  相似文献   

8.
科学繁育泥鳅苗种,是提高泥鳅养殖效益的有效手段。繁殖泥鳅要求雌雄亲鱼配组,雌雄亲鱼在生殖季节的鉴别方法是:雄鱼挤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从生殖孔中流出来;雌鱼腹部圆大,卵孔大而整齐。泥鳅一般在4月份开始产卵繁殖,繁殖方法有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9.
金鱼是野生鲫鱼的变种.我国是世界上饲养金鱼最早的国家,经国内外几百年的不断选育,目前金鱼已成为品种最多,饲养最广泛的观赏鱼类。金鱼一般分为草种、文种、龙种、蛋种和龙背种等品系,当前对金鱼进行繁殖过程中,一般是让其自产或用人工观察,发现发情立即捞出。人工挤压,使其产卵受精。此方法的受精率不高,产卵时间长不集中,不利于孵化及苗种培育,对亲鱼的伤害大且劳动强度大。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这种繁殖方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人工生殖催情药物,促使亲鱼集中发情,产卵受精,集中孵化的技术。现将金鱼全人工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结合2001~2003三年来所进行的加州青鱼繁殖生产实践,研究了其从亲鱼培育、自然繁殖、人工繁殖到孵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结果表明:美国加州青鱼可进行人工繁殖,也可让其自然繁殖.人工繁殖要将亲鱼分池培育,通过注射催产激素,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或自然受精和人工孵化管理,平均每尾雌鱼产卵约75000粒.受精率为85.6%,孵化率为84.5%.自然状态下繁殖,将亲本同池饲养,要选择水草丰富的池塘,或在亲鱼池中种植水生植物,设置产卵巢,让其自然产卵、自然孵化.自然繁殖难以满足大批量苗种生产的需求,一般每公顷亲鱼池年产1~2 cm加州青鱼鱼苗15~30万尾.  相似文献   

11.
程光平  梁亮  黄钧 《淡水渔业》1999,29(2):27-31
采用“直接配对”及“适应 配对”( 下称间接配对) 方法, 对一冬龄月鳢雌雄进行单组配对产卵, 同时进行了“捞卵”和“亲鱼护卵”孵化比较及小水体育苗观察, 还结合家鱼繁殖技术讨论了月鳢繁殖及鱼苗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12.
黑鲷,俗称黑加吉,属鲈形目鲷科,鲷属,是一种肉味鲜美的暖温性底层海水鱼类。具有广盐、广温、杂食性,生长快等特点。目前被当作较有前途的开发对象。 一、繁殖习性 每年4—5月间,水温达13—15C时,亲鱼经过药物催产,即可获得成熟卵子。在人工环境控制下,亲鱼不需催产,也可获得正常的受精卵。黑鲷有一个性分化的过程,性分化是在性成熟过程中出现的。从年龄上区分,一龄鱼表现为雄性,2龄鱼大部分是雌雄同体,3龄鱼分化为雄性的占50%以上,4龄鱼多数为雌雄异体,并分化为雌鱼。黑鲷为多次产卵型鱼类,大个体怀卵量超过50万粒以上,小个体约15万粒左右。产卵期因地而异。在室内水泥池控温越冬条件下,3月中下旬即可自然产卵受精。 二、亲鱼培育  相似文献   

13.
鲤、鲫鱼和团头鲂繁殖虽较简单 ,但在生产中 ,养鱼户一次能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受精卵也并非容易。往往春天水温回升 ,部分性腺发育好的亲鱼先行产卵 ,结果又因冷空气侵袭 ,鱼卵因丛生水霉而全军覆灭。根据我县鱼种场多年的成功经验 ,要提高亲鱼的催产率和受精率 ,应抓好以下措施。1.卵前雌雄分养 ,以防水温升高 ,亲鱼自然产卵。鲤、鲫鱼,在产卵前20d将亲鱼池排干池水。把亲鱼捕出 ,放在网箱中 ,然后在池中用竹箔或芦帘将池塘一分为二。加水后 ,将雌雄鱼分开暂养。团头鲂,在产卵前20d将雌鱼从亲鱼池捕出 ,放入另一个鱼池暂养。2…  相似文献   

14.
1993年在涨渡湖催产鳜亲鱼7组,产卵率100%,获卵45万粒。受精率77.8%,孵化率85.7%,获鱼苗30万尾。经用孵化环道培育成夏花29.5万尾;环道和产卵池培育成寸片21.42万尾。选择1kg以上的适宜规格鳜亲鱼强化培育是提高怀卵量和卵子质量及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用环道流水培育苗种效果较好。开口饵料鱼以鳊最好。  相似文献   

