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任京输油管道秋季加剂低输量现场试验,通过逐步降低输量的方法,监测管道运行参数,以确定任京输油管道秋季加剂正反输允许的安全输量.研究了原油流变参数受正反输流程的影响程度和输量对原油输送温度变化的影响,并系统研究了任京输油管道自恢复投产以来等效管径的变化趋势,初步探讨了正反输管道的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2.
针对2008年以来秦京输油管道低输量输送冀东原油的运行需求,以冀东原油基本物性参数为基础,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冀东原油低温流变特性的影响,筛选了改性效果最佳的降凝剂,确定了加剂浓度和热处理温度,制定了秦京输油管道输送冀东原油(输量为280×104t/a)的运行方案。根据原油流动能量耗散理论,利用加剂原油凝点预测数学模型,预测了加剂冀东原油管输过程中地温显著变化时的凝点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湛茂管道添加降凝剂运行的室内研究情况。考察了加剂原油的静态稳定性,对于快速降温的影响以及用加剂油护管停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湛茂原油管道采用加剂换热工艺能更好地保证热处理温度,降低原油凝点,实现管道安全间歇输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河南油田双魏管道加剂运行的实验研究内容,实验结果表明,BEM—6N降凝剂对于双魏管道输送的不同比例原油均有较好的降凝、降粘效果。对秋、冬季管道的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测试,管道加剂后可以实现唐河2号站越站运行,能满足管道低输量运行的需要,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BEM-5P原油降凝剂在大港油田万周输油管道上的现场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BEM-5P降凝剂对万周管输原油具有较好的降凝降粘效果.加剂运行可降低管道启输量和安全运行温度,避免了反输,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BEM-5 P原油降凝剂试验效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港油田混合外输原油添加BEM—5P原油降凝剂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的情况,分别在两条长输管道上进行了现场加剂试验,BEM—5P原油降凝剂对大港混合原油的改性效果得到了验证,同时预测评价了大港油田低输量长输管道降凝输送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于涛  邓中华  郭晔 《油气储运》2014,(3):332-334
根据石空-兰州原油管道沿线油温、地温数据以及油品物性,采用常温、加热及加剂综合热处理3种输送工艺,其下游进站油温应分别不低于22℃、20℃和17℃。将全年分为春夏秋冬4个运行时段,对不同输量下的运行方案进行细化,给出了详细的油温控制要求、异常工况应对方案,以及加剂输送时加剂系统故障工况下的保障方案。运行方案要求:进站油温须高于凝点3℃;沿线启炉加热出站油温不低于50℃;1、2月份综合热处理加剂量不低于25g/t,其他月份不低于12.5g/t。此外,在经济性方面,加剂综合热处理输送工艺明显优于加热输送工艺。(图1,表2,参12)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魏荆线低输问题,采用添加降凝剂进行了现场运行试验。试验采用的是原油稀释的GY—3降凝剂,结果表明:魏荆线原油经过添加浓度50×10~(-6)降凝剂和加热到70C的综合处理,疑点由37C降到30C,降低7C;35C和剪速52.9 s~(-1)时的粘度由260mPa.s降至62.0mPa.s;降粘率为76%,反常点由43C降至30C,降低13C;最低日输量由5000t/d.降至2500t/d。同时分析了重复加温对原油加剂效果的影响,及降低进站温度对原油结蜡规律的影响。通过经济分析比较,认为采用加降凝剂的输送方式,不仅可取代低输量情况下的正反输,还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苏丹混合原油加剂常温输送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苗青  徐诚  洪建勇  李莉 《油气储运》2004,23(1):11-14
对苏丹输油管道的加剂常温输送工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苏丹混合原油降凝剂的研制开发、分析了加剂苏丹混合原油流变性和模拟技术以及结蜡规律,在借鉴已有的应用加剂综合处理输送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将该项技术应用于苏丹外输管道,该项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一次性管道建设的投资,节省了大量的燃油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出疆原油管道设计的需求,对北疆原油和吐哈原油分别进行了添加降凝剂的评价试验。在快速降温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管输工况下添加降凝剂输送和罐内储存的模拟试验,并确定了北疆原油和吐哈原油适用的降凝剂、理想的热处理温度、加剂浓度及加剂站点,论证了两种原油通过一站加剂热处理之后实现常温输送和储存的技术可行性。提出了应用新型高浓缩降凝剂的设想并作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1.
