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混和导电单元对落叶松胶合板电磁屏蔽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贤淼  傅峰 《林业科学》2008,44(4):105-109
以不锈钢纤维(SF)、黄铜纤维(CF)、超细镍粉(Ni)以及石墨粉(CP)为导电单元,采用纤维与粉末、不锈钢纤维与黄铜纤维混和方式,在脲醛树脂胶中加入混和导电单元制备3层结构的落叶松胶合板,研究导电单元不同施加量以及混和方式对木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SE)和胶合强度(ST)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合强度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不锈钢纤维与石墨粉混和时,电磁屏蔽效能从5.62~21.14 dB;不锈钢纤维与镍粉混和时,电磁屏蔽效能从0~21.14 dB;黄铜纤维与石墨粉混和时,电磁屏蔽效能从10.53~28.76 dB;黄铜纤维与镍粉混和时,电磁屏蔽效能从12.30~28.76 dB;不锈钢纤维与黄铜纤维混和时,电磁屏蔽效能从6.34~21.14 dB.电磁屏蔽模型显著,胶合强度模型不显著.金属纤维比导电粉末更有利于材料电磁屏蔽效能提高,不锈钢纤维比黄铜纤维更有利于材料电磁屏蔽效能提高.  相似文献   

2.
铜纤维/脲醛树脂复合膜片的导电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属纤维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为电磁屏蔽材料和吸波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John,1990;Chen et al.,2004;谭松庭等,1999).金属纤维由于长径比较大,在复合材料中能够有效地形成导电网络,因此大大减少了导电粉末填充时的"闲置体积",同时由于形成网络时的搭接次数多,因而使接触电阻减少很多,所以用较少的金属纤维用量即可赋予复合材料优良的导电性能(范五一等,1996;于杰等,2005).导电纤维填充脲醛树脂胶黏剂制备电磁屏蔽胶合板(华毓坤等,1995;刘贤淼,2005)是木基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研究主流,但现阶段该研究方向存在一些不足.目前该类研究主要将导电纤维直接与胶黏剂混炼后热压制备电磁屏蔽胶合板,通过增加导电纤维填充量来提高材料屏蔽效能,然而单一增大导电纤维填充量使得胶合板胶合强度大大降低,材料胶合强度与屏蔽性能产生了互相制约,表现出屏蔽效能低和频带窄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电磁屏蔽功能胶合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贤淼  傅峰 《木材工业》2007,21(3):21-23,35
以镍粉、石墨粉、不锈钢纤维和铜纤维作为导电单元,脲醛树脂为胶黏剂,制备3层落叶松胶合板,研究不同导电单元和涂胶量对板材电磁屏蔽效能(ESE)及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镍粉填充的胶合板的ESE几乎为零;后3种导电单元填充的胶合板ESE分别达到5~10 dB,17~21 dB和6~17 dB;试板的胶合强度除不锈钢纤维添加量为80 g/m2时低于国家标准外,其余条件下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静电的危害,在高科技领域已成为一种国际公害。目前已有多种抗静电材料用于抗静电措施中,但这些材料都是单材,且用途单一。该技术是一种抗静电塑料复合片材,包括基材和复合层,基材中设有比电阻为102欧姆~106欧姆的导电纤维,经络合法而制成的含铜离子的导电纤维,复合层是抗静电塑料涂层。基材可以是用导电纤维纺纱成单丝与普通纤维纺纱单丝经过并纱加捻成纱线,以≤0.5cm等间距排布织成的织物作成,复合层是107欧姆的抗静电塑料,经捏合后再用热轧或挤出法涂布定型在基布上的复合层。也可以是用导电纤维以5%~8%的重量比,与普通…  相似文献   

5.
科技卡片     
木纤维纺织品:即将兴起的朝阳产业以木浆粘胶纤维、竹浆粘胶纤维、大豆粘胶纤维等绿色新型纤维为原料制造而成的纺织品,拥有以化纤为原料制造出来的纺织品所不曾有的功能特点,而使人穿着更舒适更健康。优秀的木浆粘胶纤维制造  相似文献   

