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农村现行生产体制下,积极地改绿肥直接翻压为饲养畜禽、过腹还田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1986~1988年在潮盐土亚类的轻盐土,棉麦两熟田上进行了定位试验。畦面4米,适宜东风—12型拖拉机耕作。棉花采用100厘米和40厘米宽窄行种植。窄行内9月中下旬套种黑麦草、苔子混播饲草,亩施过磷酸钙20公斤、尿素  相似文献   

2.
在乌克兰波列希耶地区.根据土壤紧密度和气候条件,一般提倡苗前松土深度从10~12到16~18厘米,苗期行间中耕8~10和16~18厘米。我们于1978~1980年在契尔尼戈夫试验站研究了松土深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处理有:(1)苗前两次松土和行间三次中耕均为14~16厘米(对照)。(2)苗前两次松土14~16厘米,第一次行间中耕20~22厘米,第二次27~30厘米,第三次27~30厘  相似文献   

3.
不同绿肥翻压还土后植烟土壤主要养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绿肥翻压还土对土壤养分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光叶紫花苕、箭舌豌豆、紫云英、普通黑麦草、冬牧70、满园花等6种绿肥翻压后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绿肥翻压还土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64%~13.33%、19.25%~40.99%、2.32%~18.75%、47.94%~76.50%;(2)不同绿肥品种以普通黑麦草提高土壤有机质幅度最大,以箭舌豌豆提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幅度最大,以紫云英提高土壤速效钾幅度最大;(3)不同绿肥种类以禾本科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效果较好,以豆科绿肥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垂直深旋耕与施用有机碳肥改良植烟土壤的效果,研究了垂直深旋耕配施有机碳肥对酸性植烟土壤pH、物理性状及主要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垂直深旋耕可提高全耕作层土壤pH,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2)垂直深旋耕配施有机碳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植烟土壤氮、磷、钾的有效性;(3)以垂直深旋耕结合2次施用有机碳肥改良酸性土壤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通过4年(2009~2012年)的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深松40 cm+秸秆还田(SSS)、连续深耕+秸秆不还田(CT)、连续深耕(30~35 cm)+秸秆还田(CTS)、常规耕作(旋耕)+秸秆还田(CK) 4种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SSS处理平均增产幅度达到16. 9%;与CT处理相比,CTS处理平均增产11. 6%;(2) SSS处理有利于提高玉米散粉中后期灌浆速率,增加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最终增加千粒重;而与CTS处理比较,CT处理的中后期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均较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日较早,灌浆总天数较少,最终千粒重较低;(3)SSS处理能改善土壤物理状况,降低土壤R值,有利于玉米根系下扎;而CT处理则较CTS增加了0~10 cm和20~30 cm土层容重,不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因此深松和覆盖有利于玉米后期生长和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改善籽粒灌浆特性,从而提高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
稻田耕作方法和质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生产成本的重要方面。保证或提高作业质量 ,尽可能减少稻田耕作作业层次 ,对节本增效可起到重要作用。 1 999年~ 2 0 0 0年我们通过试验 ,在稻田原茬越冬的基础上 ,采取早春水旋耕的方法一次完成松土、碎土和水打浆作业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 早春水旋耕的优点1 1 水旋耕搅浆好 ,手扶水耙作业效率高目前稻田常规整地方法是以秋旋耕为主 ,其次是春旋耕 (均为旱旋耕 ) ,再通过手扶水耙地 ,达到 :(1 )搅泥浆 ,使耕层土成为糊状 ,起到减少渗漏和保证插秧时能粘住秧根 ,达到立秧良好的目的 ;(2 )平地 ,保…  相似文献   

