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猪疥螨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昌  王永胜 《养猪》2009,(6):44-45
1猪疥螨生活史猪疥螨(Sarcoptes scabiei var. suis)是猪最重要的一种外寄生虫,长度约为0.5毫米。它潜藏于猪只皮肤表皮层,并在此完成整个生活史。猪疥螨成虫在皮肤内挖掘隧道,以猪皮肤组织和渗出淋巴液为营养。雌雄虫交配后,雄虫不久就死亡,雌虫继续在表皮挖掘隧道,并在隧道中产卵,一条雌虫一生可产40~50个虫卵。虫卵经过3。10天孵化成幼虫;  相似文献   

2.
丝状网尾线虫在羔羊体内发育形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人工孵育的丝状网尾线虫侵袭性幼虫,按每只羊500条经口感染6月龄无虫羔羊13只。以3只无虫羔羊同群饲养作为对照。试验组羊于感染后不同天数分别宰杀剖检,以水浴法同收幼虫。并定期俭查粪便幼虫。观察结果:侵袭性幼虫感染羔羊后,17—113小时陆续通过小肠、血液、脾、肝脏、肠系膜淋巴结完成第三次蜕鞘进入肺脏;第7天发育到可辨认性别的第四期后期幼虫,7—10天在肺脏、小支气管内进行第四次蜕鞘发育为第五期前期幼虫。35—108天以上发育到成虫。还描述了三,四、五期幼虫的形态,并列出了感染后32—105天内宿主粪便排出第一期幼虫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3.
1虫体形态及生活史 猪蛔虫是猪体内最大的胃肠道寄生虫,成虫为淡红色或淡黄色,雄虫长15~25厘米,雌虫长20~40厘米,寄生于小肠肠腔,以黏膜表层和肠内容物为食。成虫雌雄交配受精产生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28~30℃时经10天在卵壳内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13~18天的生长和1次蜕化变成为第二期幼虫,3~5星期后发育成感染性虫卵。  相似文献   

4.
根据土源性寄生线虫体外发育期间受温度、湿度、季节和宿主动物影响的原理,采用电子计算机对上述因子和马歇尔线虫从虫卵发育到侵袭性幼虫的速度、数量进行分析回归,制定出模拟模型,设计出草场上该种线虫从虫卵发育到侵袭性幼虫数量的预测预报公式。将气象资料代入公式计算出侵袭性幼虫季节消长曲线,并与草场上羊体内成虫数量消长曲线相互对比。研究初步显示,可以采用气象资料通过计算机计算处理预测草场上马歇尔线虫侵袭性幼虫数量的季节动态,从而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胎生网尾线虫为牛的肺线虫.是引起犊牛和成年牛寄生虫性肺炎、细支气管肺炎的病因.肺线虫成虫寄生在气管和细支气管,成年雌虫产的虫卵在气管内或在排出之前的粪便中孵化,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仅需5d,然后通过污染的饲草或厩舍褥草被食入.被食入的幼虫穿过肠壁定居在肠系膜淋巴结,1周内发育成第4期幼虫,通过淋巴管和血管移行到肺脏.幼虫到达细支气管后,发育成最后的第5期幼虫.潜伏期约4周,幼虫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才能成熟为能产卵的成虫.……  相似文献   

6.
1病原 胎生网尾线虫为牛的肺线虫,是引起犊牛和成年牛寄生虫性肺炎和细支气管肺炎的病因。肺线虫成虫寄生在气管和细支气管,成年雌虫产的虫卵在气管内或在排出之前的粪便中孵化,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仅需5天,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陕西夏伯特线虫、新种的形态做了详细的叙述,并加以讨论和比较。新种虫体短小,雄虫体长9.85~14.63毫米,平均12.29毫米。雌虫体长14.26~18.04毫米,平均16.13毫米;口囊的深度明显大于其宽度,呈长椭圆形而不呈球形;头泡不膨大,有明显的颈沟;雄虫导刺带椭圆形。这些特征足以与绵羊夏伯特线虫、瑞氏夏伯特线虫以及叶氏夏伯特线虫区别开来。 文内对绵羊夏伯特线虫有无颈沟和头泡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978年5月,笔者等在进行陕西省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时,从耀县三头黄牛的大肠采得复伯特线虫雌、雄成虫各三条。该虫体较小,虫体在口囊部不膨大,但在前端腹侧有明显的颈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1979年4月,笔者又从该县两头黄牛的大肠采到4条雄性和2条雌性夏伯特线虫,其形态特征和前者完全一样,经过详细观察比较,我们确定这种夏伯特线虫为一新种,并命名为陕西夏伯特线虫、新种(Chabertia shaanxi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8.
犊牛新蛔虫病是由牛新蛔虫引起的一种较常见的寄生虫病 ,其主要症状是腹泻、血便 ,因此极易被误诊为痢疾或肠炎 ,耽误了治疗时间 ,造成患犊死亡。1 病原体犊牛新蛔虫体粗大呈淡黄色 ,头端有唇三片。雄虫长 1 1~ 2 6cm ,尾部呈圆锥形 ,弯向腹面 ,有 1对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长 1 4~ 30cm ,尾直。虫卵近于圆球形 ,大小为 70~ 80× 60~ 66cm ,内含一个胚细胞。2 生活史成虫在犊牛小肠内产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 ,在合适的环境下 ,经 7~ 9d发育为幼虫 ,再经 1 3~ 1 5d在卵壳内第 1次蜕变 ,变为第 2期为幼虫 ,即感染性虫卵。被母牛吞…  相似文献   