6.
木纤维与麦秸刨花制造纤维刨花板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以木纤维及麦秸刨花为原料制造纤维刨花板的制造工艺及板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木材及麦秸原料制造纤维刨花板的工艺可行,板板的性能完全可以达到中密度纤维板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刘贤淼  傅峰 《林产工业》2007,34(3):18-21
为了赋予木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功能,在脲醛树脂胶中加入不锈钢纤维(SF)和黄铜纤维(CF)导电单元,制备三层结构的落叶松复合胶合板,研究不同长度的导电单元以及涂胶量对木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SE)和胶合强度(ST)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合强度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涂胶量增大对电磁屏蔽效能有不利影响。在施加不锈钢纤维的条件下,胶合板的电磁屏蔽效能为13.40~21.37dB,电磁屏蔽模型和胶合强度模型均显著。在施加不锈钢纤维的条件下,电磁屏蔽效能为15.61~35.01dB,电磁屏蔽模型均显著,胶合强度模型不显著。金属纤维长度的增加可以使胶层中不锈钢纤维的搭接率增加,有利于电磁屏蔽效能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专利号:橡胶以其特有的优异性能已在导电、粘接、密封及减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些应用领域中,已有不少专利。例如用于电子行业的导电橡胶及导电胶粘剂、用于防水领域的胶腻子、用于各种气动油动系统的密封制品、用于汽车设备等的减震制品等等。但到目前为止,橡胶在这些领域的应用还局限在只利用其单一的性能或某二项或三项性能的组合上,还没有人将导电粘接密封减震性能集于一体而制造出一种同时满足多用途的新型材料。特别是将不干胶这一特点与导电性能融为一体的新材料还没有见过报道。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集导电、粘接、密封、…  相似文献   

9.
随人意变换服装 利用纳米技术生产的高科技纤维,具有导电功能,能对电热和压力信号作出反应。可以根据穿衣人的要求扩大或缩小、制冷或制热,并可随意变换颜色。用这种智能布料缝制的裤子,只要按一下装在裤子里的电钮,腰围就可以随意加大或缩小。 监视健康状况服装 美国Sensatex公司推出的第一件智能服装,外表似一件柔软的罗纹棉针织衫,但它却是导电纤维与棉纤维交织在一起,可以从嵌入式传感器中接受数据,传输并存储到置于腰间的如信用卡大小的接  相似文献   

10.
低密度纤维成形体制造方法及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常规热压法和微波热压法制造低密度纤维成形体,并对不同单体的低密度纤维成形体的产品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出了较佳低密度纤维成形体的制造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低密度纤维成形体的最佳生产工艺。密度为0.2g/cm3的纤维成形体,其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可达0.5MPa和46.5MPa,吸水厚度膨胀率为5.1%,最大吸水量可达到本身重量的5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赋予木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功能,在脲醛树脂胶中加入黄铜纤维和不锈钢纤维作为导电单元,制备三层结构的落叶松复合胶合板,研究金属纤维不同施加量以及涂胶量对木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SE)和胶合强度(ST)的影响.结果表明,除SF25-80外,胶合强度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涂胶量增大对电磁屏蔽效能有不利影响.在施加黄铜纤维条件下,电磁屏蔽效能为6.34~28.76dB,电磁屏蔽和胶合强度模型均不显著;在施加不锈钢纤维条件下,胶合板的电磁屏蔽效能为13.63~21.14dB,电磁屏蔽模型显著,胶合强度模型不显著.金属纤维的加入一方面有利于导电网链的形成,但另一方面对胶合强度有不利影响,进而不利于胶合板的导电性,电磁屏蔽性能是这两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综合TNW科技网站、澳大利亚Drive网站消息:日本制纸有限公司正在试验利用树木制造电动车蓄电池的方法,以代替锂离子电池。该公司希望能够利用柳杉等树种制成的木浆来制造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将其精制到百分之一微米或更小,以制造超级电容器,作为电动车动力。日本制纸有限公司此前长期利用纤维素纳米纤维生产纸尿裤等家用产品随着纳米纤维备制技术的进步与突破,该公司认为可利用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生产超级电容器,替代锂离子电池,并应用于汽车和智能手机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该项目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形成了纳米功能纤维及纳米功能纺织品的工业化生产,满足了市场对功能纤维和功能纺织品的需求,从制造功能纤维入手生产功能纺织品,大大地提高了功能效果的耐久性。使用纳米技术制备功能纤维,可不影响纤维的纺丝性能,添加量少即有优异的功能性,且不影响纤维的其他性能,减少了添加剂对纺丝设备的磨损。我们现已筛选、制备了适用于纤维应用的纳米功能材料,研究了纳米粉体添加至纤维中的最佳工艺,制造出纳米抗菌干法腈纶以及抗菌、抗紫外线和远红外腈纶、涤纶功能母粒及纤维;研究了纳米材料用于纺织品整理的配方和工艺。  相似文献   

