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栌白粉病的致因与防治技术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近4年的观测调查,结合气候因素的影响,进行了黄栌白粉病的致因调查,总结出其在焦作太行山区的发病规律,采用营林混交、减少侵染源、完善基础设施及人工和飞机防治技术来有效控制黄栌白粉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2.
香山红叶是北京秋季的著名景观。黄栌(Cotinus coggygria var.cinerea)是构成香山红叶的主体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自从1980年以来,由于受到黄栌枯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危害,每年造成大量黄栌发病死亡,不仅破坏红叶景观,而且严重威胁黄栌生长。本文借鉴前人防治轮枝孢枯萎病的经验,在香山公园内黄栌枯萎病发生严重区域选择样地,开展化防、生防、栽培管理等防治研究,提出以生物防治、栽培管理技术为核心的黄栌枯萎病防治技术,为黄栌枯萎病综合防治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定点,定期野外观察,对黄栌丽木虱的危害、生活史、习性及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掌握黄栌丽木虱发生规律,根据害虫为害时期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蠋蝽是一种捕食性天敌,能捕食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等40余种农林害虫。通过在北京大兴、平谷等地的国槐、黄栌上进行释放天敌蠋蝽,对国槐尺蠖、黄栌胫跳甲进行防治,并对释放效果进行跟踪调查,防效分别达到51.8%和89.8%。释放天敌蠋蝽后,国槐尺蠖、黄栌胫跳甲的为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北京地区地黄栌丽木虱[Calophya rhois(Loew,1879)]黄板诱杀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黏性黄板在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林间可诱到黄栌丽木虱、潜叶蛾、巢蛾、黄栌胫跳甲等害虫其中对黄栌丽木虱成虫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黄板的悬挂高度以黄板底边低于黄栌植株顶部20cm和与黄栌植株顶部顶部持平,对黄栌丽木虱成虫诱杀效果最佳,黄板的悬挂方式以黄板悬挂在植株外缘效果最好,而每日各时段诱集虫量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黄板诱杀可以作为黄栌林区日常养护中防治黄栌丽木虱1种比较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杜万光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2):95-96,100
黄点直缘跳甲是黄栌的主要虫害,在北京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杈间越冬.翌年于黄栌树萌动时,孵化幼虫危害黄栌的叶片、花蕾、嫩枝,造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只剩下叶柄.4~5月为幼虫危害盛期,8~9月为成虫危害期.温度、湿度、海拔、坡度及树龄、群落特征及降水等环境因子对黄点直缘跳甲害虫的发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行4种药剂单株防治试验和3种可湿性粉剂大面积林地试验,结果表明,化学防治对其有明显效果,但各药剂间的防治效果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7.
黄点直缘跳甲Ophrida xanthospilota Baly系山东新记录,近年来在泰山发现危害黄栌Cotinus coggygria Engl.叶片。该虫一年1代,以卵(块)在小枝上越冬。越冬卵3月下旬孵化,4月幼虫危害最烈,常将叶片食光。4月下旬老熟幼虫坠落树冠下入土做土茧化蛹,5月下旬成虫羽化。成虫寿命甚长,补充营养可延续2—3个月,黄栌叶片又遭食害。防治该虫可在幼虫孵化盛期或成虫产卵前用2.5%敌百虫粉剂或80%敌敌畏乳油喷杀。  相似文献   

8.
日本黄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黄栌又名日本野漆树,是集果用、园林绿化、水土保持与一体的树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对日本黄栌主要品种及适宜发展的地区和立地条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重点对日本黄栌的育苗造林、病虫害防治、收获时间和方法等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防治黄栌Cotinus coggygria枯萎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选择4种不同生物杀菌剂分别进行盆栽苗防治与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剂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剂对黄栌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效,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植株的生长。盆栽苗中,枯草芽孢杆菌菌剂500倍稀释液防效最好,达到了77.85%;田间防效中,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和哈茨木霉菌剂500倍稀释液防效最好,分别为59.15%,55.00%。选择生物杀菌剂防治黄栌枯萎病时,优先选择枯草芽孢杆菌菌剂。  相似文献   

