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八月红×红香酥、苹果梨×八月红、苹果梨×丽江面梨和苹果梨×红香酥的539株杂交F_1代单株为试材,对梨果实性状在杂交过程中的遗传变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形、风味和单果质量等3个性状在F_1代的变异系数均大于40%,属于高变异性状;萼洼宽度、果肉类型、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属于低变异性状。单果质量和果形在F_1代的变异情况受杂交亲本影响较大,梗洼深度、果心大小和果实横径的变异受杂交亲本的影响较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F_1代呈正态分布,分级描述性状表型的分布不均匀。单果质量与果实横径之间、单果质量与纵径之间、横径与纵径之间、果肉类型与果肉硬度之间、果形与纵径之间、萼洼深度与萼洼宽度之间、梗洼深度与梗洼宽度之间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梨杂交育种合理地选择育种亲本、提高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测定福建省福州市65份鲜食橄榄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核重、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等果实性状,统计分析测定数据。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具体分级指标是对《橄榄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果实性状定性描述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3.
“桂热1号”火龙果枝条与果实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桂热1号"火龙果结果母枝性状、果实性状及其相关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枝条长度与棱厚、茎围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茎段数显著正相关;茎围与棱厚显著正相关。母枝性状中,枝条棱厚和果实性状相关性最为密切,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形指数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枝条茎围与边糖(外围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显著负相关,但与心糖(中心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果实多项性状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果皮厚度4个指标两两间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果形指数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心糖和边糖显著正相关;果皮厚度和心糖间显著负相关。92.4%结果母枝的棱厚在14 mm以上,单果质量随棱厚的增加而增加。综合来看,棱厚16~18 mm的结果母枝,所结果实个头相对较大,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果皮也较薄,综合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4.
番茄数量性状与番茄红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DPS软件对50份番茄种质资源的14个数量性状与番茄红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花序花数、单花序果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梗洼大小、果柄长度和单果质量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番茄红素呈显著正相关;果实硬度、果肉厚、商品果纵径与番茄红素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新疆野苹果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新疆野苹果种质遗传选择潜力和探讨性状遗传相关关系,【方法】以300个新疆野苹果株系为试材,调查花、叶片和果实的13个性状,系统进行了性状相关、主成分和通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13个性状均存在较大遗传变异,且在单果质量和果实Ca含量方面变异突出,具有良好的选择潜力;果实单果质量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横径对单果质量直接促进作用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和叶片长度可作辅助选择性状。【结论】新疆野苹果各性状存在较大变异,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具有良好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6.
西瓜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作物,因此,明确西瓜主要性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25份西瓜品种为试材,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期得出西瓜品质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育种选择方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第一雌花节位与近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单果质量与果实长度、果实宽度、果皮厚度和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长度与果实宽度、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宽度与果皮厚度、小区产量成极显著正相关;果形指数与果皮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皮厚度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近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特征值累积贡献率达87.842 0%,应从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对西瓜品质、产量育种进行正向选择。  相似文献   

7.
苹果不同果形果实性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皇家嘎拉”和“藤木一号”苹果正反交171株F1代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果形苹果果实基本性状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苹果不同果形果实以单果重变异较大,横径变异较小;9种果形果实纵径或横径增加时,其单果重均会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愈高时,单果重会产生下降趋势,在果形指数越小(扁圆形)或越大(卵圆形、长圆锥形)时,单果重有升高的趋势;果实纵径增加时,长圆锥形果实果形指数增加最为显著,而果实横径减小时,短圆锥形果形指数增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保存的857份辣椒资源为材料,对首花节位、株高、株幅等23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辣椒资源的23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75,平均变异系数为75.95%,表明857份辣椒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相关性上熟性与首花节位呈极显著相关,单果质量与果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果肉厚度与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指数与果肉厚及单果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商品果横径与果肉厚及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商品果纵径与商品果横径、果形指数及果肉厚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6个猕猴桃品种在云南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猕猴桃属资源最丰富的省,为了筛选品质较优的猕猴桃品种,对本次引种的6个猕猴桃品种,分别测定果实的单果重、横径、纵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及Vc含量,通过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以及隶属函数法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云南栽培的品种。结果表明:6个品种各性状间呈极显著差异;单果重与横径、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酸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固酸比与酸、可溶性固形物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与糖酸比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6个品种猕猴桃果实品质的综合表现从高到低依次为:金艳、G3、G9、861、金桃、脐红。  相似文献   