14.
风电叶片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热压法生产工艺,利用四川地区3~4年生慈竹,进行风电叶片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研制,分析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密度与其拉伸、压缩及疲劳性能的关系.并通过与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比较,论述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风电叶片制造所具有的优异性能及经济性,为竹叶片制造工艺设计提供初步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压法生产工艺,利用四川地区3~4年生慈竹,进行风电叶片用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生产研制,分析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密度与其拉伸、压缩及疲劳性能的关系。并通过与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比较,论述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风电叶片制造所具有的优异性能及经济性,为竹叶片制造工艺设计提供初步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以醋酸纤维素(CA)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CANFs),脱乙酰化后得到纤维素纳米纤维(CNFs),再通过原位聚合吡咯构建复合导电纳米纤维(CNFs-PPy),结合纸电极组装柔性压力传感器。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材料进行表征,联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传感器机电性能,结果表明:聚吡咯成功复合在纤维素纳米纤维表面,复合导电纳米纤维氮元素质量分数为24.8%;传感器在1~15 kPa压强载荷下的电流-电压曲线均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电流变化率随压强增加而升高;传感器在低压强(0~0.99 kPa)范围内灵敏度高达1.77 kPa-1,在中压强(1.00~8.33 kPa)和高压强(8.53~15 kPa)范围内灵敏度分别为0.43和0.22 kPa-1;传感器具有优异的信号可靠性和稳定性,循环加载3 000次器件的传感信号仍保持稳定;该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手指触碰等外界压力变化的实时监测,为绿色柔性电子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近日揭晓,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主持的"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和"环境安全型木塑复合人造板及其制品关键制造技术",分别获得二、三等奖。1)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发明的竹材单板化制造技术,实现了竹资源不受径级限制,可大规模工业化和高值化利用;竹材青黄差速异步、点裂微创和纤维原位可控分离技术,突破了竹材青黄界面难以胶合的技术瓶颈;多功能纤维化竹单板疏解机,比现有竹束疏解机生产效率提高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轻木为基材,以丙烯酰胺(AM)为改性单体,添加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相变基元和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固-固相变储能的木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机械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以及热失重测试分析了样品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轻木基板浸渍AM和PEGDA后力学性能显著提升;PEGDA含量为2.5%(质量分数)时,木膜拉伸强度取得最大值2.85 MPa;断裂伸长率在0.5%(质量分数)时取得最大值6.06%;PEGDA含量为2.0%(质量分数)时,木膜结晶度取得最大值47.7%;木膜的相变潜热焓在PEGDA含量2.0%(质量分数)时,达最大值25.63 J/g;木膜具有各向异性导电性能,沿纤维方向(x方向)最大电导率为2.99 S/m,垂直纤维方向(y方向)最大电导率为2.01 S/m;木膜浸渍0.5 mol/L FeCl_3溶液比浸渍相同浓度NaCl和AlCl_3溶液的电导率高,浸渍NaCl、AlCl_3和FeCl_3后,沿纤维方向木膜的电导率最大值分别为0.01,0.02和2.99 S/m,垂直于纤维方向电导率最大分别为0.03,0.04和2.01 S/m。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AM/PEGDA)相变储能导电木膜有望作为新型木基环保导电薄膜材料应用于柔性电子可穿戴领域及绿色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一个名为ECOMATFIB的项目,目的是开发新颖的纤维基产品. 项目包括要模拟不同纤维网格行为的研究.为了准确地做到这一点,需要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能的数据. 热磨工艺(TMP)是制造行业内所需纤维的最常用方法.该工艺生产的纤维尺寸范围广泛.这部分是由于组成木材的不同细胞造成的,但主要是因为磨浆过程中不是所有的纤维得到完全分离. 因此,用于制造板材产品的许多纤维实际上是仍粘在一起的细胞束,但由于其相当小,并且相对于厚度较长,行业内称其为纤维.  相似文献   

20.
连续生产中、高密度薄板的方式是采用连续双钢带冷热压机,而国内人造板设备制造行业尚无制造连续双钢带冷热压机的能力。本文依据木纤维薄板矫直原理,提出采用简易连续热辊压压机加矫直机的方案,探索低成本连续生产中、高密度纤维薄板和异型板的方式,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