15.
于2017年4月底至6月初,进行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亲鱼为天津鸿腾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4年春天从我国台湾省引进。共选用台湾泥鳅约2 500kg,其中雌鱼约1 800kg;雄鱼约700kg,雌雄比例约为2.5∶1,雌鱼、雄鱼平均体重分别为121.88g、126.98g。雄亲鱼平均"胸鳍长/体长比"为15.71%,显著大于雌亲鱼的10.08%(P<0.001),并且雌、雄鱼之间数据不重叠。雌鱼背部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加鲫鱼脑垂体催产,雄鱼不使用催产素。人工授精后,将受精卵均匀地洒在孵化池内的网框上进行孵化,孵化水温18.5~22.5℃,受精约48~52h后破膜孵化。雌鱼每尾产卵量28.7g,平均每克卵数2 061粒,受精率82.98%,平均孵化率97.4%。2017年获得水花约7亿尾。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罗非鱼的苗种培育(一)罗非鱼的产卵繁殖:产卵繁殖可在面积为1~2亩,水深在1.5~2米,底质松软的土池中进行。繁殖池经过清池肥水后,以雌雄比例4:1~5:1,放入健壮无伤的成熟亲鱼。放养密度以鱼体大小而异,鱼体重2~3两的,每亩可放养600尾左右,若按体重计算,每亩可放养100~150斤。罗非鱼的繁殖力很强,一年内只要温度适宜,雌鱼可几次发情产卵。我国北方当水温达到21℃以上时,亲鱼便可发情产卵,发情的雄鱼在池边浅水处挖窝,然后引诱雌鱼游向产卵窝产卵,同时雄鱼排精,雌鱼将受精卵含入口内孵化。在30℃左右,4~5天便可孵出仔鱼,再经13~14天,仔鱼卵黄囊完全消失,并具有一定游泳能力后,离开雌鱼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17.
1993年在涨渡湖催产鳜亲鱼7组,产卵率100%,获卵45万粒。受精率77.8%,孵化率85.7%,获鱼苗30万尾。经用孵化环道培育成夏花29.5万尾;环道和产卵池培育成寸片21.42万尾。选择1kg以上的适宜规格鳜亲鱼强化培育是提高怀卵量和卵子质量及提高受精率、孵化率、苗种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采用环道流水培育苗种效果较好。开口饵料鱼以鳊最好。  相似文献   

18.
金鱼冬季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鱼保持了其祖先鲫鱼的繁殖习性:一年性成熟,达性成熟的雌鱼每年可产卵 2~ 3次,受精卵粘性,可在静水、流水中孵化,胚胎发育及对环境的要求与鲫鱼完全相同。根据金鱼繁殖习性,如从秋后开始采取加温 (恒温 )强化培育、光照流水刺激,辅以人工催产等技术措施,能使金鱼在冬季产卵 1~ 2次,对杂交育种,提高产卵量和延长幼鱼生长期,特别是北方地区观赏鱼养殖都具有积极意义。 1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1.1亲鱼选择 进行冬繁的亲鱼要经过严格挑选,选择品种纯正、体质健壮、色彩艳丽、鳞片完好无损、体态均匀的雌雄个体。根据上述标准,华中…  相似文献   

19.
<正> 鲤鱼能在洼淀、坑塘等静水中自然产卵、孵化。只要掌握住鲤鱼的产卵规律,养鱼户就能自繁自养。虽然鲤鱼产卵、孵化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但是要想按计划大批量生产,并不比家鱼容易。其难处首先是由于鲤鱼属分批产卵鱼类,卵子发育不同步,致使亲鱼单位体重产卵量较少。鉴于上述情况,我们从1982年进行了鲤鱼人工控制自然繁殖技术的研究,摸索出一套鲤鱼人工繁殖技术和规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美国西北部哥伦比亚河及其主要支流蛇河和鲑河盛产鲑鳟鱼。亲鱼在河流上游小溪卵石中产卵,孵化后的幼鱼在溪流淡水中生活一定时间后顺流而下到达海洋,性成熟后又要进入河口溯流而上产卵繁殖。这些鱼具有强烈的回归性,亲鱼总要上溯到当初孵化的地点去产卵。为此总是不迷方向地逾越座座大坝,历经数千公里回到出生地。亲鱼在进入河口后就不进食。太平洋鲑在产卵后即死亡,大西洋鲑可能生产二、三次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