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旧唯物主义乃至一切旧哲学,既不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不了解“革命实践活动”的意义。这既是它们唯心王义社会历史观产生的原因,也是它们在人性论问题上的根本失误之所在。本文通过对旧哲学在人性问题上的理论考察和分析,指出,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实践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们只有在实践中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才能获得他的本质规定性。离开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就不可能科学地揭示人性,把握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该文对矛盾双方何以能够相互联结、相互依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对立面双方存在着某种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是把矛盾双方联结在一起,使矛盾双方能够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内在根据,是矛盾双方之所以能够构成统一体的基础。作者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思维方面说明了对立双方有某种共同点,是客观普遍存在的。并从任何矛盾双方都构成同一个类都有同一种本质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3.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这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著名论断。事实上,马克思是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的,而人的这种活动恰恰又离不开人所必然深处其中的社会关系。本文将要尝试讨论的是马克思这一精彩论断的内涵、意义与理解这一论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对秩序的寻求是人类本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和社会是同时产生,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5.
认为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单纯从人的自然性或人的社会性方面,不能全面揭示人的本质。要全面把握人的本质,必须以人与自然的统一为基础,在人与自然的一体性中研究人,由此出发,人是其生命活动和超生命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状态  相似文献   

6.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通过论证实践的本质,即主体和客体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揭示其客观现实性、主体能动性、双向创造性、社会历史性等特点,提出了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服务、消费、调整关系4种实践划分形式。阐明了科学的实践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原则界限,它科学地解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并论证了人和世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生命泉源。  相似文献   

7.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具有内在关联性,但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即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又是一个理想目标,社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过程,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实践的观点是理解二者的关键,二者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矛盾性,是一个永恒的矛盾运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矛盾是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突出矛盾。本文揭示了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矛盾及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认为探索与实践有效的化解矛盾机制,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格的常见义项主要是心理学、法学和伦理学上的。一般情况下,人们谈论人格,主要是指人的道德人格。因为道德人格集中地表现了人之为人的品格,为人的尊严,为人的价值、地位等等。考察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笔者认为在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应重视其人格教育。 一、大学生的人格现状 恩格斯以下述判断揭示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人,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0页)。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人通过社会化获得社会属性,成为社会人,社会属性是人性之本,是人的内在本质。这种内在本质转化为  相似文献   

10.
在静电学中提出了电场能等于带电体系的自能与互能之和,但并未对自能的总和永远大于互能作更进一步的论证。本文从特殊情况出发,论证了这个问题。这对于深刻理解电场能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重要环节,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本文阐述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增创农村经济效益,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农村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关系等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的类本质、类特性,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1]自由不是先验的世界秩序,也不是人的抽象精神活动,自由是人的实践——认识活动的状态,它是在人的历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人要想真正成为自由的人,只有在以改造客观自然为基础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14.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生态环境的根本问题,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与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人们改造与利用自然界必须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对实现我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设美丽生态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以恩格斯生态自然观为指导,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模式,推动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Agrobiodiversity is an evident outcome of a long-lasting human–nature relationship, as the continuous us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rops has resulted in biological as well as cultural diversity of seeds and breeds. This paper aims to understand the interlocking of formal and informal seed supply routes by considering the dynamic flow of seeds within networks across the intersections of gender, ethnicity and age in South India as social categories structuring human–nature relations. This changing relationship under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al settings has consequences on performance for men and women in rice seed systems. Undertaki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organization of seed management and exchange, we seek to shed light on the gendered organization of agrobiodiversity as a social network. The study builds on Net-Map interviews conducted in 2012, embedded in the larger BioDIVA project in the district of Wayanad in Kerala, India. Based on network analysis, the interactive method employed has enabled identification of important actors in the seed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We look into the gendered structure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regarding seed varieties and actual seed transactions, while also examining clusters of actors collaborating regarding seed supply. Finally, we identify the institutional gap concerning seed sources left by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like the availability of varieties. We show how informal and formal seed systems coexist and overlap due to actors moving between systems and argue that the degree and areas of overlap are shaped by gendered human–nature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6.
李海涛  黄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88-10489,10491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集中体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全球的共同财富。但是,随着人口的猛增和对大自然的无节制的开采,对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甚至产生了灭顶之灾。为了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的多样性,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在粮食、健康等方面的需要,就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并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上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笔者试从生物多样性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哲学思想主要有五个特点: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上,强调生产力的决定地位;在事物的矛盾关系上,强调矛盾的协调统一;在人民群众和领袖的关系上,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强调实践的特殊地位;在质和量的关系上,强调部分的量变不影响总体的质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Robotic or automatic milking systems (AMS) are novel technologies that take over the labor of dairy farming and reduce the need for human–animal interactions. Because robotic milking involves the replacement of ‘conventional’ twice-a-day milking managed by people with a system that supposedly allows cows the freedom to be milked automatically whenever they choose, some claim robotic milking has health and welfare benefits for cows, increases productivity, and has lifestyle advantages for dairy farmers.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established ethical relations on dairy farms are unsettled by the intervention of a radically different technology such as AMS. The renegotiation of ethical relationships is thu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how the actors involved are re-assembled around a new technology. The paper draws on in-depth research on UK dairy farms comparing those using conventional milking technologies with those using AMS. We explore the situated ethical relations that are negotiated in practice, focusing on the contingent and complex nature of human–animal–technology interactions. We show that ethical relations are situated and emergent, and that as the identities, roles, and subjectivities of humans and animals are unsettled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 a new technology, the ethical relations also shift.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交往思想经历了初创、确立、完善等几个阶段,而社会交往能极大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主张以个人为基础,以实践为途径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