9.
(一)黄粉虫夏季饲养管理 黄粉虫一生要经过、成虫、卵、幼虫和蛹了四个阶段.成虫羽化后3~5天开始产卵.产卵前可放1张白纸在筛网下,让虫卵从孔中落到纸上,每3天换纸1张,并写明产卵日期,将卵纸放在1个空盒内,统一孵化以便出虫整齐,管理方便.卵在适宜的温度里即22~32℃之间7-10天即可孵出幼虫,然后把幼虫转入盛有饲料的盒子里,15天后饲料基本吃完,筛出虫粪,以后每天喂1次即可.  相似文献   

10.
(一)黄粉虫夏季饲养管理 黄粉虫一生要经过、成虫、卵、幼虫和蛹了四个阶段.成虫羽化后3~5天开始产卵.产卵前可放1张白纸在筛网下,让虫卵从孔中落到纸上,每3天换纸1张,并写明产卵日期,将卵纸放在1个空盒内,统一孵化以便出虫整齐,管理方便.卵在适宜的温度里即22~32℃之间7-10天即可孵出幼虫,然后把幼虫转入盛有饲料的盒子里,15天后饲料基本吃完,筛出虫粪,以后每天喂1次即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实验室内,在相对湿度基本相同(90—94%)、温度不同(14.8—17.4℃、25℃、30℃)的条件下,对采自自然草场上的青海血蜱饥饿成虫,在羊体上吸饱血后,进行了:产卵前期及产卵期、卵期、幼虫吸血期、幼虫蜕变期、若虫吸血期、若虫蜕变期、雌虫吸血期等的试验观察。结果得出其生活史较长,一个世代平均需要525.9—265.9—211.8天。并对性别比例、各期饥饿虫体的寿命和量度,做了观察记载。青海血蜱除邓国藩描述的与日本血蜱在形态上不同外,在生物学特性上也有差异,前者较后者产卵数少而各期虫体的吸血和蜕变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
为了方便临床上鉴定羊消化道常见且易混淆线虫虫卵并丰富相关资料,试验从羊消化道中采集疑似捻转血矛线虫、夏伯特线虫、食道口线虫和奥斯特线虫共4种线虫,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虫种,将4种线虫于体外短暂培养后得到纯种虫卵,通过观察虫卵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形态变化获取每种线虫虫卵形态特征,并对虫卵的长径、宽径和长宽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鉴定4种线虫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和普通奥斯特线虫。4种线虫虫卵初期胚胎多呈收缩状态且形似桑葚,在外观形态上具有相似性,均为双层卵壳,多数对称,少数不对称。捻转血矛线虫虫卵呈短椭圆形,颜色较浅;绵羊夏伯特线虫虫卵呈椭圆形,颜色较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深;粗纹食道口线虫虫卵呈长椭圆形,颜色较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深,与绵羊夏伯特线虫虫卵相近;普通奥斯特线虫虫卵亦呈长椭圆形,颜色与捻转血矛线虫相近,较绵羊夏伯特线虫和粗纹食道口线虫虫卵浅。虫卵在生理盐水中培养1~6 d后,捻转血矛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和普通奥斯特线虫依次进入蝌蚪期和幼虫期,但仅凭肉眼依然难以区分虫卵种类;绵羊食道口线虫未观察到含蝌蚪或含幼虫的虫卵,仅在桑葚期观察到胚胎收缩成1团及...  相似文献   

13.
猪肾虫病也叫猪冠尾线虫病,是由齿状冠尾线虫所引起猪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的特征为:仔猪生长发育迟缓,母猪不孕或流产,公猪性欲减退或不能配种。1流行病学特点猪肾虫寄生于肾盂、肾周围脂肪囊和输尿管壁形成的包囊中。有的在肝和胸腔脏器中能见到。该虫虫体粗壮如火柴杆,体壁透明,为灰褐色或红褐色。雄虫长20~30m m,雌虫长30~50m m。虫卵较大,为长椭圆形,卵壳薄,呈灰褐色,卵内有几十个卵细胞。雌虫产卵后随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24~48h孵出第一期幼虫,再过24h蜕皮后成为第二期幼虫,再经34~36h二次蜕皮为第三期具有感染性的幼虫…  相似文献   

