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应用EM在天然草地牧草增产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1999年7月1日至9月20日应用EM制剂在海北州同宝牧场冬季天然草地上进行提高产草量的效果试验。共分三个试验区,每试验小区为333.3m^2,A区为对照区不喷洒EM稀释剂,B区喷洒1次。C区喷洒2次。经测产:A区产鲜草146.66kg,B区产鲜草173.31kg,C区产鲜草226.96kg;B区和C区分别比A区产草量提高18.17%和54.75%。  相似文献   

2.
直穗鹅观草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牧交错区东段引种直穗鹅观草,播种当年生长缓慢,生育期达到拔节期,产草量较低;生长2年可顺利完成生育期开花结实,生长速度和生物量明显增加,生育期为100d,成熟株高达120~125cm。开花期鲜草及千草产量达到24048.8和9048.1kg/hm^2,均高于对照牧草,2年种子产量平均为724.4kg/hm^2。叶量丰富,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的茎叶比分别为1/1.27、1/0.85、1/0.75、1/0.65,叶量高于对照牧草。再生性较好,不同时期刈割以开花期再生草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EM在燕麦种植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湟源县申中乡一块日照不足的燕麦试验地上 ,通过EM原液浸种、叶面喷施的方法处理后 ,对燕麦的生长和产草量进行观测 ,结果表明 :EM试验区产干草 45 5 2 .5kg hm2 ;对照区产干草 32 0 1kg hm2 。实验区产干草比对照区增加 42 .2 2 % ,比附近种植燕麦农户的平均 3780kg hm2 增加 2 0 .4%。这说明EM能有效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也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百脉灵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草地上研究了 N、P、K 不同施肥量对混播草地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伊犁新垦区土壤肥力条件下,春季在混播草地上一次性施入尿素26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硫酸钾120 kg/hm2为最佳施肥方案,不仅能促进混播草地牧草生长,提高了豆科牧草比例,改善牧草品质,还显著增加了混播草地的干、鲜草产量,比对照增产干草3042.7 kg/hm2,且增加净收入达1282.7元/hm2,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 T2处理下混播草地产量达到最大值,但当施肥量持续增加至 T3处理时产草量不再增加,反而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壤塘、阿坝和若尔盖县3个试验点对阿坝老芒麦新品种的适应性对比和观测表明,阿坝老芒麦新品种在上述3个试验点种植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产草量及种子产量均较高,较其对照品种当地老芒麦具有更强的繁殖能力和更为优良的结实性,鲜草、干物质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且达到显著水平。阿坝老芒麦的饲草品质好,营养价值较高,各试验点3年平均鲜草产量为23635kg/hm。,干物质为6753kg/hm^2分别比对照当地老芒麦增产14.7O%和13.99%。其种子产量的增产幅度较大,平均增产在10%以上,适合大面积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掌握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状况,科学评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建立落实的生态效益及草畜平衡效果,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原,对天然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草原生产力及利用状况、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效益等方面开展高峰期草地生产力分析工作尤为重要。通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昭苏县2013年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94.3%,比2012年提高了11.3%,鲜草产量9034kg/hm2,比2012年提高了58.5%。其中禁牧区草地植被总盖度为90.6%,比2012年提高了5%,禁牧区鲜草产量9812kg/hm2,比2012年增加3.2%。草畜平衡区草地植被总盖度为94%,比2012年提高了15%,草畜平衡区草地鲜草产量为4691kg/hm2,比2012年提高了61.7%。  相似文献   

7.
戴应龙 《当代畜牧》2012,(10):38-39
通过对宁南山区草原不同放牧强度草场生产力的测定,平均产草量为鲜草1767kg/hm2,干草883.5kg/hm2,干物质679.6kg/hm2;草场轮牧产草量高于秋季测定的平均产草量;相同放牧强度的四季放牧三区轮牧比四季放牧草场产草量高。  相似文献   

8.
在甘肃高寒阴湿区引进10种国外优良牧草,通过3年的生育期和产草量测定,结合抗病虫害能力、家畜适口性评估以及牧草营养成分的分析,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的优良牧草品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苏丹草、俄菜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丰产性好,适口性佳,适宜在高寒阴湿地区推广。其中,俄菜年平均产量(干重)为695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20.1%;紫花苜蓿年平均产鲜草产量折合干重为1550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18.6%;苏丹草年平均产鲜草产量折合干重为18800kg/hm^2,粗蛋白含量为14.8%。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等9个草种的18个品种进行混播,得出豆科牧草年鲜草产量大于禾本科牧草,其中以豆科牧草白三叶的Lisepa品种年鲜草产量最高,为122 279.4 kg/hm2。同时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施磷可使草群中白三叶明显增加,增产显著。氮、磷混合施用,施氮180 kg/hm2、磷120 kg/hm2时增产鲜草21 429.0 kg/hm2,干物质收获量达14 656.5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0.
贵州喀斯特地区牧草引种试验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国内外引进的6个禾本科牧草品种,9个豆科牧草品种以及喀斯特地区的4个对照品种,在贵州独山地区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生长良好,能安全越冬、越夏,一年可刈割5~6次,鲜草产量达36558.2~66450.0kg/hm2,干草产量10771.0~19869.0kg/hm2。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依次为鸭茅Totter,Wana,Tuoa;多年生黑麦草Nui,Bronsys;白三叶Alice,C6151,Prop,Pitua,Sustain;百脉根Mareb,Lel。  相似文献   

