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5%调环酸钙水悬浮剂对水稻株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前7d喷施5%调环酸钙水悬浮剂,能够缩短基部节间长度,有效降低株高,协调穗粒结构,进而实现抗倒、增产的效果,其适宜剂量为150~450 g/hm2。  相似文献   

2.
调环酸钙5%泡腾片调控水稻生长、预防水稻倒伏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调环酸钙5%泡腾片在北方寒地移栽水稻上应用的可行性,2009年通过田间试验对该药剂的调控水稻生长、预防水稻倒伏效果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末期(拔节前7~10d)施用调环酸钙5%泡腾片180~450 g/hm2(9~22g a.i/hm2),一方面对水稻植株具有降低节间长度、矮化植株高度,增加机械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另一方面具有降低瘪粒率,增加实粒数,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作用,是实现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化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品种对灰飞虱的抗性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水稻品种对灰飞虱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了11个水稻品种对灰飞虱的忌避性和抗生性,并进一步分析了营养物质、二氧化硅(SiO2)以及草酸含量与抗虫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武粳15、武运粳7号及武运粳8号等3个粳稻品种感灰飞虱;镇稻2号、徐稻3号、盐稻8号、扬粳9538等4个粳稻品种以及汕优63、协优63、协优136、丰优香占等4个杂交组合中抗或高抗灰飞虱。灰飞虱若虫存活率与水稻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镇稻2号、徐稻3号、协优136叶鞘中SiO2含量分别为0.1660±0.0027、0.1530±0.0081、0.1401±0.0064g/g,显著地高于感虫对照。扬粳9538、镇稻2号叶片草酸含量分别为56.372±1.086、53.763±1.887μg/mL,显著高于感虫对照。低含量营养物质使供试水稻品种对灰飞虱表现抗性,SiO2含量和草酸含量较高是部分水稻品种(如镇稻2号)抗虫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地区生产上常用的水稻品种武粳15、武运粳7号、扬辐粳7号和扬粳9538为材料,探讨了水稻品种对灰飞虱若虫发育进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灰飞虱若虫取食武粳15、武运粳7号、扬辐粳7号和扬粳9538后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7.30d、15.69d、21.14d和20.87d。经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灰飞虱若虫总历期在扬辐粳7号与扬粳9538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两个品种上若虫的发育历期与武粳15和武运粳7号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同时,武粳15与武运粳7号之间灰飞虱的若虫历期也存在明显差异。这表明水稻品种不同,灰飞虱若虫的发育进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丙环·咪鲜胺36%悬浮剂,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对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水稻病害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据试验在水稻破口抽穗期用药1次,丙环·咪鲜胺36%悬浮剂50mL/667m2对纹枯病的穴防效、对稻曲病的粒防效、对稻瘟病的枝粳防效,分别为46.71%、72.66%、89.62%。可见丙环·咪鲜胺36%悬浮剂50mL/667m2对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效,均好于井冈霉素5%水剂200mL/667m2的效果;对稻瘟病的防效,与三环唑20%可湿性粉剂100g/667m2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常规插秧为对照,研究旱直播条件下水稻穗部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穗部性状的变异均表现为旱直播常规插秧,二次枝梗数变异系数最大,在40.49%~60.19%;相关分析也表明,二次枝梗数是影响旱直播条件下水稻单穗重的主要因素。旱直播条件下水稻穗数·m~(-2)与穗粒数在年际间的变化相对稳定,结实率、千粒重、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均表现为常规插秧旱直播;3 a间,旱直播方式下水稻平均实测产量为7.78 t·hm~(-2),较常规插秧降低5.58%;相关分析表明,穗数与生物产量是影响常规插秧条件下水稻产量的最主要因素,穗数与穗粒数是影响旱直播条件下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与常规插秧相比,旱直播方式下水稻在总物化成本和总劳动力成本上节约2 802.0元·hm~(-2),纯效益增加1 528.0元·hm~(-2),因此,旱直播种植方式下水稻产量虽然略低于常规插秧,但能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是江苏省宝应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给当地的水稻生产造成了影响.本研究开展了40%咪酮·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及水稻病害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0%咪酮·氟环唑在40~60g/667m~2使用剂量下,对水稻生长无明显的药害现象,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对胡麻斑病等水稻病害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对于纹枯病发生较轻田块,40%咪酮·氟环唑悬浮剂40g/667m~2的防控效果即达到90%以上;对于重发用药较迟的田块,40%咪酮·氟环唑悬浮剂60g/667m~2可达80%以上的防效;对于稻曲病的防控,40%咪酮·氟环唑悬浮剂40g/667m~2防控效果即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8.
练德进 《植物医生》2016,(11):50-52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每667 m~2用30%已唑醇悬浮剂15 mL+25%嘧菌酯悬浮剂15 mL施药一次,7 d后再施药一次,第二次施药后14 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为88.30%,显著高于每667 m~2用30%已唑醇悬浮剂10 mL+25%嘧菌酯悬浮剂10 mL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每667 m~2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5 mL、30%已唑醇悬浮剂15 mL和10 mL、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 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几种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控制旱直播稻田杂草,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同剂量的10%■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480 g/L灭草松水剂,以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480 g/L灭草松水剂为对照,观察不同除草剂组合对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300~450 g a.i./hm~2+480 g/L灭草松水剂1 440 g a.i./hm~2对旱直播稻南粳9108无药害,具有较好的杂草防除效果,株防效和干重防效均达98%以上,而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37.5 g a.i./hm~2+480 g/L灭草松水剂1 440 g a.i./hm~2对杂草的株防效和干重防效分别为85.5%和87.3%。10%■唑酰草胺·氰氟草酯300~450 g a.i./hm~2+480 g/L灭草松水剂1440 g a.i./hm~2处理的水稻产量与人工除草间无显著差异,而2.5%五氟磺草胺+480 g/L灭草松水剂处理的水稻产量较人工除草显著降低,残存杂草造成水稻叶片光合速率降低、根系氧化力减弱是该处理下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双环磺草酮是在我国取得水稻田使用登记许可的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杀草谱广,尤其对抗性千金子、杂草稻等恶性杂草表现出良好的防除效果。为进一步探索双环磺草酮在直播稻田的应用前景和应用技术,采用盆栽试验法,开展了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 (SC) 对不同叶龄期水稻品种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水稻1~2叶期、2~3叶期和3~4叶期浅水层条件和水稻1~2叶期湿润条件下,按有效成分150~375 g/hm2剂量施用25%双环磺草酮SC,对上海地区主栽的3个常规粳稻品种南粳46、沪软1212和松香粳1018 以及申优26杂交粳稻品种生长均安全,对水稻株高、植株地上部分鲜重、根长、根系鲜重等生长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表明双环磺草酮对水稻粳稻品种安全,待进一步明确应用技术后,有望成为直播稻田优秀的除草剂品种。  相似文献   