7.
用聚氯乙烯为原料编织成30厘米×60厘米的小方片,以其为衬底直接铺放在秧畦上,然后进行放秧土、播种、压种来培育水稻秧苗的方法称为水稻编织布育秧。水稻编织布育秧技术由1984年开始进行试验,经过三年五个早、晚育秧季节的多点试验已获得成功,试验面积达1千亩。于一1986年进行了产量验收并通过了技术鉴定。实践证明,水稻编织布育秧存在许多优点: 1.编织布秧在农艺性状上具有如下特点(1)秧龄弹性大;(2)返青早;(3)分蘖力强,出叶速度快;(4)低节位分蘖成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定小麦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1982~1983年进行的小麦分期播种、密度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小麦不同播种期与不同基本苗对产量的影响,以及播种期与基本苗数的相互关系。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福繁16 (二)试验处理设播种期(A)和每亩基本苗数(B)二个因素,每因素四个水平,即A_111月15日播种,A_211月20日播种,A_311月25日播种,A_411月30日播种;B_1每亩基本苗14万,B_2每亩基本苗18万,B_3每亩基本苗20万,B_4每亩基本苗24万,共计16个处理组台。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 ,甘肃省敦煌市棉田棉铃虫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控制危害 ,探索化学防治的最佳药剂 ,2 0 0 3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1基本情况试验在敦煌市七里镇进行。肥力中等 ,棉花长势较旺 ,棉铃虫发生较重 ,前期未用药。施药时间为7月 2 4日 (二代棉铃虫发生高峰期 )。试验药剂由地区植保植检站和敦煌市农技中心提供。试验设 8个处理 :( 1 ) 2 4 %万灵水剂 1 0 0 0倍液 ;( 2 ) 48%乐斯本乳油 80 0倍液 ;( 3) 1 0 %大功臣可湿性粉剂 30 0 0倍液 ;( 4 ) 1 .8%集琦虫螨克乳油1 0 0 0倍液 ;( 5 )圣方 1 5 0 0倍液 ;( 6) 35 %赛…  相似文献   

10.
(一)法定计量单位名称、符号和换算关系(见表)(二)实用举例1.二行畦,宽窄行,宽行距2.6尺,应改为宽行距87厘米;2.结合施当家肥深开畦沟5~6寸,应改为深开畦沟16~20厘米;3.亩产皮棉153斤,应改为亩产皮棉76.5公斤;4.全乡总产皮棉80150担,应改为全乡总产皮棉4007.5吨;(农田面积暂时仍用“亩”)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寒地玉米秸秆还田和深松对土壤肥力、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农花5号为试材,设置旋耕(T1)、旋耕+深松(T2)、旋耕+秸秆还田(T3)、旋耕+深松+秸秆还田(T4)4个处理,进行长期定位试验,测定土壤水分、容重、孔隙度、土壤养分、根系形态和产量。结果表明,深松和秸秆还田处理下,0~40 cm土层土壤孔隙度显著增加,土壤容重显著降低,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与T1处理相比,T3和T4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尤以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增加幅度最大,而T2处理的养分变化不显著;T2和T4处理下花生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高于其他处理,且T4处理下的根系干质量和根系活力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T3和T4处理下的单株饱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和荚果产量均显著增加,且T4处理产量增加幅度较大,而T2处理下各产量指标变化不显著。由此可见,在秸秆还田配套深松措施中,秸秆还田可以增加以氮素为主的土壤养分含量,深松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维持根系活力,从而实现花生增产,而仅冬前25 cm深松措施并不能显著促进花生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优质油菜史力丰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优质油菜品种史力丰进行播期试验、密度和施氮量二因素试验表明 :( 1)在江苏泰州市沿江地区的适宜播期为 9月 10~ 15日 ,里下河地区为 9月 15~ 2 0日 ;( 2 )随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增加 ,史力丰产量先增后减 ,以施用纯氮 2 70kg/hm2 、移栽 15× 10 4 株 /hm2 组合产量最高 ,达 2 6 0 9.7kg/hm2 ;( 3)单位面积有效角果和每角粒数随播期的提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 ;( 4)密度、施氮量对芥酸、硫甙和油分含量等品质指标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叶面肥对杂交棉生长发育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类型叶面肥料在河南省棉花生产上施用效果。于 2 0 0 3年选择了 4种不同类型叶面肥料进行棉花肥效试验 ,以评价其在生产上的使用效果 ,以期为棉花生产提供依据。1试验方法试验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实习基地试验田进行。供试土壤为潮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 1 .2 84% ,全氮 0 .892 % ,速效磷 ( P2 O5) 1 2 .76mg· kg-1,速效钾 98.2 8mg· kg-1。试验设 5个处理 :( 1 )喷施腐植酸叶面肥 375 0 g· hm-2 ;( 2 )喷施氨基酸叶面肥375 0 ml·hm-2 ;( 3)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 375 0 g·hm-2 ;( 4 )喷施含调节剂叶面肥 45 0 0 ml· hm-2 ;( 5 )…  相似文献   