10.
以滇西地区栽培的4个余甘子品种为试材,测定并分析其果实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余甘子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单果果肉重、单果果核重、果核纵径、果核横径9个外观性状及水分、没食子酸、总糖、还原糖、总酸、维生素C、粗纤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个营养成分指标多样性极其丰富,且不同余甘子品种间果实性状差异明显;果实外观性状间及营养成分指标间多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果实外观性状与营养成分指标间相关性较小;4个余甘子品种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分值由高到低顺序为保山3号>保山2号>保山1号>高黎贡山。  相似文献   

11.
对213份枇杷种质果实的纵径、横径、侧径、纵径/横径、纵径/侧径及横径/侧径等6个果径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枇杷果实的纵径、横径和侧径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横径和侧径的频数分布相似,在4.00cm以上的频数分布均显著低于果实纵径;来源于云南和贵州的枇杷种质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与其他地区差异极显著,不同来源地种质的横径/侧径差异不显著;果实纵径/侧径、横径/侧径不能完全反映果实形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苹果品质的影响。【方法】设置一行树单、双行管(P1、P2)、滴头间距30 cm、50 cm(D1、D2)、施肥间隔期15 d、30 d(T1、T2),氮肥形态尿素、尿素硝铵溶液(U、UAN),分析了苹果单果质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随不同滴灌施肥技术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滴灌管布置方式和滴头间距对单果质量、纵横径影响显著,对果形指数影响不显著。滴灌管布置方式对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显著,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在对单果质量、纵横径及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方面,滴灌管布设方式和滴灌间距间也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一行两管高于一行一管处理。滴头间距对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以及糖酸比、硬度影响均显著,表现为滴头间距50 cm高于滴头间距30 cm(可滴定酸含量、硬度除外)。施肥间隔期对可滴定酸、糖酸比、固酸比和硬度影响显著,表现为施肥间隔期15 d高于施肥间隔期30 d(可滴定酸除外)。氮肥形态对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硬度4项指标影响显著,且UAN较U分别提高9.71%、42.27%、47.37%、5.25%。【结论】采用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进行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指标排序,筛选出综合品质最优的滴灌施肥技术参数为一行两管、滴头间距50 cm、施肥间隔期15 d、尿素硝铵溶液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3.
节瓜产量及主要果实性状的杂种优势与亲子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1个节瓜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合产量性状普遍具有杂种优势,果实性状则表现不同方向杂种优势,相对优势指数变异较大;产量及主要果实性状的亲子相关分析表明,F1的产量与父本产量、中亲值呈显著正相关,F1的果长与母本值、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高亲值呈显著正相关,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则仅与父本值呈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果还表明,果实质量与果横径、果肉厚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指数与果长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可溶性固形物与其他果实性状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河北省9个主栽核桃品种为试材,通过对坚果表型特性及营养品质测定,进行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明确了坚果品质的综合评价指标,并筛选出适栽品种。研究结果表明,“早硕”的单果重与侧径、“赞美”的核壳厚度、“辽宁1号”的出仁率及“西岭”的缝合线紧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清香”的蛋白质和黄酮含量、“辽宁8号”的油脂和多酚含量及“上宋6号”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果重与缝合线紧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多酚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坚果纵径与黄酮、多酚及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坚果出仁率与多酚呈显著负相关。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坚果的纵径、横径、单果重、缝合线紧密度、多酚、蛋白质和油脂含量作为品种评价的关键指标。采用筛选出的评价指标对9个核桃品种进行排序,“早硕”“辽宁1号”“清香”皆具有较好的坚果表现。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在双层架、A形架、篱壁架、棚架、V形架、Y形架和T形架等栽培模式下‘黄金百香果’的果实品质,探究不同栽培架式对‘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适宜‘黄金百香果’的栽培架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黄金百香果’在7种栽培架式间的部分果实外观指标(单果重、纵横径、果形指数、可食率、果皮厚度、L值、a值、b值)和部分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呈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种栽培架式间的‘黄金百香果’的L值与a值、糖酸比与固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篱壁架、A形架、棚架种植下的‘黄金百香果’果实品质综合表现优于Y形架、V形架、双层架和T形架,其中篱壁架种植的果实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收集的47份无患子种质的果实数量指标包括单果重、果纵径、果横径、果侧径、果皮厚、果皮重、果实体积以及果实中种子性状数量性状指标包括种纵径、种横径、种侧径、种子重、种子体积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无患子种子性状与果实各性状指标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各性状中单果重差异最显著,最大10.11 g,最小2.78 9;47份无患子果实的表型性状变异程度:果皮重>果皮厚>果实体积>种子重>种子体积>种侧径>果横径>果纵径>果侧径>种横径>种纵径;对无患子不同种质间果实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无患子依果实体积大小聚类.  相似文献   