11.
20%双草醚悬浮剂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的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水稻直播田草害,研究20%双草醚悬浮剂的防除效果、适宜用量和应用安全性.本研究中防除对象为水稻直播田稗草、马唐、莎草、鸭跖草等1年生杂草,以10%双草醚悬浮剂为对照药剂,以清水为空白对照,试验测定4种浓度(有效成分22.5,30.0,37.5,60.0g/hm~2)的20%双草醚悬浮剂的防效,同时跟踪其使用安全性及水稻产量变化.试验结果发现,20%双草醚悬浮剂对目标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优于对照药剂10%双草醚悬浮剂;20%双草醚悬浮剂有效成分60g/hm~2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其他3个低浓度处理.对杂草总数量的防效在药后1个月内保持在72%以上,药后45d降至44.91%~62.74%,但对杂草总质量的防效仍达72.33%~89.29%.20%双草醚悬浮剂在水稻直播田具备使用安全性,水稻增产率(与人工除草相比)为-2.70%~-10.81%,所以为水稻直播田理想除草剂,推荐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22.5~37.5g/hm~2.  相似文献   

12.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水稻细菌性基腐病(Erwinia chrysanthemipv.zeae)在江苏省海安县稻田突然明显发生,各主栽水稻品种均有查见,平均病田率和枯穗率分别达33.66%和0.65%。该病的发生表现以下特点:水稻品种差异大,以扬辐粳8号发病最重;区域分布明显,表现沿海稻区重于高沙土和里下河稻区;栽插方式病情不同,表现手栽稻田重于直播、抛栽和机插稻田。  相似文献   

13.
稻田杂草与水稻争夺光、热、水等资源,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防治稻田杂草,本研究采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灵斯科)、40%氰氟草酯悬浮剂(金粳喜)、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葱封)除草剂对稻田杂草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秧苗4叶期至分蘖末期,杂草基本出齐后进行茎叶喷雾,45d后杂草鲜重防效分别为96.6%、94.6%、99.2%。推荐水稻直播田杂草使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1.5 L/hm2加水喷雾进行防除。  相似文献   

