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雏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一法氏囊.其特征是突然发病,呈尖峰式发病和死亡曲线.病鸡表现腹泻、发抖,运动失调,法氏囊显著肿大并出血,胸肌和腿肌呈斑块状出血.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雏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其特征是突然发病,呈尖峰式发病和死亡曲线。病鸡表现腹泻、发抖,运动失调,法氏囊显著肿大并出血,胸肌和腿肌呈斑块状出血。由于本病传播快、流行广,疫苗交叉保护力很差,免疫效果有时很不理想,免疫失败现象也时常发生,给养鸡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采用中草药防治该病,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幼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其特征是突然发病。呈尖峰式发病和死亡曲线。病鸡表现腹泻、发抖,运动失调,法氏囊显著肿大并出血,胸肌和腿肌呈斑块状出血。由于本病传播快、流行广。虽然有疫苗或血清可用于防疫,但由于法氏囊病毒血清型的不同。交叉保护力很差。免疫效果有时很不理想,再加上有的养殖户免疫程序不合理。操作不当等这样那样的原因。免疫失败的现象也时常发生,给养鸡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的鸡场捕杀麻雀30只,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类心阻断EL1SA检测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为10%(3/30);以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3.3%;RT-PCR阳性样本病毒分离亦为阳性。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布罗病,是由法氏囊病毒感染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除导致易感鸡死亡外,还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现将一起典型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及主要症状2002年3月14日,茶陵县下东乡桥边村陈某对自己饲养的540只48日龄肉仔鸡接种鸡新城疫Ⅰ系苗。3月16日鸡群开始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拉稀,粪便呈白、绿、红色,少食或不食,嗉囊内充满粘液或气体,羽毛松乱,全身发抖,呈现高度脱水衰竭状态。2诊断2.1解剖诊断解剖濒死鸡5只,可见胸部、腿部皮下肌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出血点还…  相似文献   

6.
从患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乌骨病鸡中分离出一株IBD病毒(IBDV)。该病毒是一株IBDV强毒株,可使4周龄健康乌骨鸡100%发病,死亡率80%左右,死亡鸡群的死亡率有明显的尖峰式曲线,死亡病鸡具有IBD的曲型病变。法氏囊呈弥漫性出血,外观呈“紫葡萄”样外观。  相似文献   

7.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雏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其特征是突然发病,呈尖峰式发病和死亡曲线。病鸡表现腹泻、发抖,运动失调,法氏囊显著肿大并出血,胸肌和腿肌呈斑块状出血。由于本病传播快、流行广,虽然有疫苗或血清可用于防疫,但由于法氏囊病毒血清型的不同,交叉保护力很差,免疫效果有时很不理想,再加上有的养殖户免疫程序不合理,操作不当等这样那样的原因,免疫失败的现象也时常  相似文献   