10.
黄栌锈病由黄栌帽孢锈菌Pileolaria cotini-coggygriae Tai et Cheo引起,为山东新纪录。该茵长循环型,自主寄生。主要危害黄栌的叶片、叶柄、嫩枝等幼嫩部位。叶片被害形成枯斑,提早脱落。发病期用5°Be石硫合剂;25%粉锈宁800~1000倍;50%托布津800倍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黄栌,树形优美,适应性强,是园林绿化中不可缺少的优良树种。近年来,由于受白粉病的严重为害,早期大量落叶,影响观赏。1984~1986年,我们对黄栌白粉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基本上掌握了发病规律,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点直缘跳甲Ophrida xanthospilota Baly是危害黄栌Cotinus coggygria的主要害虫,造成黄栌叶片缺刻、损伤、甚至只剩叶柄,严重影响黄栌正常生长和秋季观赏效果。通过人工饲养从香山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西山林场、密云水库等地黄栌林采集的黄点直缘跳甲卵块、幼虫,开展寄生天敌分离、繁育试验,发现跳甲异赤眼蜂Asynacta ophriolae Lin,1993和卵跳小蜂属Ooencyrtus Ashmead一新种Ooencyrtus sp.共2种卵期寄生性天敌,寄生蜂出蜂量与卵块数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黄栌白粉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栌是北京秋季主要的观赏树木之一,近年来由于白粉病为害,树叶早落,树势削弱,影响观瞻。三年来,我们在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对本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一定结果,现报导如下: 一、病原菌形态黄栌白粉病病原Uncinula verniciferae P.Henn.(1939年,贺俊峰等)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更适合防治黄栌枯萎病的化学药剂,探讨高效脂溶性渗透剂柔脂通对黄栌枯萎病化学防治的增效作用,选择6种内吸性药剂进行室内抑菌和毒力试验,然后利用盆栽苗进行化学药剂添加助剂柔脂通防治枯萎病试验。结果表明:6种内吸性药剂对黄栌枯萎病原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30%噁霉灵水剂(AS)、1.2%辛菌胺醋酸盐AS、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WP)的致死中浓度EC50值依次分别为0.030,0.043,0.309 g/mL;30%噁霉灵AS100倍液与16%柔脂通乳油(EC)200倍液等体积混合对黄栌枯萎病盆栽苗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75.96%,未添加柔脂通EC的相对防治效果仅为28.92%。柔脂通对黄栌枯萎病化学防治的增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黄栌化学成分及其应用的研究概况。首先介绍了黄栌在医学上和其它方面的应用,叙述了黄栌在各个生长期及黄栌叶、茎等部分的单宁含量,重点论述了从黄栌中提取分离出的棓子单宁、多酚及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美国红栌播种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红栌Cotinuscoggyria(Royalpurple)属于漆树科、黄栌属植物 ,原产地美国 ,为美国黄栌的变种 ,与黄栌CotinuscoggyriaScop的变种紫叶黄栌var.purpurensRehd不同。近几年来 ,我国批量进口美国红栌种子 ,价格不菲。为提高育苗技术 ,我们于2 0 0 0年开始 ,进行播种育苗和病虫害防治试验研究 ,现总结如下。1 特性与类型  美国红栌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其树形美观大方 ,叶片紫红色而鲜艳 ,具有独特的彩叶树性状。初夏花期有淡紫色羽毛状伸长花梗宿存树梢较久 ,如烟雾笼罩 ,…  相似文献   

17.
不同虫态蠋蝽对黄栌胫跳甲幼虫的室内捕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敌繁育室内研究蠋蝽Arma chinensis对黄栌胫跳甲Ophrida xanthospilota幼虫的捕食反应,功能反应试验数据用Holling方程分别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虫态蠋蝽的捕食量随黄栌胫跳甲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2~3龄蠋蝽若虫对跳甲1~3龄幼虫的捕食量高于对4~5龄幼虫的捕食量,4~5龄蠋蝽若虫和成虫对跳甲4~5龄幼虫的捕食量明显高于蠋蝽2~3龄若虫的捕食量。不同虫态蠋蝽捕食黄栌胫跳甲幼虫的圆盘方程能客观反映蠋蝽捕食量随黄栌胫跳甲密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各虫态蠋蝽对跳甲1~2龄幼虫的控制作用差异不大,但蠋蝽4~5龄若虫和成虫对跳甲4~5龄幼虫的控制作用较2~3龄若虫更强。此结果可为野外释放蠋蝽防治跳甲提供依据,跳甲低龄幼虫期可释放2~3龄蠋蝽若虫,跳甲幼虫龄期较大时以释放4~5龄蠋蝽若虫或成虫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天然黄栌林中黄栌枯立木的年轮结构,研究树木的年龄组成及生长特征,借此分析香山公园天然黄栌林中黄栌的树龄分布、寿命趋势、生长态势等特性,为进一步合理地保护与经营香山公园的黄栌天然林组成的红叶景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北京西山地区黄栌人工林健康经营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北京西山地区黄栌人工林的现状,提出了内容包括林分密度调整、补植更新苗木与草本植物、林内卫生清理、土壤改良等的黄栌人工林健康经营方案.方案实施后,通过对实施健康经营方案的样地及对照样地的平均胸径、郁闭度、乔木层密度、幼苗更新密度、物种多样性、群落层次结构、病虫危害比率、火险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9个评价指标的对比监测,从生产力、群落结构、抵抗力(干扰)、土壤状况4个方面评价了林分健康水平的变化.同时对林内小气候和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进行了对比监测,作为健康评价的辅助指标.监测结果显示,实施森林健康经营技术措施的黄栌人工林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黄栌枯萎病病原菌的寄主广泛,病害症状多样,说明黄栌枯萎病对我国城市森林的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为此,提出了综合防控黄栌枯萎病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