17.
为给笋子芥育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对18份笋子芥种质资源肉质茎产量与10个农艺经济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笋子芥种质资源具较大遗传差异,各性状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8.76%~40%;肉质茎产量与叶鲜质量、营养生长期、开展度、肉质茎横径、茎/叶、最大叶叶长的灰色关联度较大,基本上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叶鲜质量、营养生长期、肉质茎横径、开展度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为0.936、0.933、0.865、0.858。叶鲜质量对肉质茎产量的直接效应(0.43)和总效应(0.936)均最大,是影响肉质茎产量最重要的性状,各性状对肉质茎产量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叶鲜质量>茎/叶>肉质茎横径>肉质茎纵径>营养生长期>茎形指数>最大叶叶长>株高>开展度>最大叶叶宽。综上所述,笋子芥丰产性育种应在增大叶鲜质量的基础上,选择茎/叶较高、肉质茎横和纵径较大以及营养生长期较长的品种,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东北寒地96份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存学  杨晓华  刘海荣 《园艺学报》2020,47(10):1917-1929
为了深入了解李(Prunus L.)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按照《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李资源圃内保存的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20个描述型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和描述,对16个数量型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聚类、主成分等分析。结果表明,20个描述型性状,共观测到66个变异类型,其中叶片形状、果皮颜色、果核形状等变异范围较大。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H)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D)变化范围分别为0.3768 ~ 1.3993和0.2188 ~ 0.7196,其中果皮颜色(H:1.2093,D:0.6814)、叶片形状(H:1.1227,D:0.5484)等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16个数量型性状中,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61.32%;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为8.72%。聚类分析将96份寒地李种质资源在欧式距离22处将各种质资源分为3大类群,其中第Ⅰ类可用于选育离核、抗性强的品种;第Ⅱ类可用于选育抗性强、丰产品种;第Ⅲ类可用于选育果大、可食率高、离核品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191%,主要有果实纵径、果实横径、1年生枝粗等性状,主要反映了果实大小和枝条性状因子,果实性状对于东北寒地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的贡献率最大,一年生枝条次之。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16个数量型性状可简化为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叶片宽、果核横径、果形指数、叶片长、1年生枝粗7个主要指标,提高了寒地李种质资源评价和选育鉴定工作的效率。性  相似文献   

19.
 丹江黑’是以‘黑丰’为母本,‘牡选94-7-12’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的大果、丰产、优质、抗病黑穗醋栗优良品种。果实圆形,横径1.50 cm,纵径1.52 cm,平均单果质量2.30 g,最大2.90 g,果实较整齐。7 月中旬成熟,熟期一致。适宜黑龙江省东部和南部及气候相似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