14.
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羊寄生虫病应以“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治疗必须实施综合性措施 ,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划区轮牧 划区轮牧是一种预防寄生虫病很好的方法。通常 ,虫卵从宿主体内排出后 ,到侵袭性幼虫所需时间 ,一般约 7d ;侵袭性幼虫 ,在草场上生存的时间 ,一般不超过 3个月 ;大多数寄生虫的幼虫不能在草场上过冬 ;捻转胃虫、钩虫、大型肺丝虫、结节虫等一般线虫感染羊体后发育到成虫所需的时间 ,约 1 5~ 60d。若按照寄生虫的生长发育史 ,生产中可将草场划成 1 0个放牧小区 ,进行轮牧 ,等侵袭性幼虫死亡后 ,再到该区放牧 ,能有效地预防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5.
把绵羊夏伯特线虫虫卵置于消毒粪便培养基内,于25℃温箱内及及室内进行培养。结果表明:在25℃下经40-44h第一期幼虫逸出卵壳,62-69h完成第一次蜕皮成为第二期幼虫,162-189h完成第二次蜕皮成为第三期幼虫,第三期幼虫肠细胞呈矩 ,共32个,尾鞘长0.175-0.220mm,生殖原基距头端0.345-0.381mm;在室内培养的虫卵发育缓慢,经经10d才发育为第三期幼虫。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甘肃结节虫的体外发育史及其成虫的一些形态特征。所述成虫形态有的不同于其他作者的报道,或修正了他们之间的差别。 虫卵88.5~120.9×49.2~66μm,8~32个胚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29~30小时孵化出第一期幼虫。第一期幼虫采食15~18小时,在孵化后24~28小时脱掉鞘膜。第二期幼虫经过类似第一期幼虫的运动和脱皮过程后,运动6~10小时,然后静置15~20小时并变态成为第三期幼虫。第三期幼虫具有13~16对三角形肠细胞和丝状型食道,包括鞘膜长709μm,宽31.5μm。  相似文献   

17.
对分离、培养的毛圆线虫三期幼虫,用0.08%次氯酸钠37℃脱鞘30分钟,幼虫脱鞘率可达95%以上。采用慢速致冷法冷冻后三期幼虫的存活率平均为63.3%,最高可达67%。当加入6%兔血清作为冷冻保护剂时,三期幼虫的存活性不受损害。用正常三期幼虫感染试验羊后第17天即可查到虫卵,剖杀后回收率为1.9%。冷冻保藏后的三期幼虫感染后虫卵出现较晚,成虫回收率为0.64%。尽管冷冻保存后的三期幼虫能感染试验动物,但其在体内的发育受阻,排卵推迟,并且每克粪便中虫卵含量低于正常三期幼虫感染后的粪便虫卵数。  相似文献   

18.
对鹅裂口线虫生活史进行了研究。虫卵在26~28℃条件下,经12-16小。时在卵壳内发育为第一期幼虫,再经24-36小时进行两次蜕皮,发育为第三期幼虫,随即孵出。不同成熟度的第三期幼虫,在宿主体内发育率不同。第三期幼虫经口感染小鹅,4天后在腺胃蜕皮1次,形成第四期幼虫,并向肌胃移行。7天后在肌胃又蜕1次皮,发育不第五期幼虫,14天后在肌胃检得成虫。不同年龄的宿主感染其虫卵在开放前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正>二十、猫眼虫病在我国屡有发生,如何防治?答:本病是由结膜吸吮线虫寄生在猫眼结膜囊内、瞬膜下所致的疾病,我国各地都存在.人寄生虫的病例也曾发生过.虫体呈乳白色,圆柱状,两端尖细,半透明.雄史长4.5~13毫米,雌虫长6.2~17.8毫米,体表有横纹,形成锯齿状折壁.虫卵大小为 54~64 X 37~37微米.虫卵在宿主眼分泌物中随中间宿王家蝇舐食眼分泌物而进三入蝇体,发育为感染性幼虫,然后当二次舐食眼分泌物时将幼虫送进结膜内,约经1个月发育成成虫,能存活1年左右.  相似文献   

20.
根据捻转血矛线虫ES24抗原基因序列(U64793.1)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扩增出大小约为670 bp的DNA片段。将该DNA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该基因与GenBank中已知的捻转血矛线虫24 ku ES抗原基因的相似性达96%~98%。将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插入pET28a(+)载体中,获得原核表达质粒pET28/ES24,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重组细菌用IPTG诱导,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获得了表达,重组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25 ku。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基因在捻转血矛线虫的虫卵、第3期幼虫、雌虫和雄虫等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性别虫体内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ES24基因在雄性成虫中表达量最高,雌虫和虫卵其次,在第3期幼虫中表达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