8.
<正> 本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称为鸡的"艾滋病"。下面将一例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过程介绍如下。2006年1月8日,河北省涿州市某养鸡户饲养的2000只 AA 肉食鸡。于15日龄时发现个别鸡只排黄白色稀粪,病鸡精神委顿,怕冷。后于2日后出现大量死亡,于当日来本门诊就诊。1 临床症状鸡群发病后呈突然发病,病程呈一过性,病初见有些鸡只啄自己肛门周围羽毛,排黄色稀粪,不久大群出现腹泻,排白色米汤样水便,病鸡精神委顿,怕冷,部分病鸡震颤,病程长者,病鸡羽毛松乱瘦小。2 剖检症状解剖几只病死鸡,表现为明显的传染性法氏囊症状。病死鸡脱水,腿及胸部肌肉有条状出血,似刷状。法氏囊病变具有特征性,肿大,呈淡黄色,囊腔中有胶冻样或干酪样或奶油样坏死物。法氏囊黏膜皱褶上有条索状或斑块状出血,严重病例,法氏囊明显出血,如紫葡萄样。较温和病例,法氏囊一周左右开始萎缩,呈蜡黄色,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雏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一法氏囊。其特征是突然发病,呈尖峰式发病和死亡曲线。病鸡表现腹泻、发抖,运动失调,法氏囊显著肿大并出血,胸肌和腿肌呈斑块状出血。由于本病传播快、流行广,虽然有疫苗或血清可用于防疫,但由于法氏囊病毒血清型的不同,交叉保护力很差,免疫效果有时很不理想,再加上有的养殖户免疫程序不合理,操作不当等这样那样的原因,免疫失败的现象也时常发生,给养鸡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RNA病毒科的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被感染鸡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影响疫苗接种效果,并易感染其他传染病,引起较高的死亡率。根据临床及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鸡群突然发病,精神不振,闭目昏睡,腹泻,排出泡沫样粪便;病死鸡脱水,胸肌、腿肌条纹状出血;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法氏囊肿大,囊壁增厚,呈浅黄色,有的明显出血,严重的法氏囊呈紫葡萄状,后期法氏囊萎缩。近几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出现了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雏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其特征是突然发病,呈尖峰式发病和死亡曲线。病鸡表现腹泻、发抖,运动失调,法氏囊显著肿大并出血,胸肌和腿肌呈斑块状出血。由于本病传播快、流行广,虽然有疫苗或血清可用于防疫,但由于法氏囊病毒血清型的不同,交叉保护力很差,免疫效果有时很不理想,再加上有的养殖户免疫程序不合理,操作不当等这样那样的原因,免疫失败的现象也时常发生,给养鸡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鸡甘保罗病又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法氏囊病病毒引起,主要危害幼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00年5月,湖南省衡东县某村暴发了一起以发病率高、死亡曲线呈尖峰式的病例,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甘保罗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0年3月22日从孵化厂购回土杂雏鸡1200羽,采用立体育雏,用红外线灯保温,饲喂衡阳正大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鸡料。1日龄,在饮水中加入0.02%高锰酸钾和5%的红糖,3~4日龄,饮水中每天加入青霉素3000u/羽、链霉素20…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6周龄的雏鸡法氏囊,破坏机体免疫力,为免疫抑制病,其特征是发病突然,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胸肌、腿肌、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呈尖峰式发病和死亡曲线,具有病程短、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特点,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发于天气突变时.我市近年来也常有本病的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也叫做甘布洛病,是一种由病毒导致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鸡最容易感染发病,且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育雏阶段,主要是20~40日龄发病。主要特征是突然出现发病,病鸡精神萎靡,腹泻,法氏囊发炎、出血、肿大、坏死、萎缩,肌肉出血,肾脏肿大,引起机体免疫机能障碍,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非常容易造成死亡。现概述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措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998年3月阿克苏市某个体鸡场饲养的4000只肉杂鸡19日龄时发生了鸡新城疫病与传染性法氏囊病混合感染,继发大肠杆菌病。经采取疫苗紧急接种和药物防治等措施,控制了疫情,共死亡鸡1900余只;死亡率达48.5%,损失严重。1发病情况 该鸡1998年2月26日由阿克苏某鸡场引入,于12日龄进行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和点眼免疫。每只1头剂,15日龄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每只1.5头剂。至发病前鸡群生长良好,成活率98.7%,19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当日死亡24只,经诊断为鸡新城疫与法氏囊混合感染,次日鸡群…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制徐淑玉(山东省畜牧兽医站济南250022)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简称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6周龄的雏鸡,导致发病、死亡。死亡率5~15%,造成直接损失。同时,由于它侵害鸡的体...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与青年鸡,以损害法氏囊中的淋巴细胞为特征;临床上出现增重减少、死亡、机体严重脱水和骨骼肌出血…。除直接引起鸡死亡与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镇振河村胡某家饲养的罗曼蛋鸡1800羽,55日龄时突然发病死亡230多只,死亡率达8%,确诊为鸡传染性囊病。一、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羽毛松乱,不食,怕冷打堆,排水样白色粪便,常蹲立一隅,有的倒地不能站立,就诊时死亡10多只,且病鸡开始增多。二、病理变化剖检15只病死鸡,可见死鸡大腿肌肉和胸肌有点状、片状出血斑;肾脏肿大呈花斑样,有尿酸盐沉着,输尿管扩张;肝呈土黄色,肿大;肌胃与腺胃交界处有明显的出血带,肠道出血性炎症;法氏囊肿大,为原来的3~4倍,剖开法氏囊里面有奶酪样黄色渗出物,浆膜上有明…  相似文献   

19.
1发病特征1.1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炎全群突然发病,病鸡精神高度沉郁、缩头、乍毛,排石灰水样稀便,食欲废绝,鸡爪脱水干瘪。剖检呈现明显的4大病理变化特征,①法氏囊高度肿大,外观浆膜下有黄色胶胨样物或严重出血呈紫葡萄状,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囊病主要危害3~6周龄雏鸡,初次发病时来势猛,突然发作,腹泻、啄肛、发抖、运动失调,发病率高,常波及全群。死亡率为0~30%或更高,呈尖峰式死亡曲线。病程较短(5~7天),如无继发感染,多呈一过性现象。本病主要侵害鸡的法氏囊(以发炎、肿胀、出血为主要特征),使鸡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抗体生成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