14.
12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2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噻呋酰胺24%悬浮剂339g/hm2、嘧菌酯25%悬浮剂500g/hm2、丙环唑25%乳油750g/hm2在2次药后15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5%、88.1%、86.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肟菌·戊唑醇75%水分散粒剂防效为77.0%,稍次于丙环唑25%乳油;其他8种杀菌剂的防效在54.1%~68.7%之间,防效不太理想;井冈霉素20%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仅为56.6%,故笔者认为在水稻纹枯病大发生年份,尽量选用其他高效的杀菌剂进行预防和防治。  相似文献   

15.
用12.5%氟环唑悬浮剂与40%稻瘟灵乳油对水稻稻瘟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药后7d,每667 m2用12.5%氟环唑悬浮剂7.5 g和5 g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7%和63.4%,药后14 d防治效果分别为61.8%和56.2%,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40%稻瘟灵乳油的防治效果.每667 m2用12.5%氟环唑悬浮剂5~7 g防治急性型叶瘟效果好,可在水稻区域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稻杰控制直播水稻田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杰(penoxsulam,五氟磺草胺)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最新研究开发的稻田除草剂,2004年直播水稻田间试验结果,2.5%稻杰油悬浮剂30ml/667m2、40ml/667m2、50ml/667m2、80ml/667m2,于直播稻播种后10~15d作茎叶处理,对杂草的平均株防效为94.7%,鲜重防效为97.1%。  相似文献   

17.
稻田杂草与水稻争夺光、热、水等资源,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应防治稻田杂草,本研究采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灵斯科)、40%氰氟草酯悬浮剂(金粳喜)、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葱封)除草剂对稻田杂草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秧苗4叶期至分蘖末期,杂草基本出齐后进行茎叶喷雾,水稻直播田杂草采采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1.5 L加水喷雾进行防除,药后15d和药后45d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三个处理都有很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水稻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旱直播水稻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11%的氟唑环菌胺·咯菌腈·精甲霜灵FS和18%的噻虫胺FS对三系籼型杂交稻广8优1973进行包衣,通过标准发芽试验、Q2测定、田间农艺性状调查、考种及测产,比较研究了两种FS在旱直播条件下对种子活力、水稻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11%氟唑环菌胺·咯菌腈·精甲霜灵FS和18%噻虫胺FS以药浆体积与种子质量比(药种比)为1:50的比例(即1 mL药剂处理50 g种子)将药剂稀释后进行拌种,处理后的标准发芽势、发芽率及萌发启动时间(IMT)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其理论萌发时间(RGT)相较于空白对照(CK)显著缩短,且氧气消耗速率(OMR)相较于CK每小时分别提高了1.33%和1.38%,呈显著性差异,说明经过FS处理的种子可以促进水稻种子呼吸,能够有效提升水稻种子活力,其中经过18%噻虫胺FS处理的水稻种子IMT、RGT及OMR值的表现均优于11%氟唑环菌胺·咯菌腈·精甲霜灵FS处理;在旱直播条件下,水稻种子按药种比1:50经过两种FS处理后,其田间表现均优于CK,其中:成秧率提升27.6...  相似文献   

19.
不同除草剂对水稻水直播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2014年水稻生长季选择10种常用的水稻直播田除草剂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水稻田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时期施用不同除草剂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5叶1心时施用11%噁唑·五氟磺可分散油悬浮剂、水稻3叶1心时施用21%苄·五氟·氰氟草油悬浮剂和6%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悬浮剂均可高效防除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总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测产结果表明,以上3种药剂对水稻的增产率较高,分别为22.4%、22.1%和21.7%。3种药剂在水稻生长期施用没有产生药害,起到了稳产、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初步研究采自上海市青浦区、浦东新区、嘉定区等地的籼型和偏籼型杂草稻以及采自崇明区的粳型杂草稻对水稻生长、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营养生长期,不同籼型、偏籼型杂草稻密度对水稻基本苗、株高、单株鲜质量、分蘖数、倒二叶长、倒二叶宽均未有明显影响;而籼型和偏籼型杂草稻密度对产量构成因子有效穗数、穗长、一次枝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结实率等均能产生一定影响,而粳型杂草稻只对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等产生一定影响,实际产量等均随杂草稻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青浦区、浦东新区、嘉定区等地的籼型、偏籼型杂草稻和崇明区粳型杂草稻导致水稻产量损失50%时的密度分别为8.19、12.82、15.45、19.82株/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