河口稠油掺水降粘输送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由于胜利油田河口稠油粘度高、密度大,因此稠油的开采、输送和加工处理都比其它石蜡基原油困难得多.为了寻求更经济、有效、可靠的稠油输送方法,通过大量的室内环道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稠油掺水输送的技术条件及降粘效果,并通过优化得出了河口稠油的最佳输送工艺参数,表明了稠油掺水降粘输送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稠油输送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独山子炼油厂的原油需求,克拉玛依至独山子管道(克独管道)拟将输量从300×104t/a(原设计输量)提高到340×104t/a.提出了启用克独三管提高输量的设想.为解决不等管径双管并联交替输送工艺产生混油的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对克独三管输送管道进行了工艺和设备的改造,最终实现了不等管径双管并联交替输油.  相似文献   

13.
张传平 《油气储运》1998,17(3):38-41
价格作为商品价值全面的货币表现,是市场机制的中心环节,作为市场调节器,价格具有十分复杂的形态。管道输油是国民经济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管道工业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形势,构成反映管输企业经营运作特点的管道输油价格模型。  相似文献   

14.
结合炼厂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了成品油顺序输送工艺过程中影响混油量的因素,提出了在应用顺序输送技术中减少混油量的各种措施,并对炼厂在混油段的切割和处理中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5.
长距离油,气,水管道混输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洋油田的开发中,若在海上建立多个开采处理平台,来处理井液(含油、气、水)是极不经济的,于是提出了多相流的管道输送问题,即将末处理的井液输送到岸上,然后进行处理。国外多相流管道混输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海洋油田的开发,这项技术也可引入荒漠油田及滩涂油田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稀释输送工艺在东临老线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东临老线(东营-临邑)输油管道的经济效益,根据稀释输送机理,结合胜利原油、阿曼原油的原油物性及东临老线实际工艺流程,在实验测定的基础上,采用了阿曼油与胜利油不同配比的稀释输送工艺,实现了东临老线冬季常温输送和间隙输送,节能、节电效果显著,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邓松圣  蒲家宁 《油气储运》1997,16(2):7-8,11
成品油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油品温度升高的问题,当输送介质为轻质油品且输量增大时,温升可能产生严重的危害,包括油品发生损耗,油品质量降低,污染环境及管道产生很大的热应力等。这是在成品油管道的设计和运行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输油管道运行优化目标函数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标函数的凸性或单峰性是应用非线性规划方法获得问题全局最优解的必要条件。应用数值方法获得多条输油管道算例的运行优化目标函数曲线,并研究其是否满足上述条件。结果显示,总体搜索范围内目标函数呈多峰性及局部锯齿形,表明存在多个局部最优解。据此可推断,输油管道运行优化目标函数在总体搜索范围内一般不满足非线性规划方法获全局最优解的必要条件,按总体范围搜索极有可能仅获得局部最优解。对已提出的多种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其中任何一种处理方法的实质都是寻找总体搜索范围内全局最优解所处且满足上述条件的较小寻优区间,以便获得真正的最佳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9.
管道科学研究院输油工艺研究成果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连生 《油气储运》1996,15(12):1-6
管道科学研究院针对我国原油特点,为解决管道输油工艺问题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含蜡原油流变学的研究和实验测量技术是管输工艺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概述了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含蜡原油热处理输送工艺、降凝剂研制与应用、输油新工艺的研究成果。成功地研制了GY系列降凝剂,可替代进口同类产品,在输油管道上得到广泛应用。原油加剂综合处理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东部和西部管道,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