11.
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南山区草原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放牧强度草场生产力的测定,平均产草量为鲜草1767kg/hm2,干草883.5kg/hm2,干物质679.6kg/hm2;草场轮牧产草量高于秋季测定的平均产草量;不同放牧方式草场产草量的顺序为:四季放牧三区轮牧区>冷季放牧区>四季放牧区;相同放牧强度的四季放牧三区轮牧比四季放牧草场产草量高。  相似文献   

12.
三江源生态移民社区一年生人工草地混播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南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克日布地区的欧沟、北扎村生态移民社区和兴海县河卡镇幸福村生态移民社区,采用燕麦与箭笑舌豌豆混播。一方面提高了一年生人工草地产草量,平均产鲜草分别为同德38 297.1kg/hm2,兴海县37 014.75 kg/hm2。比单播燕麦(平均产鲜草23 587.05kg/hm2和20 258.55kg/hm2)多产14 710.05kg/hm2和16 756.2kg/hm2,差异极显著,明显提高产草量和牧草品质;另一方面解决了草畜间的供求平衡,改善草地质量,牧户冷季饲草贮备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方式混播优良牧草对草地改良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建植人工牧草饲料基地,改良天然草场。结果表明:混播优良牧草产量高.草场品质好.牧草覆盖率大。杂草少。在生产特性方面.人工草场比改良草场产草量高.但投入成本较高。黑麦草耐旱性能差于紫花苜蓿,夏季易休眠甚至死亡。在本试验中。混播人工草场年产鲜草量可达3715.19kg/667m^2.豆科和禾本科混播比例为1:3。  相似文献   

14.
河南县圈窝子一年生人工草地混播及牧草产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县优干宁镇的阿木乎村,实施了燕麦与箭筈豌豆圈窝子混播种植。通过混播这种方式,一方面提高了一年生人工草地的产草量,平均产鲜草为43 560.3kg/hm2,比当地燕麦单播多产鲜草17 560.2kg/hm2,提高67.54%,干草多产5 299.48 kg/hm2,提高52.79%。混播燕麦比当地单播燕麦株高高15.7cm,重量提高0.86kg,明显提高产草量和牧草品质;另一方面改善草地质量,增加牧户冷季饲草的储备。  相似文献   

15.
青海高寒草甸施氮肥增产效应浅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纪亚君 《草业科学》2006,23(3):26-29
采用氮肥施用量的单因子试验研究了施用氮肥对高寒草甸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就2年累积增产效应而言,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每公斤尿素可获得地上总生物量的最大增产量为19.22 kg,而当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禾本科牧草可以获得单位尿素的最大增产量为17.48 kg。综合考虑草地总盖度、草地总生物量、优良牧草生物量及优良牧草分盖度的增加,认为天然高寒草甸草地的最佳施氮量为150 kg/hm2,2年累积可增加地上总生物量2 883 kg/hm2鲜草,增加禾本科牧草地上生物量1 770 kg/hm2鲜草。  相似文献   

16.
有计划地人工控制火烧林间草地,可有效地提高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试验区牧草覆盖度为54.17%,平均产草量665g/m^2,牧草含水量71.85%,干物质中无氮浸出物55.41%,粗纤维23.62%,粗蛋白质10.2%,粗脂肪2.31%,粗灰分8.46%;而对照区(未烧区)牧草覆盖度为48.75%,平均产草量692.88g/m^2,牧草含水量71.43%,干物质中含无氮浸出物53.66%,粗纤维26  相似文献   

17.
大通县脑山地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技术试验推广结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通县脑山地区燕麦与箭豌豆混播试验推广结果表明 :每公顷产鲜草 63835kg ,其中箭豌豆鲜草量占总产量的 39.94% ,比单播燕麦 (平均产鲜草 60 0 0 0kg hm2 )增产 6.39% ,比单播箭豌豆 (平均产鲜草 4941 0kg hm2 )增产 2 9.2 % ;燕麦株高增长 5cm ,箭豌豆株茎增长 34.5cm。  相似文献   

18.
在青海省河南县高寒草甸草地上,选择有代表性的3种草地类型样地,进行了3种处理的施肥灌溉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内草地植被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植物高度增高,植被盖度增加。试验组(Ⅰ)试验区内比试验区外可食鲜草产量增加2649.95kg/hm^2,提高43.19%;试验组(Ⅱ)可食鲜草产量增加2354.85kg/hm^2,提高36.30%;试验组(Ⅲ)可食鲜草产量增加1735.41kg/hm^2,提高29.66%,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通过飞播优良牧草,草地牧草质量和产草量提高,播区草地牧草饲喂育肥羊其经济效益比天然草地畜产品提高了55.8%,草地产草量提高了0.91倍。  相似文献   

2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及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30e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11049kg,比45cm处理增产干草9.9%,差异显著(P〈O.05);以灌水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产干草11403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kg/hm^2增产干草17.1%(P〈O.05)和施磷酸二铵150kg/hm^2增产干草6.6%(P〈o.05),施磷酸二铵比施复合肥增产9.8%(P〈0.05);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75kg/hm^2和150kg/hm^2处理;处理6(彳亍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和处理2(行距15cm,灌水2次,施农家肥2250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分别产干草11818kg/hm^2和11730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