14.
(四)育种过程育种材料的创造,形成和研究是按照五个环节进行的:(1)原始材料圃;(2)选种圃;(3)鉴定圃;(4)品种预试圃;(5)品种试验。由于地区条件、育种机关形成的传统和创  相似文献   

15.
文摘     
用奥帕克—2玉米饲喂受孕母猪(P.M.Costa等),《Revista de Sociedade Brasileira de Zootecnia 》 ,1985, Vol.14,№4,454~462(葡萄牙文) 对48头本地猪×大白猪的杂种母猪,在怀胎期间分成6组饲养,(1)日粮1.8公斤奥帕克—2玉米加维生素B_6;(2)除无维生素B_6以外,同第一组;(3)日粮1.8公斤奥帕克—2玉米加豆饼和维生素B_6;(4)除无维生素B_6以外,同第3组;(5)日粮1.8公斤普通玉米  相似文献   

16.
试验在湖北农学院教学实习场进行。棉花品种为鄂抗棉 6号 ,试验设 5个处理 :( 1 ) 50 %甲·辛乳油 1 50 0倍 ;( 2 )华农 1号 1 0 0 0倍 ;( 3)家福灵 1 0 0 0倍 ;( 4 ) 2 5%棉铃清乳油 2 0 0 0倍 (对照药剂 ) ;( 5)清水对照。随机区组排列 ,4次重复 ,小区面积 2 2 .5m2 。试验选择在四代棉铃虫卵孵高峰期进行。每小区取样 2 5株 ,施药前调查记载棉铃虫的幼虫数和卵量 ,药后 3天调查残存幼虫数和卵量。药后 7天只调查残存幼虫数。以药后虫口减退率计算校正防效 ,对防校进行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用 q测验法。1 药后 3天防效表 1  4种杀虫剂防治…  相似文献   

17.
玉米磷肥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玉米2+X优化配方施肥磷肥总量控制试验,得出响水县玉米壤质脱盐土地区土壤有效磷含量大于14.8 mg/kg时,最佳施磷量为3~4 kg/667 m2。  相似文献   

18.
长期稻-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湘南红壤稻田多熟制的增产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1982年开始,对红壤稻田布置了紫云英(T1)、油菜(T2)、黑麦草(T3)绿肥翻压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生长发育影响的长期轮作制度定位试验。27年的研究结果表明:1)与冬闲(CK)处理相比,种植绿肥处理能促进水稻增产,增产幅度依次为T1T2T3;2)与CK相比,绿肥处理下水稻年产量与CK处理间差异随年份增加而增大;T1处理与T2、T3处理间及T2处理与T3处理间差异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可溶性硅钾肥是由滨州师专研制的新型叶面喷施肥料 ,为了探讨在本市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于2 0 0 2年进行了棉花喷施可溶性硅钾肥的效果试验。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在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高科技示范园进行。供试土壤为壤质潮土 ,试验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 .37%,速效氮 68.2 8mg· kg-1 ,速效磷 1 6.1 1 mg· kg-1 ,速效钾 1 2 4 .5 1 mg·kg-1。试验共设 4个处理 :每次喷施可溶性硅钾肥 ( A) 5 0 ml· hm-2 ;( B)1 0 0 ml· hm-2 ;( C) 1 5 0 ml· hm-2 ;( D)喷施等量清水对照 ( CK)。随机区组设计 ,4次重复 ,小区面积5 8.8m2 。供试棉花品种为转…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方强农场的稻纵卷叶螟发生量大,危害严重.为寻找高效、安全、低成本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最佳药剂,进行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供试水稻品种:镇稻4号;(2)栽培条件:试验在我所8号试验田进行,前茬小麦,土质潮盐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水稻于6月22日移栽,机插方式,长势一致.栽培管理同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