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奶牛猝死症又称肠毒血症.魏氏梭菌病,由于奶牛猝死症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且本病多发生于青年牛和膘情好的奶牛,因此,严重危害着奶牛饲养业的发展。为了有效控制该病,近期笔者对我市奶牛碎死症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发病原因,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防治本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奶牛猝死症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病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由于奶牛猝死症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多发生于青年奶牛和膘情好的奶牛,因此,该病严重危害着奶牛生产[2]。笔者对我省关中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猝死症的发生进行了调查,结合3年来实际参与4家奶牛场猝死症诊断和防治的体会,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r本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仅供各位参考。  相似文献   

3.
猝死症(SDS)又称暴死症或急性死亡综合征。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垦区牡丹江分局云山农场某奶牛场奶牛猝死症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及实验室诊断等工作,证实了本次奶牛猝死症是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所致,为该牛场今后防治该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奶牛养殖主产区的规模奶牛场(园区)出现了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症状不明显,死亡快,常来不及治疗即死亡,对养牛业危害较大。由于病牛不见任何征兆而突然死亡,所以称为奶牛“猝死症”。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种:一是奶牛误食氟乙酰胺污染的饲草或饲料;二是由奶牛严重缺硒引起的急性死亡;三是感染A型魏氏梭菌致发本病。本文主要介绍由魏氏梭菌引起奶牛猝死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和临床分娩低血钙症,是高产奶牛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本病多呈散发,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分析了奶牛生产瘫痪的原因,并就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家畜猝死症的调查与防治孙荣华(河南省邓州市成人中专474180)近年来,吉林、安徽、河南、山东、福建、陕西等地,散发或流行一种以牛为主的家畜急性死亡症,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故称为“猝死症”。据资料报道,引起本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亦有查不清者,...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奶牛锌缺乏症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总结了该病目前的诊断方法,并针对其发病机理制订了合理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奶牛锌缺乏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奶牛生产瘫痪症也叫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发病奶牛体温下降,全身肌肉无力,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本病好发于5~9岁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此病多为散发,但在个别奶牛场,发病率高达25~30%,治愈的奶牛下次分娩后可再度发病,且复发率特别高,极易造成一些高产奶牛被淘汰。为此,应加强对其潜在危害性的认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治疗奶牛生产瘫痪症,确保奶牛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奶牛养殖主产区的规模奶牛场(园区)出现了一种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症状不明显,死亡快,常来不及治疗即死亡,对养牛业危害较大。由于病牛不见任何症兆而突然死亡,所以称奶牛“猝死症”。  相似文献   

10.
家畜猝死症是近年来我国新发生的病因不明的疾病,在山东省尤以山羊发病较多,损失很大,经过两年多对“山羊摔死症”病因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克雷们氏菌肺炎亚种及凝结芽胞杆菌混合感染能引起“山羊猝死症”。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特点:1992年冬季,菏泽地区某些县首先发生了“山羊猝死症”,1994年元月份以来,疫情逐渐变扩到济宁、枣庄、济南、德州、滨州、东营、淄博、临沂、日照等十七个地市,造成大批山羊死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较严重,天气转暧后,发病率逐渐降低。本病的发生不形成烈性传染,同群羊有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奶牛采食过多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类饲料,在瘤胃中产生大量乳酸,引起前胃机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是奶牛最常见的前胃疾病。其发病急,病程短,临床症状明显,轻者引起产奶下降或无乳,重者则造成患畜死亡,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本病的防治方法简述如下,供饲养者及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常见营养代谢性疾病。本文阐述了本病的临床症状、发病机理,介绍了某奶牛场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我市奶牛场2000年6~7月份突然死亡成牛奶牛8头,其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基本一致,经病料选送省畜牧总站化验室诊断,结合发病情况,饲养管理情况全面调查,奶牛猝死症病因基本查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奶牛妊娠毒血症是一种消化、代谢和生殖性疾病,通常在奶牛生产前后一周内发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给奶牛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结合生产实际,简要阐述了本病的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等,同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15.
牛猝死症是近年来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的一种新的病症,其特点是发病急、症状不明显、死亡快,常来不及治疗即死亡,对养牛业危害较大。为防治牛猝死病,减少养牛户的经济损失,保障养牛业健康发展,笔者对牛猝死症的病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奶牛生产瘫痪症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该病发病原因较多,痊愈后易复发,影响母牛以后的生产,在采用西药对症治疗后,利用中药标本兼治,有利于本病的治愈。笔者采用了中药合剂治疗母牛瘫痪症40余例,治愈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17.
家畜猝死症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畜猝死症的调查研究孙荣华(河南省邓州市成人中等专科学校,474180)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吉林省、安徽省、河南省、山东省、福建省、陕西省等地,散发或流行一种以牛为主的动物急性死亡症,其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常称为猝死症。本病由各种原因,包括一时查...  相似文献   

18.
仔猪猝死症是近年来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呈急性发作,往往没有任何先兆症状,仔猪突然发病死亡。本病主要侵害断奶前后到2月龄的生长快、体质健壮的仔猪。 一、发病原因 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发现,造成仔猪猝死的原因有如下几条: 1.日粮中硒和维生素E长期缺乏或不足。 2.饲喂低蛋白饲料,使硒拮抗物饲喂过量,影响硒代谢,从而诱发仔猪发生猝死症。 3.饲喂含有高浓度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或霉菌毒素的饲料,使机体对饲料中的维生素E的利用减少。 4.仔猪的快速生长也是发生该病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9.
陆良县自1996年首次在活水乡发生耕牛“猝死症”以来,已先后在全县10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零星散发该病,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呈地方性流行。该病发病急,死亡快,没有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发病死亡,以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出血、小肠节段性坏死为特征。由于本病在目前没有确定病原,所以暂称之为耕牛“猝死症”。1997年以来,该病在大莫古乡太平哨村公所太平哨村发生尤为突出。由于发病症状相同,所以笔者对太平哨村耕牛“猝死症”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家畜"猝死症”是1990年前后在我国河南省部分地区黄牛出现的一种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致死率极高的疾病.近年来已蔓延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都有发病报道,死亡数量巨大,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经过研究调查,各地基本上查清了发病原因,摸索出了一些防治办法.概述如下,供疫区诊治时参考.1 魏氏梭菌或与巴氏杆菌疫苗免疫许多学者从当地猝死家畜病料中分离到魏氏梭菌或魏氏梭菌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原为魏氏梭菌.疫区多采用当地分离的菌株自制成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注射.从1991~1993年河南省豫东疫区应用河南农业大学自制的魏氏梭菌疫苗进行预防注射,使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由于疫苗未能广泛应用,又使疫区面积渐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